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感恩教育實踐報告會觀后感
電影如人生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生感恩教育實踐報告會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生感恩教育實踐報告會觀后感篇1
周末的夜晚,打開電腦觀看了一橫老師感恩教育的演講,我們因一個感恩片而懂得了感恩,因懂得了感恩而感到溫暖。
感恩演講片沒有絢麗多彩的畫面,但卻比我看過的任何一個影片都精彩。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從不曾想過感恩為何物,多愁善感的我在觀看演講的過程中非常感動,感觸頗多…
我們最應該感恩的是父母,這不僅是中華民族千古以來的美德,同時也是我們應盡的孝道,父母給予我們寶貴的生命,為了我們放棄了他們所熱衷的一切,開始熱衷于為我們付出,而我們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有時甚至還會埋怨他們,從現在開始我們將會用滿腔熱情區感恩服務,感恩社會,感恩祖國…我們的心因感恩而溫暖、滿足!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以它能開出像海洋一樣湛藍的花,感恩的來面對世界;一只毫不起眼的鳥兒,以它那動聽的歌聲,感恩在面對世界;一棵大樹,在山里完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以它幾千年自在的生長,感恩地來面對世界…
中學生感恩教育實踐報告會觀后感篇2
這天我在吉林教育頻道收看了于丹老師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講座》,受益匪淺。
節目的開頭講的是一個小故事。把大樹比喻成父母,大樹陪著孩子長大,時時刻刻奉獻著自我的果實、樹枝、樹干,讓孩子實現了愿望。孩子長大后,大樹變老了,孩子明白每一天陪著大樹。這時于丹老師講到了“孝”字。百善孝為先,要我們明白感謝父母,尊敬師長。“仁”字是要我們充滿愛心,和善待人。“自立、自強、自信”是說孩子的成長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是經驗和悟性。
想想自我,有時候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他們啰嗦。有時候他們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我總是不情愿。想到那里,我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而我卻不明白感恩,總惹他們生氣、悲哀,真是太不就應了。我今后有空閑的時候,給爸爸媽媽送一杯溫水、一杯熱茶。足以表達女兒的孝心。幫媽媽拿東西、洗幾次衣襪,只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我學會感恩。
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最主要的,否則即使你考試得了100分,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中學生感恩教育實踐報告會觀后感篇3
星期天的早晨,我被爸爸叫醒,一起收看由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于丹教授的《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節目,看到深受啟發。
講座中講述了大量的故事和實例,尤其是一顆大樹的故事,途述它把自己的全部都貢獻給那個小孩,為了滿足她的愿望,最后只留下一棵老樹根,而小孩一直到頭發白了,滿臉滄桑的時候,才明白大樹的用意,才感恩它,才來真心的陪伴他。我們的父母都像那棵大樹一樣,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來哺育我們,盼望我們能實現夢想,長大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同時有時間,我們也要多出去走走,多結交些朋友,不能讓自己整天守在書桌旁和電腦桌旁,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平時注意多觀察外界的各種食物,這都是知識的積累。
只有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優秀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好學生,我會努力的去爭取,是自己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中學生感恩教育實踐報告會觀后感篇4
星期五下午,我們全班同學和老師、家長們一起在東三樓會議室觀看了感恩教育片《讓世界充滿愛》,在演講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中,大家的情緒也被強烈地感染了,許多同學還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在影片中,演講老師教育我們要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也要愛自己。祖國是我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們只有熱愛她,建設她,才能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老師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指路明燈,老師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澆灌著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和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感激老師的教導之恩,就是要用勤奮的學習,出色的成績來回報她們。父母是給予了我們生命的最親的人,為了把我們養大成人,含辛茹苦,操持家務,把她們全部的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感激父母,永遠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也愛自己,因為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自強、自立的人,更要有正義感和奉獻精神,靠自己的努力奮斗和頑強拼搏,去創造美好的未來,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看完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讓世界充滿愛》,就需要我們每個人都付出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愛心與關懷,正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中學生感恩教育實踐報告會觀后感篇5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告訴了大家怎樣去感恩父母。
她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4、5歲時,去一棵大樹下摘樹葉,拔樹枝玩,有時他不高興了,就會在樹上刻字。到了小學時期,孩子來到樹下一臉不快樂,大樹就問:“孩子啊,你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嗎?”孩子說:“你看別的孩子有足夠的學費,有錢去買玩具玩,而我卻沒有?!贝髽湔f:“那這樣吧!你摘下我的果子去賣錢,就有交學費和買玩具的錢了。”孩子高興極了,每年秋天都來摘果,然后就不來了。到了成年階段,孩子又回到樹下開心不起來,再也結不出果子的老樹問:“孩子,你把書都念完了,還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啊?”孩子說:“你看我的同齡人都有家了,可我沒房來迎接我的新娘?!崩蠘湔f:“你看,我有很多又大又壯的樹枝,你可以把它們砍了然后去蓋房。”孩子聽了馬上砍了老樹所有的樹枝走了。孩子到了中年時,又一次不開心的回到老樹下,樹干問他:“你又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啊?”孩子說:“我總要看看遠方吧!我的朋友都飄過大海去了遠方,而我卻不能?!睒涓上肓艘粫赫f:“你可以砍了我的樹干,做一個木筏去遠方。”孩子聽了興沖沖地把樹干砍下拿走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頭上長出了白發。一天,他來到樹前,樹根說:“我沒了果子,沒了樹枝,沒了樹干,你就不會再陪我了吧?”孩子說:“該去的地方我都去了,現在,我就想陪著您曬太陽?!?/p>
其實,我們的父母一直像這樣滿足著我們,我們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父母,讓他們也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中學生感恩教育實踐報告會觀后感篇6
周六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看了于丹老師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看完后讓我明白了作為孩子,一定要心存感恩之心,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所有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之本,立世之道。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賦予了我們的生命;是父母培育我們成長,使我們長大成人,這種恩比天高,比海深,需要我們一生一世來回報。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尊敬師長。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他們傳授了我們知識,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是他們引導我們走上了人生之路,把我們培養成人,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用好的成績來回報老師。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回報社會。社會給了我們施展個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孩子要把感恩之心化作學習之動力,學有所長,學有所成;要把感恩之心凝聚成回報之源泉,努力學好本領,爭做有用之人,回報社會。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立世做人。懂得感恩是做人必備的優秀品質之一,是其它優秀品質形成的基礎,也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常懷感恩之心,就會對他人、對社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份欣賞。常懷感恩之心,就能使我們心胸廣闊,寬容豁達,對生活充滿愛和向往。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將變得更和諧,更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