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小編帶來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對于各位來說大有好處,一起看看吧。
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精選篇1)
今天,非常有幸地觀看了于丹老師《感恩教育》專題講座,她那溫和慈愛的笑容感染著我,那娓娓道來的教導也震撼著我的心靈。
從前,我總認為感恩是長大以后的事,其實非也,感恩應(yīng)從點滴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于丹老師強調(diào):在我們中學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課中,不僅僅是學習,還要懂得怎樣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習慣,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懂得很好的處理一些人際關(guān)系、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wù)勞動等。
于丹老師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教育我們?nèi)绾巫鋈恕T谖业纳钪写蟠笮⌒〉氖聨缀醵加筛改赴鼣垼词瓜匆路⑾赐脒@樣的小事都從未做過,從未給父母分擔過任何家務(wù)。記得小學時,為了參加學校的野炊活動,我們?nèi)嗝课煌瑢W都在家練習了做菜,野炊那天,別說還真是色、香、味俱全,這說明我們具備基本的勞動能力,卻沒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勞作過。
觀看于丹老師的講座,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中學生,如何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則是最重要的:在家,我們應(yīng)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父母工作辛苦時,要關(guān)心體貼父母,比如給父母倒水、擁抱、洗腳等,讓父母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guān)愛。在學校,要尊重老師,上課要認真聽講,作業(yè)及時完成。老師站著講課本來都很累,我們再不認真聽,真的是對不起老師。我們要用自己最好的成績來回報老師、感恩老師。將來在社會,我們才能感恩培育我們的父母、老師及祖國。
讓我們伴著愛成長,讓感恩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一刻做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
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精選篇2)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告訴了大家怎樣去感恩父母。
她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4、5歲時,去一棵大樹下摘樹葉,拔樹枝玩,有時他不高興了,就會在樹上刻字。到了小學時期,孩子來到樹下一臉不快樂,大樹就問:“孩子啊,你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嗎?”孩子說:“你看別的孩子有足夠的學費,有錢去買玩具玩,而我卻沒有。”大樹說:“那這樣吧!你摘下我的果子去賣錢,就有交學費和買玩具的錢了。”孩子高興極了,每年秋天都來摘果,然后就不來了。到了成年階段,孩子又回到樹下開心不起來,再也結(jié)不出果子的老樹問:“孩子,你把書都念完了,還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啊?”孩子說:“你看我的同齡人都有家了,可我沒房來迎接我的新娘。”老樹說:“你看,我有很多又大又壯的樹枝,你可以把它們砍了然后去蓋房。”孩子聽了馬上砍了老樹所有的樹枝走了。孩子到了中年時,又一次不開心的回到老樹下,樹干問他:“你又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啊?”孩子說:“我總要看看遠方吧!我的朋友都飄過大海去了遠方,而我卻不能。”樹干想了一會兒說:“你可以砍了我的樹干,做一個木筏去遠方。”孩子聽了興沖沖地把樹干砍下拿走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頭上長出了白發(fā)。一天,他來到樹前,樹根說:“我沒了果子,沒了樹枝,沒了樹干,你就不會再陪我了吧?”孩子說:“該去的地方我都去了,現(xiàn)在,我就想陪著您曬太陽。”
其實,我們的父母一直像這樣滿足著我們,我們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父母,讓他們也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精選篇3)
周六上午,我觀看了于丹老師關(guān)于“感恩教育”的講座。在這次講座中,它結(jié)合論語和中國古代先賢的教育主張,博古論今,指出如今學校、家庭教育存在的困難。看完之后,我對家長、學校與孩子之間的教育、溝通、學習、成長問題有了很多的感觸。
一、于丹老師主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學習,是自我能力的開發(fā)。
每個家長面對中國應(yīng)試教育的弊端,都應(yīng)該深有體會。在學校教育中過于重視文化課的學習,一直與所有能讓孩子增長見識、提高操作能力、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的課程和活動嚴重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shù)家長都只重視孩子的學習,很少、甚至從不讓孩子做家務(wù),因此孩子很難體會到自己父母勞動的辛苦。
我認為:和生活脫節(jié)的學習不僅是不快樂的,而且自我能力的開發(fā)也受到嚴重的阻礙。
二、于丹老師也強調(diào)孩子要學會感恩。
中國的絕大部分家庭都溺愛子女,對子女的呵護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這樣一來,子女就都認為,父母對自己的給予是本分,不給予是虧欠。還不僅這樣,有許多的子女總是會對自己的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甚至以離家出走來威脅父母。用古代的孝順歷年來教育現(xiàn)在的孩子,無異于比登天還難。
因此,要從小教會孩子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一切。
于丹老師的教育觀點和理念不僅僅是這些。總之,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陪伴,是一種信念和鼓勵,而最終的成全是孩子的人格和心靈。讓孩子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愛,在山水中明白永恒,在社會法律法規(guī)中學會勇于承擔!另外,還要讓孩子學會感恩!
