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愛好的講座觀后感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看完電影或者書籍后能獲得不少感悟,這時可以寫一篇觀后感,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反思,在總結中提升自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培養愛好的講座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培養愛好的講座觀后感精選篇1
孩子涂鴉是最早的最原始的學習圖線。兩歲時,怎么樣讓孩子愛上學習呢?當孩子涂鴉的時候,媽媽對孩子說:“兒子,給你漂亮的紙,你畫吧!想在墻上畫,買塊畫板給你。”媽媽給孩子買來白板,這些白板孩子看著更精致,更歡喜!這樣孩子就不在墻上畫了。只要給孩子提供條件,孩子的天性就得以很好的發揮。
我們常說,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你拿著筆在上面畫上紅色,它就會是紅色,畫上黑色就會是黑色。因此,我們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讓他去走。
對于孩子來說,媽媽就是整個世界。能夠保證你的孩子長期愛學習,是因為你這個媽媽做得好,有本事,能玩住孩子,能維護孩子的天性,沒有摧毀孩子的學習天性。你就是好媽媽。
實際上,按照這個規律走的話,每個家長肯定能夠把孩子這種天生的能力張揚出來,你的孩子幾乎是一直愛學習的,甚至學習興趣越來越濃。
要想讓孩子愛學習、注意力集中、不多動,家長們要做的就是保持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得到了保持,他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家庭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想讓孩子學習好,愛上學習。有的爸爸媽媽只是一味的埋怨孩子不愿意學習,對孩子看電視或者玩的時候總是呵斥:“你又不學習了?你就是不愛學習,去,讀書去!”于是,孩子就坐在書桌旁假裝自己在學習,然后腦子漫無目的地在漫游,總是在欺騙爸爸媽媽自己在看書。但是等長大以后,他就撕破了嘴臉,就以一種厭學的壞孩子的姿態出現在父母面前。因此他的學習始終提不上去,
還有另一種父母,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也是希望孩子學習好,愛學習。但是在他們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總是采用積極鼓勵的方式,“兒子,馬上要上初中了,上初中課程就多了,爸爸媽媽希望你從第一節課開始就認真聽講,一定要做到上課聽懂,作業能夠順利做完!課前要預習!你只要做到了這三關,你初中的學習就不會落下來!”。
爸爸也對孩子說:“兒子,爸爸跟你說,如果初中的時候,特別是前半學期的功課落下來了,那中學的六年就是災難!”明明說:“為什么呢?”“因為你的公式記不住,你做后面的題用到這個公式的時候你就卡殼了,就好比從我們家往北京走,如果中間的路都毀了,那你怎么可能走到北京呢?只有條條路都暢通,我們才可以到達北京。”
孩子明白之后,就會牢記了爸爸媽媽對自己說的經驗:提前預習,上課的時候盡量聽懂,聽不懂的時候會勇敢地舉手發言,提問。做作業稍有不會的,就想辦法去問老師,怎么可能學習不好呢?這樣的孩子學習的勁頭越來越大,他從學習中得到無限的成就感。他愛學習,喜歡學習,在通往學習成功的路途中,他解決了一個問題,面對下一個問題的時候總是充滿斗志,充滿激情!
