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的過程中,可以引用電影中的經典臺詞或引用他人的評論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下面是一些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有用。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1
“挺好個人吶,平凡而偉大,痛不怕,苦不怕,啦啦啦,多好的人吶,荒野需要花,你看他正闊步走來。”伴隨著激情高昂的歌聲,我的心仿佛走進了,銀幕前閃過的祖國大好河山美景圖中,郁郁蔥蔥,寬廣遼闊。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多重驚喜,五個單元從祖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區域,展示每個地方的獨特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講述了北京、陜西、浙江、遼寧和貴州五個地方的故事,也是家鄉的故事。
一位在瑞士教學的老師,明知道自己生病了,還堅持要去上課。后來昏倒在教室。經過醫生搶救后,他的記憶停留在了1992年。他把自己關在一個房間里,打開一個很有年代感的皮箱。穿上古老的中山服,手舞足蹈,嘴里還哼著紅歌。他兒子覺得父親很不對勁,便想起了父親給他講述當年下鄉支教的事情。他和妻子商量,聯系那個村現在的村長,看能不能幫助父親。正好村長也是當年父親教過的一名學生。村里的人為了回報這位老師,把好好的房頂拆了個破洞,還原成當年破舊的教室。因為工作調動,當年老師走的時候,他依依不舍的望著那破舊的村莊,似乎還有未完成的使命。最后,當老師看到以前學生畫中的教學樓成為現實時,臉上頓時露出了會心的微笑,記憶也瞬間恢復了。
主角用不同的方式建設著家鄉,只因他們心中都有著相同的情感,飲水思源,落葉歸根。
陜西一個落后的村莊里,當喬老板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得了重病,被父母親拋棄,是一位校長收留他并撫養他長大。長大后的他,在飛機上搶座頭等艙,各種不同程度的炫富。在汽車上還不停的推銷自己的蘋果。我當時覺得他是一個十分虛榮的人。后來在學校周年慶的時候,一個小孩子講述了他的事跡,他不僅沒有怨恨他的父母,還把所有積蓄都投入到了建設家鄉的事業中,帶領家鄉父老們脫貧致富。當年的村莊黃沙滿地,沙塵暴襲擊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狂風怒吼、滿天黃沙、沙石狂舞在蒼穹中。如今陜西一帶已是綠樹成陰,碩果累累。
北京的張北京,想出各種不同的花招,幫助一個生病的親戚。遼寧的馬亮,放棄了去俄羅斯留學的機會,背著妻子,去建設新農村。這些故事既有讓我捧腹大笑的瞬間,也有讓我感動落淚的時刻。作為一個中國人,大家應該都能理解這樣的感情,這是對家鄉的感情。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2
這部電影分五個主題,分別從醫保、科技、教育、帶領鄉親們走向致富和農村建設來談論個人的家鄉,通過喜劇電影的方式來傳遞正能量!
《北京好人》主要講述了張北京為了朋友把自己買車的錢給他做了手術,可最后發現他朋友親戚,把自己買車的錢給他做手術,可最后發現,他其實也有醫保卡,哈哈!可這也讓許多人懷念友誼與親情。
《天上掉下個UFO》主要講述了一個村子里有一個科學狂創造了一個UFO,可這一切都為了對面村的那個她!因此來了幾個人調查此事,中間有個調查人員藏到了科學狂的發明里,鬧出一場笑話。
《家鄉的&39;味道》講述人們為了沙漠治理,開始種蘋果樹,可經歷了一次次失敗,還是沒有放棄,即使身無分文也不忘對家鄉的奉獻,正如鄧超所說對家鄉的味道,那就是愛的味道。
《最后一課》主要講了一位老年癡呆的老師,急于回到了他在農村教書的最后一節課,村長為此絞盡腦汁,別人卻在抬杠鬧出笑話,最后溫馨地制造出最后一課的場景。令人感動!
