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部電視劇寫觀后感
電視劇的故事情節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盡管不是完全的吻合,而這些是由它們的創作目的決定的,為幫助大家學習方便,小編收集整理了一部電視劇觀后感5篇,希望可以幫助您,歡迎借鑒學習!
對一部電視劇寫觀后感1
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看到《我們的法蘭西歲月》這部劇集,在韓劇、穿越劇充斥各類綜藝節目占據熒屏的新潮時代,再去追憶那段崢嶸歲月、再去瞻仰那些革命先烈遺留下來的了歷史遺跡,讓人有種無比敬仰的情懷。那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年代,那是一段精彩絕倫的歷史記憶。無論時代如何更迭、無論時間怎樣流逝,這段歷史都不會褪色,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都是一如既往的光彩奪目。
同樣是風華正茂,同樣是青春年少,我們與那些革命前輩中間卻橫亙著一條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美其名曰,他們頂著"赴法勤工儉學"這樣一個華麗的桂冠,前面即將面臨的艱辛會是怎樣他們都無從知曉,但是依舊義無反顧,信心百倍地踏上了征程,漂洋過海為了祖國的未來、心中的理想而奮斗,他門帶著我們中華兒女特有的質樸、堅毅來迎接一次次的考驗與艱險,他們憑借自己的智慧與雄辯的口才為在法的華工打贏官司、爭取到利益,讓所有在座的外國人對我們刮目相看;在中國留學生受到不公平待遇時,他們想盡辦法,請愿、游行示威都只是為了向世人爭取我們的平等權利,向世界證明我們不是一個任人宰割、任人欺負的羔羊。
昏暗的夜色里,我們依稀可見一個偉岸、健碩的身影,漫步在巴黎的街頭,虔誠地站在埃菲爾鐵塔前立誓要為中國的崛起而奮斗獻身,他就是我們中國人人人敬重的周總理。還有一位就是在法國讀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激憤的在胸前掛起“我是中國人”的紙牌表明身份,他就是偉大的革命家蔡和森。
而令我們不得不提的另一位革命家,也是日后引領中國走向繁榮昌盛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赴法留學生中,他是年齡最小的一個,但是他的執著、堅持、努力無人能比,在法國的街頭,他就給自己定下了宏偉的人生目標,他要學習法國的先進知識、先進文化,他要讓在法國所見的新鮮事物,在未來的中國也會有,而且甚至比其更先進、更勝一籌,而且歷史足以表明,他做到了,他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日漸走向富強。
在這次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中,除了鐵骨錚錚的熱血男兒外、當然也不乏俠骨柔情、剛強堅毅的女中豪杰,他們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但卻因為一個目標相聚在一起,那就是中國的崛起。他門在異國的熱土上揮灑著自己的青春,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價,只是為了革命事業能夠繼續!
