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感恩教育報告會觀后感
眾所皆知,社會的一種的美德,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才懂得去關心。這里給大家分享中學生感恩教育報告會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中學生感恩教育報告會觀后感(精選篇1)
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最近,我看了一些書,其中有一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這是一本名叫《感恩父母》的書,里面記錄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文章是《父愛如山》,這個故事給我們講述了羅陽父親曲折的經歷。羅陽的父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羅陽的爺爺很早就去世了,奶奶不忍心拖累兒子,一把剪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羅陽的父親從12歲起就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活。22歲那年,娶了外村一個常年臥床不起的孤女為妻,生活非常艱辛。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要上山砍柴,晚上回到家還要照顧妻子和年幼的兒子,可他從沒有半句怨言。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羅陽逐漸長大,他通過刻苦學習,拿到了武漢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可是家里哪里有錢供他讀大學呢,父子倆只有抱頭痛哭。
第二天一早,父親悄然離家,到很遠的山上去砍野竹子。羅陽知道后也跟著父親去砍。一個多月后,父親把竹子賣掉得了800元錢。父子倆看著手中的錢,眼眶里全是淚水。這點錢哪里夠交學費呀!
他們只有繼續上山砍竹子。有一天,羅陽把竹子背回家,天上下起了瓢潑大雨。羅陽不放心父親,又趕回山上。在一個山溝里他找到了父親,原來,父親摔斷了一條腿。
后來經過許多好心人的捐助,羅陽終于能上大學了,但是父親再也不能和兒子一起上山,再也不能睜開眼睛,看著自己兒子遠去求學的背影,他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帶著無限的眷戀和滿懷的期望離開了人間,羅陽把眼淚都哭干了。
讀著這個辛酸的故事,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羅陽父親躬著背用力砍竹子的一幕,感受著這人間至愛和無私真情。是的,父親也許從來沒有親切地拉著小羅陽去哪里游玩,也許從來沒有跟小羅陽講過一個故事,但是,誰能說他不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呢?
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從小到大,吃飯的時候,他們總是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到了書店,我想買什么書,他們會毫不猶豫的答應;有時成績考得不理想,他們會和我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不會胡亂的責怪我;我生病后,他們忙前忙后買藥喂藥,又是倒水又是為我擦汗……這一切,點點滴滴,都飽含著父母親對我的愛,母愛似水,無處不在,父愛如山,仰之彌高。我將用什么來報答我的父母呢?我想,只有好好學習,學到本領,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也許是對父親母親最好的報答。
我將永懷感恩之心,一路前行,因為,我的背后,總有兩雙眼睛在注視著我……
中學生感恩教育報告會觀后感(精選篇2)
老師,是我們人生中的引航燈,帶領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王老師是一位數學老師,她已陪伴著我們四年多的時光。每一節數學課,都傾注了她無數的心血,一道道難題在她的細心指點下,我們茅塞頓開,好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時間緩緩流逝,我們與王老師的感情越來越深。
記得有一次中午,有一道思考題難住了我,我絞盡腦汁,依然找不到解題思路,我急得眼淚都在眼眶里打轉轉。細心的王老師發現了我的異樣,輕輕地來到我身旁,十分耐心地講解起來。一句句細致又精煉的講解,加上那非常清晰的線段圖,讓我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指路的明燈。經過王老師一點一點兒的分析,我終于從似懂非懂,到完全理解。這時,我心想:王老師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老師啊!以后,我不能辜負老師,把這些不懂的題目,多拿出來復習復習。溫故而知新,在老師的幫助下,我一定能學好的!
放學后,王老師還不放心地問我:“這種類型的題目現在你明白了嗎?以后遇到這類題目會做嗎?”聽著這一個個問題,望著王老師關心的目光,我滿懷深情地點了點頭。這時,王老師那緊皺著的眉頭才舒展開來。我心想:王老師真是一位認真的好老師啊!,為了我們這些學生,她不知道犧牲了自己多少休息的時間,頭上不知道增添了多少白發!知識浩如煙海,王老師只希望我們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我以后一定要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她的辛勤付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王老師,感謝您這四年來的相伴!更感謝您的諄諄教誨,讓我們的數學知識越來越豐富!最后,祝您教師節快樂!
中學生感恩教育報告會觀后感(精選篇3)
“感恩”這兩個字眼最熟悉了,不知道搞過多少次關于感恩的活動,每次都是貧乏無味的,然而,這次班會課活動,感觸是那么的深,我突然明白了好多。
剛進入階梯教室,發現媽媽是那么的顯眼,穿得是那么的平凡,頭發好亂,我想一開始就給我帶來了不爽的心情,班會課的開始,一首《游子吟》,我真的沒有明白太多,反而是很無所謂地讀著。
接下來是我最感動的一個環節。老師給我們放了一個短片。故事主人公是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叫鄺丹。一段視頻,不知道催下了多少人的眼淚,一段告白,不知道觸動了多少人的心弦。一聲爸爸,不知道給自己的父親帶來了多少喜悅,鄺丹并沒有因為自己的爸爸是個修單車的而自卑,反而一聲“爸爸”體現了自豪。鄺丹的爸爸每天四點半出門,晚上八點多點回來,爸爸最大的奢望就是睡一個午覺,然而這只是一個奢望。看到這里,我在想,我們比鄺丹幸福好多好多,沒有什么會使我們感到自卑,但是我們對爸媽的稱呼永遠都是直呼其名或者一聲“喂”。或許我們被慣壞了。視頻結束,我愧疚的眼淚不停地劃過臉頰,我知道我心中的感恩已開始萌芽。
最有意思的是削蘋果,我在家是從來不干這些的,小刀總也拿不穩,小刀總是打滑,哎,當小刀劃過蘋果的時候,感覺很怪,媽媽總是能把蘋果皮削得很長,而我削出來的好短,最后竟被我削成了一個多面的蘋果。之后,老師讓我們把蘋果給爸爸媽媽,我跑了過去,遞上了蘋果,發現媽媽的手沒有以前那么滑了,粗糙了好多,或許我的沒心沒肺在媽媽手上留下了永遠的印記。媽媽看著我還有這個多面的蘋果,我看到她眼睛里有淚花在閃爍,我仔細看著媽媽。突然覺得媽媽已沒有以前那么美麗了,身材也不是那么好了,皺紋多了,如果以前我懂事一點的話,媽媽或許會依舊散發著青春光芒。
四十五分鐘的班會課感覺那么短,很快下課了。這次班會真的很值得,最起碼我從本質上理解了感恩。
中學生感恩教育報告會觀后感(精選篇4)
1、是有些父母很溺愛自己的孩子,以為這是愛孩子,但其實是在“害”自己的孩子,比如吉林市的一位女士,她把女兒當公主,寶貝一樣的`珍愛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異生活。有一天,這位女士在倒開水時不小心把手燙傷了,手背上起了幾個水泡,火辣辣的疼。當時,女兒正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當她把燙傷的手伸到女兒面前時,女兒不耐煩地說:“把手拿開,別影響我看電視!”
2、是在我國古代,就有“正為本,孝為先”之說,比如孔子把孝敬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哺育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族英雄岳飛是孝敬母親精工報國的典范。在現代也有“孝為德之本”的例子:20__年9月,田世國為了挽救母親垂危的生命,瞞著家人偷偷捐腎救母親,他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因此,他被評為20__年“感動__十______之一”。
這些都是多么令人感動和敬佩的事跡、名人啊!田世國叔叔有一句名言說得好:父母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做兒子的對母親的回報,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是呀!我們雖然不能像田世國叔叔那樣捐腎救母,但我們可以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