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感恩教育觀后感
感恩是一種文化素養,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懂得感恩,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勵志感恩教育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感恩教育觀后感1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收看了于丹教授講的《感恩教育》,無數發自內心的感受就都被瞬間激發出來,構繪出這篇觀后感 。
節目要講了四個方面:一、如何培養我們的孝心。二、如何培養我們的愛心。三、如何讓我們建立自理、自信和自強不息。四、如何培養我們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所講的話出口成章,令人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她精煉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我嘆為觀止。
一則極其平凡的事件,卻蘊含著真正的道理。生雞蛋、胡蘿卜和干茶葉,用相等的溫度與相同的時間煮。過了一段時間,生雞蛋的蛋清變軟了,可蛋黃還是硬的,這就說明在社會的磨練中,雖然艱苦,可心卻是堅強的'。胡蘿卜成了胡蘿卜泥,胡蘿卜是指聽領導和大家的老好人。而干茶葉在水的煮下,變得特別豐美,成了一杯味道好的茶葉水。一個人在社會的煎熬歷練下舒展著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會,這就是我們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生命呈現的結果不同。最終的成全是每個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靈。在人群中學會愛,在山水中發現永恒,在社會中勇敢承擔,在這一切之中去建立人格!
有一則感人的故事,他使我懂得了感恩。這個人叫田世國,他的母親長了重病,需要腎,田世國竟瞞著母親偷偷為母親捐腎。俗話說:“正為本,孝為先。”這就是孝。一聲親切的問候,一碗孝順的水,這都是感恩。要學會感恩,來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看了這些,使我想起了我自己。和這相比,我做的太少了,我要繼續努力,來孝敬我的父母,來感恩我的父母。
感恩與孝敬,并不是一種外在要求,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愿望。生命呈現的結果不同,一個孩子也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讓我們學會感恩與孝敬,創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一個燦爛奪目的人生!
勵志感恩教育觀后感2
今天晚上,我有幸觀看了鄒教授的《感恩勵志教育》講座。這是我看過眾多精彩講座中最令人震撼的一次,也是讓我徹底征服的一次,不是因為演講者的口才多好,也不是因為演講的文字多么華麗。而是一種真實的情感,一種對愛的呼喚,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內心。講座共分為兩個部分,‘ 愛父母’和‘愛老師’。
愛父母,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不僅包含著子女對父母的情感,更是一種責任。‘你愛你的父母嗎?’也許所有人都會回愛,但當鄒教授問‘你是怎么愛你父母?’時在場所有人都噤了聲。愛不是口頭上的承諾,愛需要你用實際的行動去證明,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孝道不足,文憑越高,社會危害就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父母對我們的愛,但我們卻天真的認為父母對我們的好是天經地義的,我們從沒想過要報答他們,也沒想過在他們工作疲勞時遞上一杯熱茶,更沒親口對他們說過‘我愛你’三個字。當聽到小男孩思念過世的母親而數星星時,當聽到小女孩的母親為燒傷的女兒忍痛割皮時,我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因為這時讓我想起了我高一那年,我要求父母給我買一個手機,但因為那年正遇上旱災,田里收成不好,再加上家里有三個孩子要上學,負擔太重,父母就沒答應給我買。我一下子就惱火了,大聲地跟父母吵了一架,晚飯也沒吃就睡覺去了。現在想起來,自己當時是多么年幼無知,也對自己當時的行為感到深深地懊悔,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不會再跟父母吵架,我要好好的照顧他們,孝敬他們。因為我懂得了‘樹
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
愛老師,老師是我們人生的啟蒙者,也是我們的第二個父母。是老師教我們讀書寫字,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和老師一起度過,是他們周末不休息幫我們復習,是他們深夜里挑燈為我們備課。老師是園丁,老師是蠟燭,老師更是粉筆。愛老師,尊敬老師是我們每一個學生的責任。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
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
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
無論是老師,還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需要感恩。
勵志感恩教育觀后感3
我知道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今天下午關老師就要跟我們上一堂感恩勵志教育演講會。我們大家都準時到了中心小學的藍球場。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什么叫感恩吧!
