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教育觀后感作文
《成長教育》描寫一位16歲女孩面對成長經驗、家庭期許,以及突如其來的迷人愛情介入下,從女孩轉變成女人的心境歷程。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成長教育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成長教育觀后感作文1
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想看這部片了,現在終于如愿。
也許是因為這部片與我們的生活太相近而容易引起我們的共鳴。相信許多同學都能在這部片子里多多少少地看到自己熟悉的一面。尤其是對于正處于青春朝氣時期對未來充滿各種幻想的我們而言極具有教育意義。
記得之前有位老師說到關于年輕人這個話題,以及在看完一段描述一位年邁的老婦人與一個小男孩之間的友情故事后大家對這位老婦人的第一感覺,所有同學的回答幾乎都是正面的積極的,比如慈愛,友好等等,幾乎沒有人關注到最為突出的老婦人的孤獨感。老師說,年輕人經歷得少,習慣從簡單而相對正面的角度思考事情。現在想來,這部片尤其是珍妮所體現出來的我們這一代人的心思可謂發聾振聵。
不可否認,珍妮在同輩群體眼中也許就是那個一直以來聽老師話,聽家長的話,事事按照規章秩序來的乖乖女,好學生,是那個年年得獎學金,受許多人羨慕的具有光鮮亮麗氣質的女生。她富有智慧,對藝術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生活獨立,眼光獨到,懂得欣賞美品味生活。同時,她也對未來美好而浪漫的優質生活充滿了向往,就像她喜歡巴黎這個浪漫之都,喜歡各種來自上流社會的高貴用品,精神物質享受一樣。
這樣的一個女生似乎極為常見,哪一個少女不心存美好的種子與念想?從小到大我們所接觸到的`動畫片里的女主人公似乎也是被賦予這樣或那樣的優秀。但是表面的優秀遮不住內心的缺憾,表面的安靜擋不住內心的狂野,表面的順從攔不住內心的叛逆。人其實都是一個矛盾體,都是惡魔與天使的結合體,需要許多外界的扶持矯正陶冶才能逐漸茁壯成長。這一路的社會影響,家庭環境,時代旋律,文化熏陶是何等重要。
就珍妮而言,她之所以后來會為了跟從大衛放棄她的求學路,徜徉于燈紅酒綠之中的原因離不開她個人成長中的缺憾,狂野和叛逆。她追求個性,對上流生活迫不及待,渴望大衛帶給她的能彌補她在父母眼中的認同饑渴,她認為反正這是父母希望的,反正考牛津最后目標也是為了高品質生活,反正人生路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模板式靶場,射中那個所謂的父母眼中的金龜婿就好了,自己過得盡興就好了,就一下子被大衛帶給她的迷得神魂顛倒,對,是大衛帶給她的,而不是大衛本身這個人。
但是珍妮失算了,她忽視了所有鮮花和掌聲背后是淚水和汗水,她忽視了生活會與生活的挫折,痛苦,虛偽,艱難相聯系,她也忘記了只有自己踩出來的人生才是踏實穩定的人生。生活是沒有捷徑的,從來就沒有什么天上掉餡兒餅的事,上天對世間的人都是公平的。()她過于自信地預估了自己的未來,或者換一種方式說,其實她根本沒有好好想過自己的未來。也許她覺得這些“幸福”遲早要來,何不早早享受呢?但不是這樣也不應該這樣,她在見大衛時應該坐下來,自己想一想,通過自我思考,自我反思來感知這件事到底對不對,值不值,有沒有哪里不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更有作家七堇年說過,我們應該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理想。我覺得,珍妮的理想是不夠遙遠的,她的內心還不夠樸素沉穩。不然她就不會經不起誘惑與考驗。對,其實珍妮她還是個孩子。
珍妮還沒有看到社會全貌,過早地投入了看似安逸實則毫無保障可言的優質生活中。做出了還不屬于她這個年齡應該擁有的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珍妮看得太近也忘了腳下,忘了一心栽培她的老師,忘了青春期純真而美好的同齡者之間的愛戀,忘了作為一個學生,作為一個成長期少女不可逾越過早觸碰的事。她的心靈還不夠柔軟。好在珍妮還沒有完全失去她的底線,失去她的判斷力,好在她懂得如何去挽救自己,如何尋求長輩的幫助,經過與父母特別是父親的隔門談話后重新領悟生活的意義與航向。其實我們也不應該給珍妮太過苛刻的批判,只是陷于大衛手中的珍妮還有幾分給了顆糖就跟陌生人走的小朋友的味道,加上父母的管教不當就難免她只看到了糖而沒看到其實有比糖更香甜的瓜果,那是她自己可以用手采摘回來的甘甜。
楊絳先生也說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想得太多書讀得太少,現在我想稍作修改,在這部片子上,珍妮所體現出來的,也算是現在我們大部分人存在的問題,幻想的太多,經歷的太少。往往大一了甚至高考填志愿時就會想大二大三大四怎么樣,三十歲怎么樣,老了怎么樣,我會怎么樣而不是現在我要怎么樣。慢慢體會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吧,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其實在老師您放映電影的開頭時我就想問,如果大衛他不是有婦之夫,也不干小勾當,那么事情會怎樣發展,珍妮又何去何從,事情本身合理性又如何呢?
