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技館觀后感的精選范文
參觀了中國科技館,深切感受到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科技在現代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科技館觀后感精選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科技館觀后感1 |
初春乍到,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時節,我們實驗中學魯中晨刊小記者團來到位于省城的山東省科技館采風。
一進科技館,同學們便把偌大的展廳圍得水泄不通。帶隊老師安排完注意事項后,同學們就自由參觀了。在序廳,主要是航空航天知識介紹,碰巧火箭發射表演正在進行,同學們立刻聚集在“火箭發射場地”周圍,只見整個發射工作有條不紊,“隆”的一聲響起,火箭伴著“濃煙”升上天空,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在二樓,探索發現展區和創新發明展區形象的介紹了人類歷史的發現壯舉和人類創新歷史上的重大發明,使同學們流連忘返。在兒童科技園,我們親身體驗了充滿各種奇思妙想的科學游戲裝置,我最感興趣是“魔幻小屋”,只要我們一進小屋,就立刻感覺雙腿象灌了鉛,一步也邁不開,不知有什么科學道理在里面。隨后,我們又觀看了4D電影《石油夢想》。
吃過午飯,我們又參觀了“無源之水”,之間一個水龍頭漂浮在空中,沒有與任何水管連接,但是卻源源不斷地向外噴水。經過仔細觀察,原來下面的供水管道是一根透明的有機玻璃管,只不過加了點障眼法而已。俗話說,“水有源,樹有根”,離開了科技,我們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無源之水”啊!
這次采風激發了我們進行科學探索的熱情,引導我們去探索科學世界的奧秘,真是不虛此行!
科技館觀后感2
|
寒假的一天,天氣晴朗,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包頭兒童科技館,科技館里人山人海,我想:原來喜歡科技的人這么多!
走進科技館首先進入我眼簾的是一個非常大的萬花筒,我往前走了幾步看到了一個彈鋼琴的機器人,非常可愛。機器人旁邊有一個千鏡迷宮,突然一個牌子上的幾個大字吸引了我的眼球《為什么太陽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這也是我一直想知道的問題,難道地球有個家叫太陽系?難道地球不是單獨存在的?難道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嗎?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我走進了那間神秘的小屋子。
一位非常漂亮的講解員阿姨笑瞇瞇的向我們講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原來生命存活離不開水、空氣、陽光、適合的溫度和生命生存所需的營養物質。在太陽系中,地球距離太陽遠近適中,所以地球接收到的光照和白天晚上的溫度都很適宜生命生存,而其他星球不是離太陽太近就是離得太遠,或者大小引力不足,都不適合生命生存。聽完講解員阿姨的介紹,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地球屬于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因為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適中且地球上有適合生命生存的重要因素,它們分別是水源,適合的溫度,和充足的陽光,所以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
宇宙真是太神奇了,以后我一定要多來科技館多多探索宇宙的奧秘。好好學習等長大后做一名科學家,繼續探索宇宙中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科技館觀后感3 |
我們來到科技館,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新展覽館前,老師一宣布解散,我們就叫著喊著往里沖去。我沒有盲目地參觀,而是先看了看游覽簡介,了解了各層都有什么,再去參觀。 首先,我參觀一層。一層主要有機械、材料交通能源和航空航天技術四大展區。我們在一層知道了納納米技術和排列原子是怎么回事。 接著,我來到二層。二層有現代通信技術、虛擬人現實、顯示技術、微電子技術、傳感器、電子與計算機應用技術。 后來,我到了三層。三層可算是最有趣的一層了。我對三層很感興趣,因為三層有環境、生命、高壓放電,聲、光、電磁學、腦科學與數學幾大展區,這跟我們課本上講的知識有些相似,所以我對它們很感興趣。其中有一個展覽項目叫“窺視無窮”。我覺得它很好。它屬光學現象。從鏡中可以看到無窮無盡的重復影像,我用手輕輕轉動鏡框,發現所有影像的位置隨之變化,我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就問在一邊參觀的科學老師。科學老師告訴我:“這是一塊由兩塊平面鏡組成的反射成像的光學系統。前面是一塊半透半反鏡,后面是一塊全反光鏡,兩塊鏡子處于平行位置時,具有多次反射成像的特點,如在它們中間放一物體,就可以反射出許許多多的影像,當轉動鏡框改變兩鏡的夾角時,由于光的入射角發生變化,故反射出的影像的位置也隨之變化。”
聽了科學老師的解釋,我一下子明白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我為自己有明白了一個物理現象而高興。
科技館觀后感4 |
這天下午,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財會金融系副主任劉樂山、班主任秦珊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國科學技術館”,感受到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收獲很大。
我們首先看見了一個外形猶如一個巨型魔方的圓形建筑,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新落成的中國科技館。它位于北京國家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內。新館是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綜合性國家級的科技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個主題展廳及公共空間科普展示。主展廳加上特效影視和其他展教活動場地,擁有800多個展項,其中大部分展覽可以讓觀眾動手操作或者親身體驗,真是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并有豐富的科技內涵的展覽。我們感嘆著新科技館的宏偉,一邊邁著輕快的步伐繼續向前行。老師帶領我們看了4D特效影片——《海龜歷險記》。我們都是第一次感受4D電影的神奇特效,感覺身臨其境,同小海龜一起歷險,一起成長。這部影片的主題是通過小海龜的成長,揭示人類生活給環境帶來的破壞。影片使我們感受到特效的同時,也教育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我們接著開始仔細參觀科技館其他展覽。新館一層是科技館展品最多的地方,“科學樂園”采用以游戲化,探索式互動參與為主的多樣化展教方式,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情境,鼓勵大家親身體驗,積極思考,在展覽和互動中積累經驗,鍛煉能力,激發對科學的好奇與興趣!新館第二層“探索與發現”主題展廳分為A、B兩廳,共有166個展項200多個展品,分為宇宙之奇、物質之妙、運動之律、聲音之韻等八大展區,展覽機械互動,視屏演示,幻影成像等多種表現形式,采用多種展示手動結合的方式,營造探索與發現的科學實踐情景。新館三層是“科學與生活”展廳,分為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居家之道、信息之橋、交通之便、機械之橋六個主題展區約有300項展品!新館四層是“挑戰與未來”展廳,分為地球述說、海洋開發、太空探索等七個展區,共138個展項。展覽圍繞“創新之美,和諧之美”的展示主題,讓觀眾在美的環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身為“春蕾生”我們是幸運的。培黎學院如此愛護我們,幫助我們開眼界,增長知識,幫助我們成長,資料共享平臺
科技館之旅仿佛使我們被科技之光洗禮了,使我們更加懂得了科技的重要和神奇。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學習科學文化,掌握技能,揚帆遠航!
科技館觀后感5 |
暑假某一天,我和媽媽來到萬達廣場看科技展覽。
我們來到展廳,看見了一個中小學生畫的一個變形金剛被發表在大紙盒上,形態端莊,十分奇妙。
再來到另一個模形前,看見了一個很大的神舟七號模型,底部有四只發射器,上面還刻著“中國航天”這四個瀟灑的大字和一面鮮艷的小五星紅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我們祖國擁有這樣先進設備真是太光榮了。
又來到另一個模型前,居然看到了偉大的載人飛船,它總體是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這三艙結構組成,重量約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
全長8.86米,最大處直徑2.8米,如果不是模型,那樣子一定更雄偉了。
此外,還有許多偉大的科技展覽,神舟六號等等…
參加了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了解了中國航天的奇特技術。
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勤奮學習,一步一個腳印,打造良好的基礎,爭取長大成為一名科學家,為祖國爭光,為中國的航天技術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