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觀后感精選800字
以一句貫穿整部電影的經典臺詞為開頭,電影《老師好》就在我并不怎么提得起興趣的心情下開演了。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電影老師好觀后感匯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老師好觀后感精選1
《老師·好》雖然講述的是80年代的師生情,但是把許多人都帶入了自己的學生時代。每個人都從那個嚴厲的苗宛秋老師身上,看到了曾經管教過自己的老師。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段話: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您的孩子沒有血緣關系卻愿意因你的孩子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滿懷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顧大家并且無怨無悔的“外人”。
看完這部電影,我也想了很多。確實如此,身為一名人民教師,當站上講臺的那一刻,肩上背著的是一整個班孩子背后無數個家庭的希望。我們每個老師身上都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我們在教師的同時,更要懂得怎樣育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給予孩子們真心的理解與關懷。當個好老師,不求完美,只求問心無愧。多年后被學生想起,會感慨老師從未真正離開。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每個老師都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每個老師都想要學生上進,為學生好的心,一定是真誠的。
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會擊中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一定會激蕩起太多的情感和回憶。看著看著就笑了,看著看著就哭了。多年以后,腦子里回想起的一定是曾經對你嚴厲的老師,當年你恨的咬牙切齒的老師,多年后你卻想要感謝她,如果沒有當年的嚴格要去,可能成就不現在的你。
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縱使時代在變遷,觀念在變換,但我們仍要保持初心,做一名人民教師,堅守講臺敬業愛生。沒有蠟燭成灰,只有兢兢業業,一個個夢想,揚帆起航便是希望!
老師好觀后感精選2
《老師·好》——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老師推自行車昂首走在校園,接受著人們羨慕的。
苗老師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個三班竟成了傳奇。三班的同學也沒有想到,這位新來的老師改變了他們的一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漸漸和苗老師熟悉了很多,但是他們并不是很喜歡苗老師所以便想出一個辦法。
有天,他們想方設法的把苗老師引出來,而另一邊他們正在操場上把自行車掛在了路燈上,后來當老師知道后很生氣的批評了他們。慢慢地,三班的學生覺得苗老師沒那么討厭,交往的深,三班漸漸理解了老師。知道他是當年的高考狀元,卻因時代原因與北大失之交臂。在自己語文老師的鼓勵下,他報考師范,成為一名語文老師。
這些經歷,也成了學生們努力的動力,三班的班長安靜就發誓非北大不考。但命運常常讓人心痛,安靜在出了車禍之后,連續兩年去考北大,都沒有考上北大。
“老師好”,這三個字,不僅是學生對老師的一種禮貌和一聲問候,更是一個老師付出畢生心血和代價之后贏得的尊重。
老師好!簡簡單單三個字,意義并不僅僅是片名呈現,更是彰顯了影片所賦予的內涵!
立足教師,是堅持職業本心與使命感的詮釋和情感共鳴!
立足學生,立足家長,立足社會,是尊師重教的回歸和弘揚!
古有“程門立雪”“子貢尊師”,今有發自內心真誠道一聲:“老師好!”
《老師·好》是影片的呼喚!更是這個時代的呼喚!
老師好觀后感精選3
曾經,我無數次幻想我們畢業時的情景。學生和老師的告別,學生和學生的告別,學生和這個校園的告別。那個情景到底是辛酸?歡喜?不舍?還是悲傷難過。我想這些應該都有吧!畢竟與我們可愛的同學可敬的老師們,相處了如此之久。我們一起風雨共濟,同甘共苦。
可是今天,當我看完了這部《老師!好》之后,我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師生情誼,理解了什么是老師的用心良苦,清晰了什么是學生應該有的追求。
老師不只是為了教書,更重要的是還在育人。而學生也不單單只是讀書的工具,他們也有感情,有生活,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個老師——苗宛秋。聽上去有點像女人的名字,可是他卻是個正兒八經的男人。一個年過百半,滿發花白的男人。
在這個影片中他是一個說一不二,脾氣火爆,不容得任何人忤逆他的班主任。所以他被學生起了個外號叫做苗霸天。而且他還是一個當年考上北京大學卻因那個時代特殊原因無法深造求學的學生。他同時也是一個連續拿了幾年優秀教師的人。他還是一個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毫不猶豫出來幫助自己學生的人。
他可以為了教書育人放棄自己的優秀教師榮譽稱號,他可以為了教書育人不爭不怨學校住宅分配,他甚至還可以為了學生離開他所教書的地方,再也沒有出現過。
當然在這部劇里面,不僅僅只是有他,還有他的幾個學生。有“洛小乙,安靜,苗婷婷”等人
先來說洛小乙吧!他在劇中是一個學校的刺頭,可以說是混社會的。可是自從苗宛秋當了班主任之后,他就再也沒有去欺凌他人。
安靜是一個性格膽小溫柔賢淑,成績優秀的女孩子,第一次與她意外相見,洛小乙便喜歡上了這個恬靜的女孩。不僅因為苗霸天,也因為安靜,洛小乙想要變得更好。
苗婷婷在其中飾演的是一個敢愛敢恨,性格潑辣,有點自私獨斷的學生,處處針對安靜、洛小乙,看見安靜當了她心心念念的班長之位更是心有不甘故意挑事。但最后也醒悟成長和大家融洽相處被大家接受和喜歡。