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精選篇4)
看到一本好書,遇到一位良師益友,參加一場有益人生的會,都無疑是一次凈化心靈,提升人格底蘊的難得機會。很幸運能觀看這場感人肺腑的報告會。
感恩是一種心態(tài),它能讓我們樂于面對人生中每個階段面臨的各種境遇;感恩是一種素養(yǎng),它能讓我們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能更多的影響身邊的人;感恩是一種催化劑,它能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催生更多美好的回憶;感恩更是一種境界,只有真正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身為家長,身臨其境,我的心也被震撼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真的好慚愧。一直以來我們把自己的孩子寵愛著,嬌慣著,為其遮風擋雨,為其提供最好的條件,只怕他吃苦受累,更怕他受委屈,不希望其在磕磕絆絆中生活學習,總想著能給他解決所有問題,然后讓他在康莊大道上暢通無阻地疾行或奔馳。一味的付出下,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天經(jīng)地義,無可厚非,家長的給予是應(yīng)該的,不懂得生命的給予和接受都應(yīng)該是相同。
人一輩子都會遭受到不同的挫折困難,這是生活給予我們的磨難,也是財富,怎樣在挫折中修復才是至關(guān)重要的,修復的越快就越能贏得更好的時光。
讓孩子學會感恩社會,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每一個關(guān)心自己,為自己付出艱辛努力的人們,也讓我自己更加明白在教子路上,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心存感恩的心,感恩給予我?guī)椭拿恳粋€人,感恩上蒼給予我溫暖的家,健康的寶貝,感恩兒子能在一所好的學校接受好的老師給予好的教育。就讓我們用善良的心懷感知這個世界,用感恩的心來回報這個世界。在人生這個社會大舞臺的煎熬歷練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會,這就是我們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精選篇5)
夜空有了星光的點綴更加絢麗奪目;池水有了魚兒的竄動更加活力四射;孩子有了父母的愛更加茁壯成長。——題記
要說我自己啊,真是個幸運兒,家境雖不大好,從小也沒有得到過多的來自父母的愛,說句不孝的話,我恨透了他們。可是今天觀看了彭成的演講,我的恨意有所減少。彭成小時候他的媽媽對他三天一大打,一天一小打,童年的他甚至不記得父親長什么樣。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豐富,他懂得了母親的苦心,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百善孝為先”的含義。我承認自己對父母不孝,但今天的我有一點可以告訴大家:我感謝父母把我?guī)нM了這個世界,他們給了我生命,讓我擁有慈祥和藹的爺爺、奶奶,擁有可親可敬的叔叔、姑媽……
雖然我沒有得到來自父母無私的、偉大的、溫馨的愛,但我敬愛的爺爺奶奶給了我更多的關(guān)心與呵護,讓我在愛的屋檐下成長。他們老了,或許有時他們給不了我想要的東西,但我的爺爺奶奶對我的付出實在太多了,看,爺爺奶奶的臉上、額上爬滿了飽經(jīng)滄桑的皺紋。
寫到這,我的手無力地顫抖,我對不起爺爺奶奶,我沒有以一份優(yōu)異的成績來報答爺爺奶奶。每次考試前夕,奶奶經(jīng)常陪著我溫習到深夜,爺爺常常幫我點撥知識和學習方法。考試卷一發(fā)下來,我看見上面往往是不理想的成績。回到家,我總以為有一陣狂風暴雨即將來臨,沒想到,耳畔傳來的卻是一聲聲親和的聲音:“你要再加把勁,爭取下次考好。”
回眸過去的時光,我做了多少不該做的事,說了多少不該說的話,此時此刻,我慚愧之至。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用分分秒秒來彌補,我要好好干,回報爺爺奶奶以及愛我的人。
為了愛我的人不失望而努力吧!
