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記錄片觀后感大全
愛國,顧名思義就是愛一個國家。愛國,是中華民族永恒的`主題,愛國,是每個中國人真摯永恒的情感。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愛國主義精神一直貫穿在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中,愛國之心,飄揚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愛國記錄片觀后感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愛國記錄片觀后感大全1
近日上映的電影《大有大無--身邊人眼中周恩來》是流著淚看完的。周總理的“六大無”:死不留灰、生而無后、官而不顯、黨而無私、勞而無怨、死不留言;“六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愛、大德。沒有哪一點不是人生之制高點,沒有哪一點不讓后人為之頂禮膜拜。被周恩來總理對國家對人民那份博愛所感動的同時,更讓我思考一個優秀的審計干部真正給人民帶來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國家的繁榮富強;是人民的濃濃愛戴,是人民的深深眷戀。周恩來總理一生都忠誠實踐著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宗旨,體現著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作為全黨楷模,周恩來總理是忠實、高效、廉潔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勤政廉政。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影片中的周總理給出了答案:我們是人民的公仆,我們為了群眾,我們依靠群眾。
為了誰?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這在《大無大有周恩來》中得到了生動的詮釋,文章和影片生動體現了周總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大雨之夜,周總理不顧疲憊虛弱的身體,帶著工作人員與群眾搶救地瓜苗,徹夜總結梳理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與毛主席通話匯報情況……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領袖人物與普通百姓間零距離的接觸和坦誠的交流對話,是一種自覺置身于群眾之中、“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傳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神,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撲下身子,從小事做起,真心解決群眾遇到的困難,化解各種社會矛盾,讓群眾生活更加幸福。
依靠誰?黨群關系是黨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黨群關系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的堅實基礎,文章和影片深刻詮釋了我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們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魚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樸和真摯。周總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實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群眾冷漠,會離心離德,黨亡政失;群眾支持,則同心同德,國強民盛。在當今時代,這份黨和群眾的固有真情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發揚光大,應該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
我是誰?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我是總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問題,就是我的責任啊”!人民公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廉政,以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濫用、私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一是廉身,即在生活方面要廉潔,不搞特殊。周總理常用孔子的“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雖令不從”的話告誡領導者,并提出過好“五關”的要求,即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生活關。二是廉職,即身在崗位,要想到權力來自人民,只能用來格守職責,服務人民,造福人民,不能以職務權力謀取私利。三是廉于社會,就是要先天下之憂而優。領導干部的一舉一動都要有利于社會,不能損害社會。領導者應多關心群眾的生產安全,以及災害、醫療、住房、交通等問題,他還主張領導干部下去工作要輕車簡行,不能講排場,浪費國家財物,要千方百計地減輕人民負擔。縱觀總理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作為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后面貌,他嘔心瀝血,勵精圖治,即使在身患絕癥的情況下,周總理仍頑強堅持工作,履行著“為人民服務而死”的諾言。他時刻保持人民勤務員本色,時刻將人民的痛苦掛在心上,在細微之處對人民群眾關懷備至,體貼人微,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無私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人民的總理人民愛,人民的總理愛人民!”是的,這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這樣一個愛人民勝于愛自己的好總理,這樣一個人民心目中親人般的好總理。他的一生,不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好的寫照?每當提起周恩來總理的時候,總會油然而生一種感動與敬意,追思偉人胸懷、緬懷偉人功績、弘揚時代主題,我們審計人應該向周恩來總理學習,把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富強緊緊聯系在一起,面對新世紀的挑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決“四風”問題,去更好地實現為民務實清廉,讓我們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真正實現!
