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作文觀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藝節目作文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綜藝節目作文觀后感1
大型生活服務紀實節目《向往的生活》第三期節目登陸湖南衛視,新春之際眾多青年回到家鄉,黃磊、何炅和劉憲華也在鄉間美麗的“蘑菇屋”繼續溫情田園生活。前來做客的陳赫點菜“佛跳墻”致使蘑菇屋玉米債臺高筑,不得不掀起一場“玉米大作戰”。挑戰體力極限后的眾人吃上黃小廚精心烹制美食感覺滿滿的幸福感,“辛苦也值得。”而最開始“年輕力壯啥也不干”的陳赫,加入掰玉米勞動后竟一發而不可收拾,到處干活,黃磊調侃,“這是被馴化后的陳赫”,陳赫自己也感慨,“這是個魔鬼蘑菇屋啊,讓所有人勞動。”
“玉米大作戰”償還玉米債,何炅劉憲華這次累壞了
到訪蘑菇屋的陳赫點了一道“佛跳墻”被黃磊斥責“臭不要臉”,用黃磊的話說就是“佛跳墻”不是難做而是所需食材太多,果然這道菜導演組開出了“800顆玉米”來交換的條件,一時間蘑菇屋債臺高筑,而幾經協商后,導演組承諾只要他們還了之前欠下的一千多顆玉米,“佛跳墻”食材無償贈送。蘑菇屋為了這個賭注,掀起了一場“玉米大作戰”。
率先投入其中的是何炅和劉憲華,兩人一開始還斗志昂揚,劉憲華借來電動三輪車一路嘴上似抹了蜜糖,“小李(車主)最帥,最性感。”何炅的小身板也爆發出大能量。兩人頂著驕陽烈日戰斗力十足,可漸漸大汗淋漓,體力也開始下降,一向沒什么怨言的大華有點支撐不住,“真的好累啊”,何炅幾次安撫小朋友情緒,同時也給自己打氣,鼓勵兩人堅持下去。處于體力透支邊緣的兩人用玉米換來一聽冰可樂,這才又變得血力滿格,再次投身玉米地。
黃磊農廣天地做科普,陳赫成掰玉米小勞模
經過辛苦努力,何炅和劉憲華一共掰了五百多顆玉米,但還不及債務的一半,兩人回到蘑菇屋搬舊兵,黃磊和陳赫都跟著進了玉米地,蘑菇屋第一次全員大出動。從灶臺轉戰到玉米地,黃磊還是一如既往的勞動小能手,而且很快地發現其他幾人的“發現玉米困難癥”,于是“黃百科”又進行農廣知識科普,被摘過玉米的玉米稈要放倒,這樣才能區分已摘過的和沒有摘過的,“他們還以為玉米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能長第二茬呢。”
而自從來到蘑菇屋后就“養尊處優”的陳赫,用“紫外線過敏”“腰有問題”“我有密集恐懼癥”“乏得厲害”等花式理由避開了各種勞動,被黃磊嫌棄“年輕力壯啥活不干”,不過陳赫到了玉米地后就隨他們掰起了玉米,起初還耍滑頭多報玉米數,被何炅提醒違規可能勞動成果就白費,態度也開始更認真端正。胳膊上劃了口子、氣喘吁吁也在咬牙堅持著,頗具勞模風范。只是嘴里嘀咕,“我為什么要吃佛跳墻……我不吃不就完了。”陳赫終于明白:“這是魔鬼蘑菇屋,讓所有人都得勞動。”
“佛跳墻”吃出滿滿幸福,蘑菇屋有神奇“馴化力”
眾人協力,終于在太陽下山前完成一千一百多根玉米的任務而榮歸蘑菇屋。何炅由衷感慨任務艱巨,“我一輩子沒有這么累過,沒想到能完成。”劉憲華則是坦白心聲,“我還以為演一下就好呢”,結果是結結實實地辛苦了幾個小時。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陳赫,竟仍然沉浸在勞動狀態,自動在院子里找活干。“你已經完全不是從前的赫啦”,黃磊稱他為“被馴化后的陳赫”,并笑侃這前后的反差就是“野生動物的馴化過程”。
被陳赫欽點的“佛跳墻”端到餐桌,大家圍坐一起分享美食,感覺滿滿的幸福感。邊吃邊聊,笑談人生,黃磊講起與何炅二十年的友誼,20多歲的何炅就吃他做的飯,“有一次在我家吃飯,他吃了4碗,吃到眼神呆滯。”陳赫爆料曾與鄧超深夜在日本喝酒醉倒在公園的趣事,“第二天超哥要趕飛機被儷姐帶走,儷姐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拉著他,到了飛機場他還吐呢……”
