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觀后感800字作文
我們總是會觀看很多好的影視作品,觀看不同國家的電影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文化的多元化,那么寫觀后感有哪些竅門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我的姐姐觀后感800字作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我的姐姐觀后感800字作文1
剛剛看了電影《我的姐姐》,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幸虧去的時候帶了紙巾,回來的路上還在流淚。本部電影講訴了一個因車禍失去雙親的姐姐安然,是繼續追求自己的生活,還是撫養年幼的弟弟,展開的一系列的故事。
在電影的前半部分,給人一種很壓抑、灰暗的感覺。父母的車禍;沒有安然在的三個人合影;弟弟的撫養權爭吵;沒有能力勸阻的孕婦;姑媽沒有完成的夢想,都給人或多或少的壓抑感。小時候父母重男輕女,為了生弟弟,讓安然裝成瘸子,才順利辦出來二胎準生證,這是安然心里無法釋懷的陰影,也是安然一直不喜歡弟弟的原因。
電影對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安然去姑媽家,姑媽給她用勺子挖了西瓜瓤,姑媽是疼愛她的,但姑媽家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就像是那個沒有底座的娃娃。姑媽是善良慈愛的,但她又是不幸的,她從小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她一直為家默默奉獻著,年輕時她考上心儀的大學,卻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上中專的弟弟。“我是姐姐,從生下來那天就是,一直都是”,因為她是姐姐,她的一生都要給弟弟讓路。無法改變命運,她也坦然接受。在她拿著俄羅斯套娃,最后說出的俄語是“我愛你”,我的心被刺疼了,即使生活過的再糟糕,她也沒有忘了心中有愛。其實,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了家庭和弟弟,犧牲了自己的前途。
她看著安然,又仿佛看到以前的自己,心疼而又無奈。她知道安然也有夢想,她拿起套娃“套娃也不是一定要套在一起啊。”是啊,不是每個安排你就要去執行,你可以去選擇抗拒的。最后,她不再堅持要安然撫養弟弟,選擇支持安然去追尋,她未曾追尋過的人生。
小演員弟弟的表演也非常棒,他那么小,還在上幼兒園,父母的突然離世,把他從一個受寵的小王子,一下子變成了一個不受姐姐待見的拖油瓶。從開始的對姐姐“吐口水”,搞破壞的小霸王,慢慢的,他開始離不開姐姐。姐姐對他說:“我的人生可不止你一個人啊,”弟弟說:“可我只有你啊。”一句話讓觀影的我淚奔。一個小孩子的眼里失去了父母,姐姐就是他唯一的親人!
到最后他為了姐姐能順利去北京讀研,他偷偷的給領養他的人家打通電話,并表示“我想和你們過”。他為了姐姐能安心的離開,甚至把姐姐推倒“你走,我不要你啦。”弟弟突然間長大了,懂事了,他們彼此成全著對方。看到這里我的心里像刀絞一般,眼淚止不住的留,多懂事的弟弟啊,可憐的弟弟為了不耽誤姐姐的前程,把唯一的親人也推開了。
在安然去父母墓地告別的時候,說道“謝謝你們,是你們讓我從小就學會了獨立”“常常會夢到媽媽的,帶花椒的肉包子”。其實安然一直努力的學習,她想脫離不如意的工作。堅強的活著,就想有一天站在父母面前,讓他們說一句“這個女兒還不錯”。最后安然也釋然了,小時候父母親也是愛她的,這一刻她又何嘗不想念父母呢?
安然去北京之前去看了弟弟,領養的家庭拿出一份協議,說:“你簽字吧,以后盡量不要再見他啦!”安然拿筆的手,遲遲落不下來,她的眼淚奪眶而出,簽下名字,就代表著和弟弟永遠不再相見。她的心突然間好疼,她看到弟弟在窗外復雜的眼神,終于下定了決心,她拉起弟弟飛快地跑了出去。
電影的最后,在雨里姐弟兩個人狂笑著奔跑,整部影片也變得鮮活起來,我壓抑的心也有了些許輕松,隨著他們邊笑邊哭。弟弟撲倒姐姐懷里,嘴里喊著“姐姐,姐姐”,安然淚流滿面!她大聲地哭著,我想她應該是慶幸沒把弟弟送走吧!
電影的結尾導演給了觀眾一個開放式結局,讓我們自行想象安然是否接受了弟弟,是繼續撫養他,還是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即使她選選后者,我想我們也不該指責她,畢竟對于弟弟的撫養她沒有責任,而且安然也給弟弟找到了一個好人家,并留下了一筆屬于弟弟的財產。但我更愿意相信姐弟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雖然前方的路充滿坎坷,但他們走的義無反顧,因為親情血緣更重要!