愛國記錄片觀后感大全2
春草,沒有流的窈窕風姿,沒有柏的參天偉岸,沒有花的嬌媚可人,卻和千千萬萬的同胞一起點亮春天的主題。
張思德,就是一個和草一樣平凡的人,正如毛主席說的那樣:“他走在延安的大街上,你們或許不會注意他,注意他或許不會記住它。”他就是一個像草一樣平凡的人,一個擁有著心地善良的好人,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同志。
影片《張思德》,是一部電影文學作品,再則,是一篇黨性教育宣傳片,所以,我想從兩個方面談一下我對這部影片的感想。
首先,從文學方面來評價張思德其人。電影一開始,便是慢慢黃土坡的寫景鏡頭,隨后,是兩條腿在黃土坡上奔跑,在用一組長鏡頭,展現出一個在黃土坡上奔跑的小個子青年人,身后是一溜塵土。影片以這樣的情景開頭,似乎就在暗示張思德在風中雨中不斷奔跑的一生。影片情節并不復雜,但圍繞張思德同志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與之形成對比,雖臺詞不多,但將張思德塑造地飽滿傳神。
他總是說的很少,做的很多。他是出了名的嘴笨,主席說他,話都讓別的同志說了。他悉心照顧父母雙亡,因心理障礙失語的孩子,沒結婚的他卻成了孩子的爹;他幫老炊事員磨豆腐,認這位無依無靠的老戰士當爹,他幫戰斗英雄完成見主席的遺愿,他幫大娘追驚跑的豬仔毫不猶豫縱身水中。相信足以見得張思德同志的善良淳樸。當然,我們今天不是要探尋張思德形象的文學性,關鍵在于張思德同志的本性。相信他的善良淳樸不是部隊賦予的,而是與生俱來的。在看時下,人們不敢向歪倒的老人施以援手,冷眼看著街上乞討的人的用心。還有現在一些找工作的年輕人,有三分說十分,有十分說百分,社會的虛假和浮夸已經到了一種無可遏止的地步,社會正亟待張思德精神的補救。
張思德,是黨的好戰士,是人民的好公仆。他三三年進隊伍,過草地堅持了下來,開荒也不落人后,班長一檔就是七年,一整編,又成了戰士。人家說他像馬掌,他卻笑笑,“硬不成一塊鐵,還當不成馬掌哩”。他是一個鐵一樣硬錚錚的漢子,名利面前,他從不爭搶,黨的打氣揮向哪里,他就跟到哪里,黨的命令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毛主席的車壞在路上,需要回去抗新輪胎,他二話不說,拔腿已經奔在路上了。他的兒子問他,為什么要燒炭,給誰燒炭,他說:“給天下千千萬萬覺得冷的人燒。”他是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人,一個真正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的人。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們也許只能以這樣的話來告慰亡靈,但是,在一個偉大的靈魂面前,所有的修辭,所有的贊美,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相比當下,千軍萬馬爭過公務員考試的人數以百萬計,全國的優秀青年都削尖了腦袋想混上人民公仆的“鐵飯碗”,然而真正為人民出力的人卻少之又少,不斷爆出的公仆丑聞卻屢見不鮮,真是極大地諷刺。
張思德以他29歲的短暫人生做出了“為人民服務”五個鎏金大字的完美注解,也希望隨著這部影片的播出,能引發更多人的反思,把掛在嘴上的東西刻進心里。最后,讓我們向張思德純粹的人性致敬,向張思德高尚的黨性致敬!
愛國記錄片觀后感大全3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只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么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制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后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么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于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愛國記錄片觀后感大全4
電影《焦裕祿》觀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心靈上特別震撼。焦裕祿同志雖然離開我們幾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活在我們心中。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極大改善,作為一名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干部,應該認真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把愛人民、為人民作為人生最大的追求,并將焦裕祿精神真正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具體行動中來,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只有對人民群眾有赤子之心,對群眾掏出真心、傾注真情、使出真勁,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
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應該重點學習焦裕祿同志的三種精神:
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焦裕祿1962年初到蘭考看到的是窮山惡水,百姓忍饑挨餓四處逃難,干部人心思去的情景。面對困難焦裕祿沒有動搖,沒有退卻,他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治沙治水治“三害”,為查災情忍著病痛走遍了所有村隊,探訪了縣境內全部沙丘、風口。他常說“共產黨員就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他們面前”,為了讓全縣人民能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可以說,焦裕祿把自己的余生全部獻給了蘭考人民。
