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優秀作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優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優秀作文1
《肖申克的救贖》,片如其名,不僅僅是安迪自我的救贖,而是對于肖申克監獄對于生活,對于這個信念缺乏的年代的一種救贖。該片我是在看過越獄之后才看到的,一直都沒找到好的機會來靜下來看,曾聽說該片乃男人必看之50部電影之一,看過之后,不然。其實應該是人生必看的50部電影之一!
更有人說安迪不是人了,他所具有的冷靜,智慧,堅持,才華,勇氣已經超出了一個完人所該具有的,有云:人無完人,安迪真不是一個人了么,按我看來,他真不是人,他在我心中已經成為信念的代名詞。
電影的大概我不再多說,談談我留意到個細節。
“另類”的安迪。入獄后的第一個晚上,那個被獄警打死的胖子,第二天早上別人都在談論誰輸誰贏的時候,安迪很另類的在詢問那個人的名字,其實他與其他人不同,正如之后他所說的“我是無辜的”,瑞德也跟著開玩笑的說“在這的人都是無辜的”,其實最后安迪知道也知道了他自己是無辜的。他是個“另類”,至少在肖申克監獄里面。
信念!
被戲稱為600年才能挖通的地道,他只用了不到20年,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爬過骯臟的下水道,他終于逃出去了,他知道自己是無辜的,他的信念使他充滿希望,是盞不滅的燈,一直照耀著他。
在這個信仰匱乏的年代,也許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崇拜什么,隨著年紀漸長,我們的信仰也越來越少,甚至失去信仰,不過《肖申克的救贖》卻給我帶來了一種信仰的力量。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優秀作文2
今天,我與父母一起看了《肖申克的救贖》這一部電影。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觸,收獲了非常多。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銀行家因被人誣告而關入了鯊堡。開始他無法忍受那里的一切。過去了十四年之后,因為他富有才學,為鯊堡謀取了利益,但最后他看出他們是在利用他。他深深看透了鯊堡的罪惡,當典獄長殺死了唯一證明他無罪的人之后。他再也無法忍耐,但又無法逃脫,不過,他發現牢房的墻壁直通下水管道,而制作的材料又十分軟,便燃起了希望,制造了一個完美無缺的計劃,花了五年的時間挖通了一個直通下水管的隧道,成功地逃出了鯊堡,向眾人告知了鯊堡的罪惡后自己遠走高飛了。從這一部電影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有希望,才有機會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從這部電影中,我想到了我自己那一次。我考圍棋的決勝局到了,我現在勝五負三,若這一局勝了,我便能入選;若敗了,那這就得聽天由命了。但是,與我下的選手的戰況竟是七勝一負。我當時就嚇得魂飛魄散,心想媽呀!這可完蛋了,怎么會抽到他!悲劇了。
我又轉念想:不,一切皆有可能,我要挺住,不能讓他嚇破膽。我漸漸有了信心。下棋了,他執黑先下,懷著信心的我平常心應戰。不一會兒,棋快下完了。但是,我雖然在中間占了一大塊地,但是她卻占了三個角和兩條邊,在中間也有占地,我又一次心灰意冷,但是我漸漸燃起了斗志。“黑方:185,白方:176,但由于黑先下,白方再加26,白方勝。”隨著裁判的一聲清脆的宣判,我歡呼雀躍,我勝利了。
從此以后,我更加堅信這一句話了,讓我們共同對什么事都有希望,迎接更好明天。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優秀作文3
肖申克是美國一座監獄的名字,于此相關的是一部著名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很久以前就聽說過,但無奈沒有時間。正值假期,于是找出這部影片觀看。若有所思,便作此篇。