我的姐姐觀后感800字作文2
電影《我的姐姐》講述的是父母因車禍雙亡,剛剛長大成人的姐姐被迫承擔養育年幼弟弟的故事。
父母有著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為了生兒子,謊稱一胎女兒是瘸子,不惜冒險開假證明。女兒被寄養在姑媽家,兒子跟著父母一起生活,姐弟兩沒見過幾次面,關系冷漠生疏。車禍現場警察從父母的手機里找到一張照片,其中只有他們和兒子,警察只能讓女兒出示身份證來查證他們的關系。弟弟的記憶里爸爸是溫柔的,還會做好吃的紅燒肉;而姐姐的回憶里只有被爸爸責罵毆打的場景。我非常心疼姐姐安然,父母對女兒的漠視與無情,無疑抹殺了女兒的存在,這樣極不公平的對待她是極其殘忍的,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無疑對孩子是一種摧殘和折磨。
父母雙亡,留下上幼兒園的弟弟,因為有血緣關系,家里的親戚們逼迫姐姐必須撫養弟弟,要她承擔起當姐姐的責任。而此時的姐姐正準備考研去北京上學,她想要逃離這個不公平被歧視的環境,想去大城市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無奈被眾人指責太自私。姐姐打算給弟弟找一個領養家庭,姑媽不僅多次阻攔,還用自己傳統的思想勸阻并且責罵,姑媽認為當姐姐的就理所應當為弟弟和家庭付出,甚至犧牲自己的人生。
關于二胎,很多人覺得獨生子女太孤單,想要給他再生一個伴,等父母去世之后兩個孩子能互相照顧,相互扶持。可是他們沒有考慮到如果發生意外,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太大,老大已經成年,想要追求屬于自己的人生,而老二年紀太小,誰來承擔撫養的責任?如果老大不養老二,就會受到道德的譴責與世人的批判;如果老大養老二,老大必然會犧牲自己的人生。對于老二來說,小小年紀就沒了父母,只能靠別人養育,孩子的童年和成長都會受影響。影片中的父母留有一套房子,孩子們有容身之處,而現實生活中如果老大的生活無經濟保障,年幼的老二該怎么辦呢?孩子和父母的選擇都沒錯,只是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姑媽,一個被“重男輕女”傳統思想毒害的姐姐;安然,一個想要掙脫傳統思想敢和生活反抗的姐姐,她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姑媽為了弟弟,放棄了自己最喜歡的俄語專業,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放棄了去俄羅斯做生意的機會,被父母叫回家幫弟弟帶娃。她這一生為了家庭付出太多,丟失了自我,唯一能讓她想起自己的時候,就是能說幾句好聽的俄語,看看那一堆失去了底座的俄羅斯套娃。安然,受夠了原生家庭的傷害,受夠了寄人籬下的辛酸與痛苦,不幸的成長經歷讓她變得獨立、堅強、勇敢,在任何時候她都敢與生活說不。她拼命地想要擺脫束縛,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姑媽在和安然幾次真心的交談中產生了理解之情,最后姑媽說:“套娃也不是非要裝進同一個套子里面。”其實姑媽的意思是,你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不必像我一樣走同樣的路,這是姑媽對安然的理解與疼惜,亦是對自己的命運不公的醒悟。
姐姐在雨夜抱著父母的遺像,哭訴著自己的心聲,淚崩的場景讓人淚目,她是多么渴望親情,多么渴望父母的愛,可是她自始至終無法得到。姐弟在幾十天短暫的相處中產生了感情,當弟弟知道姐姐的夢想之后,主動聯系領養父母,同意離開姐姐。年幼的弟弟用愛融化了姐姐冰冷的心,讓她感受到弟弟的愛和成全,她再也無法做到拋棄弟弟。影片的最后,安然在弟弟的領養家里,看著那份不再與弟弟見面的協議,她艱難的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之后,毅然扔掉手中的簽字筆,帶著弟弟跑了出去,他們一起開心地踢足球,最后相擁而泣。
影片選擇美好的開放式結局,最終回歸親情,讓人感動并且感到溫暖。愿現實中的人們,能夠摒棄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平等對待每個小孩,尊重每個孩子的人生,多一些疼愛和關心,讓孩子能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和充滿快樂的童年。
我的姐姐觀后感800字作文3
《我的姐姐》是一個好電影,概括起來就是一對年齡跨度18歲的姐弟倆因為父母發生意外從陌生、相互嫌棄到彼此接納的故事。而姐姐到底應該服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個人夢想還是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這樣的價值觀抉擇:到底以個人價值為核心還是以家庭價值為核心。套在電影中,如果姐姐以家庭價值為核心,那么撫養弟弟就責無旁貸。但姐姐卻是典型的現代年輕人,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隨著飛速發展的社會一起成長著,她有明確的夢想,她迫切希望實現個人價值,不愿以犧牲個人價值為前提去成就家庭責任。
作為觀眾,我也隨著情節很糾結。同樣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我能與姐姐共情,我能理解在寡不敵眾的眾多親戚的圍攻中她的不易,不希望她就此妥協,支持她說不。但看到那么小的弟弟,一次一次的說“姐姐我只有你了”的時候,又何其不忍的希望姐姐回應他“姐姐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幸好,電影是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的不是任何一種“殘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
