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
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下面小編帶來《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篇1】
聽著他們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我媽媽每天都幫我削水果,但我還是不想吃。奶奶幫我把飯菜端上桌,但我仍然覺得不好吃。我一直拖拖拉拉,房間里的東西亂七八糟,遇到困難時我會哭,離開父母的.生活時我無法照顧自己...啊,和他們相比,
我就像一個裹著襁褓的嬰兒。我什么也做不了,我什么也做不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孝順的年輕人為我們樹立了一面旗幟。在他們的指導下,我會慢慢學會孝順父母,聽父母的話,不要讓他們生氣。而且要慢慢學會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不要逃避,不要退縮,做一個勇敢而優秀的青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篇2】
最近,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電視節目,令我受益匪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徽女孩黃鳳的事跡了。
在她六歲的時候,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婚改嫁。為了給爸爸治病,她用安了輪子的鐵板床推著爸爸,與年邁的奶奶一起踏上去上海求醫的旅程。在好心司機的幫助下,他們來到上海,黃鳳一邊乞討一邊求醫,但還是沒能實現治病的愿望。第二年,黃鳳央求同鄉把他們捎到北京,在社會上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成功地做了手術。如今,黃鳳任勞任怨,家務活都是她自己一個人干,還要照顧爸爸和奶奶,但她沒有一句怨言。
看到這兒,我想到了我和她的對比。在家中,父母對我的教導我卻當成了耳旁風,有時還和父母頂嘴,很少做家務活,有好吃的東西總是自己先吃……想到這兒,我不禁慚愧起來,我的這些表現和黃鳳比較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啊!從現在開始,我要向黃鳳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篇3】
今天放學回家,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看完后我們都感動的熱淚盈眶。
這個節目主要講的是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他們從小像大人一樣,照父母,但他們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學習,相反他們樂觀開朗,成績名列前茅,讓我非常佩服,觀后。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十六歲的黃鳳,他的爸爸不幸從樓上摔下來,癱瘓在床,面對媽媽的離開,當時只有六歲的黃鳳勇敢地擔負起照顧爸爸的重擔,還想辦法帶著爸爸四處看病,她的孝行也感動了許許多多的好心人,得到了一些幫助。她十年如一日幫著爸爸翻身、擦背、喂藥,真是太了不起了。
看完這個節目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想想現在的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著優越的生活學習條件,還時常會抱怨這,埋怨那,真是太不應該了。就像張老師寫給我們的信中說的,我們的父母不指望我們每天幫著洗衣做飯,但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表達對父母的孝心,回報他們。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篇4】
孝是德之本,主持人叔叔說過這樣一就話:“提到母子我們就能想到血肉關系,但這對母子卻是血肉骨髓關系。”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一個孝心少年的故事吧!
昭帥哥哥的媽媽得了急性髓性白血病,只有骨髓移植才能讓昭帥哥哥的媽媽活下去,但是哪一個骨髓庫都沒有找到能和昭帥哥哥的媽媽相配的骨髓,就在昭帥媽媽和昭帥的姥姥通電話的時候昭帥知道了這件事,并且還從自己的身上找出了能夠和媽媽相配的骨髓。
于是昭帥就決定坐火車趕到北京和媽媽做骨髓移植手術,但是媽媽一直都是不同意,在昭帥和醫院的醫生、護士勸之下,最終媽媽同意了,就在媽媽即將進骨髓移植的手術門那一刻,昭帥哥哥的一句話讓媽媽再次有了活下來的信心。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孝心才是最寶貴最真誠的愛。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篇5】
今天“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活動讓我感觸很深。那些瘦弱的孩子們肩膀上扛起的竟是一個家,看到他們,我自慚形穢,我一個三十歲的成年人做的不及他們的一半好!
尤其是只有5歲的梁榮,看到弱小的她用那雙小手在面盆中吃力的和面,我的喉嚨發緊,鼻子一陣酸楚,淚水像開閘的洪水奪眶而出!心酸,為這個孩子呀!在這個5歲的孩子的世界里,已經有了承擔這個概念…
環縣的梁維月,她既要上學,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爸爸和聾啞的弟弟,整個家的重擔就被這小小的少年扛起!
