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勵志教育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獲得新的思想和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它們記錄下來。下面小編整理的中小學勵志教育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小學勵志教育觀后感【篇1】
巴金曾經說過,“對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從良好習慣的培養開始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培養他們長大后適應社會的能力。想要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讓他們養成那些好習慣,成為受人尊敬的人,首先要掌握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成功或不成功的教育方法,希望你能體會到家庭教育的真諦。
1.成功的家庭教育
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不缺少贊美。孩子和大人一樣,可能會面臨很多煩惱,比如:有時候做不了作業,沒有朋友,害怕寫作文。首先,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然后盡力幫助解決。這個時候,父母及時的`鼓勵和開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父母對孩子說:“你能行。你可以解決你自己的問題。媽媽相信你?!焙⒆訒錆M自信。孩子與父母的依賴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視的話題。自從孩子出生后,父母就肩負起照顧孩子的重擔。因此,選擇合適的機會,教會孩子獨立自主,讓孩子發展自己克服困難的意志,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關鍵環節。每個人的好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學習生活的習慣都要教育。懂得與孩子溝通的父母,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敏捷性、靈巧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他們會比其他孩子優秀。
2.家庭教育失敗。
面對孩子同樣的問題,有些家長經常這樣做。父母不分時間場合的過分夸獎孩子,讓孩子的自信轉化為自負。所以“夸”要講究技巧,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當孩子考試成績一般或者很差的時候,不要給孩子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幫孩子找一些理由。關鍵是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給予表揚。永遠不要讓你的孩子失去信心?,F在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孩子一代一代被管教,甚至別人管教孩子的現象就普遍多了。溺愛將成為現代兒童教育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我讓爺爺奶奶做我該做的事,父母給孩子送飯,孩子隨意送父母,從而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嚴格要求自己,幫助孩子克服缺點,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成長?,F在的孩子智商都很高,大部分都是因為不良習慣導致學習差。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飯,邊寫作業邊說話,或者讓大人陪你寫作業。特別可怕的是,有些孩子從小做事就混日子。就算他們現在學習很好,以后學習也會很麻煩。家長要督促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否則孩子很容易因為學習時間長,失去學習興趣,被動學習而厭學。
總結家庭教育的經驗。智力開發、情感教育、社會公德缺一不可。只有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不妨關注一下家庭教育經驗分享,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調,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家庭教育的困惑,方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學勵志教育觀后感【篇2】
12月30日,元氏一中校長王永輝在四樓會議室為我校全體教師作了“三大步”勵志教育報告。王校長精彩的報告令我們全體教師收獲頗豐,感受頗深。
從教以來,我一心撲在教學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但隨著歲月流逝,我感覺越來越累?,F如今受社會、家庭和學校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更難管了,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明,蠻辦法不行,教書育人很尷尬,這就要求教師尋找適合當今學生狀態的教育方法。而勵志教育為我們提供了突破這個瓶頸的一扇門。對學生的勵志教育做得好,可以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積極的、向上的心態,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同時也可以促進班級建設。一名老師如果想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無疑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那么什么是勵志教育呢?“勵志教育,就是應用教育心理學、教育激勵學和教育管理學理論,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使學生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最終達到成人成才的目的?!?/p>
