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
寫觀后感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寫作水平,從而促進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如何撰寫優秀的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這里分享一些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1
陽光燦爛,春風習習,我們三年級的全體同學都早早地來到了學校,等待著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三峽博物館。
校園廣播響了,同學們都來到操場上,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同學們邊走邊唱,有說有笑,就像一群快樂在小天使!太陽公公真有本事,把前幾天的綿綿陰雨都趕走了,為我們露出了笑臉。
一路上,鮮花向我們微笑,小樹向我們招手,它們都在歡迎我們這些小客人呢!我們高高興興地跟在老師后面走,時不時擺出優美的姿勢,讓老師給我們拍照,隊旗迎風飄揚,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艷。美麗的長江沿岸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放眼望去,剛鉆出地面的小草,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滿眼都是。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一陣清風拂過,我們的長發也隨風飄動,頓時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達了目地的地――三峽博物館,同學們懷著激動和好奇的心情跟著導游來到了博物館大廳,這里寬敞幽靜,所有的同學站在這里都不覺得擁擠。博物館以收藏、研究、陳列和展覽萬州區所轄范圍內的古代史、近代史、科技知識的實物和資料為己任。館藏戰國以來歷史文物500余件,其中有巫山大廟化石,花溪懸棺等。戰國青銅虎鈕淳于和銅壘蓋、漢代陶俑堪稱國寶。在那里我也親眼目睹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化石。我們跟隨著講解員阿姨一路參觀,有時停下來記錄,有時在景點前駐足,有時和好朋友合影留念,當走完所有大廳時還真有點戀戀不舍呢。
當我們都還沉浸在參觀后的神奇和快樂中時,老師又在召集我們整隊返校了。經過一天的徒步旅行,同學們都累得趴在了課桌上,雖然很累,但是很值,因為這次參觀不僅使我們增長了見識,了解了萬州的歷史,而且磨練了我們的意志。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2
博物館是個珍藏著許多寶物的地方,參觀博物館能讓人學到很多知識。今天下午,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就來到汕頭市博物館參觀了。
進入博物館,里面有好多個展廳。我們先到二樓的C展廳,里面立著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南海遺珍”。我想:這應該就是這個展廳里要展示的東西了吧!老師讓我們從前言開始,按順序觀看、琢磨,一直看到后記。我們根據老師的提示,認真地從前言開始。
閱讀,使我清楚地知道“南澳I號”沉船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特殊類型,具有文化線路類型遺產的典型特征……沉睡在水下400多年的明萬歷年間古船“南海I號”,出水了2.7萬余珍貴文物……看完了前言,我們便開始參觀了。我們參觀了紅頭船模型,參觀了珍貴寶物。我們知道,不管是紅頭船,還是各種珍寶,都是歷史的傳承。每種遺珍,都是那么寶貴,那么漂亮,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寶物,我們在這里看到的,也一樣,跟其他地方的寶物完全不同。在參觀展廳的時候,我們突然在一個角落里發現了一個大屏幕,屏幕前還擺著幾張長椅,屏幕上還播放著“南澳I號”勘探與文物出水的情景。我們便坐了下來,既仔細也認真地觀看著。
出了C展廳,又進D展廳,里面也是寶物擺了一大溜,看也看不完……我們只能左瞧瞧,右看看,再用手表把寶物拍照保存下來,等回家后再慢慢來看個夠。
博物館是個珍藏了許多寶物的地方,也是個珍藏著許多知識的地方。參觀博物館,能讓人學到很多的知識,真開心!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3
走在校園的大道上,陣陣涼風吹來,帶走我身旁的熱意,這時我正帶著高興不已的新消息回家--明天的校外教學,是要去聽聞以久的博物館。
到了學校,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搭上安排好的校車,在和同學的談天聲中,車子很快就到達目的地。車子慢慢開進隧道,原以為只會是灰白色普通的隧道,我卻聽到了同學連連的驚呼聲,我好奇地往外看,原本應該是無色的隧道墻上,用馬賽克磚拼出了不同的圖案,彷彿是一個歡迎式,歡迎我們來參加這一場藝術盛宴!進到館中,里面人山人海,我想大家都是來觀賞博物館的三大寶貝吧!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我和同學們一起前去參觀三寶之一--翠玉白菜。一到展示的地方,同學們全部一擁而上,終于換我看了,整個翠玉白菜在展示燈的照耀下晶瑩剔透,閃著光,十分雅致,仔細看上面還有三只昆蟲,栩栩如生。
接著,解說員又帶著我們去看了些展物,其中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分別是:象牙雕成的小塔,和古代的武器;象牙雕成的小塔,小巧玲瓏,塔中的各個細節都被一一呈現,整座塔從里白到外,彷彿透著光;古代的武器大多用銅制,看著用來殺戮的武器上的各式花紋,美麗中帶著危險,使我著迷,華麗無比。
在繁忙的日子中,解說員帶著我們參加了一場藝術的盛宴,在要和博物館道別之際,原應疲累的身軀,卻因為這場盛宴帶給我的悸動中,不曾疲倦。
