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
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小編帶來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篇1
大年初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于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后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么相較于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里,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后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于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么這部電影里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篇2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電影主要講了七連的戰士們在長津湖戰役勝利后,又接到命令前往水門橋阻攔要撤退的美軍,任務是把水門橋炸毀,讓美軍無路可逃。
可現實總是殘酷的,之前為了給炮營搶大炮,七連只剩下了70多人。在冒著嚴寒,頂著風雪前往水門橋的路上,還受到敵機射擊,但好在無人傷亡,在跋山涉水后七連終于來到了水門橋。剛到水門橋,他們就發現九連的戰士正在與美軍戰斗,并處于危險的境地。伍連長立即率領七連的戰士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他們,原來九連接到的任務也是炸毀水門橋,他們一起繼續執行任務。
可因為敵人火力太強,所以第一次行動只摧毀了小部分橋梁,很快就被美軍修好了,七連和九連只好再次制定計劃炸毀橋梁,可因為人手不夠,他們的計劃完全把個人的生死置于度外,只以完成任務為最終目標。
最終戰士們把水門橋的橋梁炸毀,完成了任務,但代價卻是兩個連的戰士都犧牲了,只有伍萬里一個人活了下來。但是炸毀的橋梁卻被美軍用飛機運來的鋼架很快的修好了。
影片結束后,我問媽媽,這么多人犧牲了,橋還是在,不是白白犧牲了嗎?媽媽告訴我,我軍的戰略是正確的,只是因為那時候我軍的裝備比較落后,完成任務才會有這么慘烈的犧牲。我志愿軍正是憑借著這種勇于犧牲的精神。
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篇3
今天,我很興奮,因為媽媽對我說:“孫贊新,《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了,你想不想看?”“想!”我說。
說那七連打完“北極熊團”后,他們到一個地方去炸機場,截斷敵人的退路.就在快全殲敵人的時候,上級給了他們一條命令,退出戰斗,炸毀水門橋。
當他們抵達水門橋后,發現九連已經炸橋了,但是被山上碉堡里的美軍發現了。傷亡很大,七連連長伍千里便喊“救人!”
到了白天,七連指戰員和九連幸存的同志們在山下一個地方匯合,伍千里問九連連長:“昨天晚上的火力點跟今天偵查員報告有什么不同?”
“除了南面的火力點沒了,其它都一樣。”九連連長說。
“那就說美國人故意在南邊不放火力點,就是想引誘我們來指揮所,然后來個一鍋端,那我們先把水泵管炸斷,然后進入水泵房,把它炸了。”伍千里說。
第二天晚上,他們先炸水泵房......七連指戰員和九連的同志們又一次成功地炸毀水門橋的一部分。過了一天,美軍把橋修好了。正準備過橋,伍千里和同志們又出現了,他們直奔美軍指揮部,將指揮官一槍打死,又消滅了剩下的“蝦兵蟹將”。可是美軍陸戰一師派來的增援部隊到了。這次戰斗,七連指戰員和九連幸存的同志們拼成的7人中,只剩下一人——伍萬里。看到這里,我流淚了。
志愿軍成功的三炸水門橋,但是美軍的增援部隊來了,他們空運的一批鋼鐵橋梁、橋面......最終美軍逃走了。但是,中國志愿軍解放了朝鮮,趕走了美帝國主義侵略者。
英雄不朽!正是在那個年代有這些前輩們的流血犧牲,才有了今天的和平,才有了今天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向長津湖、清川江致敬!
