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生化危機6觀后感
生化危機6是刺激恐怖的,是一部讓人欲罷不能的電影。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觀后感范文,歡迎欣賞與借鑒。
生化危機6觀后感1
對于生化危機電影系列,估計在小學的時候就聽聞過大名,以前除了國產的一部僵尸片外,知道的喪尸題材的也就只有生化危機了,我沒有按照順序開始看,最先看的3,當時還是害怕得半死,不敢開聲音,還得捂著眼睛看,卻被Alice帥氣的雙彎刀,雙短沖,甚至超能力給迷到了(我不會告訴你們當時我還小,被影片里的小“福利”搞得很羞澀呢),后來又去補前兩部,大概了解了事情經過,開始被畫面迷住,后來被劇情吸引,有人說Alice太不真實,在電影里就是開掛的存在,但是如果真的一部換一個主角,估計大家也沒多少興致追著看完了吧。
后來也看過很多其他的喪尸題材的電影,很多都不記得名字了,記得的例如:僵尸世界大戰,驚變28天,活死人之夜,僵尸肖恩,我是傳奇,也追過行尸走肉。雖說這些電影各有所長,有的畫面震撼,例如僵尸世界大戰,有的開創先河,例如活死人之夜。但整體感覺來說還是生化危機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恐怖,驚悚,懸疑,動作,劇情,科幻等都包括在里面。Alice也曾一度是我的偶像!
終章我給幾分?10分,我并不了解什么電影剪輯配樂拍攝取景化妝情節燈光,這部片子有瑕疵,劇情可能有硬傷,那又怎樣?我不能從很多專業人士角度去分析一部電影,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粉絲和觀影者。
劇情有了,刺激夠了,情懷到了,我還要求什么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看完final我居然有點小失落,就這么完結了,或許這點失落應該算是錦上添花吧。
生化危機6觀后感2
《生化危機》,從游戲到電影,每次都吊足了胃口,讓人欲罷不能。《生化危機:終章》是《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的第六部,雖然故事情節與前五部有沖突之處,但是并不妨礙整個系列的圓滿結局,使得最終的謎底和秘密一一揭曉。借用該片宣傳詞的話說,該片為延續了十五年之久的“生化情懷”畫上句號。
該片由美國索尼發行公司發行,由英國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米拉·喬沃維奇、艾麗·拉特等聯合主演。在《終章》的故事里,愛麗絲在遭到威斯克背叛后,從紅皇后那里得知保護傘公司的老巢里還存在著一種解藥,可以消滅讓數十億人類變成行尸走肉的病毒。而僅存的人類避難點將在48小時內被徹底清除,愛麗絲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到達保護傘公司的總部浣熊市獲得解藥。
作為最后的救世主,愛麗絲承擔起了拯救人類的重任,同時也和幕后主使亞歷山大·羅蘭德·艾薩克斯博士決一死戰,為阻止人類滅絕展開最后一搏。在殺向浣熊市的途中,愛麗絲遇到了自己昔日的朋友,并與部分幸存者一起潛入保護傘公司老巢,共同對抗僵尸和變種怪物。