孝似流水,溫暖人心;孝似陽光,驅散了人生陰霾。孝應在行,而不止于心。驀然回首,對父母,我們做的又是何其少。也許,只要一盆水,又或許只是一句暖心的問候,甚至回以他們一個安心的微笑,他們便已足矣。而我們又有多少次了他們的愛,多少次將他們的關心拋之腦后。所以,趁時光仍在,不要吝嗇你的愛,敬獻你的孝行!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篇6】
今天,我收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節目,我的心靈接受了洗禮,久久不能平靜。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個叫劉倩小女孩的事跡,這個不幸的小女孩,她的媽媽雙目失明,她爸爸的視力也只有0.1,因此,劉倩便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給家里燒水、做飯、掃地、拖地、洗碗,包下了所有的家務事。同時,她經常帶爸爸媽媽出去玩,小心給他們引路,仿佛給了爸爸媽媽一雙眼睛,一個彩色的世界。雖然他們三人只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但他們說,只要在一起,就是幸福!
還有一個孝心少年叫王帥康,他從小便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為了家里生活好一些,有錢給奶奶買藥,平時放學回家,王帥康遇到空的塑料瓶,總要帶回家,當廢品來賣錢;為了讓奶奶不吃錯藥,他用高度近視的眼睛幾乎貼在說明書上,一遍遍核對劑量和吃藥時間,把該吃的藥分成一個個小包……可不幸還是再次降臨——他的奶奶去世了,現在陪伴他的,只有爺爺了,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在照顧好爺爺的同時不放棄學習,他是多么堅強不屈呀!
相比這些孝心少年,我可比他們幸福多了,有親人的照顧和關懷,根本不用做家務事,只管學習就行了,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時光飛逝,趁著父母還在我們身邊,好好地去孝敬他們吧,不要等父母老去,再去孝敬他們。我們應該從小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實際行動說明我們愛父母。最后,我要呼吁:孝心不能等,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篇7】
20__年11月19日這天我含著淚看完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趙文龍和高雨欣。
趙文龍的媽媽在20__年是本來殘疾的身體又得了尿毒癥。小小一人,肩負重任,家里的頂梁柱。媽媽不想拖累趙文龍和他父親,所以離婚了,趙文龍判給了父親,趙文龍人在爸爸那心卻在媽媽那。所以決定回答媽媽身邊。有一次醫生說媽媽不能吃水分多的,不能吃有毒的,趙文龍一一記在心里。每次給媽媽做飯時提前兩個小時切好泡在水里。還有一次給媽媽做透視時,醫生說媽媽營養不良,建議多補一些肉。然后,他每次上學時,路上撿一些廢瓶子,賣了四元錢,給媽媽買了四兩肉。為了讓媽媽吃著更香,所以在米飯下多埋了幾個肉丸,自己只有一兩個。為了媽媽,趙文龍的學習一直在下滑。班主人知道后,搬到趙文龍住的小區給他補課,趙文龍的成績才漸漸好起來,現在趙文龍的成績都可以沖擊清華北大。
高雨欣,她即勤勞樸實又善良,她十一歲就和媽媽在街邊賣燒烤來維持生活。她的學習非常好,小升初考試后,她以四科全部滿分的成績給媽媽看,還說媽媽教子有方,還要給媽媽烤一根香腸。就在那晚在媽媽的勸說下他才有了人生中第一根香腸。
如果讓我和她(他)們比的話,他們的孝心,他們的學習態度,他們的勤勞讓我敬佩。我呢?我在家里看著電視吃著零食,根本不知父母在外辛苦的工作。。根本不知那一分錢是父母怎么辛辛苦苦賺來的.。我們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成長,他們卻是照顧著父母。連一句苦一句累也不肯說。他們的有責任,有擔當,經過磨難后也要樂觀。總是在角落偷偷流下眼淚,在角落偷偷擦干淚水。有的甚至比我小都懂得“百善孝為先”。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