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師好觀后感精選
《教師好》這部電影中,苗宛秋愛護學生,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他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想讓洛小乙回來上課;為了讓替同學補習的安靜不耽誤個人復習時間,他晚上免費替同學們補習,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關于電影老師好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電影老師好觀后感1
《教師好》中于謙飾演的教師苗宛秋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身著樸素的白襯衫,手腕上帶著手表,一身復古裝扮完整還原了八十年代教師們的形象。在性格上,苗宛秋在課堂上正言厲色,私下卻展現了慈祥、和藹的一面。
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愛,我都銘記在心。爸爸的愛,媽媽的愛,老師的愛……簡直數不勝數。小時候,父母的愛滋養我;長大了,老師的愛教育我。可能它們同樣珍貴,但是最令我刻骨銘心的,還是老師的愛。記得有一次——
那是二年級時,老師幫我報名了講故事比賽。那個時候,真可謂是“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那段日子,我幾乎天天到老師家練習。老師教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都口干舌燥了,也沒說什么,只是不辭辛苦地教我。我有好幾次都看到老師頭上密布著的汗珠,可她總是說“沒事兒,沒關系!”可老師畢竟是人,不是神,還是要休息的,難免躺在椅子上打個小盹。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和老師沒有白白辛苦。我一路“殺”進了浙江省,獲得了三等獎,大家都大吃一驚。
可我明白,在這些獎項背后,是老師的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口干舌燥,多少滴汗水啊!
老師真好!
電影老師好觀后感2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因為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老師.好》
《老師.好》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班主任苗宛秋與高中三年學生斗智斗勇的故事。看完這部電影,感觸頗深,有爭吵,有溫情,有淚點,更有幸福。
愛是教育的底色,影片苗老師中在無意中得知學生劉昊得了腦瘤,需要一大筆醫藥費時,他動員班里學生為他捐款,并把自己一個月的工資,都悄悄地寄給了劉昊,當然一起寄去的還有學習資料。教育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重要的是沉甸甸的愛和責任。作為班主任,要做的可能更多,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及時給予他們溫暖和關懷。
我覺得最真實的反而是關于苗老師的細節,一些更有人情味的細節——比如電影開頭別人說自行車是縣先進的獎品,苗老師認真糾正說是“地區先進”,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有些小虛榮但又真實得角色。
比如說選班長的時候,既有能力很強的關婷婷,還有氣勢很盛的洛小乙,苗老師獨斷專行地指定班長是他心目中的“好苗子”安靜,這是一個老師,尤其是八十年代的老師很明顯的特征“偏心”,就跟我們當年上中學的時候成績最好的幾個同學就是霸占著教室里最好的前幾排中間的位置,別人沒脾氣,跟現在排個座位得掉一堆頭發比省心多了,我們老師的原話是“想坐前面中間?可以,下次考班上前三!”這可能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吧。
比如去派出所把“投機倒把”的學生撈出來之后,硬是要把東西一起帶走的苗老師是真實的,那個威脅小舅子“以后不許進我家家門”的苗老師是真實的,那個拿到東西走到門口頭也不回地說了一句“晚上去我家吃飯”的苗老師也是真實的;
比如說當安靜給原來初中同學在小飯館門口補課的時候,苗老師說了一句:“那你就不用復習了?回去!看你的書去!”這點兒小心思,真實地讓我感動,可是,苗老師又放不下那些礦業中學的孩子,或者是怕安靜惦記這些老同學,他自己在家里給他們免費補課,讓我心里升起敬佩之情。
電影老師好觀后感3
面對如今逐漸淡薄的師生關系,《老師好》逐漸喚起了人們對80年代師生情誼的回憶與渴望。
影片中,苗宛秋愛護學生,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他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想讓洛小乙回來上課;為了讓替同學補習的安靜不耽誤個人復習時間,他晚上免費替同學們補習;在安靜面臨保送和參加高考的抉擇時,他沒有代替她做決定,而是告訴她“人生有好多個十字路口,重要的就那么一兩條,要選一個最適合你自己的”。苗宛秋無私奉獻也終于讓學生們感受到了他的一片真情……
