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教育片觀后感
當我們觀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心中有了很了很多的感悟,此刻記錄下來很重要,方便后續交流分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禁毒防艾教育片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禁毒防艾教育片觀后感(篇1)
毒品,致命的惡魔--禁毒課學習體會 我校禁毒所的大力支持和關注下,請來了一位警察叔叔給我們詳細地講了一堂生動的禁毒課,讓我們擁有了一本健康的寶書,正確地認識了吞噬著人類寶貴生命的魔頭——毒品。 吸毒是人類趕上地獄的快車,是人類慢性自殺的行為。這些年由于國際毒品的泛濫,毒品像一頭張開血盆大嘴的猛獸,正飛快地吞蝕著年輕一代。從近來年資料發現:吸毒的人中青少年就占了80%以上。這些年,青少年學生吸毒分子被毒品誘惑上癮,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泥坑,成為人類特級的恐怖組織。然而,青少年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毒品這個大惡魔頭正無時無刻地危害著這些充滿活力的青少年們。 毒品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大空難之一,毒品的種類繁多,有鴉片、大麻、海洛因、搖頭丸等,它們對人體、社會和家庭的危害性很大。為了社會安寧,為了家庭幸福,為了加強打擊販毒、吸毒等犯罪行為的力度,每年的6月26日被定為國際禁毒日。
毒品有魔鬼之稱,吸毒后會產生幻覺,身體會對毒品產生依賴,使人容易患上肝炎,通過血液傳授艾滋病等感染病,還損害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使吸毒者陷入毒海不能自拔,痛苦不堪。其次,對家庭的危害也很大。由于吸毒后對毒品的依賴,使人無精打采,不務勞作,而吸毒需要大量錢財,就會致使他們走上偷竊、搶劫等犯罪道路。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吸毒會對社會的生產力造成巨大的破壞,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從而毀滅家庭,危害社會 禁毒意識要從小培養。我們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應多參加禁毒宣傳活動,多了解關于毒品的知識,不要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我們要擦亮眼睛,毒品,千萬別吸上第一口,現在一些毒品販子利用青少年好奇,無知的心理,采用多種手段引誘青少年上鉤。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理智地拒絕毒品。清代有禁煙英雄林則徐,今天,我們要做新一代的“林則徐”,讓毒品徹底從地球上銷聲匿跡。
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遠離毒品這個可怕的惡魔!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堅定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警惕、珍惜自己的花樣年華!
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放棄不付出就會得到收獲的幻想、一失敗就尋找解脫的幼稚、不敢面對現實的懦弱、過分樂觀認為自己有足夠毅力的自大、為艷麗時尚所迷惑的好奇和為講哥們義氣而不辨是非的魯莽吧!這些,都是被魔鬼所看中所利用的致命傷。
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告誡身邊每一個人不要輕易步入毒品擺設好的陷阱,不要為一件小事而毀了自己的一生!
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可以過得更絢爛多姿,可以活得更堅韌不移,讓我們為將來喝彩!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明天,別讓毒品靠邊我們!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請行動起來,參與禁毒斗爭,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禁毒防艾教育片觀后感(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師生禁毒記》是一篇動漫,它深刻地警告我們不要受毒品的誘惑而吸食它。如果吸食一次毒品,就會上癮,而且很難把它戒掉,正如俗話說:“一次吸毒,終生戒毒;一人吸毒,全家痛苦。”
《師生禁毒記》主要寫小松鼠和小蝙蝠在“毒品老大”黃鼠狼的命令下,將三顆毒品給某個人吃下去,讓這個人形成毒癮來為他們利用。小兔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很少來管教它,小松鼠和小蝙蝠便向小兔下手,它倆千方百計想讓小兔將毒品吃掉,可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次日,小蝙蝠來到小兔上學的學校,將毒品交給小兔,并對它說:“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糖果。”不料,被正好路過的綿羊老師看見,等小蝙蝠走后,它立刻將小兔叫到辦公室去。