培養愛好的講座觀后感精選篇2
1、要告訴孩子學習是快樂的,不是痛苦的。
人的感覺都是塑造出來的。一個喜歡喝白酒的人一見到白酒,就連口水都流出來了。不喜歡喝白酒的一喝白酒,就痛苦不堪。因為人的感覺都是塑造出來的,所以你應該反復不斷地告訴你孩子學習是快樂的,不是痛苦的,學習是好玩的,是游戲。讓孩子先從觀念上理解,當然,僅僅從觀念上理解他是不會必然學好的,家長要真的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這種快樂會自然感染到孩子的。
2、引導孩子從最簡單的做起,讓他找到勝任感。
學習興趣的大敵是挫折感。如果難度太高他就做不上來,做不上就會產生自我否定感,那就沒興趣了,就不學。如果他上初二了,數學沒學好,你就把初一的課本拿出來,從第一個字開始看,他總該會吧。讓他找到勝任感,讓他有一點信心,這是最重要的。
3、及時鼓勵和表揚。
讓他從你的鼓勵和表揚中找到快樂,要知道,最初孩子在學習中找不到快樂,是通過你的鼓勵和表揚中找到了學習的快樂。是他學習取得了一點成績時,你表現的比他還要興奮、高興和快樂,孩子就會記住,以后還會做出同樣的成績。各位家長一定要記住,孩子最初的快樂是建立在家長的快樂表現上的。
4、引導孩子找到學習方法和規律,增長學習能力。
如果他找不到學習方法和規律,他學一會又會有挫折感,又會學不進去了。這樣,就會連續不斷地給他帶來痛苦的感覺,最后他就會放棄學習,那怕是一點點進步。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去模仿學習上的成功者,必須要找到學習方法和規律,才能增長學習的能力。
5、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的快樂。
他在這里學習,過一個小時你再過來問:“兒子,感覺怎么樣,你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做完這道題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的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道題,一篇文章,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榮譽感。引導孩子體會學習快樂,關鍵是讓他主動體會,這樣他才會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導了,但是,他自己也形成了這樣主動體會學習快樂的思維模式,那么他學習上的進步,就會不斷的突現出來。
6、引導孩子繼續做下去,讓他把學習和快樂聯系到一起,形成習慣。
如果家長引導孩子,至少要持續3個月的時間,你還要把事情做對,這樣孩子才能改變過來。通過3個月的時間讓孩子把過去學習和痛苦的神經連結剪斷了,把學習和快樂連接到一起。
培養愛好的講座觀后感精選篇3
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著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時光荏苒,眨眼已過十二個寒暑,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從他出生到現在,我們盡量營造家庭的民主氛圍和輕松環境來對他進行教育。目前我們一家人感情融洽、溝通良好,孩子健康活潑,茁壯成長。
一、教育孩子要平等溝通,傾聽是良好的溝通的前提。
孩子的許多缺點都是能夠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教育孩子時先約束自己,規范好自己的行為,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熏陶孩子。比如,平時我們家長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再忙、再累,也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匯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二、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和行為習慣。
通過發生在身邊的事例向孩子灌輸競爭意識,在現在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向成功的彼岸。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我們很少給他錢,他要買什么都會事先征得我們的同意。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么辛苦,賺錢是多么不容易,這樣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自然而然知道珍惜為他所做的一切了。
三、避免太看重分數,用肯定對待孩子。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分數僅作為參考,關鍵是將錯題充分理解、領悟透徹。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要求孩子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受同學的干擾而影響聽課,放學后首先要把作業獨立完成,有問題先查字典,從進入初中就開始不要依賴父母的輔導,去領會解出難題時的那份快樂,讓小孩自己非常樂意去學,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潛力。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