二是艱苦樸素的精神。焦裕祿同志參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別是擔任領導職務以后,始終繼承與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艱苦樸素。初到蘭考,他帶頭取消了領導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當百姓心存感激送來幾條自家養的鯽魚,他拒絕了;縣委書記的女兒依然穿著破棉襖;甚至小兒子想吃一頓紅燒肉的愿望也不能滿足,他無論什么時候都永葆勞動人民的本色。
三是密切聯系群眾的精神。焦裕祿同志誠懇待人,他時刻想著人民群眾,愛護人民群眾,關心人民群眾,熱情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具體困難,始終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系。他率領干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鉆進農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忘不了影片開始的那一幕,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自發為他送葬,戀戀不舍地告別他們的好書記,那是人民群眾對他的最高褒獎。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們更應繼承和發揚焦裕祿精神,親民愛民,求真務實,積極投身到黨的教育事業中去,培養更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愛國記錄片觀后感大全5
黨校組織我們去觀看了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偉大領袖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周年拍攝的電影《鄧小平1928》。影片講述了1928年共產黨處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在共產黨人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 機制迂回,為革命的壯大和最后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革命的信念在這樣一個個年輕人身上一展無遺。以自己的生命見證了對黨組織和革命事業的忠誠。中國革命的成功,也正是有千千萬萬這樣身份渺小內心偉大的戰士鑄成的。
上黨校的我們自卑中又帶著慶幸,如果當年我們處在那個年代,又能否做出那樣的選擇呢,我們會像這些烈士一樣去為了別人更美好的明天而犧牲不?在這個金錢社會,其實很多的我們都動搖了,日本地震,謠言鹽可以防輻射,于是全國上下鹽一掃而空。可能真的是國民變的浮躁了。可是當危機還沒有來到我們就如此恐慌,那真的當危險逼近時,還能指望誰再去挺身而出呢?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是經濟第三大集體,更要的是我們那些美好的品質。。
電影一個半小時就結束了,可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更幸福安康的生活的信念將永遠持續影片《鄧小平1928》生動再現鄧小平青年時代的革命生活,著重選取了在白色恐怖下,身為中共中央秘書長的鄧小平如何與國民黨特務斗智斗勇,在極其艱難險惡的環境里出生入死、英勇戰斗的傳奇故事。頌揚了小平同志崇高的革命信仰和堅定的革命意志,塑造了鄧小平等共產黨員非凡的智慧勇氣、博大胸襟和個性鮮明的光輝形象。影片還講述了鄧小平一生都念念不忘的第一次婚姻,與革命戰友張錫瑗的浪漫愛情。青年時代的小平活生生躍然于屏幕之上,英雄不再是一個神話高高在上,而是有血有肉、平凡而真實。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鄧小平同志的偉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動。我思索著:為什么鄧小平同志每每能在危急時刻挽救黨、挽救國家呢?為什么鄧小平同志總能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抉擇呢?我想,這除了鄧小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馬列主義者、能堅持用實事求是的辨證觀點看待問題之外,他心里時時刻刻裝著祖國和人民。正如鄧小平晚年時在南浦大橋上發出的深深感慨,“我是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是一位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一生為祖國服務,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
小平同志沒有能走到二十一世紀,但是他已經打開了中國二十一世紀的大門,為我們描寫了前進的方向。我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他老人家,努力學好專業知識,不但要成為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技藝精湛的醫師,還要在思想上爭取進步,時刻致,為中國經濟的騰飛,為使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祖國成為世界巨人,而做出貢獻。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斷令我感觸頗深:鄧小平和張希瑗一起聽著前蘇聯的歌曲,憧憬著有一天中國的老百姓都能像蘇聯人民一樣,每天能喝著羅頌湯,吃著白面包。這樣的生活水平在現在的中國早已超越了,而當時的共產黨人為了實現這樣一種共產主義理想,為了使全中國人民達到這樣一種能吃飽穿暖的生活狀態,即使付出了慘重的生命的代價,仍然一直堅定地將革命進行到底。在全面解放中國以后也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前赴后繼的開展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二場偉大的革命——改革開放,大大提高了中國的綜合國力,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取得了另一次偉大的勝利。看著影片,聯系自己身邊的生活的變遷,我深深地感受到共產黨的偉大和正確性。
不管怎么樣,我們現在的幸福全是這么老一輩用生命鑄成的,我們過著他們犧牲所帶來的幸福,但一定要更清醒的知道,我們也有義務去讓別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