讓小兔將小蝙蝠給它的東西拿出來,在辦公室里的另一位老師拿出放大鏡看了又看,突然大驚失色的喊道:“這是毒品”。這時在辦公室里其他四位老師都驚訝的張大嘴巴,通過老師的討論,山羊老師強行要求開除小兔,但是大象校長沒有同意,而是拿起電話撥打110。過了一會兒警察來到學校,通過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將黃鼠狼捉住,等待它的將是法律的嚴懲。通過老師們的教育,使小兔提高了防范意識,并幫助警方做禁毒宣傳。
看完這部動漫后,我的腦海不時的浮現出一個人吸毒后做出傻事——殺人,放火和搶劫等畫面,讓人不寒而栗。我回到家后拿起媽媽的手機,查一下被毒品腐蝕后的圖片。例如其中一張,一個人吸毒后渾身慘不忍睹,特別是大腿,上面布滿了又黑又紫的疤痕,使我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其中還有一張,有個女人因吸毒過多,變了另一種樣子,原本二十幾歲青春少女變成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婆。最讓我看不下去的是一位小青年,因吸食過量毒品,整個人像受輻射一樣,面目全非……
通過這篇《師生禁毒記》,使我深刻地感覺到毒品不僅給家庭,社會帶來危害,而且抹滅人的意志,危害到國家……同學們!我們一定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禁毒防艾教育片觀后感(篇3)
早在100多年前,民族英雄林則徐滿懷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責任感,排除萬難,虎門銷煙,打響了中華民族反侵略和禁煙的第一炮。改革開放的今天,一些我們并不歡迎的東西也涌了進來,境內外毒販里外勾結販賣毒品,把魔爪伸向了未成年人,對社會、對學校、對家庭構成了極大威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100萬人吸毒人口中,青少年占總數的74%,這一驚人的數字,讓我們深深感到肩上擔子的份量。而艾滋病又是當今世界危及生命,發展迅速、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目前尚無預防疫苗,又無有效治愈辦法,預防艾滋病工作尤為重要。
學校是學生群體的學習生活場所,學生年輕,缺乏艾滋病預防知識,為此,我們把加強預防毒品和艾滋病保健工作視為重點,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禁毒與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學生的禁毒、預防艾滋病意識及自覺抵制不良習氣的能力,我把禁毒、預防艾滋病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
1、全面開展毒品宣傳預防教育工作
我積極響應有關部門的號召,把“禁毒、防艾”教育列入教學工作計劃,將“禁毒、防艾”教育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起來,與學校法制教育結合起來,與培養青少年樹立良好的道德觀結合起來。
2、認真分析學生、學生家庭及所處的地理位置,青少年的身心尚未成熟,世界觀、人身觀尚未形成,可塑性強,也容易受環境的不良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對青少年來說的。青少年本身具有很強的模仿力,也有比較強的獵奇心理,有時髦心理,還有自我炫耀的心理,這些都是青少年的特點。所以,青少年對毒品的預防意識十分薄弱,是一個易感高發人群。已經染毒的青少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無知而引起的,如果說他事先就能知道毒品的嚴重危害性,那么他們染毒的可能性就會少得多。所以,了解到自己的身心特點,了解到自己的無知,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染毒的可能性。青少年作為毒品預防教育的重點,我們國家黨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想了許許多多的對策,也設定了許多的防線。未成年人都處在求學的年齡,所以從現實角度來說,預防未成年人染毒,家庭、學校和社會應該組成一個立體的、聯合的防線。3、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學生預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識
“禁毒、防艾”關鍵在于預防,預防關鍵在于教育。青少年之所以成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對毒品的認識,缺乏對毒品危害性的了解,往往受到環境的影響,被居心不良者誤導而走上不歸路。我們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和認知特點,切實做好超前預防工作,讓學生“識毒、明毒、拒毒”。
4、開展豐富多彩的“禁毒、防艾”教育活動,增強學生拒毒的內在動力。
開展“四個一”活動。
(1)、上好一堂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從而不斷增強學生“毒品、艾滋脖預防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學生了解“毒品、艾滋脖形勢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2)、讀好一本好書。讓學生到校圖書室借閱或者購買與預防毒品和艾滋病相關的書籍,進行閱讀。讓學生切實掌握預防毒品和艾滋病的常識。
