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偉業觀后感范文5篇
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建黨偉業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建黨偉業觀后感1
1921年,中國社會亂象紛紜,人才輩出。這是一個充滿理想的年代,無數的莘莘學子為百廢待興的祖國描繪著美麗的藍圖;這又是個熱血沸騰的年代,拋頭顱灑熱血只為把青春獻給祖國;這也是一個群雄爭霸,英才輩出的年代,愛國的年輕人為泱泱大國注入了新鮮血液,奠展現在眼前的正是電影《建黨偉業》所帶來的90年前的一段崢嶸歲月。《建黨偉業》講述的是從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云人物,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周恩來、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講述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中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這之間的十年時間,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云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待過……如今我們對這些重要的歷史片段仍然記憶猶新。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便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云變幻、令人可歌可泣的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爭、奮斗并逐漸進步的歷史。定了雄獅蘇醒的基礎......
在這眾多的歷史事件中,眾多的革命實踐中,中國人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無不以失敗而告終,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才改變這一現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孕育著最后一次的成功,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這最后一次的成功旗幟鮮明的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當初的五十名黨員發展到今天擁有七千萬成員并領導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執政黨,這短短的幾十年告訴我們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正義必將戰勝邪惡,光明定將驅走黑暗。中國共產黨就是正義與光明的象征,她以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并已成長為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這一切的一切就是這一結論最好的詮釋。
建黨偉業觀后感2
《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開始,一向演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時光,是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十年。十年里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云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文字成立、、、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盼過……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里歷歷在目,記憶猶新。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便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云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爭奮斗并逐漸進步的歷史。
影片中的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當一個舉著血書“冤”字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府前情愿,回答軍警為什么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說:“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后痛呼:“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那一瞬,淚水充滿我的眼眶。
看完整部電影,我感慨良多。被那個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時代所震撼,被那群心系國家情牽百姓的先驅所感動,被那種為國獻身死而后已的精神折服。作為21世紀的青年,我感到汗顏。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過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年輕的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同志堅定不移的高舉著馬克思主義的旗幟浩浩蕩蕩的展開了就過涂村的新篇章!
這天,我們回顧歷史,不僅僅是緬懷前輩的光輝業績,更重要的是著眼于新世紀,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托,重塑這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這是何等偉大、何等光榮、何等艱巨啊!青年朋友們,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主人,我們是成長中的一代,是改革中的一代,是開創未來的一代,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青年一代的床照和奮斗!努力吧!新世紀的寵兒,把我們的青春,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黨,奉獻給我們的祖國!用我們的切實行動,燃燒烈人的青春!
建黨偉業觀后感3
歷史課上,老師為我們播放了電影《建黨偉業》,雖然電影只有短短的140分鐘,但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
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那些歷史的見證品早已被世人慢慢淡忘,唯一讓我們銘記的是敢于為革命事業犧牲、敢于抗爭列強的欺凌、敢于為了人民,為了共產黨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人物!透過電影屏幕,我放佛可以感受到他們心中懷揣振興中華理想的那份壯志豪情!讓我們一起回到那戰火硝煙的時代,去感受,去體會那斗志昂揚的愛國激情吧!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于命運的艱難時刻,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妄圖滅我中華、分我領土。因此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行動起來,尋求救國之路。其中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以陳獨秀、李大釗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適、辜鴻銘等國學大師為首的保守思想的辯論和沖突,這些人都為救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然而這一革命的果實卻又被袁世凱竊取。緊接而來的軍閥混戰,更進一步的加劇了人民的苦難。
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中國,卻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領土,那些強權國家,根本不顧中國人民的強烈要求,硬是將德國在中國的權利轉讓給日本。“弱國無外交”,演員陳道明在劇中沉痛的話,告訴了人民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須自強。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它應允了歷史的要求,應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誕生,給中國帶來了希望,給人民帶來了光明,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斗爭,最終終于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愿望,勞動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建黨偉業觀后感4
最近我觀看了《建黨偉業》這部電影,看完《建黨偉業》后,我內心感到十分激動,不僅對演員的演技感到佩服,也被其優秀的故事敘述方法感到十分激動,隨著故事的發展,我也漸漸被代入到故事當中去,仿佛身臨其境地體驗了這激動人心的歷史,感受著這一代中國人不屈的愛國熱情。
《建黨偉業》講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布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的一系列的重打事件,大致可以分為:民國初期動亂篇、北洋政府篇、五四運動篇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篇。同時它也是建國大業的姐妹篇,這個系列可分為:《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和《建軍大業》,而我非常喜歡其中的《建黨偉業》,因為這是一段十分動蕩的歷史,頗有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感覺,各種思想家發表自己的觀點,十分令人振奮。
這10年間的歷史我們也可以從教科書或者歷史書上了解。我們可以短短幾十分鐘去瀏覽大概的歷史,也可以查閱大量資料,細致地去了解這段歷史。然而,無論我們怎樣去吃書,去查看一些相關的圖片,也不能非常生動靈活地了解這段歷史,一直埋頭讀書是非常枯燥的,難以讓人產生激動的心情,再豐富的想象也不能在腦內再現當時激動人心的時刻。
《建黨偉業》是一部電影,它可以通過圖像和聲音來刺激我們的感官,它可以用高清的畫面再現當時的場景,可以用激昂人心的背景音樂來烘托整個場景的氛圍,演員可以用逼真的演技來再現當時人物的心情,聲情并茂的演講令人感動,人們的呼喊聲中透露著憤怒、悲傷、振奮的心情。
建黨偉業觀后感5
在現代社會是多么安寧、和平,可總是有人叫苦:學習壓力太大、工作太累、物價上漲,混不好日子啊……可自從看過《建黨偉業》之后,我不得不陷入深思:如今的社會真的虧待了我們嗎?我們付出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呢?
真正回答這個問題的是那痛心疾首的一幕:
手拿鮮血寫成的“冤”字的女大學生跪倒在總統府前,當軍警問她為什么不到檢查廳感冤時,她強忍住晶瑩的淚花說:“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們的狀子。”然后哭喊道:“我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淚珠在她消瘦的面頰上閃爍著神圣的光澤,那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像閃電般狠狠地擊中了我的心,擊中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讓人感到心碎,碎片化為淚水,從我的眼眶中慢慢滴落……這一幕,就是1919年5月4日偉大的五四運動,當時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向國家吐露出人民的心聲。他們的熱血在燦爛的陽光下沸騰著,一顆顆愛國之心在蔚藍的天空下,永不停止地跳躍著。
當時人們的環境是多么艱苦,吃飽飯就不錯了,可他們并不抱怨,仍堅強地生活著,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努力回報祖國,為國家付出嗎?
現在有許多人提出:孩子們學習壓力太大,應該降低學習要求,對學生寬松一點。這不禁讓我想起一段令人敬佩的畫面:
毛澤東去北京大學為學生們募捐,順便冒昧前去聽胡適老師的課,但學校規定,衣冠不整不可進校,毛澤東用禮貌卻又堅定的語言表示:我只聽一節,滿足了心愿便走,這課,我是非聽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