《神筆馬良》是我認為最好看的一個片段,馬亮放棄去俄羅斯留學的機會,留下來為村子建設發展,他媳婦發現馬亮到處逃竄,引起笑話,可最后十分溫暖的結尾結束。
電影演完了,淚干了,人散了燈亮了,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沒完,我對家鄉的熱愛沒散。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3
看畢《我和我的家鄉》,五個小單元,五個我和家鄉的故事。《回鄉之路》我深有感觸。
先生老家是陜西的關中之地,多次回故里都是在西安,寶雞活動,一直沒有機會去陜北。印象中的陜北在黃土高原之上,那里風沙滾滾,水源缺乏。今年暑假,懷著一顆體驗感受黃土高原,緬懷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心情,我帶著母親和兒子參加了秦晉風云路線,深度感受陜北的人文和景觀。
陜北幾日我們游歷延安,榆林等地。對于陜北,我是懷著一顆想感受黃土高坡地貌的心情而來的。令人意外的的.是,旅游車從西安出發,走過壺口瀑布,穿越延安,來到榆林靖邊,所經之路處處卻青山綠水,植被如茵,腦海中黃土高原難道是傳說而已嗎?如問,領隊九妹答疑,陜北多地,國家多年植樹造林,現在基本上黃土地已經消失了。榆林,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曾是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嚴重的地區之一,建國以來,經過70年的治沙造林,現在榆林的森林覆蓋率已達43%,覆蓋面積列陜西省首位,毛烏素沙漠更是93%綠植覆蓋,馬上就要被沙漠除名了。原來是這樣,難怪我們所到多處都有處在江南的感覺。
《我和我的家鄉》,一部以“變”為主題的反映中國人民和國家的生活變化的喜劇,五個小故事,總有一個或幾個能走到你的心里,給你帶來一些感動,一些觸動。今天先分享了《回鄉之路》,歌頌那些熱愛家鄉植樹退沙造林的勞動人民。或許明年計劃去貴州看看大山,走一走全世界最高的公路,體驗體驗一公里造就的異地戀的感覺。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4
生活是一門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看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生活中不乏感人的故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把它寫成文字,沒有把它拍攝并記錄下來。
《北京好人》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職員,生性率直,又不乏幽默,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歡。他非常喜歡車,渴望擁有一輛自己的小轎車,好不容易攢夠了買車的錢,不料親戚找他借錢手術,他本想拒絕,卻又于心不忍,思來想去后,他覺得有一個辦法值得一試,那就是用偷梁換柱的辦法讓親戚用他的醫保卡住院,好不容易過了接診醫生這一關,偏偏他自己因為血壓高暈倒被120送到了同一家醫院,差點被當成他的親戚做了手術。這個故事雖然只是講了一個普通人看病的鬧劇,卻從側面反映了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一方面反映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老百姓現在都能享受到好的醫療服務和醫保政策,另一方面反映了看病難、看病貴仍然是老百姓非常關心的社會問題。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未來用科學指引。《UFO》的主人公是一位愛好發明的網紅,他的發明很接地氣,深受網友的推崇。“UFO”飛行器是他最得意的一個發明,他本想通過這個發明實現他兒時的夢想,解決大山里交通的不便,不料,“UFO”的曇花一現,卻被人們當成了外星人的光臨,并一時間成了網絡上熱議的話題,人們雖然對此將信將疑,卻火了所在村莊的旅游業,村莊出名了,卻引來了官方的調查,在逐漸深入的過程中,真相終于大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目前雖然沒有發現“UFO”,卻有驚人的發明,感人的故事和美麗的愛情。
我們都有最難忘的老師,也有最難忘的一課。《最后一課》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他把所有愛都給了山村的孩子,把每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親身孩子一樣培養。當他老年時,患有腦梗死及嚴重的癡呆癥的他失去了所有的記憶,卻仍記得給鄉村孩子們的最后一課,他的學生們得知此事后,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了老師的心愿,幫老師恢復了記憶,雖然事情進展的沒有想象中的順利,但最終還是喚起了老師的記憶,并讓老師看到了學校的變化,為學生實現兒時的夢想而感到無比的欣慰。故事《最后一課》里下著大雨,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小學老師,他數十年如一日,每天步行五里多山路來給我們上課,還記得他給我們的最后一課那天早上也下著大雨,老師遲遲沒有來,我們擔心老師路上出事,都不約而同地冒著大雨到村口迎接老師,當我們看到老師步履蹣跚地向我們走來,滿身是泥,我們都哭了,老師的眼眶也濕潤了……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這場全民的戰爭中涌現出很多的英雄人物,也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神筆馬亮》塑造了一個駐村第一書記的故事。他放棄了去俄羅斯上學的機會,瞞著愛人去鄉村開展扶貧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個性鮮明,語言詼諧幽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宣傳英雄感人事跡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回鄉之路》講述了一個人留守在家鄉治理風沙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從小立志要改變家鄉惡劣的環境,他通過努力終于改變了家鄉的面貌,讓沙漠變成了綠洲,但自己卻負債累累,貌似一個生意場上的失敗者,同學們開始也對它避而遠之,當得知他多年來為家鄉做出的巨大貢獻時,都對他投以崇拜的眼光,并不約而同地伸出援助之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付出總有回報。