(3)、開好幾次主題班會。采取各種形式,組織學生開展“禁毒、防艾”討論、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4)、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學生每人完成一篇心得體會。
5、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我們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可以發現許多青少年吸毒是因在心情煩悶、彷徨無助等情況下被社會不良分子利用而吸毒。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幫助少數學生解決心理問題,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
禁毒防艾心得體會
毒品,致命的惡魔--禁毒課學習體會 我校禁毒所的大力支持和關注下,請來了一位警察叔叔給我們詳細地講了一堂生動的禁毒課,讓我們擁有了一本健康的寶書,正確地認識了吞噬著人類寶貴生命的魔頭——毒品。 吸毒是人類趕上地獄的快車,是人類慢性自殺的行為。這些年由于國際毒品的泛濫,毒品像一頭張開血盆大嘴的猛獸,正飛快地吞蝕著年輕一代。從近來年資料發現:吸毒的人中青少年就占了80%以上。這些年,青少年學生吸毒分子被毒品誘惑上癮,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泥坑,成為人類特級的恐怖組織。然而,青少年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毒品這個大惡魔頭正無時無刻地危害著這些充滿活力的青少年們。 毒品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大空難之一,毒品的種類繁多,有鴉片、大麻、海洛因、搖頭丸等,它們對人體、社會和家庭的危害性很大。為了社會安寧,為了家庭幸福,為了加強打擊販毒、吸毒等犯罪行為的力度,每年的6月26日被定為國際禁毒日。
毒品有魔鬼之稱,吸毒后會產生幻覺,身體會對毒品產生依賴,使人容易患上肝炎,通過血液傳授艾滋病等感染病,還損害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使吸毒者陷入毒海不能自拔,痛苦不堪。其次,對家庭的危害也很大。由于吸毒后對毒品的依賴,使人無精打采,不務勞作,而吸毒需要大量錢財,就會致使他們走上偷竊、搶劫等犯罪道路。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吸毒會對社會的生產力造成巨大的破壞,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從而毀滅家庭,危害社會 禁毒意識要從小培養。我們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應多參加禁毒宣傳活動,多了解關于毒品的知識,不要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我們要擦亮眼睛,毒品,千萬別吸上第一口,現在一些毒品販子利用青少年好奇,無知的心理,采用多種手段引誘青少年上鉤。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理智地拒絕毒品。清代有禁煙英雄林則徐,今天,我們要做新一代的“林則徐”,讓毒品徹底從地球上銷聲匿跡。
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遠離毒品這個可怕的惡魔!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堅定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警惕、珍惜自己的花樣年華!
為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放棄不付出就會得到收獲的幻想、一失敗就尋找解脫的幼稚、不敢面對現實的懦弱、過分樂觀認為自己有足夠毅力的自大、為艷麗時尚所迷惑的好奇和為講哥們義氣而不辨是非的魯莽吧!這些,都是被魔鬼所看中所利用的致命傷。
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告誡身邊每一個人不要輕易步入毒品擺設好的陷阱,不要為一件小事而毀了自己的一生!
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可以過得更絢爛多姿,可以活得更堅韌不移,讓我們為將來喝彩!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明天,別讓毒品靠邊我們!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請行動起來,參與禁毒斗爭,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禁毒防艾教育片觀后感(篇4)
生命如鮮花,需燦爛的陽光、甘甜的雨露及肥沃的土壤提供它生長所需的養份。若天天被酸雨澆灌,扎根在重金屬超標的毒泥中,花兒便會漸漸發黃、變黑,被腐蝕的笑臉再也無法綻放。就如片子中的女主人翁,本在青春芳華的美好年歲,卻被毒品拉入了痛苦的深淵,因無法戒毒而永不見天日。
小燕子和阿華,本是懷著打拼一番,致富歸家的夢想來到南方的,但卻因為缺少對毒品危害的認識以及好奇心作祟,她們都吸上了第一口毒品。接下來等待她們的就是無窮無盡的黑暗——偷竊、賣淫、故意撞車訛騙……她們為了籌集毒資無所不為,尊嚴和自愛在那一小堆白粉面前化作縷縷青煙,在與別人共用針筒吸毒時還不幸感染了艾滋病。此時活著對他們來說,失去了原本應有的意義。每天茍延殘喘,只是為了籌集幾百塊毒資來緩解毒癮發作時的痛苦。毒品這只吸血鬼,就用這樣的方式,吸盡了無數原本健康快活的人的一切幸福。