原以為,苗宛秋和這群學生們可以平平安安,安安穩穩地走到高考。可是,無法預料的意外還是發生了。即將高考時,安靜出了車禍,看到這時的劇情,我們一度認為這是個悲劇的結局。連最后拍畢業照時候安靜與苗老師都沒有出現。
直到后來的后來……
三十年后:
是安靜雙腳癱瘓,坐在輪椅靜靜看書的畫面。安靜開了一家書店,她沒有考上她心儀的北京大學,連續兩年都沒有考上,就安安穩穩的開了一家書店。書中的世界,仍然是她永遠的追求。
接著,安靜看見了在書店外面的苗宛秋老師,急忙把輪椅推了出去。可是留下的,是她當年為苗宛秋老師編制的一個蝴蝶結。及遠遠的映現苗宛秋老師那孤寂滄桑的背影。他的滿頭白發,他已經老了,不是當年的苗霸天了。
畫面的最后一幕是大家的幻想,是大家對畢業照的幻想。他們幻想著,苗老師沒有離開,安靜沒有出車禍,大家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拍了那張畢業照。
可是幻想終究是幻想,不是現實,逝去的青春,歲月,年華,是永遠不會回來的。
可是幻想終究是幸福的。
愿大家且行且珍惜,珍惜我們每時每刻在一起的美好日子,珍惜我們每分每秒的溫暖共處,畢業季,走出這個校門,我們還能記得留在這里的一情一誼和所有努力。
在此,強烈的推薦你們去看這部劇,有笑點,也非常有淚點,畢竟我全場哭崩了。
謝謝大家,謝謝我們身邊,所有為學生付出努力的老師,為教書育人而默默執著,不畏艱苦的老師。在這里由衷感謝。
再真誠道一聲:老師好!
老師好觀后感精選4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榮幸,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在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都會遇到像苗婉秋這樣的好老師。就像《老師好》這部電影一樣,用真實生活的縮影和最大的誠意尊重了觀眾。“老師好”,這三個字,簡單、平凡,沒有那么多繁文縟節的絢爛與奢華,我每天都會聽見學生對我說無數遍,但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覺得它是如此的神圣與高級。?
“老師好”這三個字,不僅是學生對老師的一種禮貌和問候,更是一個老師付出畢生心血之后贏得的尊重與殊榮。?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譜寫生命樂章,四季耕耘無微不至留名青史鑄就中華輝煌。“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這不僅是苗老師的心聲,同樣也是我的心聲,更是全天下所有老師的心聲。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做老師,不會明白老師聲嘶力竭背后的期望;不做老師,不會懂得老師嚴厲要求背后的理想。當影片里的插曲《讓世界充滿愛》響起的一剎那,我瞬間熱淚盈眶……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老師:要成為塑造學生的“大先生”。事實上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教書育人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老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
做一名好老師任重而道遠,士不可以不弘毅。想要成為一名好老師首先需要有淵博的知識。要給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個知識豐富的老師才能讓自己的學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想要成為一名好老師還需要擁有一顆仁愛之心。一個和藹可親,懂得愛護學生的老師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學生才能把她當成自己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才能把一個學生培養成一個大寫的人。
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絕不僅體現在學習的指導上,學業的優異程度只是學生在校的一個方面。更多地應體現在對學生的人格教育和心智關懷等方面。教師應積極接觸、接納每一名學生,認真觀察、了解每一名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轉變,讓學生獲得、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關愛,以營造一個充滿關愛的環境,鑄就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學習動力,進而成就學生的未來,成就自己的職業理想。
老師好觀后感精選8
一部《老師·好》電影,笑里帶淚看完,就如一道按鈕,輕輕觸碰,突然打開記憶的門,學校點點滴滴,在我腦海、眼前,幕幕浮現? 電影開場,一群活潑的學生就闖入了我們視線。立刻,電影的畫面又切換到卷頭發,涂口紅,抽煙的各種頑皮的“猴子”們,甚至還有抗著斧頭的“猴王”。他們的出現瞬間讓班里沸騰。
又不多時,一個帶著眼鏡,身穿淺綠色工作服的老師映入了我們視線。他一出場,展現著他的一招一式。各路小妖被他一一收服,就連最后的大boss也在一瞬間偃旗息鼓。最終,這群“皮猴”們,全都掌控在他的五指山間。跟隨他的引領,奔向光明之路。老師不只是為了教書,更重要的是還在育人。而學生也不單單只是讀書的工具,他們也有感情,有生活,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個老師——苗宛秋。聽上去有點像女人的名字,可是他卻是個正兒八經的男人。一個年過百半,滿發花白的男人。
在這個影片中他是一個說一不二,脾氣火爆,不容得任何人忤逆他的班主任。所以他被學生起了個外號叫做苗霸天。而且他還是一個當年考上北京大學卻因那個時代特殊原因無法深造求學的學生。他同時也是一個連續拿了幾年優秀教師的人。
他還是一個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毫不猶豫出來幫助自己學生的人。 他可以為了教書育人放棄自己的優秀教師榮譽稱號,他可以為了教書育人不爭不怨學校住宅分配,他甚至還可以為了學生離開他所教書的地方,再也沒有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