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
觀后感不僅是一個表達自己想法和見解的機會,更是一個記錄自己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途徑。怎么寫好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篇1
說到我快樂的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分享。
爸爸媽媽平常忙得不可開交,好不容易這個星期全家都放假,終于可以出去玩了。爸爸開著他最愛的休旅車,拜訪藝術的殿堂──“博物館”,把所有煩惱拋到九霄云外,放松一下,真是快樂!我們一家六口,浩浩蕩蕩的到了國家博物館參觀。
博物館的花園里,擺放著唯妙唯肖的雕像。到館內六樓樂器館,映入眼簾的是十九世紀的自動演奏鋼琴。彬彬有禮的解說員操作著不同的紙卷式自動演奏鋼琴,演奏出優美的曲子。每一臺自動演奏鋼琴,都有八、九十年以上的年紀了,但還能一如往昔的演奏,真是作工精良,叫人嘆為觀止啊!
六樓還展示有古代的刀劍、盔甲、槍炮、彈藥……等,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到七樓古文物館,埃及的木乃伊、漢朝的金縷衣、古人蠟像的生活型態……等。觀看古人生活的困苦艱辛,我們真的要珍惜現在知識豐富、交通便利、醫學發達的生活。
八樓是自然史館,有比人還要高的北極熊,小巧精致的蝴蝶,還有難得一見的鴨嘴獸……等標本,甚至來自太空的隕石,真是琳瑯滿目,讓我大開眼界!
五樓美術館各式各樣的油畫、素描,令人目不暇接。最讓我駐足的是鎮館之寶之一──“秋收”。在媽媽的解釋下,我了解畫家畫里要表達的當時農耕豐收的快樂。這幅畫與米勒的作品──“拾穗”的意境很相近。更讓我贊嘆的是,人物和馬匹的生動,滿地與整車金黃色的麥草隨風搖曳,彷彿就在眼前一般,我都好像可以聞到微風吹來的麥穗香。沒想到大自然在畫家的筆下,可以這么的栩栩如生。
一樓的區域是復合式咖啡廳,可以用餐、喝茶、吃點心。一樓一小區域是博物館的紀念品販售區。點餐區門庭若市,擠得水泄不通,媽媽只好只買了一盒鳳梨酥回家品嘗。
這次到像藝術宮殿般的博物館參觀,在既快樂又輕松的環境下,得到了很多的知識,真是不需此行!真期待爸爸下個快樂之旅會帶我們到類似的博物館參觀。
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篇2
今日在學校的領導組織下,我們來到位于北京長安街沿線的首都博物館。剛來到這個壯觀的比武官時,我們的心境是無比的激動,從外觀上看這個比我館的設計是十分獨特的,有一個像綠色的大鐘似的東西突出來,拒收這是一個十分大的放映廳。從總體上看這個東西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
一進入博物館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面碩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頓時一股濃濃的京味氣息撲向我們。我們首先參觀了“大英博物館”,在這個館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國博物館捐獻出來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不一樣時期與各大洲。同時記錄了不一樣人群和個人的多樣化表現。在這次展覽中有許多的展品都是舉世無雙的藏品,并且是首次在中國展出。如來自新西蘭的毛利人戰時用哨,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版畫代表作《三個十字架》,達·芬奇的《裸體男子畫像》,拉斐爾的《圣女像》等。我想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著我國與別國文化的交流。經過展出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們的歷史。當然看完大英博物館的展出,讓我不得不向一個問題,為什么要“侵略”別國的文化如果
少一些侵略和掠奪,每一個國家都能夠完好的把持各國的文化,在以后各國的交往中,能夠享受一下各國的文化歷史的特點。還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會少一些糾紛!
中午午飯過后,我們來到首都博物館的其他展館。這個展館一共有五層,每一層都據有各自的特點,并且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明祖的特點與風采。二層的展區主要是一些歷史事件及一些關于歷史事件的產品,在這一層,我們找到了許多關于歷史課上的指示,經過蘭立體電影與詳細地介紹,讓我們對歷史這一學科更加得感興趣,并且知識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時也明白了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幾個重要轉折點的實踐與電表的人物,經過這一層參觀讓我更加的熱愛祖國,并且有一種想為祖國獻出自我全部力量的決心。而第三層則是我國的建筑,進入展館,我們能夠看見許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門上的裝飾品,在那里我了解到我們北京的幾個“門”的分布及名稱。經過我們對“門”和建筑裝飾的了解我們能夠更好地看出,我國古代人的生活氣息及生活習慣。才能夠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我的生活質量。
而四層則是以宗教為主,大多數是以宗教為主,大多數則為佛像的展出,這些佛像顯得十分的莊重,并且具有神圣的感覺,每個國家的佛像都是不一樣的,都具有各國的特點。從中我們能夠了解到,以前的人們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與愛好。以便于我們以后的學習和研究。
最具有民族氣息的就是五樓的展出,在那里我們能夠找到許多的舊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盤”等,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兒,并且還有描繪,嫁娶的展館。真是京味十足呀!讓我們感覺到了老北京人的熱情與熱鬧。并且經過這些東西的展出讓我們明白了許多北京的習俗,和國粹“京劇”的歷史!