最后把電影中的經典臺詞送給大家:我堅信,青春不會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綠蔭下慢慢療傷。歲月凝成一顆珍珠卻無法擁有。丟在地上冰涼,握在手里滾燙。我想擁抱它卻撲了一個空,它化作一片雜物散落在桌上。泛黃的日記本,氣數已盡的鉛筆,褪色的發卡,還有一個空空的背囊。那年,鉛筆在日記本上寫道。真好,我沒有去打攪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沒有戳穿我的刻意堅強。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
電影老師好觀后感4
近日,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由張欒執導,于謙等主演的電影,這是一部關于教育的電影,勾起了很多人對于學生時代的懷念,也讓大家想起了曾經教過自己的老師。
電影《老師好》以苗宛秋老師(于謙飾)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師與學生們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現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純真情感。片中苗老師一出場就展示了一個嚴師的形象。痛斥化妝、燙發的學生,與問題學生正面剛,一言不合就沒收……這怕是每個學生都似曾相識的場景。影片以這樣一個說一不二的形象為矛盾的起點,講述了一個畢業班的學生三年來與這位班主任間發生的故事。這不是我們的故事,卻能讓我們產生共鳴,為困難的同學捐款、在繁重的學業之余參加藝術節、爭分奪秒的讀書、偷偷摸摸的參加補習……每一個點都好像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這個故事展現的師生情一代傳一代,時間在變,故事在變,師生情不變。師生關系,好教師的標準,這些經常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被被討論的話題,一言不合就被廣大網友群攻的教師職業,讓從事教育行業的我們往往感慨,懷念80年代的師生情。當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用現代教師的四個標準時刻勉勵自己,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老師.好》不是一部簡單的青春片,它在夢想與青春中加入了遺憾,在學生的生活中加入了老師,至此我們才發覺人生中的很多東西是不可分割的,甚至說有遺憾才叫完美,有老師的青春才是青春。洛小乙活成了自己心目中軍人的模樣,安靜一直都是那個可敬的追夢者,苗宛秋有著與學生們共同的美好回憶,想必不再為遺憾而悲傷,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故事沒有交代同學們未來的狀況,也許我們沒有必要知道,他們已經將他們人生的序章展示給了我們,而我們也無需羨慕或為之感傷,只需好好欣賞,再低下頭,像他們一樣譜寫自己的序章。青春該是一首優美的詩,不長不短,不驕不躁,青春沒有結局,未來可期。
電影老師好觀后感5
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青春一定不是最華麗的篇章,它只會是一首優美的短詩,不急不躁地浮現在第一頁,成為人生的序章。《老師.好》是一個關于青春夢想與遺憾的故事,而青春的故事里沒有配角。
洛小乙:不羈的青春,無悔的選擇。
洛小乙是故事中最純粹的那個人,因為父親曾是軍人,他便立志當兵,他是九龍一鳳的八爺,卻不是地痞流氓,見到來找自己的老師仍會自責委屈地用頭砸酒瓶;他抽煙喝酒,但不是縱欲,為了當兵加入共青團,他依然會拋棄八爺的地位選擇學習。洛小乙一直為當兵努力,雖然他那楞頭青似的行為準則未必正確。但我們仍舊可以看出他的單純可愛,成為軍人是他的夢想,而軍人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洛小乙做到了,他為人耿直,敢做敢當,因此他的青春不論有沒有遺憾,都是一場無悔的選擇。
安靜:心無旁騖,做執著的追夢者。
安靜稱得上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學習上她本就是個心無旁騖的孩子,但成為執著的追夢者,是在知道老師的故事后,苗宛秋和安靜更像是兩位惺惺相惜的知己,在不講道理的生活中,一個給對方帶來希望,一個給對方帶來夢想。
安靜報志愿時只寫了北京大學,她對老師說她只考北大,也一定能考進北大。這是一個勢在必得的追夢人對給了她夢想的老師最完美的答復,其間喜悅是他人無法領會的。但即便他們的夢想與我們無關,我仍舊被深深打動,在那一刻我想到了物理老師曾說過,要是在生在現代,她至少要考清華,老師和安靜一樣,笑著說出這種話,可這笑中又有多少遺憾?有多少學子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沒能上理想的大學。想到這些,我們怎能沒有斗志努力學習?
令人難過的是,安靜在那輛意義非凡的自行車上葬送了她的北大前程,聽說安靜后來又考了兩年大學都沒考上,最后放棄了。我相信不是她的分數不高,而是三年來她的三張志愿表上都只寫著北京大學。
苗宛秋:自古圣賢皆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沒有實力觸碰夢想,而是有實現夢想的實力卻不被承認。苗宛秋就是這樣一位可憐人,他的青春只有奮斗和遺憾。與安靜一樣,他有足夠的信心,在考試前甚至能愜意地吹口琴,他知道十年寒窗苦讀的成果即將到來。
可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卻變作一張廢紙,曾經付出的一切如今鑄就了這張高貴的廢紙,他又能做何反抗呢?被生活打壓的體無完膚時,他只能坐在老師家門前失魂落魄地繼續吹著幾日前那首意氣風發的曲子,又想起苗老師的那句“自古圣賢皆貧賤”,心中不禁涌上一股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