米拉·喬沃維奇飾演的愛麗絲一如既往地瀟灑冷峻,精彩絕倫的武打動作,驚世駭俗的動作造型,以及驚險刺激的特效鏡頭,始終沖擊著觀眾的眼球,畫面暴力血腥刺激神經。雖然有些鏡頭切換過快,讓人有種目不暇給的感覺,但總體感覺還是可以接受的。雖然對本片有很多負面評論,但是《生化危機6:終章》仍然揭示了故事中隱藏的一些秘密。
僵尸爆發的秘密。保護傘公司創始人之一詹姆斯·馬庫斯因為女兒艾麗西亞·馬庫斯患上早衰癥,就開發了能夠治愈疾病、提高人體機能的T病毒。但是好景不長,T病毒的副作用顯現了出來,使人變成了嗜血成性的僵尸,并變得不可控制。為了保住保護傘公司,艾薩克斯博士讓威斯克殺死了創始人詹姆斯·馬庫斯。
艾薩克斯博士認為,人類的過度膨脹終將毀滅地球,與其等待死亡,不如效仿“諾亞方舟”的故事,保存合適的人選然后對全體人類來一次大清洗。清洗結束之后再取出T病毒的抗體,讓所有感染T病毒感染者全部死亡,再讓幸存人選解凍,從而達到統治地球的目的。這也解釋了愛麗絲潛入保護傘公司老巢的目的所在。在美國電影史上,很多世界末日的電影也都取材于此,試圖通過清洗人類的方式,喚醒人類自我約束意識。因此,可以說這種設定過于套路化和程式化。
人性深處的秘密。《生化危機6:終章》中,艾麗西亞·馬庫斯、紅皇后以及愛麗絲三者成功的站到了一起。紅皇后是艾薩克斯博士為了控制保護傘公司的利益,利用艾麗西亞的肖像作為計算機的接口創建的強大人工智能(在前幾部的故事里,紅皇后是詹姆斯·馬庫斯基于童年時期的艾麗西亞·馬庫斯設計的);愛麗絲是基于艾麗西亞·馬庫斯的外形以及DNA制作的“比預期更人性的克隆人”,并增加了避免早衰癥的改進技術;艾麗西亞·馬庫斯則是整個事件的起因,更是以上二者的原型、真身。三者各有特點,分別代表了精神、人性和肉體三個維度。
在影片中,紅皇后說:我是被創造來為保護傘公司服務的,但是我也被編程來感恩人類。紅女王的目的是拯救人類,控制病毒。但是,她被編程約束,不能做對保護傘公司有害的事情。因此她只能通過愛麗絲來實現拯救世界的計劃。這代表了人類的精神,雖然無所不能,但也受到道德的約束。
愛麗絲幾乎是一種極端,一個成功融合T病毒的克隆人,更是一個不可控的生化兵器。用艾薩克斯博士的話說,就是“一個聰明的復制品,一個有問題的復制品”。這代表了人性,人的良知。在任何災難面前,人性和良知都是無往而不利的武器,所向披靡。
艾麗西亞·馬庫斯所代表的肉體是極其孱弱的,在災難面前幾乎沒有任何作為。但是,艾麗西亞卻擁有著其他生物所沒有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在影片的最后,艾麗西亞親手毀滅了保護傘公司的老巢。作為自然界的統治者,人類精神、人性和肉體的完美結合才是應對萬難的終極武器。正如艾薩克斯博士在片中所說:“三個維度的女人,在仇恨中團結了起來”。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人類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電影中,艾薩克斯博士為首的保護傘公司所代表的是貪婪和權力,代表了破壞和毀滅。從浣熊市到全世界,數以億計的人類被T病毒感染;各種克隆人、克隆生物肆意橫行;各種變種生物完全不受控制,在地表為非作歹,地球已經變成了人間煉獄。相比之下,愛麗絲所代表的'是壓制和恢復,從更深層次上看,代表的是重生、孕育和希望。影片最后,散布出去的解藥讓層層圍困的僵尸們紛紛倒地,以扇形的姿態撲倒在愛麗絲面前。或許,這正預示了母性、人性以及希望的偉大勝利。