總體來說,這次的首都博物館僅有是有意義的,有必要的。因為經過參觀我學習到了許多歷史知識,還看到了世界聞名,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事實的真相,認識了自然。了解到了老北京是如此的熱鬧與好玩。這讓我更加的熱愛學習,熱愛歷史,熱愛自然。熱愛祖國!
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篇3
今天我去參觀了國家博物館,真的是感慨萬千。
展覽分幾個部單元。“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復興之路》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國列強欺負中國人民和人本侵略中國的這兩部分。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了,帝國主義國家往我國大量的運送鴉.片,使社會變的腐.敗,使中國人民失去健康。后來林則徐雖然消滅了鴉.片,但帝國主義仍不放過中國,跟中國打仗。而中國輸了,就跟帝國主義簽定了很多不平多條約,讓中國的土地不再完整,況且中國每年都要賠錢給帝國主義。中國人變得非常窮,滿大街都是餓死的人。而中國人民并沒有放棄希望,而是站起來反抗。1939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但國Min黨并沒有站起來反抗。國土大面積淪陷,日本人占了中國的很多部分。隨只中國人民也開始受欺凌。日本帝國主義大面積屠殺中國人。而中國人則沒有放棄,而是舉起武器去打敗日本帝國主義。1945年日本投降,澳門和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以前一直以為現在的所有都是利索應當的。但是這次觀看中過的復興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變了。中國人民真的很偉大!當帝國主義來欺負中國,人們都沒有飽飯吃,但沒有人低頭!而是掀起革命,讓帝國主義知道中國人民是不能欺負的!當日本來臨時,中國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沒有放棄!日本人大四的屠殺中國人民,想磨滅大家的意志!但是我們的意志不但沒有被抹殺,而是變得更堅固!我們以不屈不撓的精神趕走了帝國主義。中國人民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站起來了!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著、奮斗著、發展著、前進著……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哀悼,一齊歡呼,一齊奮斗,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么,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會不斷發展、進步!中華民族終于能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了!我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中國中人民終于能抬起頭來面對帝國主義了!那些崢嶸歲月我們并沒有白過。中人民可以不再受欺凌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受的恥辱,應該用自己的努力讓國家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現在的幸福是來之不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鮮血和意志還來得!
隨著時間的洗禮,中國已經穿越了幾千年,那些曾經的事件也早已成為歷史。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21世紀,總讓人感到繁華的街區后有一種莫名的空虛。而今天參觀了博物館后讓我意識到了肩上的責任。
清朝末年,是一個讓中國人感到心痛的時期,外國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用鴉.片這樣的毒物來買斷中國市場。中國苦難的命運就此上演。我看到了陳列在玻璃柜中的一份份厚厚的不平等條約時,我的心中有著巨大的哀痛,當我看到泥塑的苦難者臉上那一雙雙無助的眼睛是,有給予了我無數震撼,我從哪眼神中讀出了一種希望的渺茫,生活的苦難,但同時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里千山只等閑。”這是一種怎樣的豪邁。在這個展館里,到處都響著激昂的紅色歌曲,看著革命正處于蒸蒸日上的照片,我也覺得熱血沸騰了。仿佛看到了星星之火,燒到整個中國。終于,在---的領導下祖國站了起來,中國人民站了起來。我感到無比的驕傲,不只是為了不再受屈辱而自豪,更是為了一個個面對亡國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中華兒女驕傲自豪。
在建國初期,我國經濟科技等方面都相對落后。正是有了像錢學森一樣的一批愛國人才,不畏艱辛萬難,堅持研究,這才成就了中國今天的輝煌。他們的精神讓我感動,那種“志在強國,淡泊名利”的獻身精神更是讓我感受到了一種高尚的品德。
