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的觀后感作文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在看完電影或者書籍后能獲得不少感悟,這時可以選項寫一篇觀后感,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反思,還可以加深所學知識印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龍貓的觀后感作文,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龍貓的觀后感作文篇1
不得不說,經典就是經典,都過去了這么久,《龍貓》絲毫沒有落伍,愈發有一種洗練之美,顯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宮崎駿之于動畫,就如同安徒生之于童話一樣,將這門藝術提到了一種新的高度,打破了人們對于動畫的固有印象,讓所有人真正地投入到了一片純凈的世界里,找到久違的純真和快樂。
唯有內心充滿純真和大愛的人,才能在烈士暮年,依然壯心不已,制作出一部部如此有溫度的電影,打動了無數的觀眾。
宮崎駿的作品總是充滿夢幻和詩意,擅長以華麗的色彩、瑰麗的想象,在現實層面搭建起一座美輪美奐的奇幻世界。但平心而論,《龍貓》的劇情比較簡單,也有些松散,在想象力上甚至不及《天空之城》、《風之谷》、《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又憑什么能成為經典?
恰恰因為如此,本片雖然也有天馬行空的一面,但極其貼近現實,以淳樸的鄉村生活鋪陳開來,將“真善美”發揮到極致,幾乎每個角色都充滿善意,不管是鄰家阿婆,還是大垣勘太,還是身為“怪物擔當”的龍貓,都毫不吝嗇地給予了姐妹倆幫助。而姐妹倆在母親重病、父親忙碌的情況下,依然活潑開朗,純真善良,人性的美好展露無遺。這一切又與世外桃源般的鄉野風光交相輝映,讓人不得不為之嘆服。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羨慕過野比大雄,不管什么時候都有哆啦A夢在陪伴著。本片雖以“龍貓”為名,但戲份并不算多,總共只出現了四次,每次出場都有特定的意義,可以說是姐妹倆精神寄托般的存在。但說到底,“龍貓”也不過是幻想出來的罷了,真正的成長,還得靠自己。
不過,同樣是成長治愈的故事,本片并沒有《當怪物來敲門》里的暗黑,雖然也彌漫著死亡的陰影,但基調一直是積極向上,永遠充斥著希望,給人暖心的力量。
這就是宮崎駿電影的最大魅力所在,溫暖和愛是永恒的主旨。愿你歷經風霜,仍能保持童心。
龍貓的觀后感作文篇2
蔚藍的天空下,幾朵向日葵正朝著太陽茂盛地生長著,一陣輕風吹過,樹葉“嘩啦啦”地響著,一輛老舊的小汽車緩緩駛過,小女孩小月和妹妹小梅跟隨父親一齊搬入了鄉下的新居。
鄉下的天空是那么藍,就像是透明的水晶,空氣是那么好,沁人心脾。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沒有高高厚厚的水泥墻。兩個女孩在美麗大自然的懷抱里,體會到了以前從未感受過的欣喜。
小梅遇見了毛茸茸的巨大龍貓,但是姐姐不堅信,只有父親安慰地說堅信她;下雨了,小凱把自我的傘借給了小月和小梅,自我卻冒雨跑回了家;得知母親的病情加重了,小梅準備把自我摘的玉米給母親,表達一下自我的心意;借了小凱的傘,小月和小梅穿著雨披把傘還給了他;龍貓給了姐妹倆樹種子,但是種下去一向沒開,直到一天晚上,龍貓一家圍著種有種子的那塊地蹦跳、參拜,種子很快的發芽、長大,長成了參天大樹,之后,它便帶著姐妹倆坐著陀螺飛翔在夜空……
這美麗的童話故事里,也許沒有什么明顯的主題。但是就是沒有主題,它仿佛就是在敘述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身邊的故事:平淡的開始,平淡的結局,總是讓人覺得親切,也總是有些期盼。
坐在貓巴士上飛奔,飛過田野、奔過山崗。在這一刻,孩子們感受到了樹的呼吸,聽到了風的歌聲。
童真,永遠是那么地完美。就像是藍天里的白云,就像是和龍貓初次相遇,就像是純凈透明的水中有魚兒暢游,就像是陽光下有花朵盛放,就像是那幾粒小小的、載著期望的種子,這點點滴滴,這一切的一切,也許只是咱們兒時的美麗夢境,但它純真,倒映出了咱們完美的心聲,充滿了期盼、期望和驚喜。
咱們的永無鄉,也許就是這么普通,但是卻很美麗;也許就是這么幼稚,但是卻充滿了咱們兒時的全部夢想。那清澈的小河、美麗的森林、寬廣的田地、樸素單純的人們,那么簡單,那么完美。
有機會的話,我想親自去鄉下感受一下,看一看麥穗的舞蹈、蝴蝶的婀娜,聽一聽風的歌聲、樹的低吟,找回我那丟失已久的永無鄉……
龍貓的觀后感作文篇3
最近,我觀看了《龍貓》這部電影,電影中的龍貓、小梅和小月都十分令我感動。
這部影片講述了姐姐小月,妹妹小梅因媽媽生病和爸爸搬家到了鄉下,那兒有一片很大的橡樹林。一次,小梅去橡樹林玩耍,誤打誤撞掉進了龍貓的山洞,認識了龍貓。一次下雨天,小月和小梅給爸爸送傘,正巧龍貓就在旁邊,小月就把傘給了它。龍貓就送了小月一包橡果子。回家后,姐妹倆把橡果子種了下來。晚上,大、中、小三只龍貓和小月、小梅整齊地跳一種奇怪的舞,橡果子飛快地長大,不一會兒就成長成了一片橡樹林。還有一次,小梅因為太想媽媽,自己去醫院,結果迷了路,小月找不到小梅,只好求助于龍貓,龍貓叫來龍貓公交車,找到了小梅,又去醫院看望媽媽,看著媽媽,她們笑了。
雖然在這部影片中,龍貓只出現了四次,但它每一次的出現都令我們感到十分溫暖。比如說小梅掉到龍貓的肚子上,高高的彈起來,又掉在肚子上。她往前爬,好奇地捏捏龍貓的臉蛋,扯扯它的胡須,可龍貓只是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翻了個身,又睡著了。這個時候,你是不是覺得龍貓憨憨的,可愛極了?又比如說小月和小梅給爸爸送傘時又高又胖的龍貓打著一片小小的荷葉,而小月和小梅卻打著大大的傘時,你是不是覺得很好玩?善良的小月把傘給了龍貓,可龍貓不知道怎么打開,左搖搖,右甩甩,可還是打不開。小月把傘打開,遞給龍貓,可傘只是打住了龍貓的頭。看到這兒,我忍不住笑了。龍貓是有多胖啊!
