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
將星隕落,墨藍色天邊,我仿佛看見諸葛亮的悠悠身影,仿佛還能聽見他仰天長嘆;微風吹過,碧綠色草原,我好似看見蜀軍大營燈火通明,好似還能淡淡聽見將士們的悲泣之聲……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1
新三國終于上映了。它的上映免不了要和老版的三國演義相比較。我感覺這兩個版本各有千秋。看了幾集感覺新三國在戰爭場面很氣魄。規模宏大確實把古代戰爭的殘酷表現的淋漓盡致,但在人物刻畫方面要比老版要遜色的多。特別喜歡老版人物,他們的表演出神入化,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那么到位。
舉個例子來說,
一,劉備的出場,始終以哭慣穿全書中,你看新三國哪一次劉備有哭的情節。相反新三國劉備一出場,就表現出他的志向遠大。這一點都被曹操看出。
其他的所謂的英雄沒有看出也就罷了,因為他們算不上英雄。每一次劉備和曹操的對話中,都體現出劉備作為梟雄的一面,城府極深。劉備的城府在十八路諸侯面前就表現出來了。我們也知道,曹操他的志向。他看出劉備的志向,以至于在后來兩個煮酒論英雄時說出: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日后我們也知道曹操也強大了,作為強大的曹操,知道劉備是個英雄,也知道會與他爭天下,阻礙他事來的發展。曹操什么都明白,為什么沒有劉備成大事前把他殺掉呢,如果我是曹操,我一定會殺掉劉備。相反,在老版的三國中,劉備除了會哭沒有別他,表現的很懦弱,從而騙過了曹操,以至于以后鼎足三分
二,曹操為報父仇,進攻徐州,劉備支援徐州,后因呂布在后方給曹操搗亂,曹操做了個順水人情,讓劉備一封信解了徐州之圍。后陶公祖三讓徐州,劉備做了徐州太守,之后呂布被曹操打敗,前來投靠劉備。劉備出于仁義收了呂布。這時,曹操為了消滅劉備和呂布,采用了荀彧的"驅虎吞狼"建議,讓劉備出征攻打袁術,在出征前,劉備為防范呂布,商量誰留下守徐州看家。根據新三國的劇情現在的劉備有三員大將,關羽,張飛,趙子龍。商量來商量去,結果留張飛在家守徐州,看到這兒我就是感覺劉備的大腦是不是被擠了,為什么留張飛在家?我們知道,張飛向來和呂布不和。讓張飛在家,徐州不丟那才怪呢?這是關羽和子龍分別要求留下在家,可劉備卻說出征事事要和二弟關羽你商量,所以讓關羽必須跟著劉備出征,子龍是作為先鋒最好的大將,必須讓趙子龍也一起出征。看到這兒我就很納悶了,難道張飛不是一員
做大將先鋒最好的人選嗎?我們知道張飛也是一員有勇有謀的大將。而且是一員猛將。后來諸葛亮入川,可是讓張飛做的前部呀,張飛成功的完成了入川任務。我們知道趙子龍是智勇雙全的大將,做事細心謹慎,讓他守徐州萬無一失的。如果趙子龍守徐州,張飛也不會醉酒失徐州。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2
校園中洋溢著桂花的芳香,讓人幻想連篇也不免有些短暫即逝。滿壇的花兒已有退隱之意,灑下沉重的種子,這是否是它們為生存而落下的一步棋。
為了生存,歷史的長河中顯現出多少英雄?又淘盡了多少英雄?誰才是真的英雄。
人生如棋,我以為只要能把所剩的棋子放在了最佳位置的人,就是英雄,雖然有的人能預想到十幾步乃至幾十步外,便早早地做了安排,也有的人只能看到幾步。
書中,近乎完人的諸葛孔明,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高手。破金鎖陣,名成八陣圖,“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還能以木雕嚇退司馬仲達,識反骨,遺計誅魏延,最終還是不免,幾年后的西蜀滅亡。
大漢靖王之孫,封建王室的正統,桃園三結義,以擊黃巾出山,最終成為西蜀國主顯赫一時。“遺恨失吞吳”, 亭之敗,七十五萬蜀軍灰飛煙滅,最終自己也客死白帝城,引出托孤一幕,看來與高手相搏,常常一步失策,滿盤皆輸。
