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春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心得
新春第一課短片還向同學們傳授了疫情防控小知識和生態環保理念,引導大家健康生活、熱愛自然等理念,那么關于2021年《新春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心得內容要怎么寫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年《新春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心得大全,歡迎參閱。
《新春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心得一
2020年的除夕夜在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一片灰色中到來了。這真是一個太過濃墨重彩的戲劇性時刻,渴望與親人團圓的熱切與越來越發酵的疫情,注定要讓所有國人經歷一場理智與情感的拉鋸戰。
本來應該是舉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然而,疫情無情人有情,面對疫情,忙碌了一年的醫務工作者,主動放下了手中和家人相聚的碗筷,取消了陪愛人孩子外出度假的行程,廣大干部更是主動請纓,重新披上“白衣”,頭戴“燕尾”,義無反顧地沖到最前線,去守候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去實現初心使命。疫情面前,在醫護工作者的字典里,絕對沒有“退縮”二字!
武漢,你作為我們中國歷商業發展的重要地理樞紐,你不能倒下,我們在背后支持你,不要忘了你背后還有我們強大的祖國!“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抗擊疫情,共渡難關,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疫情當前,眾志成城!98年的洪水,03年的非典,08年的汶川地震,13年的H7N9,19年的臺風,我們中國都挺過來了,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我相信我們也一定能挺過來!
當前,疫情越來越嚴重,確診人數也不斷增多,有的病人因此而喪命。正值青少年的我們,也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微不足道。努力做到“不出門、不串門;不聚會、不扎堆;不信謠、不傳謠;勤洗手、多通風;如有不適,科學就醫;不恐慌,共克時艱!”
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開篇部分就說了這么一段話:“疾病是生命的陰面,是一重更麻煩的公民身份,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份,其一屬于健康王國,另一則屬于疾病王國。盡管我們都只樂于使用健康王國的護照,但或遲或早,至少會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們每個人都被迫承認我們也是另一王國的公民。”桑塔格在這本書里想要提醒人們的就是:面對疾病時,不要去賦予過多的修辭和感情色彩,而是正視它。面對疫情同樣如此,與其不著邊際的恐慌,不如沉下心來看看這些真正有意義的數據,這才沒有辜負那些日夜奮戰在一線的人們用勇氣和專業素質為我們換來的寶貴信息。
正如《你的答案》這首歌中的歌詞一樣:“勇敢的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打破一切恐懼,我們能找到答案,哪怕要逆著光驅散黑暗,丟棄所有的負擔,不再孤單”作為我們華夏子女,理應肩并著肩,心連著心,共同努力,度過這段“非常”的時期!武漢,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國,加油!
隔絕疫情,但不隔離真情。只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定信心,每個人的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提升了,疫情這個魔鬼必將無處藏匿。
《新春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心得二
有一座城市,叫眾志成城;有一批戰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種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種信心,叫萬眾一心!
2020年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里,注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地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凈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艱難。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謹遵醫囑,靜靜地待在家中。我們為武漢憂心忡忡,我們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興,為武漢的人們牽腸掛肚。
與此同時,有一群人,他們正沖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后的億萬中國人筑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群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鐘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斗在抗非的最前線上,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后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前線;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說:“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說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護人員一起奮斗!”
這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愿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為了誰。他們也許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并不光鮮,甚至有點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他們,守護著健康,保衛著生命。
普通的我們無法到達正面戰場與病毒作戰,我們只能做好我們的后勤工作,不出門,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這是為了不給他們添麻煩,祝愿他們平安早日凱旋。
彩虹為證,千古不變,我要高歌。為生命喜悅,萬物都歌頌你的慈愛,大地訴說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抗擊疫情的每一個人!
《新春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心得三
恰逢春節假期,病毒肆虐而至,大家被困在家中,不能像往常春節一般,探親訪友。
全國人民自行隔離,于是便都成了“被困人員”準備好一個月吃食,都窩在家中。
中國網友無聊至極,看手機看到想吐,也勤奮起來,做起了家務。家務也是有限的,于是有人便打起了自家魚缸的注意,開始在家“釣魚”魚也很無辜,本來悠閑自在,卻不得不為人類服務。大家紛紛發出了對麥當勞的思念。可惜啊,思念并沒有回響。
這一切,還要從一只蝙蝠說起……
可別小看一只小小的蝙蝠,它攜帶了上百種病毒。但是它們生活在陰暗的洞穴中,晚上出行,與人類互不相干。從未想過要傷害人類。可是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人類主動去傷害蝙蝠,將它送上了餐桌!他們絲毫沒有覺得不對,甚至吃的津津有味,還拍視頻傳到網上!這到底是為什么?為了膠原蛋白?是大雞腿不好吃嗎?蝙蝠已經盡量長的不像食材了,人們還要去傷害它。
吃了便吃了,有病毒的第一時間大家都會想到的是隔離,預防。而武漢這次確實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再加上春運期間,武漢市出來共有五百多萬人,這也是導致病毒傳播速度很快的原因之一。
但是現在已經成為這樣了,我們便不要再糾結武漢的問題了,應該乖乖待在家中,沒事不要出門。即使要出門,也要帶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不去人多的地方。全世界都在支援武漢,我們也應該盡一己之力去幫助武漢。
在這里,非常感謝奮斗在一線的義務人員!是他們在憑自己的力量保護著我們!
日本,韓國等國家向中國捐贈了很多醫療物品,患難見真情!我們不應該一味糾結歷史。應以史為鑒,友好相處!
武漢是個笨笨的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弄生病了,但是祖國媽媽并沒有放棄他!
