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大課堂抗疫榜樣心得最新集錦
還有許多的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公安干警……這些普普通通的人,用他們的樸素的言行成為我心目中的英雄群體,他們用自己的無私無畏阻擊了病毒的肆虐。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燈塔大課堂抗疫榜樣心得2020,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燈塔大課堂抗疫榜樣心得1
2020年,一場疫情改變了,我們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尤其是那些面對突然突如其來的疫情,使他們日夜奮斗在一線的人們。在我們這些平凡的人當中,也有這樣一群逆行者,他們就是白衣天使,他們和病魔斗爭和死神搏斗。
早在2003年的時候,非典遍及全國的時候,66歲的鐘南山院士就帶領醫務人員奮斗在抗擊非典的前線,為當時非典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時隔17年,現在已經83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出征,奮斗在抗擊疫情的一線。鐘南山院士的心中只有病人,他說過,如果有了危險,醫生都逃避,那要醫生做什么。可見,鐘南山院士有著一名科學工作者,堅持真理,敢于探索的精神,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李wenliang醫生,他是這場疫情的吹哨人,他也是奮斗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他早就向外界透露了有關這場疫情的信息,可是因為被誤認為造謠者,并且被警示和訓誡。后來他不去感染了病毒而離開了,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是平凡而偉大的。
還有許許多多的白衣天使,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我們能早日度過難關。我堅信2003年的非典打不倒我們,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打不倒我們,2020年的肺炎也不能把我們給打倒。我們現在在家,不出門是"宅"也是"戰",讓我們一起向白衣天使致敬!
燈塔大課堂抗疫榜樣心得2
白衣天使是對醫生的美稱,醫生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崗位了,他們是一次次與死神作對搶人的天使,他們是只為他人著想,不為自己著想的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他們又何嘗不是一個個搶著沖在布滿硝煙的戰場上呢?
鐘南山院士,現今已有八十多歲的高齡,在2003年的SARS冠狀病毒中,鐘院士主動承擔廣東前線的重癥患者救治工作,并和團隊總結出診療原則。新型冠狀病毒來臨,他告誡我們少出門,卻自己默默買了一張通往武漢的動車票,和當年一樣同前線的醫護人員,更是戰友,一起抵御新型冠狀病毒的入侵,加急研制疫苗,還時不時的通過屏幕,讓我們了解更多的預防病毒的知識,在記者的采訪中,談到了抗疫,鐘院士不禁淚流滿面,一度哽咽,眼中飽含淚水,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因為戰友李文亮的逝去,不禁黯然淚下,一個八十多歲的老男子漢因為疫情而淚流滿面,他是一個真正心系百姓人民,敬業愛國的好醫者,一個殺敵眾多的好戰士,就如那成語醫者仁心,鐘爺爺,我們為你點贊!
李文亮醫生,鐘南山院士稱其為中國的英雄,可年僅三十四歲年紀輕輕的他卻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吹哨人,在2019年12月30日他看到一個病人的檢測報告,結果高度疑似SARS冠狀病毒,他就在微信群中提醒同事做好防護,可疫情初期,大家尚未引起重視,武漢警方將他視為造謠者,要求他簽了訓誡書。隨后他接診了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不久也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且出現嚴重疹狀,住進了ICU,還發文稱,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恢復以后還是要上一線。可惜,他不知道自己沒有繼續救人的機會了。他不僅是醫生,還是兒子,還是父親,他的第二個孩子還沒感受過他的父愛,還沒看過一眼他的樣子,可他為了人民,他走了,他是英雄戰士!李醫生,一路走好!
