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
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小編帶來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篇1
很感謝喆媽公益閱讀的厚愛,這次獲試讀的是一本全球青少年課外閱讀經典書----《冬天的小木屋》(好老套的開場白啊)。這是一部關于成長的小說。蘊含著感人的力量。讀一遍會啟發(fā)你的想象,讀一遍會啟迪你的心靈,讀一遍會讓你愛不釋手。
作者蓋瑞伯森以一種簡明的方式,給一年四季所特有的質地、氣味、光與影賦予了強烈的感官色彩。通過一個少年的視角,去發(fā)現鄉(xiāng)村生活之美,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就連少年們的一系列惡作劇都使他們的生活充滿情趣。
在冬天的每個夜晚,埃爾頓一家齊聚起居室,圍爐而坐,聽著大衛(wèi)伯伯講故事。在他的講述中,既有自己年輕貌美的妻子阿麗達,又有可怕的海盜頭子奧魯德,還有愛開玩笑的瘋子艾倫……而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一個神奇的伐木工人,他被韋恩質疑時,爆發(fā)出強大的能量,像逆轉時光一樣,獨自表演了神奇的伐木技巧。
作者用簡潔優(yōu)雅的筆觸,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田園牧歌畫卷。他用散文容納了一首心情詩。
春天是柔軟的,也是臭的,跟老師講的不一樣。如果掉到了糞堆里,那就更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時,更不開心地是還會遭到嘲笑。但在這樣的春天里,雖然要掏糞不討人喜歡,但可以在農場里擠牛奶、打鬧雖然不是富裕,但卻非常幸福。
夏天,跟著父親去鎮(zhèn)上修犁頭,買糖果吃。雖然夏天的生活就是干活,犁地、耙地、播種、割草、堆干草、打谷……沒完沒了地干活雖然有些累,但在火熱的田地里能聞到面包香味,所以,干起活來就更有勁了。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但初秋是美麗的,秋天到來之后會是殺生,射殺公牛,殺豬,殺雞。但生活就是這樣,“一些生物要死去,我們才能活下去。”雖然殘酷,但對生命必須要尊重。
冬天在第一場雪到來的時候正式開始。卓爾不群的冬季,不靠近任何季節(jié),可以在雪地里心情玩耍,每個傍晚大家齊聚起居室,圍爐而坐,聽大衛(wèi)伯伯講故事。大衛(wèi)伯伯最后所講述的關于神奇的伐木工人的故事,促使小說的主人公兄弟倆更透徹地理解了人的個性和誠實正直的品質。
這本書,對于那些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快樂的特殊讀者來說,它將成為他們自身個性與理解力中的一部分。渾然天成的敘述,誠實正直的人格啟迪。這本精彩的少年正能量之書,這本影響歐美千萬少年的心靈勵志讀本值得我們擁有,值得我們一讀!
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篇2
奧利森·馬登在7歲時成了孤兒,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同樣是孤兒的蘇格蘭作家賽繆爾·斯邁爾斯寫的《自己拯救自己》,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自此馬登開始立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轉眼間,馬登的名字在美國那可謂是家喻戶曉,成為了美國成功學的奠基人和最偉大的勵志導師。馬登認為個性是締造成功及維持不敗的基礎,崇高、正直的人格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
本書中的每一篇,都激情洋溢,充滿催人奮進的強大力量,對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而言,有著極富教育意義的借鑒作用。使我們能從這些偉人身上汲取他們的成功經驗,同時它增強了我們對生活的信心,喚醒了人們靈魂深處的意志力,激勵人們去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把握機會的同時需要保持自信的心態(tài),對自身來說,一個人成就的高度絕對無法超過他自信所能達到的高度;對他人來說,我們給自己確立了多大價值,就不能期望別人把我們看得比這更高些。無數的事實證明,大部分的失敗都是缺乏自信引起的,自信的人所散發(fā)出來的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
歲月就像是一把刀,它一刀一刀在你臉上無情地刻下一條又一條深深的皺紋。珍惜我們生命中現有的每一分,每一秒,抓緊正在悄然溜走的時光。趁現在,去做你想做的事兒,完成你想完成的夢想,讓人生從此不要再留遺憾。
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篇3
說來慚愧,原本抱著完成孩子老師布置任務的心態(tài),隨手在網上搜了下,開始閱讀《激勵孩子一生的88個勵志故事》,不曾想讀罷卻給了我深深的震撼。興許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可以給自己找出諸多的理由和借口為自己的安逸或平淡的人生做注解,但故事中那一個個真實的例子卻不時活生生的浮現于眼前!