1946年,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害了他的妻子以及情人,關進了肖申克監獄。安迪與獄中聲望頗高的瑞德交好,請他弄來了一把小鶴嘴鋤和一幅巨型海報。安迪借助自身專業知識,幫助獄卒逃稅,幫助監獄長____,成為監獄長的私人助理,并申請到一批錢建設監獄圖書館。一天,一個年輕犯人被關進監獄,他聽說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才是真兇。安迪多次向監獄長要求重新審理此案,卻遭到屢次拒絕還被關禁閉。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獄長又派人殺死了那個年輕犯人。其實二十多年來,安迪每天都用那把小鶴嘴鋤挖洞,然后用海報遮住洞口。在一個風雨交加、雷聲大作的夜晚,安迪終于越獄成功,重獲自由。
最后安迪給瑞德的信中寫道:“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這句話給我一股生命的沖力,仿佛一束穿透黑暗的光。那種感覺,只有陷入黑暗的人才能理解,那種感情,只有久違陽光的人可以理解。希望有時只是一種微妙的東西,虛無而又真實存在,也許照亮不了前路,卻給了我們前進的勇氣。
生活也是一樣,常常被成長路上的石頭絆倒,被路旁的荊棘刺傷。勇敢者向前,怯懦者退縮。勇敢者最終獲得成功,怯懦者則倒在失敗的陰影里嘆息。我們也許不會遭遇安迪那樣的境遇,但應學習他高尚的品質。
“你知道,有的鳥兒是注定不會被關在牢籠里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優秀作文4
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導演的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時隔多年再看依然會讓你的心靈深處震蕩、感動。影片講述銀行家安迪因被冤指控謀殺,被判19年徒刑,通過另一個也被判無期徒刑黑人瑞德的眼光,生動描寫了安迪運用智慧,懷抱希望,最終成功越獄,并將惡人典獄長蠅之以法,引導瑞德突破絕望,相會在無比碧藍的太平洋邊的故事,生發出友誼、希望、自由究竟是怎樣美好的東西。
影片給人的啟迪之一就是選擇問題。主人公被冤枉判刑19年,換做一般人在體制化的監獄里肯定會自暴自棄,但安迪沒有這樣做,從入獄的第一天起他就選擇積極準備,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在夜深人靜時用一把石錘鑿墻,19年的堅持,終于通過自己挖的隧道到達排污管再到外面的小河,成功越獄。現代社會,眼花繚亂的選擇讓人迷失方向,物欲的充斥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明白自己的需要,追求簡單的生活,留白的空間越多,心中的自由會越大。相同的環境,不同的選擇,結果謬以千里,萬事萬物都有因果關系,有智慧的選擇才能通往幸福的彼岸。
影片給人的啟迪之二就是希望的主題。世事無常,順境逆境總是在相互轉化、高峰低谷總是如影隨形,無論在何種境遇中,哀嘆、消極總是無用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忙著追名逐利的你,忙著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主人公安迪被冤枉,白坐了十九年的牢,如果不是懷抱希望,這十九年將是氣憤、痛苦、絕望的十九年,但希望引領著安迪每天晚上用那個小錘去挖瑞德認為幾百年也挖不穿的墻壁,因為他們早就放棄了希望,在他們看來希望只能讓自己更痛苦,甚至認為希望便是痛苦的根源。一個人能夠在19年痛苦的監獄生活里,不放棄對自由的向往,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信念,所以他成功了。南非黑人領袖納爾遜曼德拉也是如此,27年的非人的牢獄生活因為希望、信念的支撐也讓他到達光輝的高度。