的確,古今中外,沒有哪一次留學運動,像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一樣,培養了如此眾多的杰出人才,他們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中華民族的發展強大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他們用青春與熱血為中華民族勾勒了美好的宏偉藍圖,他們的名字永垂青史!上個世紀已經離我們悄然而去,但是這個世紀上演的精彩劇集卻依舊縈繞我們耳際,時刻都鞭策著我們,新世紀的鐘聲已然敲響,中國的未來將會面臨怎樣的局面,我們都翹首以待。戰爭與血腥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新一輪的科技攻堅戰接踵而來,我們甚至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我們只有手牽手、肩并肩共同抒寫屬于我們的華麗篇章。
對一部電視劇寫觀后感2
國產電視劇近年來陷入一個怪圈,很多明明腦殘鬧劇卻因為出奇高的收視率而成功圍剿諸多優秀的大劇,這樣現象級“劣劇驅逐良劇”讓人一度感慨“都是什么人在看電視劇?”而且這一現象也很自然的過渡到網絡播放領域,為這樣的現象似乎再度干柴烈火一番。然而妖風肆虐依然擋不住浩然正氣,好比剛收官的年代劇《刀客家族的女人》不僅一路電視收視節節高升,網絡點擊也成功接近15億,干掉了很多腦殘劇創造的佳績,也為很多正、大劇網絡點擊炮灰的過往成功翻牌。如此令人欣慰的成績之余,也為劣劇的邪不勝正更添一份愉悅。
當然了,《刀客》(以下簡稱)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驕人戰績并非是偶然,所以鑒于該劇的成績也本著大環境中劣劇PK良劇的必然,對《刀客》這部劇之出色就有著深入分析的必要了。
作為一部電視劇的骨架,首先該劇故事情節足夠挺立。開篇圍繞兩大家族的矛盾展現一段年代戲典型的劇情沖突,快速帶觀眾進入劇情,而且伴隨著情節的推進將大環節矛盾中的個體之間的愛恨情仇裹在其中,編織出一張復雜又多線索的網,將觀眾的心一網打盡。當然該劇并未停留在兩大家族的矛盾中糾纏翻騰,更將故事時間線拉長延伸之抗戰抗日。當家族與個人的恩恩怨怨在融合進歷史年代的洪流中時,所展現的就不僅是小視角了,而是在恰逢國仇家恨中三代人如何生存如何成長中承載歷史的意義與沉重。
毫無無疑問如此厚重的故事意義,所折射的魅力足以深入人心,如此弘大的歷史篇章中的風云變幻,豈是那些小打小鬧小情小愛或是腦殘無聊無病呻吟的腦殘劇可以相提并論的?
其次角色人物性格鮮明飽滿,尤其女性角色更是鮮活生動。故事夠精彩,也需要人物夠飽滿才更富有吸引力。而無疑在人物設置和塑造方面,該劇確實做得非常出色。如楊爍飾演的錚錚鐵骨的漢子“余化龍”,咧咧雄風的行事做派讓這個人物始終如一的挺拔在觀眾心中,其次是“余老八”(郭鵬飾演)的爛泥扶不上墻的的性格特質也極其深入人心。當然作為一部女性角色為主的劇集,該劇著重在女性角色方面的塑造更是令人稱賞不置。佟麗婭飾演的“葛大妮”潑辣正直,毛曉彤飾演的“明月”富有正義感,高露飾演的“蓮花”端莊又悲情,何賽飛飾演的“九奶奶”一生剛烈,許還幻飾演的“石彩鳳”強烈的沖擊下扭曲人性的爆發……
每一個角色都有著各自鮮明的特質,這讓人看得既清楚又過癮,而且生動的角色背后所代表的也絕非是人性黑白分明的丑與美,善與惡。各種角色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辛酸無奈彷徨糾結,在掙扎中與命運搏擊,在顛沛中世事抗衡。從封建時代的無情無奈,到抗日戰爭的大舍大愛,時間無情的帶走人物歲月改變命運卻最終塑造的人物足夠的飽滿立體感,讓各個角色一步步深入到觀眾心中,扎根發芽。