說到這不得不提到家庭對于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片中珍妮的父母想必也是長時間受困于生活的一些繁瑣之事而產生些許壓抑,他們同樣渴望有那么一個人給他們的生活帶去新的色彩,也有可能受制于錢財使得珍妮的早年經歷被深深烙上了物質享受的印記,連提高自身內涵的讀書也成了攀上一個有錢有勢有交際圈的上流紳士的手段,錢財方面沒有脫敏的珍妮又沒有受到家長的及時阻止與開化,自然就認為在家長的支持下,一切順理成章。
記得老師您說過,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家庭的困難,想想這句話和兒童內心成長以及他日后用什么樣的心態眼光去和別人交流的重要關系便知,家長的言行舉止在小孩面前影響是非常大的。
在我出生還不到一歲時,爸爸出于自身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非公職所在去拯救森林大火被嚴重燒傷,媽媽也一直是個賢良淑惠的女子,爸爸燒傷醫治那段生活艱難的時期以及后來在我幼年成長的那段時期里,爸爸媽媽一直呈現給我的總是樂觀積極,隨心豁達,媽媽也從不會把生活上的苦撒到我的身上,雖然每天工作繁忙,少有時間陪伴我玩耍,但是記憶里小時候,爸爸會為了我喜歡的玩具載著我蹬著自行車一邊哼唱著他最愛的革命歌曲亦或是高原之歌一邊去玩具店挑選我心愛的玩具,每次爸爸出遠門都會給我帶回來好吃的還有書。有什么煩苦爸媽也總是自己待在一邊小聲商量著。認識爸爸的人都說爸爸心態特別好,雖然全身燒傷以前一直是大家眼中公認的美男子,氣度不凡,是要考建筑工程師的人,但還是熬了過來一點一點開始新生活。媽媽也是擔著重壓將苦痛自己咽下,悉心照料我成長教誨我點點滴滴做人做事的原則。小時候我也因為爸爸是救火英雄的情況而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懷和關注。
感謝爸爸媽媽,感謝他們的所作所為,感謝在我成長路上出現的每一個人,感謝生命中出現的愛和溫暖,寬懷和善良,才有了這樣一個我。成長的確是一個不斷被喚醒的過程,就像老師您說的一樣。我想我也會繼續不斷自我察覺,在不斷糾正自己完善自己中漸漸成長起來,同時通過自己也帶給別人傳遞給別人更多的能量與愛。
成長教育觀后感作文2
在條條大路通向羅馬的情況下,有誰愿意會放棄——觀《成長教育》有感 一步登天的捷徑而甘愿身穿布滿荊棘的泥濘阡陌呢?女神學霸本規劃好的人生,因紳士大叔拋出的微笑而停滯了,故事融進雨幕中,青春交響曲拉開序幕---
愛戀越轟烈越刻骨嗎?婚禮越隆重表示愛的越真摯嗎?大衛,這個成熟,優雅,風趣,多金的中年大叔,以其風度翩翩撩撥著少女的心弦,珍妮深深的被充滿藝術氛圍的既浪漫又高雅的生活所吸引,她甘愿放棄牛津的求學之路,轉而愿意步入婚姻。可這是童話呀,終得一句“我虧欠你,虧欠他們的不只這些”而破滅。但故事還在繼續,幡然醒悟的她,挑燈夜讀,終于跨進世界一流大學的校門,她釋然了,微笑著尋找著生活的真正意義。
電影的幾個情節讓我深陷思考。一:女孩為什么喜歡大叔?僅是他們的經濟基礎嗎?不,我也是大叔控,我認為大叔在光陰逝去時歷練出了迷人的魅力。他們成熟的氣質青澀的男孩是不能夠比擬的,散發出來的是時間才能夠醞釀出來的氣質。你不需要像媽媽一樣去愛撫他,而是他來安慰你,愛護你。女生往往比同齡的男生要早熟個幾歲,從精神層面來講,大叔更懂的與你交流,他們帶給你的,除了經濟還有依靠。女主大概就是被這種安全感所攻陷,片中多次提到《簡愛》,可是不是每一個女人都是簡愛,不是每一個簡愛都能遇見羅徹斯特,不是每一個羅徹斯特都給你幸福。因為這個世界,理想主義往往輸給了現實主義。
引起我震撼的第二點:何謂成長?就是讓你在奢華之后,甘愿回歸平淡;就是讓你在深淵之底,仍舊揚帆起航。等落幕時,女主說自己蒼老而不明智,我為之一振,她自始至終都沒有丟掉她的理智,挺過了這一番“成長教育”。除了睡覺不會犯錯,任何錯誤都是成長,在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時候,姑娘多去看看書吧,我們從“人間”到“天堂”,是要路過塵世的,且沒有捷徑可言。