古今中外,都十分注重勵志教育。勵志的'“勵”是指激勵、鼓勵、勉勵之意;“志”有志氣、志向、意志之意,追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要求做成某事的氣概,表達要做什么樣的人的意愿和決心,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勵志”意為振作精神,奮發志氣,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去實現遠大目標。
勵志信指引著同學們前進。每封勵志信從同學們的思想品德、為人處世、學習行動等不同的角度給予引導,是良師,是益友;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就像呼吸一樣成為身體本能就像眨眼一樣成為條件反謝。同學們滿懷虔誠、神態莊嚴地讀著信,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這是他們的心聲,也是他們的誓言。勵志信讓同學們更清醒地明確做人的道理,明確行為的準則。讓他們變得“自立、自強、自信”,學習勤奮、刻苦,成績有了明顯進步。
成長記錄,不但可以使學生自我反思,導師“批閱”,增加了師生交流和導師關愛的機會,成為了導師多元評價和正向引導平臺。“主題式成長記錄”的批閱,更可以引導學校、班級和宿舍的文化。常態化的填寫和批閱成長記錄,形成師生生活的一部分。導師的交流、引導和關愛,成為學生道德情感反思的重要參考。在導師的引導下,《成長冊》成為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訓練的主陣地。
實施三大步勵志教育教學方法,教師除正常的教學工作外,每月要履行以下育人職責:
第一步:每周對所負責的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進行批閱。第二步:每月對負責的小組開展兩次小組活動。使學生相互之間增加了解,對學習進行交流,增進班級凝聚力。第三步:每周抓三個典型生進行重點育人。通過成長記錄的批閱,了解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注重學生好習慣的培養和壞習慣的改正。
三大步勵志教育的實施注定會出現不和諧的音符,如學生不能專心致志的讀勵志信,寫成長記錄敷衍了事等等。由此,我感覺三大步勵志教育成效非在朝夕之間,任重而道遠。但是,不管怎樣三大步勵志教育只要長期堅持,必將在每一位同學心靈深處留下深深的烙印,對現在更會對將來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中小學勵志教育觀后感【篇3】
今天兒子學校給我布置了一個作業,寫一篇家庭教育心得。希望致力于家庭教育的朋友一起探討,讓我有所借鑒。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個家長的心愿。要實現這個愿望,關鍵在于教育。所以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同樣重要。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他自己的一些經歷:
第一,給孩子一個快樂舒適的學習環境。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很累,所以作為我們的家長,應該盡力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繁重的腦力勞動和適當的興趣運動結合起來。同時,在當今學習型社會,我們也應該建立一個學習型家庭。讓他們在言傳身教的良好環境中快樂學習。
第二,培養興趣,建立自信。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有興趣才會有動力去做好。和家長一起討論一些學科的自然現象,可以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學習和被動學習效果不同。同時,自信心的建立是建立在一個孩子的成功經驗之上的。因此,我們督促并幫助孩子做好每一件事,尤其是學習任務。當他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他會很有成就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讓他的內心始終堅信“我想我可以”。
第三,打好基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止一次聽到這樣一句話,“小學初中就行了,高中好好學?!蔽艺J為這種想法不正確。小學和初中是打基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一旦基礎沒打好,高中以后就很難改變局面了。所以這個階段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從細微處入手,不要過分溺愛。用家庭制度來約束,然后形成習慣,培養學習的自覺性。
第四,認真總結每一次考試,找出每個階段的弱點和不足。各年級出來后,要和孩子一起總結分析各科存在的問題,制定下一步計劃。
動詞(verb的縮寫)尊重、信任、鼓勵和批評。我們應該尊重和信任孩子,理解他們,改變我們的心,以信任贏得信任。通過細心的觀察、推心置腹的談心、細心的關心和耐心的幫助,多了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和精神需求,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其他孩子的優點做比較。每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鼓勵他,安慰他,幫助他找回自信。用適當的方式批評孩子的錯誤。
六、感動感恩?,F在的獨生子女,父母疼愛,都是家里的“小太陽”。有時候軟的不行,硬的不行,很難管理。因此,我們應該盡力去做我們要求他做的事情,比如要求他不要經常玩電腦游戲。首先,我們應該努力成為他的榜樣。孩子是有思想的,是有血有肉的,我們給予他們的愛、耐心和關懷,他們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父母的言傳身教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會讓孩子感動,教育孩子時刻感恩社會、感恩老師、感恩家庭。用一顆誠實、善良、感恩的心去努力創造和享受榮耀。
以上簡單談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經驗。培養孩子的經驗遠不止這些。它是多方面的,具體的,感人的。每個家庭的環境不一樣,孩子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具體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樣。我是一個普通的家長,我的兒子也是一個普通的兒子。他長大后我很迷茫,但我還是很努力。
中小學勵志教育觀后感【篇4】
