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300字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是一部依據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寫成的很有影響的長篇歷史小說。 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1
三國演義,演義三國。相信大家都對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有所了解,且都與我一樣對三國中的英雄人物敬佩不已。不過,其中最受眾人稱贊的當數諸葛亮了。
傳說,諸葛亮會呼風喚雨,還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厲害人物。因此,有很多同學崇拜他,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他那樣的人。我也常常想:假如我是諸葛亮,我會干些什么呢?
假如我是諸葛亮,我會幫助劉備處理國事,整治朝綱,并且告訴他一定要勤政愛民,教育好子孫,這樣就不會出現劉禪這樣一代不如一代的情況,也就不會使蜀國的江山落入曹操之手了。
假如我是諸葛亮,我會在有生之年創建自己的“后續人才資源隊”,不讓蜀國從人才濟濟變得人才沒落。
假如我是諸葛亮,我不會一個人單干,我會講究團隊精神,并建立屬于自己的團隊。
假如歷史上有我這樣的諸葛亮,歷史就改變了。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2
今天下午,我在家看《三國演義》打開《三國演義》,我便被發生在那年代的戰爭頻繁,民不聊生的亂世中的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深深的吸引。
人們都說“亂世出英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雄才大略的曹操,神機妙算的的諸葛亮,神勇忠義的關羽,堅忍不拔的劉備………這些人物有的奸詐的、有忠義的、有多疑……。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曾在歷史的舞臺上揮灑汗水。指點江山,成就了一番偉業,贏得了光輝燦爛的人生。
諸葛亮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欣賞他的神機妙算。佩服他的雄才大略。《出師表》更讓我們看到了那顆“死而后已”的心。
合上《三國演義》那種感覺依然回蕩在我心頭。讀《三國演義》不但增長了知識,也增長了見識。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3
暑假里我閱讀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本歷史著名小說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內容十分精彩生動。這本書講述了魏、吳、蜀三國紛爭故事。三個小國由弱變強,最終形成三國鼎立故事。今天被打敗了,明天又東山再起,真是勝敗乃兵家常事。戰場不怕輸贏,一次失敗并不能證明不行。我很喜歡第一篇故事情節,當時國內大亂,土地寸草不生,百姓們紛紛叫苦,就在這時候,三個救國英雄桃園結義,他們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個英雄為了共同的理想,意氣相投,舉酒結義,對天盟誓,共同實現人生美好理想。
還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的故事很是感人。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協助自己打天下,劉備前后一共去了三次諸葛亮茅廬。前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劉備第三次也是再三請求才同意出山協助劉備,從此以后,劉備如魚得水,打了很多勝仗,讀完以后。我明白了,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別人,而且還得十分的真心誠意。還有赤壁之戰中周瑜使用苦肉計來騙曹操,然后再用火攻,最后周瑜成功把曹操的戰船燒毀了,逃跑的時候又沉船了。
總之我看完書后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作者的寫作能力淵博。對故事里人物十分佩服,刻畫栩栩如生,受益匪淺。故事中人物不是武藝高超,就是神機妙算。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弘揚祖國先進的文化。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4
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劉備、關羽、張飛。
這本書主要寫了劉備、關羽和張飛在桃花園里結拜為兄弟。而且他們每人都打制了一把兵器,并招了五百多名鄉兵,一起踏上了投軍之路。公元189年4月,董卓手握重兵,眼看曹操的刺殺行動沒有成功,董卓更是囂張,這時,大司徒王允想出了一個辦法,利用自己府上的歌妓貂蟬,接近董卓,尋找機會下手,幾天之后,王允的美人計成功了,刺殺董卓的行動圓滿結束。
讀了這本書之后,我發現劉備、關羽和張飛都是十分善良、正直之人。雖然沒能把董卓殺掉,但也讓他們的敵軍大敗,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最大的感悟是,做人一定要知足,一定要像足智多謀的王允,和一身正膽的劉備、關羽和張飛,不能像呂布那樣有勇無謀,也不能像曹操那樣有謀無勇,更不能像董卓那樣貪得無厭。
真喜歡《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5
有句古話說的是:老不看水滸,少不看三國,我雖不知其意,但也一直沒讀。到現在我就要上五年級了,屈指數了一下四大名著中,我還剩下《三國演義》和《紅樓夢》沒有看了。這個假期我便細細品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共有50個章節。起初最吸引我的是第一章節宴桃園豪杰三結義。它主要說了劉備在酒樓與關羽、張飛一場歡談后,劉備說:咱們三人一起團結兄弟,同心協力,然后可圖大事。他們宣誓:劉備、張飛、關羽,雖然異性,結為了兄弟,就要同心協力,救困扶危。
這一幕后來變成了人們廣為傳誦的佳話,我的腦海情不自禁地浮現出了我的好朋友的身影。小樊和我是同齡人,但是我兩個學習成績差距很大,今后我要向他學習,拉近我們的距離。今后團結一致,和平共處!
《三國演義》給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使我們受到了教育。讓我們懂得了:同心齊,泰山移。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6
《三國演義》這本書講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軍起義失敗,吳、蜀、魏、三國爭取天下的故事。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火燒赤壁》。話說周瑜和曹操軍隊來到赤壁。兩軍在長江南北遙遙相對,不分上下。因為曹操的士兵大多是來自北方,乍到南方,不服水土,坐起船來,十個中有八·九個都暈船,吃什么吐什么。更別說在船上打仗了。于是曹操派人把船一只一只地連在一起。這個辦法還真靈,暈船嘔吐的人馬上減少了一大半了。根據這個情況,周瑜和黃蓋下定了苦肉計:“先讓黃蓋詐降曹操,然后在駛入曹操大營的船上放大火,讓他折了一半的人馬,逃回了江陵老家。這場戰讓周瑜和劉備的實力越來越強,還讓曹操第一次嘗到苦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不光靠實力、還要靠智慧和知識,正如俗話:“知識就是力量!”
三國演義電視劇觀后感7
說起《三國演義》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書主要講述的是東漢末年,有三個很強盛的國家分別是魏國,吳國,蜀國,呈現出這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后由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
書里不僅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曹劉煮酒論英雄”等有趣經典故事,就連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栩栩如生,五虎上將中關羽的氣宇軒昂,張飛的心直口快,趙云的從容不迫,馬超的勇猛無比和黃忠的老當益壯。還有曹操為人多疑,劉備以德服人,孫權重用人才。使人置身于三國感受當時的風光與凄慘。
近日,我還去了南山博物館,看了《三國志》文化展,近距離感受三國。里面有很許多歷史的文物,這都是研究三國的第一手資料。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讀一讀這本書,體會三國戰亂紛爭,群雄并起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