大人在工作,小孩在上學,在這忙碌的城市里,不妨停一下手邊的工作,去參加一場藝術的盛宴吧!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4
10月18日下午,由學校組織三年級同學參觀博物館。以前我聽媽媽說博物館是用于陳列、展覽有關革命、歷史、文化、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文物或標本的場館。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班主任劉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同學坐著大巴車來到了塘沽博物館。
剛進大廳,我就看到了一個圓形的房子,房子里分別有東西兩扇門,我們先走進東門。這里陳列的都是革命年代的物品,有大炮、手槍、子彈、還有戰場上最后的兩位將軍的頭像。看到這些,就好像回到了革命年代,仿佛看到了解放軍戰士在戰場上沖鋒陷陣,與敵人生死搏斗。講解員告訴我們,是戰士們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給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英雄們的事跡令我肅然起敬,他們的高大英勇的形象浮現在我的眼前,我要向英雄們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接著我們來到了存放生物標本的位置。在這里我看到了草本植物和深海里的魚。最有趣的是我看到了一張漁網,講解員告訴我們,不同的漁網可以做不一樣的事情。我在想,我要用漁網做什么事情呢?這個問題我需要回家好好想一想。隨著講解員一步步向前走,我又看到了很早以前人們用木頭做的推車,據說這個是以前人們的交通工具,用來運輸大量的、較重的物品,因為當時經濟不發達,所以只能用木推車,工作非常辛苦。
終于來到西門了,原來西門還擺放著許多漂亮的貝殼呢,我非常喜歡。看到他們姿態萬千地擺放在那里,真想動手摸一摸呀。啊,這個更好看,泥人張!一個個小泥人活靈活現,像真的一般,表現了各個時期不同人群的特點,簡直讓人愛不釋手。
參觀時間結束,雖然短暫,但是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知道了鴉片對人們的害處,了解了歷史文化,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為國家,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5
研究歷史是我最大的愛好。每到假期我都會踏上探索歷史之旅,這個寒假也不例外,我參觀了位于玉皇山腳下的南宋官窯博物館。這里曾經是南宋最重要的窯址之一,許多著名的瓷器作品都出自這里。
一進場館大門,我的目光就被一堆瓷器殘片吸引住了,這些昔日的御用瓷器原本可以成為我中華民族的瑰寶,但它們終究沒有經受住金元的鐵蹄,而被毀于一旦。我們繼續參觀,看到有些青瓷殘片的命運要好得多。現代工匠們用靈巧的雙手,將它們重新拼粘在一起,恢復了它們往日的姿態。隨后我們欣賞到了真正的南宋官窯,領略了中國各大名窯的風采。在參觀中我還觀察到了一種現象,早期的唐代青瓷顏色偏黃,而南宋時期的官窯顏色掌握的就恰到好處。后來我才知道,瓷器的顏色與燒制的溫度也有關,隨著科技的發展燒制的溫度就會更精確,瓷器的顏色也不會太過偏差。走出了青瓷的世界,我們又去欣賞了美麗的康雍時期的外銷青花瓷,這些瓷器可謂是中西合璧,但也各有特色。康熙青花較為飽滿,而雍正青花更加生動。
走出了場館,我們進入了陶藝學習中心,開始自己制作陶器。制作陶器看似容易,其實卻困難重重,我做的滿身是泥,最終還無功而返,真是有些遺憾。
這次參觀讓我對歷史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濃厚的興趣,我要在下個假期繼續探索歷史,把整個歷史長河灌輸到我的腦海中。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6
暑假里,我們全家去上海看望舅舅和舅媽,順便想參觀一下我夢寐以求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到了舅舅家,我把想法告訴了舅舅和舅媽,他們欣然答應完成每日的學習任務就會帶著我和妹妹去參觀自然博物館。
我和妹妹為了愿望的實現,每天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終于到了周末,我和妹妹向著夢想出發了,一路上我滿心期侍,我還沒去過自然博物館,里面有什么?博物館什么樣子?這些問題都在我腦海里縈繞盤旋,終于來到了自然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很大,是個方形建筑,像一個高大上的辦公寫字樓的模樣。
舅舅到售票處買好票,我們一起進到博物館中,按照游覽順序,我們先參觀了“生命出現”的景點,里面呈現出宇宙大爆炸后的生命起源,還有所有星球的模型,然后是恐龍化石和一些史前動物的標本,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會動的肌器三角龍、馱龍和中國鳥龍,他們惟妙惟肖的形態仿佛把我們帶入到了遠古的恐龍時代。接著,我們去參觀了“蝴蝶暖房”,蝴蝶暖房里有成千上萬種蝴蝶,他們揮動著漂亮的翅膀在暖房里飛來飛去,好像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妹妹非常喜歡這么多漂亮的小蝴蝶。最后,我們來到了植物園里面,這里有很多的熱帶、亞熱帶植物,花團錦簇,綠樹成蔭,這些美麗的花和茁壯的樹木把我們帶入到了一個綠色的美麗世界。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的就到了閉館的時間了,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這里,結束了自然博物館之旅,我很開心,因為生命的起源和只能在熱帶城市見到的花花草草、美麗的蝴蝶全都濃縮在這個自然博物館中,太神奇了。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7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于地鐵13號線,它特意建立了一個站點,并設有多個出口,給予前往觀光游覽的人們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綠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館,門票30元,人好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兩具高大的恐龍骨架,超大無比的大恐龍一下進入眼簾,那仿真模擬的深沉高亢的聲音在整個空間回蕩,似乎一下子把觀光的人們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幾萬年前。。。