一名老師如果想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無疑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那么什么是勵志教育呢?“勵志教育,就是應用教育心理學、教育激勵學和教育管理學理論,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使學生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最終達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勵志教育的精髓可以用三個帶有“堅”的詞來表示:第一個是堅信,第二個是堅強,第三個是堅持。第一個層次是堅信,就是對信心的堅定,是解決一個理想和目標的問題。如果我們對目標沒有信心,那不可能是勵志的。不過,勵志還需要在信心的基礎上再前進一步,再往上一個臺階,就是有信念。信念比信心還要高一個層次,有更高層面上的是一種信仰。信仰是抬頭仰望心中遠大的東西,那是一種理想,是自覺追求的一種東西。第二個層次是堅強,它是指面對困難和挫折所表現出來的勇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司馬遷。勵志就是要敢于面對困難,面對失敗,有挑戰困難和失敗的勇氣。第三個層次是堅持,堅持是人的意志力的問題,只有堅持才有奇跡。勵志就是要用堅持來創造奇跡。勵志教育就是讓孩子們明白,只有不斷堅持才會創造奇跡。
那么如何對學生實行勵志教育那?下面我結合自己的體驗總結了幾點:
第一、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
也許有人會說,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是對學生勵志教育最常用的方法,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其實不然,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能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如何來應用。對于學生進行目標教育,如果能讓學生看到目標實現的情形,就會有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學生無法看到實現目標的希望,就不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都知道目標可以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而長期的目標對于學生來說更有激勵作用。但是一味地來強調長期的目標,學生就會對其失去興趣,這是因為長期目標實現后是怎么樣的情形,學生是沒有辦法預見的。而且對于學生進行長期目標教育時學生的目標大多是教師引導學生樹立的,或許起初的時候學生會感覺比較新鮮,對學生具有吸引力,但是至于目標實現后會是什么樣的一種情形,學生只是停留于教師描述的基礎上,并沒有什么感性的認識,時間久了,學生自然對長期目標的說教就失去了興趣,隨之而來的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的失敗。
也就是說,要想在長期目標教育方面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得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目標實現后的成功與喜悅。怎么做呢?當然我們在現實中無法為學生模擬出取得成功后的場景,但是我們可以在學生意識當中為學生呈現出他們取得成功后的場景,通過學生的內在來激勵學生。
第二、利用自己的名字進行勵志教育。
林肯曾經說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威廉?詹姆士也說過:“人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渴望被肯定?!睈勐犢澝赖脑捠侨祟惖奶煨裕巳硕枷矚g正面刺激而不喜歡負面刺激。如果在人際交往中人人都樂于贊揚他人,善于夸獎他人的長處,那么,人際間的愉快度將會大大增加。但是誰也沒有辦法保證別人會對你一直稱贊,我們可以變一種方式來說讓人們時時處處都來稱贊我們。怎么做呢?
就是利用自己的姓名來進行自我激勵。例如新加坡的著名企業家李家柱在介紹自己時說:“我是李家的頂梁柱?!眲e人一聽感覺這個人的介紹一方面很容易記得住,同時給人一種安全感。據他自己說,每次這樣介紹自己時都感覺很自信。其實我們中國的漢字每一字都可以用一句很有意義的話來表示出來,同樣,學生的名字也可以拆分成一句押韻而且很有氣勢的話表述出來,讓學生每天都大喊幾次,學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便很容易被激發出來,這樣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形象暗示法。
與一些成功人士攀談,常常會有這么一種感覺:這些成功的人士比較沉醉于自我,有著非凡的自信。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的,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便可以實現的,是一個長期、漫長而且痛苦的折磨人的過程。許多人都可以在開始做得好,但是堅持下來的卻非常少,這就是為什么成功的人少之又少的的原因。如果在奮斗的過程當中沒有非凡的自信,不自我欣賞,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這種方法我們同樣可以運用于對學生的教育過程當中,那么怎么做呢?其實做起來也不難,就是征得家長的同意,給學生拍一張造型比較好、能顯示出學生自信的照片,并放大,在照片中打印上學生自己的奮斗目標,并冠之以“世界上最牛的__X”或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__X”的稱呼,或者是學生感覺到能激勵自己的話,這樣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中小學勵志教育觀后感【篇5】
身為少年,自帶朝陽之氣,少年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少年身負著家人的期許與國家的未來。要使自己不迷茫,穿過成長中的層層迷霧,依舊奔向正確的理想之路上,則應樹立理想,堅定信念。
校長曾說:“品學兼優成大才,德才兼備干大事,有才無德是社會的危險品”,可見德之重要。少年是一棵正在生長的樹,不修整怎能長成參天大樹,撐起一片天地?在學習上,好品質亦是如此。
少年的成長中,不能只靠他人的栽培,應當學會自我發展。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我發展必當自立、自信、自尊、自強。
如今,天下太平,茫茫人群中自當有人出類拔萃,亦會有人被淘汰,如果連居安思危的意識都沒有,怎堪大任?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每過一天,自當反思,有所收獲,這將成為你成功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