在會場上最令我感動的是,關老師要我們抱抱辛苦教育我們的老師,我們異口同聲的說:“好。”當我抱唐老師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心里想老師您辛苦啦。在場的許多同學也跟著流淚。關老師說了很多故事,關于母愛,還有關于老師們的愛護、關心,非常感人的故事,大家聽了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有一個故事我記得特別清楚:“有一個五歲的女孩,因為她的爸爸有病就去世了,女孩的媽媽就一直把女孩養大,媽媽每天都買一元錢的年糕給女孩放學吃,因為家里很窮,所以只能食一些粗茶淡飯,來維持生活。有一天媽媽象往常一樣出去干活,但是很晚也沒有回家,而且天下著大雨。小女孩心里很焦急,她不顧一切的拿起雨傘,一邊跑一邊喊,媽媽你在那兒呢?突然她發現路邊媽媽的雨傘,就連忙跑過去一看,發現媽媽倒在路邊。身上都是血,她看到媽媽的眼睛是爭開的,手里還緊緊的拿著一塊她最愛食的年糕。她一邊搖著媽媽一邊叫著,快起來啦媽媽,你不理我啦?她不知道媽媽永遠離開了她。(媽媽是被大貨車撞倒失血過多而死的)她成了孤兒,后來是村里的好人幫助了她。。。從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母愛的偉大,我一定要好好愛自己的爸媽,我們一定要愛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對他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在會場上我們都許下了承諾,每年爸媽過生日的時候,給他們送上我們的關愛。我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決定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都為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也非常感謝老師們的關心和愛護,我以后會好好學習,不讓你們失望。非常感謝你們,我愛你們。——————
人之所以前行,在于感恩,人之所以快樂,在于豁達。今天下午我們的感恩教育專家——關老師來給我們上了一堂感恩教育課。
聽了這堂課身受啟發,因為我有三種不同的愛——爸爸的愛的;媽媽的愛的;老師的愛。
爸爸,您的愛是默默無聞的,你為了給我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你常常要出差,去工作;還有,你常常在我犯了錯被媽媽罵時,你總是會放下所有你手上的活,走來我房門旁,生怕媽媽打我。爸爸,謝謝你時時刻刻都為我擔憂,怕我受傷。
媽媽,您的愛是偉大的。您不顧勞累的照顧生病的我。您不分晝夜地工作,這已經給了你很大很大的壓力。回到家后還要做一堆永遠也做不完的家務。還要不停地叮囑我做作業。這給了您多少勞累。每天早上,您必須早早地起床,去上班。中午,您下班回來了,又不能歇一會兒,還必須做飯給我吃。晚上,又要給我們做飯,等我吃完飯,還要洗碗,洗一家四口人的衣服,您是多么辛苦啊!可是,小時候我不聽話,不能體會您,給您帶來了很多麻煩,總是把臟東西隨地亂扔,把水弄到滿地都是,您剛忙完,又要收拾到處的臟東西。可您沒罵我,只是教育我以后不要那么調皮;還有我小時候常常要你背這我講故事,哼小曲。媽媽,我由衷感謝您,感謝您的付出。還有,媽媽,對不起,是我不懂事才讓你如此勞累。以后我會幫你分擔家務,照顧好妹妹,做好姐姐應該做的事情。
在整個城市的人都在熟睡時,在那個寧靜的小區中,又一個窗戶還亮著一盞燈,那是我們的老師在批改作業。老師,您的愛是無私的,您是園丁,而我們是花朵。老師您默默地奉獻著,從不索取什么。您日月不停地工作著。時時刻刻都要為班里的事操心著。您每天都要早早地來到學校,管班里的紀律,放學了,您卻晚晚地回家。您每天都要教育班里不聽話的男生。每一次,您還沒有把這件事辦完,又有同學到您那告狀了。您每天都在茫茫碌碌的工作中生活。多累呀!可是您從來沒有索取過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獻著。想起我以前常常不用功讀書,但你從沒有放棄過我,還細心認真地指導我,老師謝謝您,謝謝您的付出!