此外該劇從對生命價值的探討,讓人看到一種從心而活的信仰。人人都在活著可是差別在一個活法,看看劇中的“葛大妮”她雖然率性而為,但在面對和“余化龍”的愛情時卻并非活的相對坦然,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那么幾根怎么也拔不掉的刺。再看劇中的“余化龍”大大咧咧也有自己的柔軟心防,“石彩鳳”則是典型的復仇心理黑暗扭曲的代表。這幾個人都活在自我中,從心而活。然而當面對國仇家恨時,每個人都不僅是為自己而活,時代的推動所帶來的沖擊在本能之后更有著對活著價值的抉擇。
所以她們一幫女人開始捍衛起家園,這幫爺們熱血沸騰愛小家護大家,當然也有人價值觀背離做出賣國求榮的行徑,但也正是這些漢奸人物,才更好的襯托出抗日平民英雄們的高大和偉大。中華兒女,赤子之心,活著就要站直了而活,“做一個正直的,問心無愧的人”,這是葛大妮的原則和信仰。其實這樣的信仰非常值得當下人去思考,所以該劇雖然是年代劇可傳遞的精神確實任何時代都可以共通的。
此外再加上一眾實力演員的傾情塑造,如突破最大的佟麗婭,完全顛覆也以往劇中或清純或嬌俏的年輕女性形象,這部劇中她演了一個虎虎生威的辣媽婆娘,并且年齡跨度之大也著實讓她有了表演上的充分發乎。此外楊爍的硬漢形象,毛曉彤的剛柔并濟,高露的端莊背后強烈的人性沖突,許還幻的心理反轉等等,演員的出眾表現讓該劇吸引力再上一個高度。
由此可以總結整個劇集的進行性分析不難看出,從各個方面來談都足以證明該劇的優秀和精良,有深度也有高度,有借古喻今的點醒也有人性價值的拷問,讓人看的不僅是一部劇,更像是讀一本好書品一杯好茶。自然的高收視率高點擊觀看率并贏得人心賺的口碑,也是必然的結果。
對一部電視劇寫觀后感3
在這個情感泛濫的年代,閃婚、閃離似乎已經司空見慣,高離婚率成為整個時代之殤。家庭情感劇《婚里婚外那些事》以三個法官和兩個律師的情感為主線,直擊現代婚姻主題,在形形色色的離婚案件中傳遞著社會的正能量。
從某種角度而言,《婚里婚外那些事》更像是一部平實的生活畫,沉穩而厚重地講述著社會中的情感之殤。大劇伊始,作品直擊現代婚姻家庭中的出軌問題。面對離婚當事人的指責,海歸律師莊亞明正色說道:“我評判過錯的標準不是肉體的出軌,而是精神,精神的出軌更可怕、更殘忍。”這一論點打破了人們以往的傳統觀念,第一次將精神出軌、冷暴力等問題放在了法律層面,從本質上揭示了婚姻存在的本質。
事實上,現代婚姻關系中的危機未必是真正的肉體出軌,精神出軌在很多家庭中都或明或暗地存在。作為以愛為基礎的家庭單位,婚姻不是簡單的AA制生活,而是需要彼此的關愛、包容、體貼。相比普通意義上的出軌,精神出軌乃至冷暴力的現象值得每一個人重視起來,大劇呼吁人們在家庭出現問題的時候,正確處理矛盾,經營婚姻。這一點,在當今時代顯得尤其可貴。
與此同時,作品對 “家庭暴力”等社會常見問題進行了深掘。原告何大軍訴莊建珍離婚一案中,莊建珍長期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卻拒不離婚,引發了法官的種種疑問。從表面上來看,這個案件并沒有太多出奇之處,然而作品從人物內心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莊建珍因弄丟兒子對丈夫的負疚心態、被判離婚之后居然選擇服毒自殺等細節格外引人深思。而這一切都在現實生活中根深蒂固地存在,引導觀眾重新考量家庭暴力的根源及危害,對于女性群體起著鮮明的指導意義。