展廳里還有許許多多動物的標本: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虎、亞洲象、梅花鹿、羚牛、揚子鱷、白鱘、獅子、長頸鹿、袋鼠還有恐龍蛋等等,那動態十足的摸樣,栩栩如生。
生命的長河奔流不息,綿延至今40億年,誰也不能窺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羅棋布,編輯海洋、天空、陸地,誰也無法令它們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時空,濟濟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長河匯聚凝結一瞬。一件件的珍貴的標本待給我生臨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這別有洞天的博物館里找尋,追溯,甚至可以親身體念遨游星空的感受與美輪美奐的奇異過程。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各場館錯落有致,是根本看不過來的,當我們依依不舍離開的時候,參觀的人流還絡繹不絕進入。
上海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的自然科學的一次盛宴。她讓我獲得了不少新的知識,也讓我經歷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8
今天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因為今天我們要去自然博物館參觀。
到了那兒我們就解散了,我和周欣蕊、范彥辰一組。我們先來到了一樓的恐龍展廳,一只巨大的恐龍的骨骼化石立刻映入了我的眼簾。我上上下下,仔細地打量了一番,“我不是在做夢吧?”我小聲嘀咕道。這怎么可能呢?這只恐龍居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腳類恐龍,它叫井研馬門溪龍,體長22米——35米,體高將近四米,其中脖子就占體高的一半,它也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恐龍。我跟這只井研馬門溪龍相比,都成一只小蟲子了,我驚訝得眼睛都瞪圓了。
然后,我們又來到了“動物之美”展區,這里面的動物標本全部是美國的肯尼斯·貝林先生捐獻的,它們來自世界各地。一進到展廳里,我就看到了一只鴕鳥,她好像很生氣,使勁地向前奔跑著。我再往下一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你們猜我看到了什么?四個狒狒正在搶鴕鳥的蛋,其中一個狒狒抱著鴕鳥蛋,回頭看著鴕鳥,它旁邊的狒狒也在回著頭,前面還有一只狒狒,它在回頭看三個兄弟們,在最后面還有一只狒狒,它一直在鴕鳥后面跟著,好像要吃掉鴕鳥似的。那鴕鳥生氣得眼睛都快瞪出來了。再往里走,我們還看見了角長在鼻子上的大犀牛、兇猛的鱷魚、可愛的梅花鹿、穿著黑白條衣服的斑馬······它們每一個都栩栩如生,讓我仿佛置身于動物的海洋。
隨后,我們去了有鮮艷魚兒的海底世界、稀奇古怪的昆蟲化石……
我們還沒有看夠,回去的時間就到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博物館,踏上了回家之路。路上,我仍然沉浸在游覽的回憶中。
走進博物館觀后感600字篇9
今天,我和同學曾天睿一起去參觀了杭州低碳博物館。
早上我們很早就出發了,九點就到了低碳博物館,而博物館要半個小時后才開館。我們就沿著博物館的大樓逛了起來。這座大樓有點怪,下面小上面大。我和曾天睿發現有一串自行車像一座橋一樣連起來。那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向“自行車橋”跑去,原來是一座提倡綠色出行的雕塑。
九點半到了,我們進入了低碳博物館。在一樓大廳,我們發現了有一個電子屏的展臺,上面有博物館大樓的模型,下面的屏幕上介紹了大樓有很多特點,比如下面小上面大可以起到自然遮陽的作用,大樓還采取了別的節能措施。上樓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動扶梯沒有開,就想走上去,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自動扶梯啟動了,我想這個也是一種節能的措施。二樓展示了很多能源的采集方法,我和曾天睿還當了一次煤炭工人,用風鎬采集了很多煤。三樓就更好玩了,除了有很多新的綠色能源的介紹外,還可以當駕駛員,自己動手駕駛自行車、汽艇,汽車和動車,最夸張的是我們還可以開飛機!我和曾天睿輪流開著各種交通工具,狠狠地過了一次當駕駛員的癮!同時也了解了各種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后我們又回到一樓,沒想到一樓的另外一邊還有好玩的東西:有一個鏡子迷宮,進去以后里面都是鏡子,我們用手小心地摸著墻,好幾次都差點撞在鏡子上。在迷宮里走了好久,終于走了出來。旁邊還有一個大水池,里面有很多水利工具,這個又是我們喜歡的游戲。最后我們看了一場環幕電影《帶我去月球》,才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今天參觀低碳博物館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們在里面玩得很開心,也學到了很多低碳科學。我們的地球需要大家來愛護,低碳生活就是愛護地球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