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觀后感大全
他,是疫情克星,他,是抗疫先鋒!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觀后感集錦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觀后感1
這一次的春節,跟往常不太一樣。因為,我們的祖國再一次面對病毒的襲擊,它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所以這次的春節,大家過得并不是很開心,但是更有好多讓我感動的人和事。
如果有人不幸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就可能發熱、乏力、干咳……病情嚴重者,甚至死亡,人傳人傳播力極強。
這種來自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非常厲害,隨著春節的來臨從武漢蔓延開來,但我們不必更不會退縮。武漢,加油!我們的身后有偉大的祖國和善良的白衣天使為我們助力。一個又一個的白衣守護者放下個人安危,堅守或者奔赴第一線。當所有人都回家團圓的時候,他們成為了最忙碌的那群人,還有好多各行各業戰斗在第一線的叔叔、阿姨。為了祖國這個大家,放棄了自己的小家,他們是最可敬的人,她們為了省下一套防護服,連續工作9個小時,不吃不喝,她們的臉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記……國難當前,他們的付出,感動著每個人的心。
我相信有這樣一群英雄在默默付出,我們一定能擊敗這次疫情,我們要向他們致敬!我們要為這次戰役貢獻自己的力量,要保護好自己,隔離傳染源,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要勤洗手,多喝水,少出門,要能宅在家里不亂跑。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觀后感2
在春節的時候,在本該合家歡慶的時候,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這種病毒出現后,所有人的生命岌岌可危,在這種關鍵時候,他們站了出來!他們努力地進行研究,奮不顧身為我們治病,他們就是——醫生。但是我更喜歡親切地叫他們“白衣天使”。
那時,來自各地的醫護人員組成幾萬人的醫療隊前去支援武漢。而那其中大多數的"白衣天使"們,只不過是一群90后的孩子,在國家和人民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地沖在別人的前面,按上了手印……他們擔起了這份重任。在工作期間他們換上笨重防護服,十幾個小時不喝水不吃飯,這是對身體極大的考驗。累了隨便坐在地上休息會兒,然后又站起來繼續工作……防護服的有效時間只有4個小時,但在這4個小時里,他們一般不會離開病房,因為那樣會使所有的醫護用具沒有了效果,所以他們任憑汗水的浸透……一群年輕的孩子,學著前輩的樣子,奮戰在前線,和死神搶人,守護著中國。這些足以讓全世界看見中國青春的力量和青春的光彩!
在2月6日,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也相繼驗收,并開始逐步移交。十個晝夜,兩座醫院的奇跡背后沒有"基建狂魔",只有"生死時速",那些吃睡在工地的建設者們又為患者爭取到了兩千多張床位,為成功爭取了一絲契機。他們日夜顛覆在工地上,一分一秒也不敢浪費,真可謂是中國的力量,值得被記錄的中國的力量!
在這些人中,也不乏更為優秀的人出現,他們總是會比別人付出更多,正因為有他們這些人,此次疫情才能及時采取措施!
在這次疫情之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您臨危受命,被國家任命為這場“戰疫”的統帥。在前往武漢時,他接受記者采訪時懇切地告誡全國百姓:“沒什么事,別去武漢。”說完就義無反顧地登上高鐵,他在高鐵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讓全國人民動容、淚目。到了武漢后,他多次通過媒體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離,自己卻不顧個人的安危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去。
如今,被確診的感染人數和一天比一天增多,這對參與這場戰斗的白衣天使們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和威脅。但他沒有退縮,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本領和膽魄擔當起保家衛國的重任。他用行動表現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雄氣概。他身上的白袍就是他的戰衣,他的智慧就是他的寶劍。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帶領白衣天使們攻堅克難,為人類的健康而鞠躬盡瘁。在近日的采訪,他眼中泛著英雄的淚光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夠過關的。”他懸壺濟世的情懷又一次讓國人淚奔。
鐘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醫護隊伍,一起向禍害人類的“新型冠狀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鋒利的寶劍,為武漢、為祖國、為人類無怨無悔地揮灑著自己的滿腔熱血。
鐘南山院士,我敬佩您!不僅是您,還有像您一樣參與“戰疫”而逆行奔向最危險戰場的千千萬萬個白衣天使。您們都是最美的中國人,感恩有您們!