關注時代焦點,同樣是作品的一大特點。在馮嘉離婚一案中,律師向法庭提供了文昕是人造美女的相關證據,以欺騙為由對文昕進行訴訟。面對咄咄逼人的指控,文昕含淚表示,富商馮嘉為了改良家族基因,公開征集高個漂亮女孩為妻,本身就是對于女性的一種侮辱……其實,這種將女性作為生育工具的做法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大劇從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的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刻剖析,弘揚了婚姻的主流價值觀,成為作品中的又一正能量。
目前,《婚里婚外那些事》正在央視八套熱播,與大劇一起冷眼審視年代之殤,追尋情感生活中的正能量,不失為閑暇之時的樂事
對一部電視劇寫觀后感4
韓國電視連續劇《我怕戀愛》前十集講述了一個從瑞士學成回國的青年與一個比她年長多年的女子的情感故事。
這部電視劇除了以情取勝外,美好的外部生活環境、干凈清爽的街道、幢幢外形美觀的三層尖頂公寓,均因白雪為襯顯得純潔寧靜,加上掛滿白霜的樹木,覺著有一種超塵脫俗的意味,劇中人在此演繹著一出不食人間煙火,此情只應天上有的故事。
從一開始兩人相遇的一瞬就讓人覺得有一種內心悸動的感覺。鄭仁華從瑞士歸來,在他以前的老師金俊錫家里洗浴,當仁華裹著浴巾從浴室里出來找內衣時與剛進來的韓英子碰面,而英子來后以為放在椅子上的衣褲是屋主她的朋友俊錫的,已將它們全部丟進洗衣機里洗了。兩人在此情形下相見,自然倍覺尷尬。仁華那局促不安的純樸憨態與英子忍俊不禁的神情讓人看了心里隱隱生痛,這是一種愉悅的痛感,朦朧間竟覺得他們是如此神似,兩個演員從外形到演技都讓人看了生出好感。
后來,從仁華看英子的神情,以及他追蹤英子到植物溫室的舉動,讓人覺察出他對英子的隱隱情意。仁華找到英子的時候,英子已在溫室對著蘭花取景拍攝,盛開著的朵朵美麗的蘭花在微微顫動,英子在取景框里看見了花叢對面的仁華,在她抓拍的一瞬,仁華的影像也就永遠定格在了她的照片和腦海里。在仁華送英子回家的路上,英子接到她女兒生病入院的電話,她要仁華放下她,她自己坐車去醫院,仁華不作聲,默默地執意把車開到醫院,之后他悄悄退去。英子帶著女兒出來時,仁華又及時出現在院門口,此刻英子才意識到他竟一直等候在這里,這個細心周到的青年男子讓她感動不已。
再后來,仁華又找機會送英子去玻璃房拍攝玻璃器皿的制作過程。離開時,廠家送給他們一對鏤空玻璃瓶,仁華很興奮,回家后鄭重地把它放在臥室里。
不久后,英子與仁華共同出席仁華公司新車發布酒會,期間仁華緊跟著英子,英子不小心碰掉了一杯酒,英子去撿杯子碎片時不小心劃破了手指,仁華急切而魯莽地把英子受傷的手指放進嘴里吮吸,讓人看了心里又是一陣隱隱生痛,泛起陣陣漣漪,讓人真真切切地為仁華的一片真情感動。
仁華為了多見英子幾面,同意與英子介紹的同事相親,而這是英子在覺察仁華的感情后為了杜絕他的念頭故意提出的。在見面的晚上,仁華對英子表現出了明顯的依戀,當英子要走時,他不顧一切地追了上去……
仁華對英子的感情,英子不敢接受,多次向他暗示自己比他年紀大許多,是他的前輩。在仁華來英子家找她的一個晚上,英子開玩笑地對仁華說,他這樣跟著她是花花公子的行徑,仁華很傷心,反問英子自己象花花公子嗎?他注視著她似在對她說又似在自語,說自己為什么會喜歡上一個不了解自己的人呢?之后他低下頭,眼淚一滴滴地滴了下來。英子被他的話語打動了,也被他勇敢的行為震驚了,心被這個年青男人的眼淚滴碎了,同時內心深處有柔波在蕩漾,悸動不已,無言以對。
當天夜里,仁華為英子留言:“你要相信我,我是真的愛你,我愛你。”蕩氣回腸的真情話語,深深地打動了英子的心,也打動了我們觀者的心。