掩卷沉思,或許我們都失去了曾經對于夢想的堅持,我們都忘記了對于美好的努力!有的人會認為故事中的很多主人公的成功緣于偶然,緣于運氣,緣于機緣巧合,其實,我們應該明白沒有一個成功的背后不是付出了常人所不知的堅持和努力,甚至于艱辛和痛苦!在向著心中的目標前進的路上,有多少人倒在了別人的冷眼與嘲笑中,倒在了親人的不解和反對中,倒在了距離成功的最后一步上?倫琴和那位不知名的牧師都發(fā)現了“x”射線具有穿透性的特異現象,但是倫琴取得了成功,而那名牧師卻僅僅得到了幾美元的賠償。被譽為中國當代的保爾·柯察金——特殘軍人朱彥夫,沒有雙手、雙腿殘疾、視力僅有0.25,憑著頑強自立、自強的渴望,憑著挑戰(zhàn)命運的堅韌不拔的執(zhí)著毅力,打碎了生活中的一個個的“不可能”,硬是花了三年多時間,七易其稿,寫出了令人驚嘆的撼人心魄的三十多萬字的小說——《極限人生》。
回到孩子身上,作為家長的我們,其實不必要給他制定多么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要的是引導他養(yǎng)成堅持和努力的品格,從一篇課文,一個單詞、一次測試、一場班隊活動……做起,在他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下,排除困難和干擾,完成一個一個小目標,實現一個一個小成功,讓孩子在自己取得的小成功里享受快樂,成長自己!
正如第69章《哪怕做一只蝸牛》中寫到:蝸牛之所以能夠攀上金字塔,就是源于堅持。而且,即使在這堅持中,也只有為數不多的蝸牛,能夠巧遇陰雨,蘊蓄充足的水分,才能成功登上塔的頂端。再長的路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走也無法到達。不能像雄鷹那樣振翅高飛,那么,就做一只蝸牛吧。但,即使是做一只蝸牛,也要背著沉重的殼,一步一個積累,在生命的長河,留下奮斗的足跡,爬向成功的`彼岸。
無論你的夢想是什么,你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無數的理由,終止自己的夢想,而堅持下去的理由只需要一條,那就是“堅持+努力”去實現你的夢想!