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精選篇6)
讀《感恩教育》的觀后感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收看了于丹教授講的《感恩教育》,無數(shù)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就都被瞬間激發(fā)出來,構(gòu)繪出這篇觀后感 。
節(jié)目要講了四個方面:一、如何培養(yǎng)我們的孝心。二、如何培養(yǎng)我們的愛心。三、如何讓我們建立自理、自信和自強不息。四、如何培養(yǎng)我們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所講的話出口成章,令人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她精煉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我嘆為觀止。
一則極其平凡的事件,卻蘊含著真正的道理。生雞蛋、胡蘿卜和干茶葉,用相等的溫度與相同的時間煮。過了一段時間,生雞蛋的蛋清變軟了,可蛋黃還是硬的,這就說明在社會的`磨練中,雖然艱苦,可心卻是堅強的。胡蘿卜成了胡蘿卜泥,胡蘿卜是指聽領(lǐng)導和大家的老好人。而干茶葉在水的煮下,變得特別豐美,成了一杯味道好的茶葉水。一個人在社會的煎熬歷練下舒展著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會,這就是我們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生命呈現(xiàn)的結(jié)果不同。最終的成全是每個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靈。在人群中學會愛,在山水中發(fā)現(xiàn)永恒,在社會中勇敢承擔,在這一切之中去建立人格!
有一則感人的故事,他使我懂得了感恩。這個人叫田世國,他的母親長了重病,需要腎,田世國竟瞞著母親偷偷為母親捐腎。俗話說:“正為本,孝為先。”這就是孝。一聲親切的問候,一碗孝順的水,這都是感恩。要學會感恩,來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看了這些,使我想起了我自己。和這相比,我做的太少了,我要繼續(xù)努力,來孝敬我的父母,來感恩我的父母。
感恩與孝敬,并不是一種外在要求,而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愿望。生命呈現(xiàn)的結(jié)果不同,一個孩子也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讓我們學會感恩與孝敬,創(chuàng)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一個燦爛奪目的人生!
關(guān)于感恩教育觀后感(精選篇7)
今天,我讀了于丹的專題講座,感受很深。
于丹先生在講座中主要強調(diào),我們的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同時,也應(yīng)該懂得孝順父母、尊重老師、關(guān)愛他人,讓每一個中小學生在道德上得到發(fā)展,在智力和身體上全面發(fā)展。
于丹先生首先談到了“孝道”。孝道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所倡導的行為,一般表現(xiàn)為孝道和孝道。感謝你的父母,尊重你的老師。孝道不僅是一種外在要求,也是一種內(nèi)在責任。
然后談?wù)劇叭省薄H蕫劬褪菍W會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充滿愛心,善待他人。這部三個字的經(jīng)典名著說:“我不知道;在人類生命之初,人性是善良的。性質(zhì)相似,習慣相去甚遠Rdquo意味著當人們剛出生時,他們的天性善良,氣質(zhì)非常相似,但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慣都會有所不同。教孩子與他人和諧相處,理解一個人的痛苦,與兩個人分享,痛苦會減少一半。相反,與兩個人分享一個人的快樂,快樂會增加一半。與他人溝通,多關(guān)心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成長。
最后談?wù)勛粤Ω⒆詮姴幌⒑妥孕拧淞⒄_的人生觀將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兒童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們的`經(jīng)驗和理解。不要拘泥于規(guī)則和步驟,而是要學會在這個混亂和嘈雜的社會中找到有效的信息。
經(jīng)過于丹先生的授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學習。首先要學會成為一個天才。如果他們不能成為一個人,即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很好,他們也不會成為一個健全的人。
當我想到自己時,有時我的父母督促我學習。我總是太羅嗦了。有時他們讓我做我能做的。我總是不情愿。當我想到這一點時,我不禁感到非常內(nèi)疚。我不知道我的父母為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和痛苦。我不懂感恩。他們總是讓他們生氣和悲傷。這太不合適了。在那里,我想對我的父母說:我錯了。我以后會聽你的,尊敬你,報答你的養(yǎng)育之恩。
在我未來的生活中,我會改掉以自己為中心的壞習慣,與同學們快樂地學習,確立自己的崇高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成為優(yōu)秀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