其實還有很多的無名戰士在前線努力的與新型冠狀病毒抗爭,跟著我去看看吧。看,因為戴了一天的護目鏡,他們臉上出現了一道道的紅色印記;看,為了方便穿戴防護服,愛美的她把一頭秀麗的長發剪了下來;看,因為過度的勞累,他們在地上躺著就睡著了,夢里是否有最掛念的人吶——·孩子們是否在家里想著自己在一線奮戰的父母。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勇于奉獻的故事,一條條連接人心的暖流,一個個戰士撐起的強大后盾,讓我們在冬日不再寒冷,不經歷風雨怎能遇見彩虹,相信很快在前線的戰士們必定能敲響勝利的戰鼓,和朝思暮想的親人團聚!相信那一天在不久的將來。
燈塔大課堂抗疫榜樣心得3
他沒有干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也不是什么著名的人物,可他有的是踏實肯干的心態和默默無聞的服務精神。他雖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外賣小哥,但他一直默默的用實際行動在工作崗位上奉獻著。
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其貌不揚,老實厚道的人,始終以無私奉獻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從2019年12月入職以來,嚴格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認真學習配送業務,工作中樂于奉獻。其他同事有任何困難,他都主動幫助,凡事都能在別人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他工作閑暇之余,又會幫助站點整理站務,衛生。
2020年春節期間,當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一場突發的疾病打破了春節的祥和。當人們都在搶購防護用品時,他把自己家的酒精拿到站點,親自消毒。他把準備請假回家過年的計劃取消,選擇繼續堅守崗位。疫情發展迅速,餐館逐一停業,他每天送大包小包的外賣。如果配送超時,他耐心地和顧客交流,人們一致給他好評。
還有好多像宋永會這樣的人,在他們平凡的崗位為抗疫做貢獻,感謝他們的堅守,向他們致敬。
燈塔大課堂抗疫榜樣心得4
在疫情發展呈現出蔓延之勢時,正是除夕之夜,大家本應該在溫暖的家中陪伴家人等待新年的鐘聲敲響,但是有些人卻義無反顧地沖向武漢。他們就是一個個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
面對嚴重的疫情,醫護人員們主動請戰,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用他們的行動,讓我看到了白衣天使的無畏、堅韌、奉獻與堅守;用他們的生命,守護大眾的生命,讓我們致敬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
搭載醫護人員的飛機一到武漢,他們就緊急奔赴自己的工作崗位。因為新冠狀病毒肺炎會傳染,醫護人員必須要穿好幾層專用隔離防護服,一穿就是三四小時,換班休息時汗水幾乎濕透了衣衫,但是他們并沒有叫苦喊累,因為他們是白衣天使,他要給疫區病人帶來戰勝疾病的希望。
幾天前有一位記者問抗疫一線的一名白衣戰士“參加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你有自己的顧慮嗎?”那位醫護人員說“顧慮肯定有。”記者又問“但你為什么還是義無反顧地來到抗疫一線?”她是這樣回答的“因為我們是醫生,穿上白大褂,我們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聽到她的回答,一剎那間,我對醫護人員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為什么他們要冒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危險義無反顧地投身抗疫一線,因為他們是醫生,他們心中有“治病為民”的信念,這種信念深深地扎根在他們每個人的心中!
愿疫情能早日控制,愿武漢及全國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早日康復,愿在抗疫工作中無私奉獻的白衣天使們平安歸來,愿東升的太陽再一次普照祖國大地……
燈塔大課堂抗疫榜樣心得5
2020的春節不是一個普通的春節,疫情注定了它是充滿血與淚的。疫情的爆發雖然在武漢市,但它牽動的卻是整個中國的心。因此,他們出現了。
在人們驚慌失措時,他們挺身而出;當人們痛苦萬分時,他們奮勇拼搏!他們,就是那千千萬萬的白衣戰士。他們為大家戰斗,為人民奉獻。他們奮戰在一線之上。他們不曾,也不能離開戰場,因為他們知道,一但稍稍松懈,疫情便會蔓延!他們在生死之間工作,與死神斗爭。將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自己卻擁抱了死的恐懼。單霞正是茫茫人群中的渺渺一位。
1月26日,湖北武漢,90后護士,兩個孩子的媽媽——護士單霞,投入抗擊疫情時,毅然剪掉了齊頭長發“光頭明志”。
剃光長發,單霞卻笑著對同事說:“沒有關系,頭發沒有了可以再長嘛,現在的首要問題是,保護自己的同時,盡力去救更多的人。”
郭琳,只是一位護士,但她卻將護士的職位演繹的豐滿、盡職。在人海中逆行的她充滿自信,她發出了堅定的聲音:“請相信,我們一定凱旋而歸!”這是她的選擇。什么重要,也沒有生命重要。但她的選擇卻是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更多的人。
醫生,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家人是別人的孩子或父母。面對疫情,他們也怕,但是責任讓他們選擇了逆行,勇敢面對。
同樣,這幾天火爆朋友圈的還有一位名叫鐘南山的院士,或許在此之前我們對于這個名字是很陌生的。但是對于那些經歷過2 003年非典的醫務人員,他的名字是值得每一個人敬畏。
2003年“非典”肆虐,作為疫情重災區,廣東省召開會議對這一結果進行討論。輪到鐘南山發言時,他沉默良久,搖搖頭——他不同意典型衣原體是引起這次疫情的元兇。最終,他用有理有據的論述說服了疫情防控政策制定者。后來的事實證明,鐘南山的觀點是正確的,他的意見在“非典”狙擊戰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今,84歲的鐘老再次掛帥親征。勸誡國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進入武漢,而他自己卻沖在抗戰的前線,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奔赴武漢,火車上疲憊的身影使人淚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與死神抗爭,與時間賽跑的狙擊戰中,這些可愛又可敬的醫護人員和科學家們,為了守護人民健康,義無反顧,為我們留下最美的逆行身影。我們在此真誠地向此次防控疫情的逆行者致敬!
其實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國難時期這些人才是最可敬的,如果有機會我愿意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