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飛,但往往忙中出了錯,想當年曹孟德滅呂布,袁術,袁紹,平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何等威風,何等氣勢如虹。誰料在短短幾年后,也只能倉皇奔命,赤壁之敗,險些命喪華容道,割須剃發避馬超。
有些人下棋,不走到最后關頭決不認輸,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大戰呂布,是何等英雄蓋世,敗走麥城后,突圍被捕后,以熱血報兄弟,展現出一代義神的風范。
想到有些人,稍見情勢不妙就投降,他就不配為一名棋士。
后主劉禪手中仍有數萬軍隊,卻也慷慨稱臣。
人生如棋,要有輸得起,輸不怕的勇氣,若我們輸不起,那還是別下棋,因為沒有人常贏。最傻的棋士就是輸不起,而想重來一局,也就早早向人生告別,人生是沒有回頭路,不能復來,每一步都膽大心細,把所剩無幾的棋子放在最佳位置。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3
說實話,新三國拍的已經很不錯了,和94版的老三國可以說是各領風騷!
當然其中新三國的的情節也有所不同,比如:老三國貂蟬在董卓死后,就隱退,而新三國卻成了一段呂布貂蟬的齷齪而又經典的愛情故事! 而所知的貂蟬拜月也完全沒有,可能在新三國里,貂蟬是很不情愿為大漢除賊的,思想還不夠覺悟!
老三國沒有完整看遍,故不能相比較。
在新三國中的演員,劉備、關羽、曹操、呂布還是得以肯定,形象不錯!
而貂蟬、張飛、趙云完全沒有達到心中的水準!
有人說陳好演的貂蟬,似一村姑,說實在的是演的實在不怎么地,完全沒有貂蟬的嫵媚和妖艷,比陳紅版相差很多,再說化妝、服飾完全不合貂蟬,貂蟬如算失敗豈是一個人錯?
而呂布,風度翩翩,算是對的住"人中呂布"一詞。
張飛,一開始很是討厭,簡直把張飛演成了一個超級SB、弱智的呆子,形象后來倒是慢慢認同了,張飛不是李逵,怎么還算有點頭腦的將才! 趙云,算是平平吧,唯一的一點,就是認為還沒達到超級帥哥的程度!看了新三國有很多感慨也有不少失望的感覺,首先,仿佛現在大多數的翻拍劇都存在一個通病,那就是演員的選擇,總是不能選到合適的演員來出演角色,也許現在太過于注重明星效益吧。放眼當年的三國演義,唐國強在當時只是個小生級別,但是他塑造了一個經典的諸葛亮形象。再看集結號,全是不出名的演員,但同樣使集結號票房口碑雙贏。那為什么現在的三國總要讓一些到出名不出名的演員來出演某些角色喃?并不是因為演技,而是有些人生來就不適合出演某些角色。像新三國里面的劉關張、呂布、貂蟬、董卓等等之類的本人覺得看起來太別扭了,劉備說話一副背書的樣,張飛面白,把胡子一剃根本沒一個鋼猛的樣子,關羽我總看起來沒武圣的那種神,不高傲,身材也不夠高大……其他就不多說。
第二,不應該把所有人公認的經典劇情一筆帶過,桃園結義多經典的一幕十秒鐘就被高導演完了,拍了九十多集的戲都不知道把重點放到了哪里,真的讓人欲哭無淚。就算要把曹操的奸雄形象降低,想讓世人知道他是一代梟雄,也不該太重視他了吧,簡直像他的個人傳奇。要知道劉備在人們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地位。所以高導一碗水可是沒有端平的。
當然,新三國也有很多它的可看性,一是場面大、二是劇情細,以現在的科技的確拍出了很多戰爭的大場面,這是看點。還有新三國把文官的謀略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不得不說很有看頭。當然還有很多可看的地方我就不一一寫出來了,大家慢慢看了就會有感悟。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4
這個寒假, 我看了<<三國演義>>這部大型古裝電視連續劇. 這部電視劇反映了三國時期三國鼎立的政治局面. 在眾多人物當中, 我最崇拜的是魏國的創始人—曹操.