影片給人的啟迪之三是關于智慧。主人公在獄中非常注意保密,一切行動都在隱秘的狀態中進行,黑夜中用瑞德給他的石錘鑿墻,留下的土在放風時通過褲腿不露痕跡的抖落,為了掩飾墻上的洞,安迪用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帖著。對于典獄長的刁難,安迪用自己的金融知識為他____、合法避稅,通過自己的價值讓典獄長離不開他,放松對自己的管理,最后他不但領走了幫典獄長____的一部分,還將典獄長涉嫌貪污和謀殺的證據寄給了報社,致使壞人自殺得到懲罰。對于肖申克監獄體制化的生活,許多犯人習慣后即使出獄還想犯罪,因為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了,有人甚至出獄后自殺,安迪明白這點,所以給瑞德留下禮物:一疊面值50的美元和一封信,信里面說到關于希望的事,引導著瑞德克服假釋后的心理危機,滿懷希望的找到安迪。安迪是智慧的,也只有智慧使得他克服困難,獲得自由,晚年過著富足的生活,收獲友誼。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優秀作文5
假期,利用晚間的時間,認認真真把《肖申克的救贖》看了一遍。這部拍攝在十幾年前的美國電影給我的感受遠遠的超過了我的預期,在影片在外,我感受的更豐富,也更能明白許多非直觀性的電影資料。尤其重要的是,慢慢的,我也開始學著去懂得“期望與生活”這一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融洽在一齊的這組關系。
乍看影片,以我不成熟的想法,我認為這只是一場杯具,一次冤案,一次花費了一生的代價,用去了未來無數可能的機會的莫須有的“救贖”。當看到那個知曉真相的年輕罪犯出現,看到他道出案情的實際,聯想到瑞德說的整個監獄除了他之外都是無罪的類似于玩笑話的時候,我想這實在是一場開的有點太大的玩笑,也是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代價最大的一次“救贖”——用時間,用著可能創造無數未知的未來的時間去救贖,去贖罪。無論是從影片本身,還是以我個人的閱歷,用盡自由與未來為代價,我想,我是承擔不起的。
而安迪做到了,用二十年。從一個高高在上的銀行家,到一個完全沒有自由的囚犯,開始我猜想或許是瑞德說的體制問題,他被誣陷為殺妻,被判處無期。一個前途無限的身份,轉眼到了暗無天日的境地,起初我的想法與瑞德的也是不謀而合的——他必須會是最難承受監獄第一晚的那一個人。不僅僅是因為他看上去體質弱些,更主要的是因為身份的變化太大。然而,瑞德輸了,我也輸了,輸的很徹底。他不僅僅不是最初的那個,并且似乎他反而成為了最有精神的那一個,也是最有期望的那一個。起初,我是很難知曉他的期望,他的精神來自何方的,直到影片逐漸進行,直到結局慢慢到來。
十年,二十年,以我此刻的年齡也僅僅是經歷過如此而已,而其中,我自認為我遭受的有很多。可是影片只給了一個紅章,一個瑞德申請假釋駁回的紅章。不明白來自何方的勇氣,不明白從哪里到來的期望:刻棋子,教“學生”,辦圖書館,幫忙____,甚至是用二十年的時間堅持挖出了一條瑞德認為需要六百年時間才可能完成的短短的隧道。“壓力”,“時間”,這是安迪認為堅持挖的最關鍵的東西,他也確實如此過。這在影片臨近結尾時經過瑞德點出的生存根本,這影響著同一間房內瑞德與布克斯不一樣歸宿的關鍵,這被安迪說成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的哲理成為了表面的點睛處。
在這部時長達二個小時的影片中,出現的人物當然不止幾個,而是異常豐富的。而最終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可是主要是安迪,瑞德,與布克斯而已。就遭遇,目標,夢想來講,他們是截然不一樣的,可是卻也都給了我很深的感悟與觸動。
很多的時候,我是不怎樣愛看電影的,因為我覺得電影讓人不像人了。幾十年的光陰,在電影里,只是兩個多小時而已,每一個十年只是換來了一個紅章。我其實是害怕這種生活的。而也正是這兩個小時,這些略微的苦難讓我都不怎樣愿意堅持下去,何況安迪他們應對的是真實的二十年。沒有自由,掩蓋著期望,前方仿佛沒有多少的盼頭,我很難想象這種比貧窮,挫折更深沉的東西。
典獄長對安迪說,讀《圣經》能獲得救贖,信上帝能獲得庇護。然而罪人還是罪人,不是罪人也成了罪人。安迪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若必須要說他多么偉大,必須要辯稱上帝多么萬能,倒不如去實實在在感激一個人,感激一個真實的上帝——瑞德。如若不是這個運輸車一般的商人,不是他帶來的那把小錘子,或許故事是需要改寫的。正如結尾處安迪迎著閃電用石頭砸出那個洞,錘子也正是在安迪的心里砸出了這么一個洞,一個關于期望的洞罷了。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