仁華向英子表白自己的感情后,英子很為難,她內心確實為仁華而感動,但她已經答應了仁華以前的老師,現在的上司,她的學長金俊錫的婚事,雖然仁華表示要承擔一切后果,但英子仍在兩難間掙扎。仁華得不到英子的確切答復,心緒不寧,請了假在家,他彈著鋼琴,唱著歌,想著無法排解的心愁,眼里流出了兩行熱淚。男人的眼淚啊,更讓人心碎。
英子見仁華請假,心里放心不下,經過劇烈的思想斗爭,前往仁華住處看他。到了仁華的房間,看見他一臉哀傷地躺在床上睡覺,她看著睡夢中的仁華,見他的臉上仍依稀殘留著兩條淚痕,愛憐之情油然而生,她輕輕地撩撥著他額前的頭發,柔情地撫著他的臉龐,心里揪著難受,眼淚不覺流了下來。仁華醒來,睜眼看見夢中的女人就在自己的眼前,難以置信,英子向他柔情地一笑,他才相信眼前的一切,他們緊緊地相擁在一起……
因為有了英子無言的承諾,仁華心里覺得世界重新充滿了陽光,他向英子表示一切苦難將由他一人承擔,如果世俗容不下他們,他將帶她離開以免讓她受到半點傷害。
對俊錫,仁華充滿了敬意,是他在自己求學期間對自己寄予厚望,是他去瑞士開會時,將已在瑞士完成學業留連在當地做導游、過著無拘無束生活的自己帶回國,并為自己安排工作,對他有負疚感,但自己太鐘情于英子,于是幾次想把事情對俊錫講清楚,希望他能成全他們,而已在英子家門口看見仁華和英子相擁情形,已明白一切的俊錫不愿承認現實,多次故意岔開話題,他心里也深愛著英子,希望與她走進婚姻的殿堂,他希望維持現狀,處處關心英子,以期打動英子。
英子面對兩個有情人,不知如何自處,她與仁華有著相知相依心心相印的情感,又有著對俊錫的一份愧疚之情,使她精力交瘁,終于在一天夜里暈倒,送到醫院檢查時才發覺她已到了胃癌晚期。
突聞如此惡耗,仁華恨上天不公,讓他在歷盡磨難找到屬于自己的真情時就要奪去英子的性命,想到無法改變的結局,仁華的眼淚又現兩行,這時讓人感同身受椎心刺骨地為他們心碎流淚。人生無常啊,不久前我們還曾為他們的真情心醉淚流。
在知道英子的病情后,俊錫也是悲傷莫名,他向仁華表示只要英子的病能好,他愿意成全他們,只求英子幸福快樂。仁華哀傷地望著老師,強忍住眼淚,默默地垂下了頭。
英子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也難以承受,她哀求醫生要救她,因為如果她死了,可憐的女兒就要成為無父無母的孤兒,而且她也有了所愛的人,她要與他永遠生活在一起。仁華在門外聽到英子內心的話,為她的病情,也為她對自己的感情心碎了,靠在墻上默默地流著酸楚的淚。
仁華決心為英子做最后一件事情,為的是完成英子十年后的心愿。他在英子公司搜集英子的攝影底片,親手把它們沖印放大,為她辦一個個人影展。
英子出院后,仁華帶著英子去自己住處,告訴她要帶她去看一樣特別的東西,要為她完成十年后的夢想。到了仁華住處,上到樓上,英子看見自己的影展,百感交集,在一幅蘭花攝影前,她象是自語又象是對仁華說,這張像為什么會有你呢?仁華開玩笑說可見那時你心中已有了我,所以有意把我攝進你的影像中,英子向他凄然一笑,眼含熱淚說:“我竟會遇上一個比我更傻的人,你為什么這么傻呢?”仁華輕輕地從背后抱住英子,用頭靠著英子的頭,柔情地注視著她,也不自覺地留出了熱淚。
不知過了多久,英子緊緊依偎在仁華身上,兩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這時的畫面現著柔和的白光,寧靜而圣潔,畫外音出現了仁華的聲音:“我是真的愛你,我愛你。”英子滿足地躺在心愛的男人—仁華的身上靜靜地離開了人間……
在教堂里,在向英子送別的儀式上,仁華悲傷地坐在椅子上,眼淚不住地流在臉上,傷感的音樂再次響起,我們的心一次次地被揪著,心里麻麻地,不住地打著激凌,長時間地流著熱淚,熱淚灑濕了衣襟。
我們真真切切地為英子和仁華的真情打動了,一次次地被感動,一次次地隨著他們流著愉悅、傷心的淚,心里酸酸地,麻麻痛痛地,這是人間最后一出真情的絕唱……
對一部電視劇寫觀后感5