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篇4
自讀了《成功一定有方法》這本書之后,才幡然悔悟,原來這么多年來自己從未認真思索過,未給自己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的生活,才讓我一直對成功的概念很含糊,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與解釋。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成功并不是只屬于少數人,普通人也可以成功,我也包括其中,但是,成功一定要有方法。首先,要想取得成功必需先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并且努力朝著目標前進,沒有目標的人,也就無從談起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成功一定有方法》,這是一本極具感染力的勵志書籍,讀后受益頗深,改變了我的一直以來盲目的思維方式;“它”就像一個老師,指導我怎樣做好自己,怎樣激勵自己,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一個人如果想成功就必須具備各方面的條件如:期望、信念、態(tài)度、行動等。就像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求學者所說的:要想向我學知識,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求生的欲望一樣,追求成功亦如此,要成功,必須有強烈的成功的欲望。成功來源于“我要”。不是自己的能力在起作用,而是自己的想法在起作用。只要有了這一想法,才會去努力尋找使自己成功的方法。只有當我們在內心樹立一個正確的期望強度高的目標,并且這個目標還必須是量化的。其次,就是要有牢固的信念。再者就是態(tài)度,成功的要素中80%是來源于態(tài)度的,可想而知,態(tài)度的重要性了。最后則是行為,秉承“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積極態(tài)度而一直堅持下去。成功就是態(tài)度與其他因素的乘積,態(tài)度為零,成功也為零。
成功一定有方法,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
我們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面臨很多挑戰(zhàn)、挫折、機遇。要想戰(zhàn)勝挑戰(zhàn),克服挫折,抓住機遇,就必須增強自己的行動能力快速進步,避免走入失敗的誤區(qū),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有了方法就要去學習,去實踐,直至成功,即使失敗,也要找原因,分析原因,從而尋找另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使失敗也成為成功的一部分,一塊墊腳石。
結果決定于行為,行為決定于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于信念,信念決定于自我期望。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平平淡淡的人,那你的結果就是平平淡淡。只有當你認為自己注定將成為一個非凡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yè),所以,人有什么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今天的態(tài)度,決定明天的成功。
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篇5
《平凡的世界》是我讀過的少數長篇小說之一。之前一直不太喜歡看長篇小說,因為自己的耐心不夠往往看了開頭便等不到結尾。然而,路遙的這部著作卻成了例外。是什么使我有了這么大的轉變呢?我想:是書中孫氏兄弟那命運多舛但卻面對困難艱苦奮斗的精神鼓舞了我。正如本書的出版說明所提到那樣:“《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tǒng)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黃土高原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窮苦農村在1975—1985這十年所經歷的風風雨雨,作者在其中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但是平凡的農民形象。他們的生活是很平凡的,種地,挖煤,建磚廠,挖魚塘。。。。。。都是農民從事的一些司空見慣的職業(yè),然而正是通過這些平凡的人和事,讓我們真切體會到農民的艱辛。拿書中的男主人公孫少平來說,與那個特定時代的許多農村青年一樣,他似乎應該安于現狀。因為他沒有機會上大學,又出身貧窮本分的農民人家。他注定要像他父親那樣,在這個祖祖輩輩都周而復始的土地上以同一種姿態(tài)旋轉(做個老實本分的農民)。
但是,孫少平究竟讀過書,他了解農村,也了解自己。他從不懼怕勞動,決不同于他那個游手好閑的姐夫王滿銀。但也不愿和他哥哥少安一樣,單純追求一種物質生活上的富足。他決不鄙視農民,但卻不想在土地里平淡一生。他高中畢業(yè)之后回到家鄉(xiāng)只做了一名教師,但他并沒有消沉,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并且在朋友的幫助下關注著外部世界。后來,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蕩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最后,親愛的人不幸離開人世,自己為了救人受傷毀容,但少平還是沒有被不幸壓垮,他從醫(yī)院出來,面對了現實,又充滿信心地回到了礦山,迎接他新的生活與挑戰(zhàn)。
反觀我們自己,我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平凡的人,身處這平凡的世界。可為什么多數人處于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卻只有少數人能取得成功(即過得不平凡)?我想:這是因為只有那少數人愿意并且堅持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奮斗。雖然你平凡,但是只要你有一個目標,再加上一顆上進的心,你就可以過得不平凡!即便自己身處逆境,也不要放棄繼續(xù)奮斗的信心和從頭再來的勇氣!我們應該要像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不斷奮斗!