艾薩克斯博士臨死前對愛麗絲說:是我創造了你。愛麗絲斬釘截鐵地回答:真是個大錯誤。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或許也正是因為陰謀者的錯誤,方才孕育了人類生的希望。
生化危機6觀后感3
轉眼間,由游戲改編的電影《生化危機》已經15個年頭了,今天,我不評論劇情,不說導演,不說編劇,不說票房,只講情懷。
今天我把贊美獻給愛麗絲——一位棕色卷發,一雙碧綠的眼睛,高挑的模特身材,被稱作鏗鏘玫瑰的女演員,《生化危機》主演米拉·喬沃維奇。
米拉·喬沃維奇參加了《生化危機》第1部至第6部的演出,飾演主角愛麗絲。在《生化危機:終章》宣傳片里,有這么一句臺詞:這是我的故事,愛麗絲的故事。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跨度15年,一直是米拉·喬沃維奇當主演,15年來,愛麗絲闖關打怪,帶給觀眾不少驚喜,人生有幾個15年呢?2002年演《生化危機》第1部時,米拉·喬沃維奇26歲,正值風華年代,我們看到一位文戲精彩、武戲爆燃的女神銀幕形象,從拍《生化危機》第2部開始,打戲增多,動作難度越來越大,打到“終章”時,米拉·喬沃維奇已42歲了,已是倆個孩子的母親了,我們依然看到“愛麗絲”身披戰斗重裝,遍體鱗傷,讓人感到別樣的心酸與觸動的形象。
米拉·喬沃維奇1975年生于烏克蘭,5歲隨父母移民美國。父親是南斯拉夫血統的醫生,母親是烏克蘭籍演員。她們一家剛到美國時,米拉的母親本想在美國繼續演藝事業,但生活所迫,不得不從事餐廳服務員、清潔工一類的工作,母親把希望寄托在女兒米拉身上,讓她從小就上模特、表演學校。
米拉·喬沃維奇15歲獲得全美模特選拔賽冠軍,登上美國時尚權威雜志《時尚》和《時尚芭莎》的封面,成為美國時尚雜志最年輕的封面女郎。她還是一個有造詣的歌星,首張專輯《The Divine Comedy》深受好評,曾在戈爾巴喬夫80大壽的宴會上縱情歌唱。1991年,16歲的米拉獲得主演的機會,翻拍自波姬·小絲成名作《重回藍色珊瑚礁》,顯出不凡,隨后出演了影片《我的子彈會轉彎》、《第五元素》、《圣女貞德》、《百萬美元酒店》,充分展露了演藝才華。也許是戰斗民族特有的遺傳基因,米拉·喬沃維奇因為電影角色的需要,不斷轉型,從一個模特,到一個動作片影星,經歷了艱苦磨練。
在這15年,她出演《生化危機》系列之外,她還出演了《幻影追兇》《幸存者》《三個火槍手》等影片,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生化危機》中的“愛麗絲”形象。
拍攝動作片是非常危險的活,《生化危機6》拍攝過程中,女特技演員奧利維亞·杰克遜騎摩托車表演時,撞到攝像機吊臂,手臂受傷嚴重,最后這只手臂不得不鋸掉。一位電影攝制人員被悍馬車碰撞身亡。米拉·喬沃維奇在演出中為展現精彩的打斗多次受傷,經常帶著青紫的傷痕真實地表演。
米拉·喬沃維奇在銀幕上展現了一位冷峻勇敢的“鏗鏘玫瑰”背后,有一顆溫柔的母親的'心,為了要第二個孩子,2013年她推遲了《生化危機:終章》的演出,而“愛麗絲”這一角色又非她莫屬,于是我們在今年才看到“終章”。
游戲結束了。但米拉·喬沃維奇塑造的銀幕形象“愛麗絲”卻永恒!