曹操, 字孟德, 小字阿瞞, 相國曹參的后裔. 我非常欣賞他求賢若渴的品質. 他為了求得關羽, 不惜贈送千里馬 、玉帛、美女 ,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還上奏秦皇帝加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在許攸來投他時, 他竟然連鞋子都沒穿就跑出大帳迎接許攸,官渡之戰之所以能取得勝利,許攸功不可沒.曹操的偉大就在于能夠理賢下士,重視人才.但曹操自身也存在著致命的缺點.他生性多疑,導致屢次中了諸葛亮的計.因為楊修猜到了曹操的內心所想,曹操就認為楊修是個危險人物,于是找了個借口把楊修軍法處置了,曹操也因此大敗而歸.曹操臨死前夕,曾召華佗給他看病,華佗認為只有開顱手術才可醫治,曹操誤以為華佗要殺他,因此把華佗斬了,一代神醫就這樣死于一代梟雄之手,這不能不說是歷史性的悲劇.
后人稱曹操是一代奸雄,但我不這樣認為,曹操的雄才偉略是人所不及的,正如一代偉人毛澤東評價的那樣: 曹操知人善用,多謀善斷,這個人很行,是真男子,大英雄。“
劉備不能堪稱梟雄,他只能稱是明主,不聽信讒言,他的天下是諸葛亮幫他打下來的,幾乎所有事情,他都需要諸葛亮來出謀劃策,后來,他卻為了替自己兄弟報仇,喪失了六十萬將士的性命.六十萬啊!他舉的可是傾國之兵啊!難道他沒有想過曹操會趁此機會攻打四川嗎?朝中雖有諸葛亮等人把持,可兵力不夠,如何抵擋?劉備有時的表現是不顧大局,有時還有點懼強之嫌,,不然,在捉了劉岱之后為什么不把他殺了,既然你已和曹操為敵,對待俘虜只有招降和斬首兩種,他這么做就是就懼怕曹操的勢力.因為當時劉備的勢力還不及曹操的十分之一.而曹操的主力部隊在袁紹那里,所以沒有一舉殲滅劉備,使得劉備僥幸逃過此劫才一步步壯大起來的.
劉備的得力助手諸葛亮堪稱一代奇才,他知天時,曉地利,還未出茅廬,就把天下分得一清二楚.他機智聰明,思維縝密,盡職盡忠,臨死時把蜀國上下安排得脫脫當當.諸葛亮曾七擒孟獲,六出岐山,還招降了文武雙全的姜維.最值得一提的是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那個情節.當時諸葛亮已經料定曹操必定經過華容道,于是,諸葛亮在通往華容道的各個關卡都設了伏兵,意在把曹操逼上華容道.因為他清楚,以他們當時的勢力,無法與東吳抗衡,曹操一死,天下就會落到孫權手中,劉備豈不失去了統領天下的機會?同時,他很清楚關羽的為人,此人意氣深重,必定會放過曹操,于是演繹出感人至深的 “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但我覺得諸葛亮跟錯了人,如果他輔佐曹操,天下早就統一了,又何必跟著劉備動征西討呢?
<<三國演義>>是一部巨作,此片氣勢磅礴,真實地再現了三國時期戰事連綿,哀鴻遍野的戰爭場面,及人才輩出,各領風騷的英雄時代,堪稱文壇佳作.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5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贊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于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里,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著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后,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 ,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里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 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么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里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著趙云,跨著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云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于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云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后,伊藉執著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說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于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里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啟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為重;
(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舍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著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于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