前有《紳士聯盟》,后有《9號秘事》,謝爾史密斯和佩姆伯頓這一對好基友憑借其獨有的英式黑色幽默風格,早已獨步熒屏十余年——如果說《神探夏洛克》和《唐頓莊園》讓世界見識了英國人的儒雅和古典貴族精神,憨豆先生和《小不列顛》讓全球為英式的無節操惡搞前仰后合,那謝爾史密斯和佩姆伯頓的組合則讓那種飽蘸著恐怖驚悚、在大笑之余讓你脊背發涼的英倫迷情在熒屏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倆人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劇集《瘋城記》,這是一部有兩季十三集再加上一部串聯兩季的萬圣節特別篇組成的劇集,整個故事由一封恐嚇信勾連起來,一張“我知道你做過什么”的字條讓英倫三島上的一群怪咖被卷入了同一個巨大的陰謀:熱衷連環殺手文化的弱智屌絲、暗戀劇團女主角的侏儒演員、沉迷于收藏玩具公仔的瞎眼富翁、被醫生誤截右手后又被同行處處擠兌的失意小丑,以及一個肥胖臃腫執迷于把玩具娃娃變成自己親生孩子的醫院女護士,當這五個人湊到一起后,便把整個英國變成了一座偌大的瘋城。
謝爾史密斯和佩姆伯頓延續了自編、自導、自演的路數,而且都是一人分飾多角,謝爾史密斯更是一人演了七個角色,男女老少都有(他在后面的《9號秘事》里也是這么干的),從“作者論”的角度來講,《瘋城記》算是十足的“作者劇集”。而且《瘋城記》里倆人的好基友馬克·加蒂斯還專門客串了一集,這位《神探夏洛克》的編劇也是劇集中福爾摩斯哥哥的飾演者,也是英國文藝界知名的出柜才子,早在《紳士聯盟》中,馬克·加蒂斯就跟謝爾史密斯和佩姆伯頓有過精彩的合作,在《瘋城記》中也算是給小伙伴們客串力挺。
兩季《瘋城記》在最后走向了慣常的納粹陰謀論,一家“烏鴉嶺”精神病院鉚定了諸位怪咖的前史——他們都曾在這家精神病院里遭受過殘忍護士的虐待,忍無可忍之下他們(失手)殺死護士后放了一把大火逃了出來,未想多年之后,護士的兒子開始四處尋仇,這才有了《瘋城記》的故事。這一劇情設定難免讓人想起著名的美劇《美國恐怖故事:精神病院》,事實上,就算把這部美劇看作是《瘋城記》的前傳,也毫無違和感。
謝爾史密斯和佩姆伯頓宣布《瘋城記》兩季而終,確實是明智之舉,對于每集三十分鐘左右的體量(《紳士聯盟》和《9號秘事》也都是這樣),本就以翻包袱的黑色幽默為最大趣味點,一俟無休止的延宕下去,恐怕只能讓觀眾有注水之感。而且劇情抻長了,難免要有些大格局、大背景,選擇納粹陰謀論來說事,就是常用的路數,總不能真的是一群瘋子無緣無故的殺人越貨吧?——想想美劇《真探》把克蘇魯式的邪教都翻了出來,也就是防止劇情徹底的滑向無聊。
那個馬戲團團侏儒的支線其實有可能把劇情引向另一個超自然的方向,可惜在侏儒命喪黃泉后就戛然而止,有特異功能的女侏儒也只是在劇集末尾打了個醬油——也輕而易舉的收拾了殘局。我有時忍不住腹黑一下,是不是因為這種特型角色謝爾史密斯和佩姆伯頓無法出演,所以才匆匆砍掉?
不過《瘋城記》在表面的瘋狂背后也匠心獨運的刻畫出人物的內心:承受喪子之痛的母親、苦尋真愛卻總被嘲笑的侏儒、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世人鄙夷的大齡單身男,凡此種種,其實都是草根階層扭曲、異化的反映。或者說,他們是謝爾史密斯和佩姆伯頓對于優渥的中產階級生活不滿的哈哈鏡式描摹。
如今不少年輕影迷熱衷于偏門的“邪典”電影,而《瘋城記》則提供了幾乎獨樹一幟的“邪典劇集”的范例。電視劇集一般被認為是日常化、生活化的表達,而《瘋城記》這類英劇卻讓我們明白,電視劇集也可以不家長里短。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