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觀后感3
2020年伴隨著新年的鐘聲來了,新型冠狀病毒,它著新年的鐘聲也跟隨著來了。這種病毒傳染性極強,武漢則是疫情的重災區。一開始我并不為此擔心,因為那時還沒有傳染到山西。漸漸的,一人傳十人,十人傳百人。疫情已經蔓延到了整個中國,而且現在正值疫情高峰期,人們已經實行了少出門,戴口罩的習慣。
雖然人們個個都提心吊膽,非常害怕。但總有那些在關鍵時刻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最典型的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鐘南山,這個人可不得了。他曾在2003年的非典中拯救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實在是功不可沒。到了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他又出現了。本來他可以在家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他依然鋌而走險,沖在一線,抗擊疫情。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鐘南山院士就像是一道光,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必定是人們心中的希望之光!正是有了這道光,人們才會憧憬這2020年的未來。
其實中國不僅僅只有鐘南山院士一人沖在前線,還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也在默默地奮斗著,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人民的春天。他們有著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再一次向他們致敬。
人民也許會流淚,但永遠不會倒下。愿疫情早日過去。
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觀后感4
新冠病毒,體積雖小,影響卻一點也不小。它如一塊巨石墜入水中,把我們平靜的生活打破了。而此時,也涌現出了一批批英雄不畏生死,逆流而上,沖在了一線。吳紅衛就是其中的一位。
吳紅衛,晉城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主治醫生,主動請纓加入了我市的援鄂隊伍。在他剛到湖北開始加入急救工作時,身體極度不適,壓抑的工作氛圍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以及密不透氣的工作服壓得他幾乎要趴下。因為每天至少要工作六個小時,而且在這期間,不能喝水,不能吃飯,不能上廁所,再加上嚴實的防護服使得他都感到呼吸困難,護目鏡也相應地因這樣的高溫而被蒙上了一層薄霧,視線模糊,這樣導致平常簡單的操作都變得異常困難。但這些都沒有把他嚇倒,吳紅衛堅持了下來,并為自己能在國家危難時機而盡力感到無比欣慰。
經過幾天的適應,吳紅衛逐漸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環境,但他又面臨新的考驗。醫院重癥患者90%都需要呼吸機的支持,而大多數患者又都是老年患者,他們精神萎靡,求生欲望極低,這既影響了醫生的情緒,也不利于他們病情的早日康復。所以吳紅衛不僅要監護病人的治療工作,還得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給病人進行心理治療。他在日記中寫道“進入病區的前幾天,我整個人都是崩潰的”,但是,他心中有信念,他把救死扶傷看作是一種高尚的事業,看作是自己應履行的職責。他始終工作在一線,他的誓言是“不勝不歸”。
這就是今天我要稱贊的抗“疫”英雄吳紅衛。他大愛無疆、他醫德高尚,他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隔離病毒,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恪盡職守。他是新冠病毒的克星,他是我們晉城人的驕傲。我們等著你的早日歸來!
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二課觀后感5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發生,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年這個春節過的不平凡,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的事情。
我的哥哥叫毛寧,1995年出生,20歲出頭的年紀,如絢麗燦爛的朝陽;如璀璨奪目的鮮花,這個年紀的哥哥在家大多是全家的寶貝,在幾輩人的精心呵護下成長。
我的哥哥是一位普內科大夫,也是名95后醫護的一員,在疫情到來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醫院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是全隊最小的一名醫生。
在隔離病房里,他不怕苦不怕累,最怕別人說:“年紀小更不準大家以年紀小對他額外照顧。”隔離病房,發熱門診,到處可見他沖在第一線的身影。
1月27日新隔離病區投入使用,新增派的醫護進駐時,因為要和之前工作排班交接,不得不有人連續七個小時,他要沖在前面,在組長那里報了名,連續七個小時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在寒冷的冬夜全身被汗水浸濕。在凌晨四點走下崗位,臉上全是護目鏡、口罩、帽子留下的痕跡,耳背上全是被口罩掛帶壓出的血印。領導知道他連續工作七個小時后都一個個電話里“責備”他。言語中透露著生氣和心疼,同事們看他年齡小,想和他調班,讓他多休息休息,結果卻被他果斷的拒絕:"沒事,我年輕沒對象,沒負擔,多干些應該的!"
我很欣慰,我有一個頂天立地、為人民服務的哥哥,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像哥哥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為人民服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