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
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小編帶來《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篇1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已,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習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摘自頒獎詞。
12歲的女孩何?查出自已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她靜靜地躺在醫院里,當她得知自已的生命只有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已的器官捐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那天,何?對爸爸媽媽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父母嚇了一大跳,把何?罵了一頓,因為按老家的風俗,人死后尸體被解剖是大逆不道的。何?哭了:“我想把生命奉獻出來!讓我的生命得到延續,同時我也想讓我的`生命更有價值,哪怕只是一點點……”最后父母含著淚同意了。
11月份17日,何?離開了人世。“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愿,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里,從走上臺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何?離開了我們,但她瘦弱的身軀呈現出來的卻是感人的力量,我覺得何?還在這里,雖然我們看不見她,但她的故事永遠流傳!
《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篇2
張定宇是一位非常勇敢的醫院院長,即使身患絕癥也舍己為人,即使家人得了疾病也不得不繼續艱難的工作。得接受自己得了絕癥的同時還得照顧其他病人也是件非常難的事情。
有這種決心和精神的人為數不多,要是每位醫生都像他的話,那些每天都在病房里絕望的人一定會很感動,更好。的確,要是我是一家醫院院長并且遇到這種事,絕對不可能還是那么堅強。或許在現實生活中并不需要這樣的精神,但這樣的`人民英雄還是值得敬佩的。一群有困難的人被一個更有困難的人幫助,那個人,不值得敬佩嗎?要是那個人并不會幫助其他人,其他人也不會想幫他的話,沒有人是會得到好處的。所以,從我們旁邊的小事起,互相幫助吧!
《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篇3
看完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跡介紹,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讓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
看了頒獎典禮,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斗,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一定是一條光明大道!
《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篇4
奉獻是“捧著一顆心來”的堅守,是“不帶半顆草去”的純粹,更是“你退后,讓我來”的果敢,也是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更是給我們樹立起了標桿。2018年感動中國人物杜富國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傳遞了作為新時代青年應有的歷史擔當與責任意識,他奮不顧身的保全了戰友的安全,也不負戎裝的完成個人的使命。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生來就懂得去奉獻,也沒有誰會注定成為英雄,跟我們的大多數人一樣,他也只是個普通人。在一次邊境掃雷作業中,面對雷場復雜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在千鈞一發之際,做出讓自己的身軀擋在戰友之前的行為,想必在那一瞬間,他的從容不迫都來自于個人的信仰、用凡人之軀扛起軍人的使命感,他的事跡看得見、摸的著,而作為新時代的熱血青年,只要向他看齊,像他一樣堅持、奮斗、奉獻,我們眾多的一人也可以成為基層社區的不平凡之人,積極做事、甘心為人、堅守初心,始終如一。
“如果不是堅強的.意志,強健的體魄”,他可能熬不過在醫院治療的那段時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我們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才有可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地。面臨生死攸關的時刻,能做到像他一樣敢于犧牲的人寥寥可數,但作為普通人在這個和諧安康的社會,我們可能不需要隨時成為壯烈犧牲的英雄,只要在日常的社區工作中,秉持為群眾帶來便利、為群眾提供真誠服務的精神、在工作中盡職盡責、面對工作崗位上的艱難,不畏懼、不退縮、將微笑時常掛在心里、給需要我們幫助的群眾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也許你我的一舉一動還不足以改變整個環境,但卻留有芳香,溫暖他人,我們的形象會一直留在人民群眾的心中。
時代在變,感動不變,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永遠不會變的,杜富國舍己為人的事跡不是嘴上說過的漂亮話,而是在人民需要的時候干出的貼心事,應該將這種堅持、奮斗、奉獻潛移默化的帶到我們的工作崗位上,生活中,把這些精神發揚光大,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贏得社會的認可與尊重,為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
《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篇5
感動是美好,是幸福。感動源于感激,感激那些為我們美好幸福生活做出貢獻人,感激他們無私、感激他們堅守。因為感動,我們才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美好、幸福。
近日,在《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頒獎盛典》上,一共有11位候選人被評為“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他們中有獨守孤島王繼才,有為了我國科學發展隱姓埋名20年程開甲,有因排雷失去雙眼和雙臂戰士杜富國,有為了孩子夢想留守山村張玉滾,有見義勇為被歹徒連刺數刀呂保民...... 他們事跡都讓我感動不已,他們是偉大,同時他們又是平凡,他們在平凡中成就了偉大,堅持做了別人堅持不了事情。有時我在想為什么我們會被他們事跡所感動,我們感動點事什么,慢慢我發現,我們之所會被感動,是源于勇氣、擔當、臨危不懼精神。我們感動于王繼才不怕寂寞對孤島十年如一日堅守,我們感動于程開甲不求功名、一心為國隱姓埋名搞科研精神,我們感動于......