對于《我和我的家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獲和感動,也會有不同的議論。但我想每個人看完后都應該有相同的一種感受,那就是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的父老鄉親,愛家鄉的好山好水,愛家鄉的美景美食,推而廣之,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世界……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5
以前過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叫《我和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家鄉》一樣,分別是由五個電影主題家鄉的故事,其中我就說一個最典型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由一位有名的演員沈騰出演的,它是由一個真實故事改編,在一個春天,有一對夫妻,其中的那個男的考入一個俄羅斯美術學校,可是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家鄉做出一點貢獻,他想:我要為家鄉做出一點貢獻才行啊!于是他騙自己的妻子說自己在俄羅斯,可是一次他妻子要拍照,他正好在那個村子,然后被妻子知道了,他坦白了事實。
這個故事之所以拍成電影放進去,是因為他愛家鄉,為此他才放棄了他考上的大學,如果是我,可能很難選擇,可是他很簡單的選擇了回家鄉,家鄉的味道是什么樣的?在他心里是甜的,所以他不管是什么的樣人,也要為自己的家鄉而奮斗。
要是讓我給這個電影一個評價,那就是9。9分,因為這個電影我足足的感受到了家鄉的味道,也感受到了每一位親人對自己的關愛,另外的0。1分,是因為電影院的原因,把這個電影整成了一個2D的,我認為3D觀看更為奇妙,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們要學習主角愿為自己家鄉做貢獻的精神,我們不要學習主角善意的小謊,坦而言之,同時取得家人的陪伴、信任和支持。
我的家鄉,我熱愛的祖國。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6
《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在20__年國慶檔期推出的高分電影。
這部電影一共由五個小故事組成。故事情節整體緊湊,各有情趣,內容幽默感人,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熱愛與希望。
每個故事中都有幽默的情節,如《天上飛來個UFO》中的滾蛋和拖拉機,《北京好人》中的挨刀子、掛號等情節,生動的劇情加上適當的配樂,讓人即緊張又好笑。故事中黃大寶潛心為造福貴州鄉村而努力;馬亮為了家鄉的發展,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喬樹林為了在家鄉的.沙漠中種出沙地蘋果,讓家鄉有一些“特長”而越發富足,不顧自己虧空了多少錢財……這些情節又不禁使人熱淚盈眶。
在《最后一課》中,范老師長大后的學生們要布置老教室時,拿出了一只只手表,掏出了一個個玩具,表現出時代巨大的變遷。也通過這些情景展現了布置的困難,從而體現出長大后范老師的學生對老師的尊敬。
《我和我的家鄉》在故事的切換方式上也極具創意。它以無數視頻作為切換,十分自然的把故事連貫的串聯在了一起。電影選用《我的祖國》這首歌作為片尾曲,真是來神之筆。讓我們在看完這部電影后,對家鄉、對祖國有了一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作為一部表達熱愛家鄉情感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7
近日,學校在開學時舉行了“收心課”觀影活動。在觀看著名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時,我感受頗深,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部影片。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五個小故事,其中我認為最值得一看的是第五個故事——神筆馬亮。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繪畫大師,名叫馬亮。他才華出眾,甚至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的大門都向他打開。然而,這位主人公卻違背了家人的希望,立志為人民服務,到茴香村成為了第一書記。他一邊為人民服務,一邊想盡辦法瞞著懷孕的妻子。跟妻子視頻時,他布置了一些景觀,在其中假裝作畫、寫生、睡覺,讓妻子以為他在俄羅斯學繪畫。終于,事情敗露了。一天,妻子來到了馬亮駐守的村子拍照旅游,而馬亮卻不能以真面目與其相見,只能扮作大鵝一路陪伴著她。在返程的路上,馬亮的妻子發現馬亮寄給她的“俄羅斯特產”都是茴香村售賣的商品。最終二人坦誠相見,妻子也終于理解了馬亮報效國家的決定,并對他進行了鼓勵。
這一段故事意義深刻,全程以馬亮這個小人物來彰顯和體現千千萬萬回鄉扶貧的青年們的滾滾熱血與報國之心,號召我們當代青年在現階段學好書本上的知識,獲取實踐中的經驗,為建設美好祖國奉獻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出最真摯的熱情與行動。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的青年留在家鄉,為鄉村振興助力,為祖國山河增光添彩。