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篇4
從情感上來看,《水門橋》將愛國情、戰友情、親情、兄弟情、父女情全部展現出來。
不同角色身上有不同的情感,整體是愛國情,正如所有七連的戰士朝著祖國的方向敬禮,那一刻那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梅生和女兒的約定注定沒辦法完成,但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女兒,卻成為所有觀眾的牽絆。伍千里和伍萬里的兄弟情,最能打動人心,特別是伍千里的最后一幕,看得人熱淚盈眶。
如果說《長津湖》只能讓你哭一次,那么《水門橋》會讓你哭三次甚至更多,因為前作收斂的情緒,在這個時候沒有任何隱藏。
人物結局來看,《水門橋》的整體基調是悲壯的。
如果說導演在《長津湖》還有一點仁慈,不告訴你每個人的結局如何,那么在《水門橋》中,導演就奪走了這點仁慈,讓大家面對血淋淋的事實。
《長津湖》只是介紹七連和五連的戰士,但是《水門橋》卻給每個人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句號。
在這部電影中,每個人的結局都有相對應的畫面和故事,為了不劇透,就不做多說。每下線一個人,影院就會傳來啜泣的聲音。
《長津湖》的淚點是雷公的離開,而《水門橋》的淚點是七連再次點名的時候:“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
不是淚點低,就算是漢子在聽到這段臺詞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紅了眼眶。我想這一幕會成為許多人心中難以撼動的畫面,會深深地記住這句臺詞。
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篇5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斗結束后的伍萬里的一句臺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愿軍奔赴戰爭,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篇6
全家總動員一起去奧斯卡電影城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今年這個年過得不輕松,我們一家四口人,三個都在抗疫一線。女兒為了讓我們放松放松,趁今晚都有空,就買好票,我們一起去看電影。這是兒子期盼已久的電影,知道是戰斗片兒,就笑著說:咱媽今天看電影時,估計該睡著了。我了解情況后,就說不去了。耐不住女兒百般勸說,就一起去了。
看電影的人還真不少,大多數是年輕人,我感覺我和老公在那里面有點格格不入。有事耽誤了,去的時候晚了有2分鐘,剛進去就看到:總導演,陳凱歌。沒看到電影名字。
本來我從上學時對歷史、地理就不感興趣,所以對這個電影的歷史背景不太了解。于是邊看邊問老公一些歷史知識。故事發生在1950年朝鮮那個寒冷的冬天,中國志援軍為阻止美國陸戰一師中朝鮮的撤退速度,決定炸毀水門橋,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了。穿著薄棉襖,啃著凍土豆的中國軍人用鋼鐵意志對美國的飛機大炮,打得美軍在1950年的12月25日從海上撤退。水門橋取得了勝利,中國軍人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全連人最后只剩下一個由易烊千璽演的軍人--伍萬里。他的兩個哥哥伍百里、伍千里,都在這次戰爭中犧牲了。
這部電影的最大的觀感:見證了伍萬里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軍人。
最新的水門橋觀后感篇7
初三去看了水門橋,看的過程仿佛胸腔里漲滿了氣,到影片結束,這口氣才緩緩吐出。
徐克果然是高人,拍的電影永遠是好看的!好的電影,永遠繞不開人性的光芒,更何況戰爭這一因素,會讓人性光芒閃得更耀眼。
因為戰爭爭的分秒,生死之際沒有多少感情可以演繹,因為尊重這些現實背景,所以沒有在生死之情上多花筆墨,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不經思考的做出選擇!不禁想到現代生活中,放眼過去,全是精明的盤算!
因為對比,所以才會看到區別,因為很少遇見,所以才會感動!印象最深的是梅生嘴里咬著照片,開著坦克沖下山坡,我對于這個咬照片的藝術處理沒啥特別的感動,只是感動于梅生臉上的那種對死亡的平靜,漠然,而又生動!甚至居然還感受到了朱亞文本身的性感!
因為對這一片段印象深刻,以至于當天晚上做夢,夢里一片紅光,我想那是燃燒的坦克在水門橋的火光!
我不是說其他人的片段演繹得不好,我只是想說這個場景拍得平靜又悲壯,然后,就是一聲嘆息!感嘆幸福不易!
影片中的戰士穿著棉服,事實上真實的歷史上,很多人穿得很單薄,如果在服裝上再單薄一些可能更好,當然,也許是我挑剔了。
吳京的作品從來都是追求真實,所以在此照樣不會讓人失望!只是他活潑的性格,在任何影片里都是同類化,因此,演技上沒有太大突破!與李晨一樣,在兄弟情上的處理永遠不會失分,但是也沒有驚喜。
易烊千璽本身性格內向,所以演繹這類作品也能穩住!可以看出這兩年他已經摸到了內向人物的精髓!所以,人物刻畫在線!
至于韓東君,如果不是看演員表,壓根就沒認出來。造型變化實在太大了。平河跳出來給萬里說百里因為救他所以才犧牲的這段,讓人有突兀感,但是在把自己與炸藥包一起掛在坦克炸死那段我破防了。
我想,未來電影加入元宇宙概念,觀眾帶上專業眼鏡,能夠感官體驗到劇中的饑餓與高寒,那么影片會讓人更震撼。
最后還是想說,徐克真是難得的電影奇才,他不斷挑戰不同風格影片,并且很少讓觀眾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