因為他們讓我們知道幸福來之不易,哪怕在和平年代在我們看不地方,也充滿著硝煙,感謝他們對和平守護。
《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篇6
6月17日18時48分,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全網“沸”了。
6月17日,57歲的指令長聶海勝,和另兩名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開始了我國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黝黑的皮膚是聶海勝一路攜帶的家鄉印記。這個少言寡語的農村少年,用田野里生長出來的韌勁和生命力,一步步走向太空。
10多歲時,湯洪波已是家中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當時,湯海秋承包了10多畝田,白天種水稻晚上燒磚,干活瞌睡了就吃個雞蛋、喝幾口補腦汁提神。
“雙搶的時候,他跟在扮桶后面收谷子,滿身都是禾灰,只看得清兩個眼珠子。”在父親湯海秋眼中,兒子從不叫苦叫累,小時候干得最調皮的事,就是偷偷躲在田地里看小說。
“天剛蒙蒙亮,他就起床燒柴火做飯,做完家務后才急急忙忙去上學。因為怕耽誤上課,他就抄近路,騎得比其他孩子快。”湯海秋說。
高三那年,兒子第一次向父親吐露了自己的理想:招飛入伍。湯海秋這才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該出去闖闖了。不久后,村里傳來好消息:飛欄村出了個飛行員!
“洪波伢子為國出力,是我們的驕傲!”,湯洪波成為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三名航天員之一的消息傳遍整個村子,許多村民聚集到湯洪波家。70歲的老母親伍蘭清忙著招呼鄰里鄉親,家門口“光榮之家”的牌匾,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三位航天員的人生經歷也有著驚人的相似:都從小在農村長大,青年時吃了很多生活的苦;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讀書,靠努力讀書走出家鄉;靠著過硬的身體素質、頑強的意志力成為飛行員,最后成為一名航天員。
《感動中國2023》觀后感與收獲篇7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一種“人”讓人感動,在歲月的滄桑中,這種感動讓人為之震撼,就像風的力量,這種力量足以讓整個民族為之動容。我情不自禁的一次次落淚,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被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被他們的行為所激勵,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靜靜的觀看感動人物的事跡,我認為有一個特質是相通的,那就是“責任”二字。扛起一份責任,獻出一份愛心去詮釋和諧、詮釋人類的理性。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多人一樣。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們份內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在我們中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去,因此,很多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感動人物的事跡或境界。
陳俊貴,只因風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在天山守墓幾十年。還有格桑花開的最美鄉村教師,一位西瑪拉雅山下的園丁。她在一米多寬的山路上來往,下面就是懸崖,每天護送孩子回家,堅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間,與危險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親,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況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們將來的生活,將來的學費。病壓垮了她的身體卻沒有摧毀她,她用她僅存的生命,日日夜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圖刺繡,為的只是自己死后,孩子以后困難了可以買些錢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后會有她這般堅持與付出嘛。還有一位龔全珍老人,在接任之時就認識了,親切的稱她為老阿姨。當時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么來頭。現在知道了,原來是一名將軍夫人,放棄高官厚祿跟著將軍當農民,讓我看到了愛情的堅貞,將軍離世了卻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橋,良田。老阿姨繼續把溫情留給鄉村百姓。她說,日子雖清苦但是心里快樂,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誠意對大家付出,大家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我也會牢牢的記住這些話。
一曲道德禮贊,一篇精神史詩,一年一度的"心靈收成"。在這個簡單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現出這么多感人的事跡和值得感動的人。這些感動,不是因為脆弱,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感動”激發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我要向他們看齊,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都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一起高舉正義之旗,讓這種“正能量”灑遍整個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