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小月四處尋找小梅的情景;最令我開心的是小月和小梅還有爸爸一起大笑,趕走灰塵精靈的情景,最令我激動的是小月、小梅和中、小兩只龍貓吸附在龍貓的肚子上,而龍貓單腳站在陀螺上飛起來的情景;最令我緊張的是小梅走丟后,村里人從池塘中撈出一只鞋子,不知是不是小梅的,那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走進鄉村,感受麥子的清香,傾聽昆蟲的歌唱,或許你也能找到心中的龍貓呢!
龍貓的觀后感作文篇4
人與自然,是共存的,而且相依而存。
自然,是什么?它是世界上的一切,只要地球賦予了你生命,你就是自然里的一部分。不要說石頭沒有生命,那千年的歷史足以說明一切。它不死,是因為它從沒有活過,在我的眼中,它,也是自然。
看了《龍貓》,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月家附近的景色,綠樹成蔭,一棵百年老樹大得足以占據整個山頂,讓我好不向往!它既是宮崎駿筆下的奇跡,也是人類多少年來不曾想過的最佳居處。多少年來,森林在人們的眼中一直是一座金庫,不是朋友。人們向自然索取過多,卻從不思彌補。然而這些由“偉大”的人類建造起來的高樓大廈,花了我們幾十年,而真正偉大的自然輕輕松松抖上幾秒,霎時就一片廢墟。
其次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那只大龍貓,大大的肚子,圓圓的身子。當小梅發現它的時侯,它正呼呼大睡呢!第二次,他們卻怎么找也找不到了。然而,他們并沒有堅持找,而是離開。并不打攪龍貓的生活,這種順其自然的心態讓我敬佩。我想,當一個人發現龍貓時,他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哇!好大的一只貓。”,而不是:“我要把它帶回家。”;當第二次找不見時,首先應該說:“哦!沒關系,改天再找吧!”而不是:“哼!你不出來,我把你捉出來帶走!”,不是我夸張,人類真的如此殘忍。人類是動物,是“先進”的動物,但是卻干著并不明智的事,濫砍濫伐,殺害生靈。這,就是人類。
和動物建立聯系,互通心靈,讓我們,融入自然。一旦有了聯系,人類不僅僅是“認識”動物,而且“理解”動物,這種聯系將會是最原始的狀態。
當龍貓和小月站在山頂上時,我被這對好朋友感動了。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美好的,那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就是高尚的。與動物建立聯系,會讓人類的生存更有意義!
走進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拋棄雜念,用純潔的心,去聆聽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
龍貓的觀后感作文篇5
《龍貓》是宮崎駿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它所描繪的風景也好,人物也罷都魅力十足,讓人百看不厭。而看了這部動漫之后,我們就會發現宮崎駿先生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他就像動漫里的小梅一樣天真純潔,他也像故事中的小月一樣善良懂事,他又像森林中的龍貓一樣聰明可愛,總之,他本身就是一部動漫,一部值得人不斷解讀和探索的奇幻動漫。
與此同時,從故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宮崎駿先生是一個卓越的美術家,他的動漫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畫卷一樣,每一幀都那么靈動精致,每一張都那么溫暖絢爛,而一旦踏入這幅畫卷,你就會沉迷其中流連忘返……
和煦的陽光傾瀉而下,柔柔的光線籠罩了平和的鄉村,成熟的玉米在和風中肆意舞動著身軀,竭盡所能的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飽滿和碩大,直惹得天真的小梅愛不釋手,恨不得抱著那滿懷的玉米飛奔到母親的懷抱中去,好讓媽媽也感受一下玉米的清甜和美味。而遠處那枝繁葉茂的香樟樹就像是生長了一千年一樣,葉子那么繁茂,枝干那么粗壯,根系那么發達,讓人看著都心生歡喜,怪不得調皮的小梅老是在樹底下奔跑跳躍,也怪不得小月和爸爸對大樹充滿了感激,感謝大樹送給他們陰涼,也感謝大樹帶給他們希望和憧憬。
這就是《龍貓》這部佳作所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觀影之后你就會發現,山是那么青綠,水是那么清爽;風是那么飄逸,樹是那么繁密;森林是那么神秘,龍貓是那么奇幻;生活是那么安逸,村民是那么淳樸;孩童是那么天真,人性是那么善良,總之,這個隱居之地就是一個天堂,一個可以治愈人心的圣地。
其實《龍貓》這部影片之所以可以風靡全世界是情有可原的,這部帶有浪漫主義和奇妙想象力的作品輕而易舉的就把我們帶回了童年時代,讓我們再一次回憶起了往昔的歲月和生活,也讓我們再一次對童真,對簡單,對質樸,對溫暖有了全新的認識和誠摯的渴望,所以他值得被影迷們奉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