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片的觀后感
每當我們看完一部自然災難的電影時,相信大家心中是相當的震撼,比較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然災害片的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自然災害片的觀后感精選篇1
拿起手中這沉重的筆,卻不知道如何寫起。腦海里浮現的依舊是那一張張震憾人心的畫面,耳邊聽到的還是那聲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徹心肺的哭泣,那悲慘的呻吟。
“災難”,多么可怕的兩個字啊!生命,在這場突然的浩劫面前顯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擊,就算是全力地反抗和斗爭,能喚回幾許年輕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類在自然災害前是多么的渺小,地震、海嘯、洪水、火災。各種各樣的災難頻頻發生,就在災難來臨的那一剎那,頓時,烏云密布,就在那接下來的一剎那,美麗的一切都變得不堪一擊。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曾經繁華的城市剎那間化為一片廢墟,曾經的美好家園轉瞬間變為死亡的墳墓,曾經的歡歌笑語、和平安寧頃刻間蕩然無存。到處人心惶惶,新聞里反復的報道死亡人數以及失蹤人數。既然,我們不能控制自然災害,那我們就應該從本身做起!
我們要重點知曉防災的基本要素,當災難不約而至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為,我們應該對各種的災難做出各種反應。例如在發生地震時,如有條件,應把軟的物品放在頭頂,躲在桌子一類物品下,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應馬上跑到空地;在突發海嘯、洪水時,盡量跑到高處或緊緊抱住一根堅固的桌子;在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萬不能采取跳樓的措施。我們一定要牢記這些措施,不再為災難的降臨而慌忙的束手無策。
而在我們面臨災難的考驗時,是否應讓我們好好反省一下,災難的發生與我們的環境有著很大的關聯。對于破壞環境,我們不能再屢教不改了,否則,大自然就將會一點一點的償還我們,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過,更可怕的還是不顧所有,破壞環境的我們——人類!我們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其它的細節,總是在不經意間做出了破外環境的舉動,正是因為這些平日里不經意間的舉動,而導致了現在的結果。我們用破壞環境獲取自己的利益,環境又慢慢地償還我們,我們再用曾經的利益來換取生命,這種循環,不覺得很可笑嗎?
曾經的世界多么美好,可惜的就是那些美好都只屬于曾經。現在,環境因人類的'作為而變得越來越糟糕,變得不堪一擊,于是,大自然開始報復人類,這是我們破壞環境后的代價!值得嗎?回答:不值得!
呵,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改變一點,我相信,世界一定會恢復曾經的容貌!
讓我們記住這個口號:關愛生命,防災減災!
自然災害片的觀后感精選篇2
當你占在風光秀麗的.大自然面前贊嘆它的鬼斧神工時,你可曾想到在其它地方大自然卻似魔鬼般以泥石流。地震。臺風。流沙等在威脅人類的安全。而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模樣全是由我們人類所構成的。
就是在汶川大地震后,我才徹底感覺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渺小。地球作為我們的母親,她會忍受作為孩子的人類對她的傷害,但萬物都是有限度的,當我們過分到極點,就算作為母親也會給我們以懲罰。而這種懲罰卻是帶有毀滅性的。
當今現實生活中,人們在以高節奏的步伐追求完美的生活,以至于忽視對大自然的影響,不到環境真成為我們生存的問題時,你不會發現原來我們已經把大自然毀滅的不成樣子了。但真到這時候在后悔卻為時已晚了。
《超強臺風》雖然是以喜劇結尾,弘揚的是人們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的精神,但他的實際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思考。因此從現在開始關注環境吧,讓全社會都行動起來愛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唯一的家!