感恩是一種文化素養,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所以,我要認真學習,學會感恩,長大做社會有用的人!
家長感言:
首先感謝中心小學給我女兒一個這樣的機會,學會感恩,也要感恩所有老師對她的教育,駱思彤是一個孝順父母的女兒,經常幫我做家務,希望在中心小學這樣優越的環境下,她可以成為一個有成就,學會感恩的人。
勵志感恩教育觀后感4
上周,我們參加了由羅老師演講的"感恩勵志教育會",我們深受感動。在那天出現了無數個感人肺腑的場面。
當天,羅老師演講了“言傳身教”,“感恩祖國”,“感恩教師”,“感恩父母”等多個使人受益終身的話題。其中,使我最為感動的要數感恩教師這一環節了。
首先,羅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感人至深—李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那無私奉獻的精神使我們為之感嘆,她那種堅強的毅力更使我們無不折服。
接下來,羅老師談到了那些才華出眾的老師們的光榮事跡,講到了那些平凡老師們的.非凡敬業精神,最后竟聯系到我們自己的班主任身上……
當我們看到老師那日漸消瘦的面龐,看到她被時光沖刷后留下的痕跡,我不禁狠狠地一顫,那些被我當寶貝捧著的金豆豆剎那間像開閘的洪水一般泄了下來。等我再看她時,她已是“銀光滿面”了……
當我們像小雞啄米似的一擁而上的時候,我才發現,老師頭上的白頭發竟比我母親頭上的還要多,還要密。
的確,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但老師卻是我們的第二任父母啊。他們與我們無親無故,卻嘔心瀝血地教導我們,我們真應該像報答父母一樣報答老師們呀!
勵志感恩教育觀后感5
伴隨著第一聲叫聲,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在這個世界里我們得到過許許多多的關心與幫助,雖然我們都不能一一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時時刻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到這句話,就會讓我想起生我養我的父母來了。感恩父母,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回憶起小時候是父母用手牽引著我們,讓我們學會走路,學會奔跑……每當我們遇到失敗與困難的時候總是有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們身后鼓勵我們,讓我們有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父母的頭上已經是長起了白發、眼角也長起了皺紋,但是我們何曾認真想過父母的哪一根頭發不是為我們而白?哪一絲皺紋不是為我們所生?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冷淡。然而,認為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是我們應得的,可以盡情的享受。我們何嘗想過感恩父母呢?在今天,我終于明白了父母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從今以后,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珍惜我們身邊的一切,我們要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幫助父母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以自己成績的'優越與進步作為對父母的回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每當想到這一句話。就會令我想起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您—老師來了。感恩老師,在那次感恩教育活動中,當與老師擁抱的那一瞬間,我們似乎想到了什么:老師啊!你猶如一位辛勤的園丁日日夜夜為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所操勞著,在早上您一早就回來教導我們要好好珍惜早上的時間,然而在辦公室里就有上百個作業本等待老師您的批改。在中午,當我們在看電視、在玩耍時……老師您卻在批改作業。在深夜里家家戶戶都熄滅了燈進入夢鄉時,唯有您的屋里是亮著燈的,在那燈光下是您老師一直拿著筆不放為明天備課……想到這兒我們不禁流下了眼淚,在流下真摯的眼淚的同時我們知道錯了,我們沒有明白您苦心孤詣是為了誰,您辛苦的付出是為了誰……老師,花朵以它馥郁的芳香作為對大自然的回報,那我們就以學習上的進步向您表示感謝吧!
感恩有你,感恩有我,正因為有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正因為有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正因為有感恩,我們才懂得了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