我們真正的需要什么?童話還是生活?是的,我們對前者抱有極大的留戀,對后者了解的太少。美好往往都是轉瞬即逝的,若沒有一雙堅定的腳踏在地上,眼前的浮華只是鏡花水月罷了。
成長教育觀后感作文3
今晚和同學們一起看完了《成長教育》這部電影,本來對這部電影興致缺缺的我,卻在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靜。內心的翻江倒海清清楚楚的提醒我,對人生的態度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直以來,對生活總是抱著賭博態度的我,雖然總把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掛在嘴邊,但骨子里還是抱著僥幸態度。害怕吃苦,不愿付出。總是傻傻幻想有朝一日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獲得巨大成功,甚至苦苦思索一條通往成功殿堂的捷徑。我只看到那個農夫不費“一兵一卒”在樹樁下撿到了撞死的兔子,卻忽略了最后的結果,農夫等了一輩子,卻再也沒能等到另一只。
“我用我最珍貴的第一次換取一個教訓,我的人生沒有捷徑可走!”無論是珍妮的這句話,還是她那不幸的遭遇,都無疑給了我當頭棒喝,讓我徹底看清,一直以來,我的路都偏離了正常的軌道。
是啊,不管是珍妮,我,還是大家,我們的人生都沒有捷徑!只有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才能到達我們所期盼的那個彼岸。珍妮以為可以不用再學那些枯燥的、無聊的課程,以為找到了人生的捷徑,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得到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最終,邪惡的欺騙,無情的拋棄,殘酷的現實撕碎了蒙住她眼睛的那層絕美的.不堪一擊的薄紗,那一刻她才看清,她錯了,可是卻是以慘痛為代價。相較于珍妮,我們更為幸運。她用她最寶貴的東西換取了這個教訓,明白了她的人生沒有捷徑。這不僅是她的教訓,也是我們的。在同情她的遭遇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反省自己,從她的教訓中學會腳踏實地,厚積薄發。
在過去的這么多年里,像迷失時的珍妮一樣,我活在自己給自己編制的夢里。我以為我的人生有捷徑,我曾信心滿滿地以為一定存在著那么一條路,沒有荊棘,沒有泥濘,不崎嶇,不遙遠,它可以帶著我輕輕松松到達那夢里向往的美麗天堂。哪怕等了很久,哪怕迷茫無措,哪怕遙遙無期,我卻傻傻的近乎固執地堅信有那么一條我現在沒發現但將來必然會發現的隱藏著的路。可是,珍妮的故事狠狠地給了我一巴掌,讓迷糊了二十年的我瞬間清醒。我很慶幸,雖然因走錯很遠要付出更多,但好在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是的,我的人生沒有捷徑!我們的人生沒有捷徑!惟有踏踏實實地付出,才能穩穩當當地收獲!勝利的果實需要汗水的灌溉,成功的光環需要付出來滋養。還等什么呢?讓我們揚帆起航,在人生的路上留下我們踏實的腳印和努力的汗水!
成長教育觀后感作文4
《成長教育》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珍妮)從老師喜歡的優等學生,到離開學校的叛逆女,再回到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的故事。說真的,這個劇情的發展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以為主人公最后就會和那個年長男人過著幸福的生活了。但是沒想到最后竟然又回到學校繼續刻苦學習去了,并且如愿以償考上了牛津大學!