每一個來到蘑菇屋的客人,都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簡單生活的愜意;每一個客人,從宋丹丹、王中磊到陳赫,也都會不知不覺的被蘑菇屋的氛圍同化,融入這種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生活中。“向往的生活就是實在的努力,獲得實在的成就感”,何炅如是說。向往的生活就是有這般神奇美好的“馴化力”。
綜藝節目作文觀后感2
大型生活服務紀實節目《向往的生活》每周日20:30登陸湖南衛視,黃磊、何炅、劉憲華的田園生活暖心上線。劉憲華首次大秀廚藝,挑戰黃磊的經典作品蔥油餅。“黃小廚”做起來很簡單的食物,劉憲華上手卻頻頻鬧出狀況,讓操心指導的王中磊忙活不已。兩人為了一道蔥油餅雞同鴨講“河”“盒”不分,惹一旁忙活的黃磊笑出了聲。
劉憲華首秀廚藝 挑戰黃磊做蔥油餅
作為“蘑菇屋”的'廚藝擔當,黃磊自然擔負起一家三口的口糧問題,幾次掌勺都收獲贊譽一片。而在黃磊為了搭建灶臺分身乏術的時候,為了招待前輩王中磊,一直承包各種體力活的劉憲華也首次秀出了自己的廚藝,挑戰“黃小廚”的經典作品蔥油餅。
曾在個人第一部電影《花樣廚神》中飾演廚師角色,并為此進行了四個月廚藝訓練的劉憲華,做起餅來架勢也算是有模有樣。洗凈切好蔥花,面粉加水和成面團,難得下廚的劉憲華態度十分認真,面對何炅親自端過來的咖啡也只能拒絕:“我等一下再喝,我現在在干活。”
雞同鴨講鬧笑話王中磊做指導很操心
前來做客的王中磊難掩“霸道總裁”本色,眼里處處有活,根本閑不下來。收拾完韭菜豆角各種食材,好不容易端杯咖啡歇一口氣,他又忍不住操心起劉憲華的蔥油餅:“你雞蛋打了嗎?”埋頭和面的劉憲華被成功提醒:“蛋在哪里?”“在一個盒兒里。”“河里?這兒有河嗎?”兩人雞同鴨講、“河”“盒”不分的對話讓一旁忙活灶臺的黃磊一秒笑出了聲。
打好雞蛋,拿著蒼蠅拍趕蒼蠅的王中磊又忍不住過來幫忙添加蛋液,一整套動作比劃熟練指導:“這,這,然后你再把它卷起來。”一心想露一手的劉憲華趕忙接過勺子,連聲答應:“我自己來!我自己來!”等到蔥油餅下鍋刺啦作響,劉憲華卻在四處找泳鏡防油煙,王中磊只得又端著咖啡杯趕過來給快糊了的餅翻面,真是操不完的心。
綜藝節目作文觀后感3
1月29日,大型生活紀實節目《向往的生活》第三期節目如期上線,陳赫作為本期嘉賓除了為節目貢獻了不少笑點,更上演了一出真人“變形記”。從初到蘑菇屋時不愛干活的“磨洋工”狀態,到節目尾聲主動承擔農活的“被馴化”狀態,陳赫上演的反轉劇情成為節目最大看點。而隨后陳赫為了幫助何炅、黃磊劈柴拼盡全力,導致腰病復發,也證明陳赫一開始的“拒絕”只是為了節目效果。而他演繹的從“磨洋工”到“被馴化”的過程也讓節目更加精彩。
初到蘑菇屋做嘉賓時,陳赫對蘑菇屋的農活是“拒絕”的,對于何老師和黃老師提出的農活要求,陳赫分別以“腰傷”、“密集恐懼癥”和“紫外線過敏”為理由拒絕。連摘西瓜也要磨蹭很久的陳赫還被黃老師調侃為“磨洋工”的最佳代表。不過事實上,陳赫拒絕干活只是為了節目效果。知道黃老師和何老師為了自己點的佛跳墻要多摘800多顆玉米后,前一天工作到凌晨五點的他,稍作休息就參與到了摘玉米大作戰之中。在陳赫的幫助下,蘑菇屋成員僅用了兩小時就摘下了1000多棒玉米。看到陳赫努力干活、汗流浹背的樣子,黃老師也感嘆原來“磨洋工”的陳赫干起活來這么厲害。觀眾也紛紛留言表示,陳赫不愧是實景節目專業嘉賓,什么場景都能快速適應,還能根據不同場景切換不同狀態。
為砍柴累到腰病復發 陳赫干活也不忘搞笑
除了在摘玉米環節拼盡全力,陳赫在晚飯后還主動幫助黃老師砍起了柴。雖然第二天因為用力過度導致腰傷復發,陳赫還是承擔了節目的大量笑點。飯后他聊起了和鄧超同游日本時,兩人一起喝酒到凌晨的趣事,惹得黃老師一陣爆笑。直到節目錄制尾聲,要離開蘑菇屋時,陳赫也不忘搞笑,他形容自己是離開家去求學的孩子,總有一天會學成歸來,到時候要“為蘑菇屋添臺空調”,因為這里夏天實在是“太熱了”。觀眾看后紛紛留言表示,就喜歡陳赫這樣一本正經的搞笑。
綜藝節目作文觀后感4
