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
感恩與孝敬,并不是一種外在要求,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愿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1
早上七點半趕到學校,操場上已端坐著3000余名師生及百余名學生家長,演講會在主持人營造了一片溫馨輕松的氛圍之后,在節奏歡快的音樂聲中拉開了序幕,彭成老師笑容可掬地來到了臺前。
彭成老師要求我們緩緩地低下頭顱,閉上雙眼,聽他感人至極的演講。伴隨著悲涼的音樂,他重溫了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又深情回憶了自己從窮苦人家的孩子走向成功的歷程,深情追憶父母恩情, 表達了自己“寸草難報三春暉”的感慨與悔恨。彭成老師說:什么是教?教的左邊是孝,右邊是文。
教,從孝開始,不孝不教。一個不孝的學生讀再多的書都沒用,中國并不缺少大學生。孝敬父母不能等待;孝敬父母無需功成名就;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那感性的演講詞配上時而憂傷低沉,時而慷慨激昂的背景音樂,讓每個人陷入沉思。同學們低著頭,閉著眼,在《感恩的心》的動人旋律中,體味著父母的艱辛付出,陷入對父母的思緒中。
這時彭成老師要求現場上去50名學生,結果同學們爭相涌上講臺,沖上臺去的學生至少有二、三百名,他與臺上的幾個學生互動之后,要所有的學生為他們所愛的父母瘋狂一次,說出他們最想要對父母說出的話。
于是臺上、臺下的三千名學生高舉雙手、面朝藍天,發自肺腑、嘶聲力竭地喊出了積蓄多年,想說卻一直沒說出的那句話:“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那一聲聲高喊把演講會推進了高潮。
演講繼續進行著,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同學們時而掌聲雷動,時而啜泣聲聲,時而高聲吶喊…… 在彭成老師一聲聲牽動靈魂的語言,一個個具有感染力、震撼力的感恩故事中,在各種音樂背景的渲染下,孩子們被真正震撼了!一個個的同學被請到臺上,講述著一個個真實的故事。
有的學生泣不成聲地向家長和老師道歉,發誓痛改前非,重新找回自我。一大群上網的孩子勇敢地走上講臺,承認自己去過網吧,曾經沉迷于網絡游戲,站在臺上面對眾多的學生、老師、家長大聲地喊出“我再也不去網吧了!我再也不去網吧了!”。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流著淚悲泣地講著屬于自己不為人知的故事,對著在場的家長哭著喊:“媽媽,我愛你!”學生、老師、家長無一不淚流滿面,演講會再一次達到了高潮。
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2
11月4日周日上午,我在法制頻道收看了于丹老師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這一欄目。
節目一開始,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三個故事。其中,《過獨木橋》這篇故事最讓我深有感悟:
一次,一位大學教授帶著他的10名學生去過一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屋中的一座橋。幾分鐘后,他們輕松自在的順利通過了這座橋。過完這座橋后,教授便打開了屋里的`其中兩盞燈。發現這座橋是一個很狹小的獨木橋,獨木橋的下面竟然是鱷魚池,鱷魚池里的鱷魚在池里爬來爬去。這10名學生被眼前的一切全給嚇呆了。教授說讓他們自己過著獨木橋從回去,幾個學生卻誰都不愿意。過了一陣子,其中3名學生站了起來,過了這個木橋。剩下的7名學生還是在那里呆呆地站著。于是,教授又打開了其中3占燈,學生們發現獨木橋四周原來都裝有防護網。于是有5名學生又重新站了起來,順利通過了獨木橋。而剩下兩名學生卻遲遲不肯過橋。
這就像我們的人生,剛開始當我們是一個嬰兒時是對夢想充滿著自信。成長到少年階段,你就有些失去自信,最后在工作上,一些難完成的任務,讓你選擇了退縮。就看你能不能踴躍跨出去。
我們還要學會感恩父母。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對她像伺候公主一般。一次,她媽媽的手不小心被開水燙傷了,當她把手伸給正在看動畫片的女兒時,女兒卻不耐煩的把母親的手推到一邊,說:“干什么,沒看見我在看動畫片嗎?別煩我!”
父母供你吃穿養活你這么多年,我們要學會感恩他們,要報答他們。
在人生道路上,要學會善于和他人交往,這是給你邁出自信的第一步。交往相處當然是你、我兩個人,所以要學會“仁”。“仁”這個字意思是兩個人之間的仁愛和不仁愛關系。
人的行為將會決定人的生活和人的命運,從小我們就要養成自強自立的好習慣。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會感恩,報答祖國吧。
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3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感動之余,也提升了自己的修養。
節目主要講了三個方面,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強自立、自信?首先,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棵大樹陪著小孩長大,奉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干,讓小孩實現了愿望,慢慢地,小孩變老了,他該走的地方也走過了,該看的世界也看遍了,他終于知道了要留下來好好陪陪大樹,從這個寓言中,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是多么的重要啊!父母就像是故事中的大樹一樣,無私奉獻,所以,我們也要更加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為此,于丹老師還把兩位成功人士說的例子舉出來,賴東進叔叔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謝我的父母,雖然他們瞎,但他們給了我生命,至今,我還是跪著給他們喂飯,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眾不同的人生”;田世國叔叔說:“父母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他們說的只是短短兩句話,可這兩句話卻包含了他和父母之間無限深厚的愛。
最后,于丹老師又給我們講了自強自立,自信,于丹老師說::“這個世界上知識固然重要,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有悟性的人,他對這個世界上知識的轉化會變成生命的智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于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是不太情愿,找各種借口、理由來應付,想到這兒,我不禁感到一陣內疚,在這里,我想對爸媽說:“爸爸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以后一定會聽你們的話,好好地孝順你們。”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我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更加優秀的好學生。
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4
當在會上聽到陳老師說到一位姓李的學生考上了重點高中,因為家庭貧困,父親早逝,沒辦法教上30斤大米。孩子子和他母親說“媽我不讀書了,我去打工,賺錢回來養你”媽媽聽了打了兒子一個耳光帶著淚花和孩子說“你不讀書怎么可以改變命運呢?書一定要讀,你先去報個名先,大米我會想辦法的了。”第二天,孩子一早就到學校報了名,媽媽看見孩子已經去了報名就帶上個布袋到每家每戶乞大米來給兒子讀書,終于把30斤大米湊夠了,他把大米送到收大米的張大伯那,張大伯打開米袋,看到那些大小各一的大米,品種很雜,張大伯心理想,這人怎么這么貪小便宜,張大伯搖搖頭還是把大米收下了,到了第二次收大米的時候,張大伯又看見了一模一樣的大米,張大伯說了一句下不為例照樣把大米收下了,到到了第三次收大米的時候,張大伯還是看見一樣的大米,張大伯就說你的大米怎么次次都這么雜的啊?那我偉大的媽媽跪在地下哭著說“我不容易把30斤打乞夠你就收下吧。讓我的兒子能夠讀上書吧!”張大伯聽了馬水把那位媽媽扶了起來,說“真是不容易啊!真是苦了你啊!