跳出劇情,我想說說我看完以后的感受。好多人說珍妮的痛苦根源是由于她的叛逆!丟下腳踏實地的學習之路,去追求她自己眼中的幸福人生。這我并不反對,不過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靈性的角度。我認為使珍妮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的原因是——對當下的抗拒!珍妮從剛開始的品學兼優的優等生,到滑落到及格線邊緣;從學校的好好學生,到離經叛道的退學生;從前途光明的聰明女孩,到陷入愛情、學業雙雙離去的困境……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對當前的學習、生活、教育制度的不滿!正是因為這種不滿,使單純的她產生逃避當下生活的沖動,正是因為這種沖動,使她墮入了看似美麗的深淵。如果她不抗拒現狀,而是接受它,就不會上演出退學的鬧劇,更不會到愛情、前途兩空的地步。這里我必須聲明的是,我并不是主張消極接受現實的悲觀主義者,更不是阻撓追求美好人生的終結者。我想說的是,在接受并感恩現狀的同時,去追求更美好的未來!追求美而這兩者并不矛盾,甚至是互相有促進作用的。記得吸引力法則嗎?同頻共振,同質相吸。珍妮以前對境況的厭惡,就真的吸引來了更槽糕的窘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悔惡之中!而反過來,如果珍妮感賞當下的生活,同時積極去勾勒人生美好未來的藍圖,追求幸福,那么她也一定會經驗到美好人生的幸福感!因為感賞會吸引感賞!很簡單的道理,不是嗎?所以說,我并不認為,珍妮不應該去跟男主人公去浪漫。因為那時候她是隨心[本文來自]所選,是她的靈魂所指引的。當初比爾蓋茨不也是因為去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而退學了嗎?只要珍妮感恩當下的美好,并且努力追求未來的幸福,她就不會墮入影片中的困境。在這個基礎上說,我認為珍妮完全不必要去為這條坎坷彎路而后悔。因為沒有黑,我們如何了解白?沒有恐龍,我們如何欣賞美女?沒有這段經歷,珍妮怎么會體會到自己努力讀書的拼搏人生呢?以后,珍妮如果懷著這樣接受、感恩的情懷步入下一階段的人生之旅的話,相信她的人生會從此與眾不同,幸福相伴!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其實在自己身上也有著珍妮叛逆的影子。曾幾何時,我也是特別排斥學校的教育體制,覺得學不到東西。抱怨專業,抱怨學校,抱怨環境……但是,現在隨著自己內心的柔軟,心量的包容,我能夠用比以前更加感賞的眼光去看待現在的生活。從過去的“學習反動分子”變成了可以用心讀書的“叛逆”學生。或許我的未來不在于這些專業課的成績,但是我知道,無論我做什么,我都應該臣服于當下的事實,同時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成長教育觀后感作文5
確實是好電影啊。認識生活本身就是不易的。
你希望,你的生活沒有壓力,睡覺醒來就有你想吃的,想喝的;
你希望,睡覺時,靜悄悄地無人打擾,香甜,酣暢;
你希望,天天你的周圍花香四溢,有你喜歡的味道,你想聽的聲音,鼓勵的話語;
你希望,健康,快樂;
你希望,有錢花,有房住,有人愛,許多人圍著你,注視你;
你希望,工作不會有人逼你,并且,工作對你而言總是有樂趣,不難;
你希望,什么都會一點,會音樂,寫的一手好文章聰明,總之,不遇上麻煩;
你希望,你的生活總是新的,每天有新的刺激;
……
于是,你獲取,而恰好有人給你。一切看起來那么容易,優雅 ,從容。你咯咯笑。很快樂。覺得世界不過如此,你可以玩的很好,你可以幸福,你的命運就在你的手里,覺得那些忙忙碌碌的人實在是很好玩,他們是螞蟻,是蜜蜂,是被削腦袋的人,他們“死了”,無聊,循規蹈矩,碌碌無為。世界都是由四眼田雞組成的。
但總會有一天,當你一個人時,你被玩了,你會發現,不是所有的東西總是放在那里等著你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善良,對你很好。你感到受傷,感到世界騙著你。流淚,傷心。你就抱怨了:他們也太那個了吧,看著你掉進深淵也不救你,知道他是已婚,也不告訴你,知道他玩你也不告訴你,他們總么可以這樣子嘛!
你才懂得,獲取也沒那么容易,他們的`優雅,從容,也是需要很多時間扮演蝸牛,螞蟻而來的。才懂得,這世界好多東西不是那么明顯,而誰也沒有義務告訴你,這危險,那個對你是有害的。你以為誰都關注你啊?你選擇的,你有權利,當然,那個責任也是你的。呵呵。就是這樣。他人就是地獄嘛!誰能那么了解你自己,而誰又那么看不清你自己?還是你。就是爸爸感到簽名是假的時,也愿意說服自己,他們尊重你啊,他們愛你啊!為毛要對什么都懷疑?他們都是為你好啊,他們想讓你好啊。他們也不了解啊。責任是你嘛!
當你知道時,你想原來幸福沒有捷徑的!世界不是你原來看到的那個樣子,你看到的更多了。于是你回到你該走的路,路還是那個路,但也不同了。原來每個螞蟻、蜜蜂身后都是一個世界啊!他們都有各自的命運,都有各自的路,他們是獨特的,不是死的。而你,在別人眼中就變成了四眼田雞了,變成了一只螞蟻,一只蜜蜂了。但你知道,你是有一個世界的,大吧,小吧,但是是你的世界。而且,你也會努力讓自己不變成你想象中的四眼田雞,其實,誰都不是你想像中的四眼田雞。
就是這樣,這世界就是這樣,經歷過后,你會看到更多,不會再那么"果斷"了,不會認為別人都是死的了。
總之,祝你幸福,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