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眾對于中國詩詞的熱情后,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此間一眾娛樂綜藝節目熱鬧上演之際,春節前后,《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刮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
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里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昨晚首度“發聲”的《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沖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
濮存昕年少時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時候很強烈,他很盼望小學六年級快結束,離開這個學校,沒人再叫他“濮瘸子”。沒想到到了中學,“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號。
以前濮存昕也會講述他的這段經歷,但是在《朗讀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人:榮國威醫生。正是這位醫生,幫助他扔掉了拐杖,讓濮存昕拾起了自信。現在他可以騎馬、打球、演戲,用更好的心態面對自己,都與和榮國威醫生的遇見分不開。
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里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眾深受啟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并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云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為一大亮點。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為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制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沖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杰出貢獻的許淵沖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眾。
綜藝節目作文觀后感5
今天,我觀看了《朗讀者》這個大型綜藝節目。這個節目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主持的。這檔綜藝節目的總主題是:一個人,一段文。而今天第一期的主題是:遇見。
通過這檔綜藝欄目,我學習了朗讀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怎樣讓朗讀帶有感情。欣賞著他們朗讀文章的聲音,我仿佛身臨其境。
朗讀的人來自不同行業:有成功人士柳總、有無私奉獻的無國界醫生、也有創建鮮花山谷的夫婦、還有詩譯英法唯一人的許淵沖老爺爺……朗讀的內容也豐富多彩:有濮存晰朗讀的老舍散文《宗月大師》,來感謝人生路上幫過他的人、有無國界醫生朗讀的《答案在風中飄揚》,來表示她們對和平的渴望,也有朗讀《朱自豪情書》的夫婦,來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看完《朗讀者》以后,我對朗讀的興趣更加濃厚了。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日子里,朗讀更多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