自然災害片的觀后感精選篇3
今天下午,我班看了一個節目——《防災減災日》。由于時間關系,只看了地震這一小部分。但很快是我掌握了許多知識。
這個節目講了許多內容,如:“什么是‘地震前兆’?”、“什么是‘火山地震’?”,以及“怎樣防止地震的‘詐騙預報’?”等等。講的很認真、詳細,我們聽、看的也很仔細。
通過這個節目,我感受到地震好可怕,平均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死在可惡的地震手里。不學些知識當然不行。我覺得最有用的在“地震預報”這方面。因為我懂得了什么是“地震前兆”。就是如果動物出現異常,或是地形發生變化,就是地震要發生。我養了兩只烏龜,他如果撞魚缸的玻璃,就代表要地震;小烏龜如果往大烏龜的殼下面鉆,就代表要地震。
在“地震預報”這方面,如果遇不見動物,想知道地震什么時候發生,我卻又覺得“怎樣防止地震的‘詐騙預報’”最重要。如果有人將預報說的精準到幾時幾分甚至幾秒時,那么,毋庸置疑,假的。因為國家還未達到這樣如此精確的水平。如果有國外的預測我國的,也是詐騙的。因為沒有國家為其他國家測預報的。其他陌生人說的,也不要相信。如果想知道預報,去相關地震部門詢問。
但是有時也見不到動物,也沒有地震部門在樓上時,我還是覺得最主要的——“怎樣防震”最重要。我的想法是這樣的:上著課,忽然地震了,我爭取用不到一瞬間的時間里,迅速抓起一本書,立刻擋在頭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并有秩序得往下沖。一旦時間不夠,便隨便沖進一間教室,躲在桌子下面,然后在這個范圍內尋找水源,以防震后干渴。不過,地震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難以預料。所以,為保險起見,應該第一時間躲在自己的桌子下面。拿起書包里的任何東西擋在頭上,以防書桌支撐不住。
地震知識真不少,《防災減災日》這個節目真好,告訴我們這么多知識。
自然災害片的觀后感精選篇4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關于防災減災的專題教育片,感受頗豐。
人人都怕災難,因為它恐怖至極:汶川大地震讓無數人的家支離破碎;舟曲驚天動地的泥石流奪去了成百上千的生命;春雨中正在上訓練課的中國球員姜濤被一聲悶雷擊中,當場死亡;去年繞過日照的臺風“利奇馬”使我們人心惶惶……看到這里,想必大家都覺得災難就在身邊,無處可躲了吧?別急,辦法總比困難多,學習安全知識就是一種強有力的辦法喲!
通過觀看《防災減災》,我懂得了許多關于地震、泥石流、雷電和臺風的安全知識。例如:在發生泥石流時,不能躲在車里,房子里和大樹上,我們應當往泥石流兩側的高地上跑。如果在屋里,就躲進低重心的遮擋物下,不強行推動周圍的東西。盡可能收集多的食物,水和尿液,此時水就是延續生命的“瓊漿玉液”。時不時敲打一下身邊金屬類敲得響的東西,會讓搜救人員更快地找到自己……多明白一點安全知識,就多一點生存的機會,多知道一個防災減災知識,就能讓傷亡率降低一些!希望大家都像我一樣,認真觀看視頻,努力儲備知識!
2020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希望大家努力提高自己防災減災的意識和自救的能力,筑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應急始于心,防范始于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一起學安全知識;一起珍惜生命;一起防患于未然!
自然災害片的觀后感精選篇5
災害是人們的天敵,當自然災害來臨的時候,我們怎么自救,怎么保護我們的家人。我們應該學習自然災害的基本知識,比如:在地震發生時,在家中如何進行防護?保持清醒,頭腦冷靜,不慌張,做出正確的判斷,是保障安全的關鍵。
在家中要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可選擇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單元樓,可選擇開間小的衛生間,廚房,儲藏室及角落躲避,同時,要關閉電源,關閉煤氣,熄滅爐火,防止發生火災和煤氣泄溢,高層住戶向下轉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不能乘電梯。
當大地震發生后,利用兩次地震之間的間隙,迅速撤離。只有我們懂得這些基礎常識才能提高躲避災難的能力,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