幫助武漢渡過難關,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我們的幫助就是待在在自己家里進行自我隔離!
春天馬上要來了,希望在春天來臨前,病毒已經被消滅,人們能毫無顧慮的走上街頭,說說笑笑。
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便能勝利!
中國,加油!
《新春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心得四
打開窗戶,看到的不再是張燈結彩的人們,而是空無一人的街巷;呼吸的不再是健康的空氣,而是潛伏著的危險病毒。
今年的春節是別樣的。家家戶戶都戴上了口罩,外地的孩子們無法與親人團聚,一年一次的相聚不得不再延長。大大小小的城鎮都封了路,親人間的牽掛便投進了無時的通話。有人調侃道:“終于到了在家也能為祖國作貢獻的時候了!”是啊,在緊要關頭,人民保護好自己便是國家的期愿。
奔赴前線的戰士們,勝利的號角即將鳴起!新型冠狀病毒在一夜間爆發,武漢急需人力,各大地區的醫護人員紛紛簽下請愿書,強烈要求奔赴武漢。因為長發會妨礙工作,一位位女性醫生剪去了多年的秀發。大巴車就要開往武漢了,一位男士對著自己即將上車的妻子許下誓言:“等你平安歸來,我包一年的家務!”多么簡樸的一句話啊!卻肩負著對妻子的信任和不舍。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場可能有去無回的戰役。常言道:“每逢佳節倍思親”遠在異鄉的醫生們怎會不思念自己的親人呢?
一天12個小時拖著繁重的防護服站在監護室里工作,2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這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看著他們蜷在角落、疲倦不堪的身體令人心疼不已。醫生們變了一副模樣,一條條觸目驚心的壓痕烙在了他們的臉上,也烙在了每個國人的心里。一位醫生笑著說:”這就是我們的戰績。”無可否認,這,就是最美的印記!
2003年非典爆發,鐘南山院士及醫護人員擋在了我們面前,拯救了萬萬同胞。2020的肺炎,那位英雄又來了,在一線爭分奪秒地與病毒作斗爭。十七年前,一句“把重癥病人都送的我這里來!”不知感動了多少人,正是因為有像鐘南山院士這樣的英雄,中國才會更強大、更繁榮!
新一代的醫生也來了,曾經你們為后代遮風擋雨,現在就讓晚輩為你們披荊斬棘!
看著一雙被汗侵蝕泛白的手,你能猜的出這是一位年僅28的護士的手嗎?手皺的像張被反復蹂躪的紙,只是上面布滿了水漬。
團結是社會主價核心價值觀的一員。自醫院物資不足以來,各路人民紛紛捐出自己的一份力,拯救祖國。一張張充滿了鼓勵的匿名信也隨之到來。因為口罩緊缺,一位口罩廠廠主便下三倍的薪酬急召工人回廠加班,口罩價格仍不變。海外華人也在第一時間在國外為祖國集資。
不僅是青年人響應國家號召,老年人也紛紛為祖國做貢獻。一位高齡黨員,將2萬個口罩捐給醫務人員和公安民警,他說:“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老兵。”
勝利的號角即將鳴起!武漢,如油!天使與你同在。
希望不久之后,人們摘下口罩,新型冠狀病毒不在難以治療,病人也全部痊愈,醫生們也換下了防護服,回家了。
《新春第一課》小學生觀后感心得五
或許我們都沒有想到,中國即將迎來一個別樣的春節。“勤洗手,戴面罩,宅在家”,成了年度關鍵詞,為了生命安全,親朋好友減少見面,每個人都似乎活成了一座孤島,被疫情分隔開來。面對此次疫情——究其原因,這病毒之所以在人身上寄存并繼而災難性蔓延,是因為一些人對野味的趨之如騖、對野味的饕餮不厭。痛定思痛,我認為:面對野味病毒,我們應當懸崖勒馬,敬畏自然,遠離野味已是刻不容緩。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我們要為自己無知的行為“買單”。
多少年來大自然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一些無知的人類亂砍亂伐破壞野生動物們的家園。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臺風、海嘯、地震、甚至龍卷風……這些都是大自然對破壞自然的始作俑者——人類的“饋贈”。直到一切真正的過去,人們才開始尋找原因,為自己的無知行為“買單”。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保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大自然中,有許多生物與我們共存,所以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朋友,所以人類再也不應該把宇宙中的其他部分看作是我們征服的對象,而應該把它們看作是我們平等的生命。我們應該從根本上轉變觀念,與它們友好共處,共同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為我們國家明天的美好添磚加瓦。
科學已經證實,非典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均來自野生動物,那么,在具體行動上,拒絕吃野味,嚴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理應成為全民的共識和自覺,不僅疫情爆發期間是如此,全國疫情解除之后,竊以為也應如此;而在思想觀念上,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有所戒懼、有所約束,同樣理應成為全民的共識和自覺,這是我們自我防護的要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否則,好了傷疤忘了疼,“后人復哀后人”的悲劇難免仍然會上演。拒絕野味,讓我們共同為國家明天的美好添磚加瓦。
此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鏖戰正酣,九省通衢的武漢,正拼盡全力!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空寂的街巷,寥落的燈火下涌動的力量,我們清晰感知這是一股闖過難關的信念和決心,千萬人咬緊牙關,他們知道,闖關,并不是一個人的戰斗!武漢更不是孤軍奮戰!武漢闖難關的歷程,聚焦這場攻堅戰中千百萬平凡人會聚起來的非凡力量與寶貴精神。
我呼吁:敬畏自然,拒絕野味,還野生動物以美好家園,還生態系統以平衡,還我們以明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