生化危機6觀后感4
們很容易忘記取材自電子游戲的《生化危機》系列對幫助開辟當下仍舊在探索中的動作恐怖類型片的貢獻。但在推出第六部電影后,我們很清楚這個系列能讓觀眾感到害怕和興奮的新元素已經越來越少了。
主角遇到更加難搞更加兇險的反派時,敷衍地完成一段又一段面臨死亡威脅的情節,這種操作方式毫無意外地同電子游戲里的闖關設定如出一轍。保羅·安德森執導的這部最新電影在技術創新和氛圍刻畫上出現了失誤,使得系列廣闊的電影宇宙總是圍繞著幾個相同的角色和相同的地點展開。當然《生化危機6:終章》堅持完成了它片名里的結論,但不斷削減的創意和持續增加的廣告讓片名里這一莊重的宣言看起來完全處于自私的考慮。觀眾對系列的欲求早就被糟糕的剪輯和毫無意義的怪獸——無論它們有著怎樣的名字——消磨殆盡了。
米拉·喬沃維奇回歸飾演愛麗絲,人類最后的救世主。在前幾部災難中幸存下來的她在紅后—一個操縱著保護傘公司所有設備的超級計算機—那里得知世界上還存在著一種解藥,可以消滅讓數十億人類變成嗜血怪獸的病毒。僅存的人類將在48小時內被徹底清除,愛麗絲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到達保護傘公司的總部浣熊市。但在途中為了重新獲得并釋放解藥,她與一心維護保護傘公司利益的亞歷山大·艾薩克斯博士(伊恩·格雷 飾演《權力的游戲》)產生了沖突。愛麗絲聯合一幫沒什么能力的幸存者,假造了與紅后的一紙協議,混進保護傘公司的總部,為阻止人類滅絕展開絕望的最終嘗試。
《異形2》等經典電影向世界證實,融合了恐怖和動作兩種元素的電影類型中埋藏著豐富的娛樂資源。但《異形2》的導演是詹姆斯·卡梅隆,而《生化危機6:終章》的導演卻不是他:安德森非常依賴于把異常刺耳的噪音不和諧地剪輯到影片里,由此制造恐怖效果,然而這種做法只會讓觀眾變聾,不會讓他們感到害怕。他創造的這個世界的最基本的問題在于這些怪獸一點也不聰明,也沒有策略。它們能制造出來的所有懸念,就是悄悄來到我們關注的角色身邊,而同時角色們往往忽略了他們所處的環境。例如愛麗絲這位強悍同時非常警覺的戰士,幾乎在一半時間里都被突如其來的怪獸抓住,如果怪獸沒有撲到面前來,她壓根都不會發現它們的存在。
而且,愛麗絲有多大能力?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個人教練成功教會她各種各樣的戰斗形式,同時挖掘出這位動作英雄在談話方面的天賦。但在故事發生的12個小時內,她兩次遇到正面撞擊,也都在第一時間被擊暈。另外,在她成為一個幸存者堡壘的指揮官后,這個已經堅守數年的防護所在幾小時內就引起保護傘公司的注意,然后幾乎被夷為平地。
無論如何,《生化危機6》終于提供了一些細節來解釋導致種族滅絕的僵尸大爆發的起因。“我們以自己的方式結束這個世界”的做法,的確是個能吸引回頭客又讓人感到好奇的經營策略。但是主創對《生化危機》故事的哲學根基的任何關注充其量只浮于表面,還不如加強對打斗場面的刻畫。影片里亂麻一樣的動作鏡頭無法讓人形成對某個場景地理位置的持續認知,更別提搞清楚角色是怎么往返于各個場景里的。其中一段發生在燈光昏暗的地牢里的場景,導演在拍攝拳頭和腳的特寫鏡頭時莫名其妙地加開了閃光燈,而在其他畫幅更廣的鏡頭里燈光依然暗沉,明亮的特寫鏡頭完全沒有幫助人們理解到底是誰對誰出了一拳,誰挨了誰一腳。
安德森堅持用讓人眼花繚亂的方式呈現打斗的方式也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影片里很多邏輯硬傷在一個接著一個的動作場面中被遺忘了——對忠實粉絲來說,這部電影可能會像系列前幾部一樣讓他們感到滿意,但作為獨立的冒險電影來說,《生化危機6》只是集結了所有讓人感到眼熟的情節,就好像一條已經被探索了五次的小鎮道路,不值得被記住。(肖恩·羅伯茨、露比·羅絲和日本模特Rola作為配角的表演在影片中出現時間太短,開始讓人懷疑他們當初為什么要接這些角色。)