張大伯把此事匯報給學校了,學校很快就報了個特困生,把費用全免了。當孩子知道此事后,他更加勤奮了。3年后,媽媽的辛勞總算沒白費,孩子以687分的優異的成績考是了北京市《清華大學》。這使他母親得到了些許安慰。學校在歡送會是請上了那位偉大的母親,再把那3袋大米放在旁邊,由張大伯講述這位偉大的媽媽的付出。
當聽完這件事后我體會深刻。我是那么的不懂事,經常頂撞父母,不懂得體諒父母,還常常讓父母擔心。
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的方式很多,比喻說;用心領受父母的教悔與期待;誠心體諒父母的憂慮和煩惱;真心關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等等。我們不但要感恩父母,還要感恩欺騙我們的人,因為他給了我們教訓;還要感恩侮辱我們的人,因為他們鍛煉了我們的意志;我們還要感恩“妖魔”因為他們在考驗著我們的堅貞。
所以說我們從小就要學會感恩,要懷有一顆感恩的。
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5
今天,看了于丹老師的感恩教育講座,使我對感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感恩,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感恩,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感恩是出于真誠懇切的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但感恩,并不止于此。當一個人經常說感恩的時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報怨,多了份珍惜;當一個社會經常說感恩時,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紛爭,多了份和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是一種知足,一種珍惜,一種前進。
我們感謝父母,從哇哇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所以感謝他們給予的生命,撫養我們成人;感謝老師,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我們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感謝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感謝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所有給予我們關心和幫助的人。
感恩,讓我懂得天下父母之心尤為貴;感恩,讓我懂得承膝于祖輩的樂趣;感恩,讓我領略到陽光的嫵媚;感恩讓我明白什么是披肝瀝膽,風雨同舟;感恩,讓我明白鳥語花香,蔚藍的蒼穹。
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因為有了愛,所以感動;因為感動了,懂得了感恩。親愛的同學,有過這樣的感動嗎?如果你曾感動于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于一縷陽光、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動于乳羊跪母、烏鳥反哺、落紅護花、落葉歸根&&那么,讓我們合上雙手,閉上雙眼,向上天誠心的禱告,愿天下人都學會感恩!讓感恩意識傳遞,相信我們的前途會更加光明,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6
這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看了一德老師講述的感恩教育,想起了這首《感恩的心》。我覺得要立足于社會,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遇到事情,抱怨少一點,感恩多一點!
因為有爸爸媽媽,才有了我的存在,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們心里就多了一份愛和牽掛。媽媽以前對我說,我和弟弟妹妹就是她心里的一切,雖然經濟條件并不好,雖然每一天要穿梭于人群中為生活奔波,雖然每一天要早出晚歸,晚上總是拖著疲憊的身子,邁著沉重的步伐往家里走,但是一想到家里有她疼愛的寶貝,她都不會覺得累。爸媽永遠都是最疼愛我們的人,在這種愛的世界里,沒有貧富,沒有錢權,沒有名與利。帶著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遠!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我們乘風破浪,駛向溫暖的港灣。今晚,媽媽在我給他們打電話之前打給了我,聽到我的聲音,只說了句想你了!語氣中有的是欣喜卻夾著濃濃的憂傷。聽到這簡單的四個字,我的心里涌起了莫名的傷痛,往日媽媽的關懷和充滿疼惜的眼神歷歷在目。這時候的眼淚似乎也不那么爭氣了,悄悄的從眼眶里溜了出來。突然想起了梁繼璋的說過的一句話: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能相處多久,都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所以趁此刻還有時間,都請好好地感恩父母,好好地愛我們的爸爸媽媽!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爸媽給了我生長的機會,而老師就像是陽光和雨露,給予我們營養,讓我們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老師總是默默無聞地耕作,不求回報,只想著他們播種的種子有一天能綻放美麗的花朵,開心的迎著陽光快樂成長。因此我們也不要吝嗇那一份對恩師的愛和感恩。
感謝爸媽給了我生命,感謝老師帶領我走進知識的殿堂,感謝社會能夠讓我體驗生活的快樂和辛酸!如果每個人多一份感恩,少一份抱怨,世界將變得更加完美,請讓世界的各個角落充滿愛,有陽光的地方就存在感恩的心!
學生感恩教育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