這種悲劇的背后,除了吸毒者本身的文化局限和自制力薄弱等主觀因素以外,不可忽視的是家庭和社會的消極影響。拿阿華來說,她母親只是一個發廊女,無視自身經濟能力和監管能力的嚴重缺乏,連生了三個孩子,后來還因為犯事而進了監管所;至于阿華的父親,自然也沒在孩子的成長中起到任何積極作用。試問一個這樣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嗎?所以,阿華才被迫輟學去打工,帶著妹妹南下,發生了之后一系列的悲劇。家是孩子避風的港灣,是孩子賴以遮身的屋檐,如果家的瓦梁不穩,孩子何以蔭庇?只能說這對父母太不負責任,養而不教,間接害了孩子一生。
社會的監管打擊力度亦是不強。毒品流通的地下渠道太多,販毒人員過雜,普通人可接觸的毒品的途徑很多,這樣就大大增加了人們沾染毒品的危害性。“第一口”就這樣使人淪落,毒品的魔爪就這樣伸向一朵又一朵嬌嫩的生命之花。每個人都有自己摯愛的親人和朋友,看著他們萬劫不復猶如萬箭穿心。如果政府部門和執法機構的公職人員也這樣將心比心,制定相應的完善政策并嚴格執法、嚴厲懲罰,毒販子就不會肆無忌憚地為非作歹,殘害更多無辜的人。那些人,本該像我們一樣,活得精彩,擁有幸福,而不是受盡折磨,生不如死。
當然,我們也應該盡力幫助他們,在他們打算重新振作的時候給予他們勇氣和鼓勵,而不是翻白眼,厭惡地走遠。社會的正視是他們站立起來的力量,是那根把他們拉上深淵的結實繩索。每一朵花都有再打花苞的機會,只要它的族類還肯再接納它。
至于我們青少年,是有文化有理想的一代,前車之鑒,歷歷在目,絕對不能、也不會踏上這條毒品鐵軌讓地獄專列輾過。我們要做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性,絕不吸上“第一口”。
掄起鐵斧,砍伐毒品這只窮兇極惡的吃人獸,你我皆有責任。愿每一朵生命之花都能美麗地盛開在藍天下。
禁毒防艾教育片觀后感(篇5)
一直以來都對人類健康及病毒之類的東西很關注,堅信“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在快樂生活、工作的同時也不可對身體健康掉以輕心。有幸選上了楊老師的《艾滋病毒與人類健康》這門課程,短短的幾節課的課程而已,本人就已了解到病毒對人類的侵害的威力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會染上對人類危害極大的病毒。觀看了老師播放的艾滋病宣傳片《在一起》,本人受到的'觸動很大。
這部紀錄片描寫的是影片《在一起》的拍攝過程,以此作為主線,圍繞著三名志愿者在劇組的生活展開,同時也通過專家和志愿者的講述,普及有關防治艾滋病的知識,在劇組這一小型社會中展現了反歧視艾滋病的宣傳。紀錄片拍攝過程中,大家由害怕、恐懼到了解到熟悉,慢慢的消除對他們的恐懼和歧視,然后對他們伸出友誼的雙手,和他們成為朋友,當他們離開劇組的時候,給他們熱烈的掌聲和擁抱,讓老夏、小澤濤、劉老師感到大家的關愛和溫暖。
非常感動于那些敢于直面鏡頭的患者,以自己的心聲喚醒整個社會和普通大眾的關切。記得劇中老夏因為對藥物產生了耐藥性不得不離開劇組回去換藥,劇組所有的人向他道別,在將要離開之際,他的一句“謝謝大家,和你們在一起很開心,因為你們沒有歧視本人?”讓大家動容。他們的要求真的很簡單,就像紀錄片最后描寫的那樣,一位年輕患者舉著“本人是艾滋病患者”的標語,請求人們給予一個簡單的擁抱,或是一個平等的眼神,當一位80多歲的老媽媽這樣做的時候,他竟然會感動的聲淚俱下。
以前就知道艾滋病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傷害,但是總覺得那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認為自己是健康的就好了。沒想到艾滋病還是會在不經意間來到我們生活當中,它可以離我們很近很近,然而一旦患上那將是多么令人絕望的悲劇。我們會或多或少的對艾滋病患者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他們,總認為性生活不檢點的人才會患上,殊不知在非正規的醫院輸血、對艾滋感染的男友身體健康不了解與其發生8系,最終會傷害到自己,這樣的痛苦將會如陰霾一般籠罩在自己的天空上,失去了五彩繽紛的色彩。
其次就是我們不應該歧視他們,退一步來講,縱然他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感染,難道這就他們個體的錯誤嗎?本人通常會想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總看不起或者臟兮兮,或者愚昧落后,又或者危害社會的那些人,難道這都是他們個體的錯誤嗎?如果他們的成長和生活環境和我們一樣,會不會人家更有素質,更能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呢?難道這樣的錯誤不是這個社會強加給他們的嗎?想到這里,不僅非常感謝本人的父母給本人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教育,同樣也非常同情生活在社會或者文明最底層的那些人。而艾滋病患者生活在底層的底層,近乎于與本人所處的社會隔絕。從本人的角度而言,不渴求我們要拿出多大的舉動來救助他們,只要我們在遇到他們時能給予一份平等的態度和最起碼對一個人的尊重。
看了這部紀錄片,不僅讓本人對艾滋病有了科學的了解,對艾滋病人的訴求有了基本的認識,也讓本人對這個社會添加了一份同情。我們要尊重艾滋病人,不要歧視他們,因為他們當中很多是被迫傳染的,他們也是人,需要社會關愛!我們還擁有健康的人要注意身體健康,正如影片中所說的“熱愛生命好好活著”,同時希望醫學加速發展盡早研制出對抗艾滋病毒的藥物,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