但是《生化危機》《黑夜傳說》這類女性角色主導的動作電影發展成良心系列,對觀眾和電影人都是件鼓舞人心的事,希望它們的成功能為一些真正值得人們花時間在大銀幕上觀看的電影鋪平道路。同時《生化危機6:終章》雖然無法掩蓋太過套路和毫無創意的本質,但如果它不是這個毫無前途的系列的最后一部,那才是真正讓觀眾感到失望至極的。
生化危機6觀后感5
主角遇到更加難搞更加兇險的反派時,敷衍地完成一段又一段面臨死亡威脅的情節,這種操作方式毫無意外地同電子游戲里的闖關設定如出一轍。保羅·安德森執導的這部最新電影在技術創新和氛圍刻畫上出現了失誤,使得系列廣闊的電影宇宙總是圍繞著幾個相同的角色和相同的地點展開。當然《生化危機6:終章》堅持完成了它片名里的結論,但不斷削減的創意和持續增加的廣告讓片名里這一莊重的宣言看起來完全處于自私的考慮。觀眾對系列的欲求早就被糟糕的剪輯和毫無意義的怪獸——無論它們有著怎樣的名字——消磨殆盡了。
米拉·喬沃維奇回歸飾演愛麗絲,人類最后的救世主。在前幾部災難中幸存下來的她在紅后—一個操縱著保護傘公司所有設備的超級計算機—那里得知世界上還存在著一種解藥,可以消滅讓數十億人類變成嗜血怪獸的病毒。僅存的人類將在48小時內被徹底清除,愛麗絲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到達保護傘公司的總部浣熊市。但在途中為了重新獲得并釋放解藥,她與一心維護保護傘公司利益的亞歷山大·艾薩克斯博士(伊恩·格雷 飾演《權力的游戲》)產生了沖突。愛麗絲聯合一幫沒什么能力的幸存者,假造了與紅后的一紙協議,混進保護傘公司的總部,為阻止人類滅絕展開絕望的最終嘗試。
無論如何,《生化危機6》終于提供了一些細節來解釋導致種族滅絕的僵尸大爆發的起因。“我們以自己的方式結束這個世界”的做法,的確是個能吸引回頭客又讓人感到好奇的經營策略。但是主創對《生化危機》故事的哲學根基的任何關注充其量只浮于表面,還不如加強對打斗場面的刻畫。影片里亂麻一樣的動作鏡頭無法讓人形成對某個場景地理位置的持續認知,更別提搞清楚角色是怎么往返于各個場景里的。其中一段發生在燈光昏暗的地牢里的場景,導演在拍攝拳頭和腳的特寫鏡頭時莫名其妙地加開了閃光燈,而在其他畫幅更廣的鏡頭里燈光依然暗沉,明亮的特寫鏡頭完全沒有幫助人們理解到底是誰對誰出了一拳,誰挨了誰一腳。
安德森堅持用讓人眼花繚亂的方式呈現打斗的方式也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影片里很多邏輯硬傷在一個接著一個的動作場面中被遺忘了——對忠實粉絲來說,這部電影可能會像系列前幾部一樣讓他們感到滿意,但作為獨立的冒險電影來說,《生化危機6》只是集結了所有讓人感到眼熟的情節,就好像一條已經被探索了五次的小鎮道路,不值得被記住。(肖恩·羅伯茨、露比·羅絲和日本模特Rola作為配角的表演在影片中出現時間太短,開始讓人懷疑他們當初為什么要接這些角色。)
但是《生化危機》《黑夜傳說》這類女性角色主導的動作電影發展成良心系列,對觀眾和電影人都是件鼓舞人心的事,希望它們的成功能為一些真正值得人們花時間在大銀幕上觀看的電影鋪平道路。同時《生化危機6:終章》雖然無法掩蓋太過套路和毫無創意的本質,但如果它不是這個毫無前途的系列的最后一部,那才是真正讓觀眾感到失望至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