現在21世紀的中國早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弱國,曾經那一段段刻骨銘心的國恥訓誡我們“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直至如今,我國仍在努力,為了給百姓一個安定快樂的生活。
走出博物館,幾句話涌上心頭,只要心中有希望,面對名利坦然對待,就總會有迎來曙光的那一天。而,還是中學生的我們,唯有此刻立志,努力學習,在不久的將來也為祖國貢獻出一份力量!在這里,我衷心的祝愿祖國能夠越來越昌盛。
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篇4
今天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因為今天我們要去自然博物館參觀。
到了那兒我們就解散了,我和周欣蕊、范彥辰一組。我們先來到了一樓的恐龍展廳,一只巨大的恐龍的骨骼化石立刻映入了我的眼簾。我上上下下,仔細地打量了一番,“我不是在做夢吧?”我小聲嘀咕道。這怎么可能呢?這只恐龍居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腳類恐龍,它叫井研馬門溪龍,體長22米——35米,體高將近四米,其中脖子就占體高的一半,它也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恐龍。我跟這只井研馬門溪龍相比,都成一只小蟲子了,我驚訝得眼睛都瞪圓了。
然后,我們又來到了“動物之美”展區,這里面的動物標本全部是美國的肯尼斯·貝林先生捐獻的,它們來自世界各地。一進到展廳里,我就看到了一只鴕鳥,她好像很生氣,使勁地向前奔跑著。我再往下一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你們猜我看到了什么?四個狒狒正在搶鴕鳥的蛋,其中一個狒狒抱著鴕鳥蛋,回頭看著鴕鳥,它旁邊的狒狒也在回著頭,前面還有一只狒狒,它在回頭看三個兄弟們,在最后面還有一只狒狒,它一直在鴕鳥后面跟著,好像要吃掉鴕鳥似的。那鴕鳥生氣得眼睛都快瞪出來了。再往里走,我們還看見了角長在鼻子上的大犀牛、兇猛的鱷魚、可愛的梅花鹿、穿著黑白條衣服的斑馬······它們每一個都栩栩如生,讓我仿佛置身于動物的海洋。
隨后,我們去了有鮮艷魚兒的海底世界、稀奇古怪的昆蟲化石……
我們還沒有看夠,回去的時間就到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博物館,踏上了回家之路。路上,我仍然沉浸在游覽的回憶中。
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篇5
10月22日,學軍小學全體二年級的學生來到了杭州運河博物館參觀。運河博物館坐落于京杭大運河畔,古老的拱宸橋旁邊。大多數同學沒有來過這里,博物館大氣而幽雅的設計讓同學們興致高昂,好奇心大起。走進博物館大門,我們在大廳里看到了室內的水幕和水池,流水潺潺,讓大家聯想到了悠悠的古運河。
博物館分為“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等幾個部分。繼續走進館內,我們看到了各種在運河附近出土的文物,有農具、工具、錢幣等等,一件件都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展廳中有一把考古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戈,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近距離地觀察這些古物,讓大家仿佛穿越回了幾個世紀以前,感受歷史的溫度。接著,我們看到了巨大的運河河道模型、造型獨特的古代船只模型,以及和運河有關的名人蠟像。尤其是“運河模擬游艙”,讓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通過這些展覽,我們了解了一千多年以來運河發展的歷史進程,原本熟悉的運河,變得更加親切了。
參觀結束以后,我們開始了自由活動時間。大家意猶未盡地來到博物館旁邊的公園草地,開始進行“美食大比拼”。同學們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餅干、壽司、茶葉蛋、粽子等食物,和大家分享。秋天的午后,天氣特別好。在和緩的秋風吹拂下,我們沉醉在午后的陽光和美食中。這時候,有同學想到了我們學過的有關秋天的課文。于是,大家躍躍欲試地開始了“秋天詩歌會”。背誦完畢以后,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地開始了朗誦。有的背誦課文,有的背誦古詩,還有的朗誦起了自己寫的詩歌。一時間書聲瑯瑯,引得游客們紛紛過來欣賞聆聽,夸贊我們的同學有才華。同學們聽到鼓勵,更加高興了。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傍晚漸漸來臨了。大家享受了美食,又展示了自己,心滿意足地回家了。臨走之前,同學們仔細地打掃了公園的草地,把垃圾一一撿走,扔進了垃圾桶。只有這樣,才是“不負秋光”呀。
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篇6
今天,我們終于要參觀川菜博物館了,同學們沒有一人不像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小鳥,個個興奮無比。
來到川菜博物館,我看見銀杏葉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紗,看見掛在繩子上的各種各樣的謎語像一面面美麗的彩旗,還看見一位廚師用布遮住眼睛飛速地切著面!我們屏住呼吸,真擔心他切著手呀!