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篇6
1、快樂是最好的狀態(tài)
大部分是在憂郁、驚慌、不安、焦慮與憤恨中渡過,只有一二是快樂的事情。你要是覺得解決不快樂的事是快樂的,那所有的事情就都快樂了。
2、不滿意才有希望
生活總是有滿意的,這樣人生才會努力去完成。所有人都會碰到困難,人生一定痛苦和快樂結合在一起的,不完美的才是最正常的。放要追求得不到的完美,努力做到快樂,那就是完美,那就是希望。歷是財富。
盡管是痛苦的,但豐富的經歷讓我們有了很多經歷和閱歷,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更從容淡定,更容易地應對和解決。放有心中那些因外物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旋渦,放開手,走出門,看一看,還有什么值得讓自己痛苦呢。
4、壞事的反面
一件事情的結果,總會有壞與好兩個方面,關鍵在于我們的選擇,在于我們心態(tài)的調正。沒有人是神,是上帝,都會犯錯,而現壞事后,為了不從反面多考慮一下呢?壞事的反面,會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更豁達地理解生活。
5、只有自己救自己
別人給不了你最根本的幸福,金錢與榮譽也給不了你最本質的快樂。別人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去救自己。要自己去想原因,去想方法怎么克服。對于失敗和挫折,要從中吸取教訓和經驗,才會有進步。失敗和挫折是我們生命中成長的強力劑。
6、面對、專注、克服
不管什么樣的困難和麻煩,都要去面對,去專注于解決,并克服它。我們都要不安于現狀,都要喜歡去挑戰(zhàn)。一旦做了這個事情,設了目標,那就一定要努力去做到,這是最踏實的人生,跟利益和功名沒有關系。
2023勵志教育個人觀后感篇7
12月30日,元氏一中校長王永輝在四樓會議室為我校全體教師作了“三大步”勵志教育報告。王校長精彩的報告令我們全體教師收獲頗豐,感受頗深。
從教以來,我一心撲在教學上,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但隨著歲月流逝,我感覺越來越累。現如今受社會、家庭和學校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更難管了,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明,蠻辦法不行,教書育人很尷尬,這就要求教師尋找適合當今學生狀態(tài)的教育方法。而勵志教育為我們提供了突破這個瓶頸的一扇門。對學生的勵志教育做得好,可以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積極的、向上的心態(tài),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同時也可以促進班級建設。一名老師如果想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無疑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那么什么是勵志教育呢?“勵志教育,就是應用教育心理學、教育激勵學和教育管理學理論,激發(fā)和喚醒學生內動力,使學生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最終達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古今中外,都十分注重勵志教育。勵志的“勵”是指激勵、鼓勵、勉勵之意;“志”有志氣、志向、意志之意,追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要求做成某事的氣概,表達要做什么樣的人的意愿和決心,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tài)。
“勵志”意為振作精神,奮發(fā)志氣,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去實現遠大目標。
勵志信指引著同學們前進。每封勵志信從同學們的思想品德、為人處世、學習行動等不同的角度給予引導,是良師,是益友;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就像呼吸一樣成為身體本能就像眨眼一樣成為條件反謝。同學們滿懷虔誠、神態(tài)莊嚴地讀著信,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這是他們的心聲,也是他們的誓言。勵志信讓同學們更清醒地明確做人的道理,明確行為的準則。讓他們變得“自立、自強、自信”,學習勤奮、刻苦,成績有了明顯進步。
成長記錄,不但可以使學生自我反思,導師“批閱”,增加了師生交流和導師關愛的機會,成為了導師多元評價和正向引導平臺。“主題式成長記錄”的批閱,更可以引導學校、班級和宿舍的文化。常態(tài)化的填寫和批閱成長記錄,形成師生生活的一部分。導師的交流、引導和關愛,成為學生道德情感反思的重要參考。在導師的引導下,《成長冊》成為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訓練的主陣地。
實施三大步勵志教育教學方法,教師除正常的教學工作外,每月要履行以下育人職責:
第一步:每周對所負責的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進行批閱。
第二步:每月對負責的小組開展兩次小組活動。使學生相互之間增加了解,對學習進行交流,增進班級凝聚力。
第三步:每周抓三個典型生進行重點育人。通過成長記錄的批閱,了解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注重學生好習慣的培養(yǎng)和壞習慣的改正。
三大步勵志教育的實施注定會出現不和諧的音符,如學生不能專心致志的讀勵志信,寫成長記錄敷衍了事等等。由此,我感覺三大步勵志教育成效非在朝夕之間,任重而道遠。但是,不管怎樣三大步勵志教育只要長期堅持,必將在每一位同學心靈深處留下深深的烙印,對現在更會對將來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