培養愛好的講座觀后感精選篇4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常聽一些家長抱怨孩子慢性子,干什么都不著急,做事不知道抓緊。其實孩子動作慢往往不是性格原因,而是家長照顧太過周到。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孩子上面有多個大人操心,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大人總喜歡跟在屁股后面催促和提醒,致使孩子沒有一點主動性。
比如孩子早起上學,還沒洗好臉,就催著吃飯,放下飯碗來不及穿好衣服,家長已拿著書包等在一邊。孩子放學回家,書包還未打開,家長已嘮叨著抓緊學習一類話,弄得孩子非常逆反。此外,作業太多,且許多家庭在正常的學業之外又安排課外任務,進行各種學科的補習等等。孩子會想,即使抓緊時間完成了作業,同樣沒有時間玩耍。這就難免使孩子產生厭倦,索性磨洋工。假如換一種方法,適當地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同時告訴孩子若能提前完成作業,允許他玩喜歡的電子游戲或與同伴們玩耍,相信大多數孩子不僅會抓緊而且會有很大的積極性。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一定要讓孩子有充分的游戲時間。
此外,除去先天的性格——比如有些孩子天生就急性子,有些孩子天生就慢性子——孩子做事拖拉,大多要從家長那里找原因,不要總數落孩子。僅從你在信中提到的孩子的一句問話:“還有沒有比我做得更慢的做得更差的”,就能猜測到,恐怕做媽媽的經常責備孩子做事慢和做得差。
孩子不大用功就能保持成績中上,這說明孩子很聰明智力沒有問題,用不著補這補那,弄得孩子手足無措,或真以為自己有什么缺陷。相信沒有哪個孩子會從主觀上喜歡成績差,不要以為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成績敏感。站在孩子的角度,他每天上學時面對老師和同學,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就像運動員身處賽場,怎么會不渴望成績優秀?但要求孩子事事爭第一,不僅不切合實際,且代價太高,結果不一定理想。現行教育制度尚存在許多不合理處,程式化的教學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成長常常起到相反作用。再者,所謂第一,永遠只能有一個,大多數孩子不可能當第一,甚至不能當第二第三,但這并不妨礙那些沒有爭到第一第二第三的孩子快樂幸福的成長。還應當看到,許多成績優秀的孩子走上社會后的發展并不如人意,這是因為學校的教育除了書本知識以外,很少給他們更豐富的東西。我們看到的不少“成功者”,可能不一定學歷很高或在校時成績第一,但他們同樣可以活得很有出息,做出成就。人的能力是綜合的,應試成績是能力的一種體現,但能力不一定完全體現在應試成績中。
首先要對孩子有信心,真心相信他是一個健康聰明向上的好孩子。同時,對孩子的弱點要善于正面引導,鼓勵他哪怕是很微小的一點一滴的進步。
用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找到一個真實的理由夸夸孩子,比如今天不用大人催促就能按時起床,比如作業比前幾天寫得整潔,比如吃飯時注意力集中,比如家里來了客人很有禮貌,比如能主動幫助班上的小同學,比如幫助你做了一點點家務,等等。
孩子在成長,每天都會有變化。做父母的一定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那些積極的變化。比如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孩子的善良和單純。凡是正面的表現都要及時發現,并給予鼓勵。
認為孩子在家里能說會道,到了學校就相對內向,那也許是不同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在學校缺乏表達的積極性,對原因要具體分析。自信心是孩子成長和成功非常重要的素質,沒有自信就不會有創造力。但自信心的培養要有一個過程,除了耐心之外,還要有方法。能主動和老師溝通固然很好,但通常情況下,當我們無法完全把握客觀環境時,要強調主觀的努力,這里主要指你作為母親的努力。要通過你真誠的欣賞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身上有許多優點,而且每天都在進步。讓他知道母親非常愛他,并以他為驕傲。
當然,每一次表揚必須是真誠的,實事求是的,不能是無原則的寵愛,更不能護短。
一個在母親面前都缺乏自信的孩子,面對外部世界不可能有充分的自信。孩子的童年時期,母親是他面對的最大外部環境。母親皺皺眉頭,責備一句,可能以為沒什么大不了,但在幼小的孩子心里,卻可能是世界對他最嚴厲的評判。同樣,母親的一個微笑,母親一句由衷的贊美,都會使孩子信心倍增,激發出他極大的創造熱情和向上的積極性。
特別要強調的是,永遠不能拿別的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與自己孩子的弱點與短處相比,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這樣做了,一個月后,相信你的孩子會有大變化。
培養愛好的講座觀后感精選篇5
今天,我認真聽了鄭教授關于中小學生學習知識的講座后,想了很多,我總結成這樣幾點:
把時間用合理,早上讀書。
一天之際在于晨,早上記憶力好。把書上的知識聯系到生活中。比如:由茶杯可以聯系到語文的生韻母表、部首等;數學的長度計算、形狀、重量等;英語的字母表。隨時隨地都能復習知識。課前預習,上課就會比較輕松。下課后適當活動,可以讓大腦放松。語文、英語要多讀,多開口,有利于背誦。
清華、北大的哥哥姐姐們也講了一些方法:1.建立錯題集,把經常出錯的題記下來,復習的時候就可以抓住自己比較弱的部分。2.復習時列一個計劃表,可以節省時間。3.聯系生活,左右腦開發。
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把自己總結的這幾點用在學習上,不斷改進,讓自己學習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