不知不覺,午飯時間到了。來到就餐的地方,香噴噴的春卷向我招手;金燦燦的玉米糕對我微笑;白花花的豆花對我跳舞……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熱氣騰騰的餃子了,先輕輕地咬上一口,香味一下子散開來,再輕輕地咬上一口,慢慢地,你會覺得辣里帶了點咸,越往里面吃,咸里又帶了點甜,等你吃完了,一定還想吃。
下午,我們參觀了典藏館,里面有好多珍寶,我最喜歡的是包熊貓餃子了。老師給我發了一坨面,三團豆沙和一盒豆子。我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先把面揉軟,而后壓平,再把豆沙包在里面,然后搓圓。可無論我怎么弄,最后都會漏出一點豆沙,我只好繼續搓,沒想到豆沙卻反而越漏越多,最后還裂開了!好朋友小冉告訴我是面沒有搓軟的緣故,我心一橫,反正都這樣了,只好硬著頭皮在漏餡兒的餃子上安上熊貓的眼睛。做第二個餃子時,我留了點心眼,特地把面搓得很軟時才開始包,包完之后,定睛一看,果然比第一個好的多!盡管還是漏出了點豆沙,可安上眼睛后,變得可愛極了!吸取前面的教訓,第三個做好后,一個栩栩如生的熊貓呈現在我的眼前,我不禁興奮得手舞足蹈起來!
川菜博物館我愛你,下次我一定還要來!
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篇7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于地鐵13號線,它特意建立了一個站點,并設有多個出口,給予前往觀光游覽的人們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綠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館,門票30元,人好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兩具高大的恐龍骨架,超大無比的大恐龍一下進入眼簾,那仿真模擬的深沉高亢的聲音在整個空間回蕩,似乎一下子把觀光的人們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幾萬年前。。。
展廳里還有許許多多動物的標本: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虎、亞洲象、梅花鹿、羚牛、揚子鱷、白鱘、獅子、長頸鹿、袋鼠還有恐龍蛋等等,那動態十足的摸樣,栩栩如生。
生命的長河奔流不息,綿延至今40億年,誰也不能窺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羅棋布,編輯海洋、天空、陸地,誰也無法令它們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時空,濟濟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長河匯聚凝結一瞬。一件件的珍貴的標本待給我生臨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么?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么?你可以在這別有洞天的博物館里找尋,追溯,甚至可以親身體念遨游星空的感受與美輪美奐的奇異過程。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各場館錯落有致,是根本看不過來的,當我們依依不舍離開的時候,參觀的人流還絡繹不絕進入。
上海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的自然科學的一次盛宴。她讓我獲得了不少新的知識,也讓我經歷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走進博物館250字觀后感篇8
中國國家博物館觀后感
每次到北京都有不同的收獲。20__年11月去北京參加紀念鐵道兵成立60周年大會,有幸參觀了鳥巢、水立方和中國國家大劇院。20__年11月來北京參加鐵道兵文化聯誼會有機會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真感不虛此行。
感謝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都海江,這位曾在鐵建工作過的熱心人親自安排,我們才有了這次參觀的機會。20__年11月17日下午,我們如約來到位于首都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親身感受到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氣勢磅礴和中華民族復興發展的歷程。
都館長的安排使我們免除了排隊安檢的繁鎖。在參觀大廳里他簡要的向大家介紹了國博的情況。如今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合并的基礎上組建成立,是以歷史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3月至底,中國國家博物館進行了為期3年的改建擴建,藏品數量為100余萬件,硬件設施和功能為世界一流。在眾多的展廳中我們只是對“古代中國”、“復興之路”兩個基本陳列館進行了粗略的參觀和了解。
漫步在古代中國的10個展廳中,2500多件展品見證了遠古時期到明清間歷代王朝更替的主要脈絡。如仰韶文化鷹形陶鼎、四羊青銅方尊、秦兵馬俑、唐三彩淘釉、明萬歷太后鳳冠等中國古代文物精品,展示了古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發展狀況,使我們更加敬仰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詹擁睦史文化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踏上了“復興之路”。經過修改完善的《復興之路》是國博中的精l,也是案霾喂壅弒厥芙逃的展覽。它通過陳列的1280多件套珍貴文物和870多張歷史照片,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多年間,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和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充分展示了歷史和人民為什么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深刻揭示出歷史和人民為什么必須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全面展示中華民族170年復興之路宏大主題的陳列展覽。陳列共分為五個部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探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的獨立、人民解放歷史重任;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這條“復興之路”上,講解員耐心細致的講解聲聲入耳,看著一幅幅珍貴的照片、油畫、文物,我仿佛聽到了秦王掃六合的馬蹄聲,聽到了甲午海戰的槍炮聲,聽到了解放全中國的軍號響。我和戰友們肅立在一座座雕塑旁,仿佛看到了虎門炮臺、武昌起義、太行山上栩栩如生的群像,他們是革命的先驅,民族復興的脊梁。尤其給我們鐵道兵戰友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鐵路多媒體互動場景,空間模擬的一輛火車,有車頭工作艙,有座椅,墻上的電視是動態的草原景象,讓人仿佛置身于開往西藏的列車之上。
走進國博參觀之后,我思緒萬千,既感慨幸福得來之不易,又感受到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一種強烈的責任感由然而生,如今我們的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加強,實現祖國偉大的復興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任重道遠,不可松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