毋庸置疑,影片還想討論一種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重男輕女”文化。片中的父母為了要個男孩讓姐姐假裝殘疾獲取二胎指標,偷偷改填女兒的志愿想讓女兒早日賺錢養家。無獨有偶,姑媽也曾為了成全她的弟弟,也就是片中姐弟倆的爸爸犧牲了自己的學業、事業,而且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自己生來就是姐姐。但幸運的是,“套娃不是非要裝在一個套子里”,姐姐不是姑媽。姐姐的變化,姐姐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正是我們現代社會變化的縮影,是當今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現代化進程的縮影。每個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個平等的社會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你去看這部電影,可能你也會為它流上許多淚。但我更愿相信那不是悲情,是正能量。你我都能感覺到,我們的這個世界正在越變越好。
我的姐姐觀后感800字作文4
電影《我的姐姐》由殷若聽執導,游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梁靖康主演,金遙源、王圣迪特別介紹出演,于4月2日全國上映。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親情電影,電影《我的姐姐》講述成長于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弟倆,原本關系冷漠疏離,但在父母車禍離世后,面臨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姐姐,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于水的意義。
張子楓在劇中飾演安然,受原生家庭影響,帶著情感創傷,性格獨立且強勢,渴望走出去,闖出去,生活中面對不公平時,她直來直往,勇敢說不。即使含著淚,也會也會大口吃飯,她說“一個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女孩子,當她被人欺負的時候,她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也使我相信她在將來面對任何困難中也能夠有這份勇氣與信心,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同時電影故事題材新穎吸引人,也是國內市場很少的家庭女性題材電影,可能很多人一想到女人就應該坐在家里帶孩子,干家務。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姐姐性格獨立且強勢,想走出去,闖出去。不甘于現在的狀態,這恰恰與中國式獨立女性相呼應,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情偏向于強勢。
電影中的一處弟弟和姐姐的對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等等我不行嗎;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個啊;我只有你了。面對二胎弟弟,弟弟從出生,姐姐就沒有被當成自己人,這也反映從中國式傳統思想重男輕女的思想觀,為了延續香火,不惜使孩子生活存在不公平。但是面對父母離世,只剩姐姐和弟弟相依為命。人類之間,有著連綿的情感,但是深刻,有凝聚力的,是親,是愛,是親情。親情人類永恒的話題,影片圍繞姐弟兩展開了中國式親情深處的普遍矛盾與溫暖。
我的姐姐觀后感800字作文5
一聲姐姐,一生姐姐
生活影響著人,改變著人,也成長著人。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親情電影,講述了一個生長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孩在父母車禍去世后,面臨著撫養在她上大學期間父母又生的弟弟。原本關系冷漠疏離,又面臨是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選題。在與弟弟慢慢相處的過程中,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于水的意義。
故事的主人公安然受原生家族的影響,帶著感情創傷,性格獨立強勢。她渴望走出家庭,走出這座城市去北京學習。而當父母把她大學志愿由北京醫科大學改為本地一所護士學校后,面對生活的不公平,她直來直往,勇敢說不。即使眼中含淚,也會大口吃飯。當她說出“一個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當她被別人欺負的時候,打得贏也要打,打不贏也要打”這句話時,給我的心靈深處怦然一震,這份勇氣與堅韌讓人心疼。但我更相信,她在平行時空面對將來任何困難都能夠有這份勇氣與信心,成為更好的自己。
整部電影用倒敘的方式回憶著,一點一點將父母對兩個孩子迥然不同的態度還原:弟弟愛吃爸爸做的紅燒肉,姐姐想起的卻是“竹筍炒肉”(打屁屁);為了要個兒子,讓女兒假裝身體有殘疾,當街道辦工作人員來了解姐姐是否真的患有殘疾時,爸爸對安然不愿裝瘸子而被揭穿表現得十分憤怒,進而狠狠地教訓了女兒。這種家庭境遇也培養了姐姐從小就追求生活獨立的品格。
影片中,姐姐的心理變化是影片的主線。安然靠著自己的堅忍一步步努力著,雖然沒有進入她理想的大學而只成為父母想讓她成為的護士,但她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一直努力學習,想研究生重新考入北京。這一切,因為一場車禍而改變。這個不熟悉的弟弟一下子推到了她面前。安然真的無法接受撫養弟弟這個現實,最初她想找個好人家把弟弟過繼給他們,自己的繼續實現理想。相差十幾歲的姐弟倆似乎除了親情紐帶,真正的情感也著實不多。到后來,弟弟趴在姐姐身上說,你身上有媽媽的味道時,所有觀影人的心底深處都會有一絲顫抖,伴隨著影片跌宕起伏。
俗話說“血濃于水”。在經歷了為弟弟找領養家庭,地鐵站里拋下弟弟,生理期弟弟暖心照顧等事件后,姐姐明白了“長姐如母”“一聲姐姐,一生姐姐”,最后由自己來撫養弟弟。血濃于水,親情不會被任何“利器”斬斷,親情永遠是人間最溫暖的家,親情永遠是天上人間獨一無二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