這部影片內容淳樸,為我們展現出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心中那獨具特色的家鄉,也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家鄉是最美麗的地方!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8
時而感動落淚,時而捧腹大笑,時而陷入沉思,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去久違的電影院,觀看了這部《我和我的家鄉》。看完后心情澎湃,不由得又想起去年同期看的姐妹篇《我和我的祖國》,更加感慨我們的祖國無比的強大。
《我和我的家鄉》講述了不同背景新中國的五個故事,有葛大爺的《北京好人》,有講旅游經濟的《UFO》,有描述治沙造林的《回鄉之路》,也有農村經濟建設的《神筆馬良》,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課》。不僅僅里面有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小男孩,無獨有偶的是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中我印象最深的《奪冠》也有他。而且最感動我的是那位年邁的老范老師,為了幫他尋回92年時的記憶,他的兒子和學生們自導自演了一幕幕感人的片斷。大家可能會笑在過程中的混亂簡陋不專業,但會去尊重無數個象老范一樣一輩子為祖國未來的花朵付出畢生心血精力的老師典范,他們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發自內心為學生授業解惑……
現在,92年后快30年了,祖國更加強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農村教育水平和質量也是飛躍增長,不再是爛教室爛學舍了。但是一輩輩人民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們的精神,依然鼓舞著一代代年青人發向上,不斷圖強。如電影里鏡頭的轉換,過去與現實的交錯,事物在越變越好,但老師對學生的那顆心卻始終未變。聯想到今年年初起至今仍在和新冠疫情作抗爭,其中也不乏大批盡心盡責的老師,堅持在線上對學生們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不也正是這種“教師精神”一直在發揚光大么?
作為一個小升初的學生,可能在這個時期,還不能為祖國為社會作出什么貢獻,但我愛我的祖國,我愛她的每一處山河,每一個瞬間,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我現在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不但要以深沉的愛愛祖國,而且要投入到為中華之崛起的偉大事業中去,刻苦拼搏,中國夢圓,指日可待!強國路上,我和我的祖國一起出發!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觀后感篇9
國慶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真正讓我感受到了笑著笑著就哭了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之前對我來說“家鄉”這個詞沒有太深的感觸,畢竟“家鄉”對我還是很遙遠,但我從爸爸媽媽的表情和言語中感到了他們對“家鄉”的感情和深深的眷戀。
電影一共分五個篇章,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后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五個篇章構成,分別以農村醫保,科技扶貧,下鄉支教,生態管理,對口脫貧為大背景,以小人物的故事為切入口,以“家鄉”為主線,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卻又引人深思的喜劇故事,通過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引發共鳴和思考,有悲傷、有笑點。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壓軸出場的《神筆馬亮》,也是我認為整部電影最好看的一個篇章,帶著熟悉的喜劇風格,講述了馬亮有了去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深造的機會,妻子希望他能夠把握好此次良機,而丈夫卻希望投身到國內新農村建設中,最后丈夫決定暫時瞞住妻子。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得夫妻兩人在一次中國特色鄉村旅游中相遇……劇中細節感人的同時讓人心酸,例如:馬亮“出國后”,每次有人來他家里做客,妻子都自豪地亮出馬亮的畫。還有馬亮穿著大鵝裝從“鵝嘴”里看妻子的笑顏,接著又情不自禁地看向肚子里的孩子……演員的表演也非常到位,全場掌聲和笑聲不斷……隱瞞不是不愛,而是他想兼顧心中的大愛,這個篇章沒有過度煽情,只是通過喜劇元素展示了一個小人物的偉大。
此時此刻,我想“家鄉”這兩個字,是融在每個人血液里的,聽一個別人一生的故事,沉浸其中。盡管電影結束時都到了午夜,但爸爸還在拉著我和媽媽講他小時候的故事,而我對這些故事竟然聽得津津有味!“家鄉”這個主題,在父母、在爺爺奶奶這一輩人,似乎在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而且無論第幾次看到這兩個字,腦子里想的還是和以前一樣。
這個國慶假期,無論身在何處,看完《我和我的家鄉》,總會莫名引發共鳴,正是那些家鄉小人物們的溫暖故事與故鄉的畫面最打動人心,直擊心扉。無論我們的未來有多遠,但是“家鄉”總是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此時,我也愿意做一位小人物,懷著夢想走出去,帶著本事走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