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觀后感作文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作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用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弘揚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那么你知道《跨過鴨綠江》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跨過鴨綠江觀后感作文,希望你喜歡。
跨過鴨綠江觀后感作文1
豪情無畏大精神 是吾偉大中國人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七十年前,很多青年志愿軍戰士,為家國,赴戰場,義無反顧。是他們寧可流血斷頭、粉身碎骨,也要護國泰民安;是他們“打得一拳開”,才“免得百拳來”;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了時代潮流下“最可愛的人”。如今,硝煙已散盡,槍膛已發涼,可他們出征的歌聲,還在耳邊震響。
“抗美援朝跨國門,鴨綠江上嘯馬奔。”——謹記軍隊出征時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步伐,在新時代中循著他們的足跡,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走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1950年,很多年輕人帶著年輕的微笑和必勝的信念,高唱著歌曲跨過鴨綠江,走向了朝鮮戰場,那一條艱難的征途,是他們為國家踏出了一條和平之路。“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當今和平安寧的背后,是無數戰士守出來的國泰民安,無論環境多么惡劣,無論內心多么孤獨,他們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
“保家衛國雄心在,何懼無回踏征程。”——謹記戰士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決心,在新時代中時刻做好精忠報國的準備。邱少云在家書中寫道:“為了讓所有受苦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個啥!”看今朝,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無數干部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無畏精神留華夏,英雄膽魄鑄豪情”——謹記英雄沖鋒陷陣、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忠誠,在新時代中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念。黃繼光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道:“男有決心在戰斗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場。”用胸膛抵住噴火的槍口,用生命直面冰冷的死亡,黃繼光和千千萬萬中國人一樣,寧可前進一步死,也絕不后退半步生。今天,在那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無數醫護人員以戰神的姿勢,救死扶傷,驅散陰霾,還九州安康;無數共產黨員站出來,鏗鏘有力地說道:“一線防疫有我,奉獻堅守有我”;無數平凡的百姓盡自己所能,中國人民八方相助,共襄盛世平安。
“豪情無畏大精神,是吾偉大中國人。”——謹記中國為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在新時代中再現大國擔當。憶往昔,英雄的中國人民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以日行30公里的速度,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詮釋著“鐵肩擔道義,使命高于天”的大國豪情;看今朝,博愛的中國人民以連續三個月開行過千列車的速度,將裝載著抗疫醫療物資的中歐班列駛向一帶一路沿線,彰顯著“山川異地,疫情無界”的大國擔當!
百年前,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幸先烈,血染山河,重塑華夏。
感前輩,奮不顧身,龍之崛起;而今朝,上下同心,圓復興夢!
山河無恙,銘記歷史,精忠報國,敢為人先!我愿以夢為馬,與祖國同行!縱使歲月流轉,依然矢志報國,初心永存!飲水思源功在黨,人民英雄萬斯年。我愿跟著黨的步伐,發揚英雄主義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跨過鴨綠江觀后感作文2
“三聚焦”增強基層黨員干部“斗爭”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發揚抗美援朝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銘記歷史,守衛和平,守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在新時代的征程上乘風破浪、披肩斬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頑強拼搏。
聚焦“必勝信念”,提升“惟其磨礪,始得玉成”的意志力。七十年前,是他們負重前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是他們舍生忘死、浴血奮戰,以實際證明中國沒有“東亞病夫”,沒有孬種;是他們忠誠熱血,一往無前,用鮮血染紅了戰旗,他們就是中華英雄兒女——抗美援朝志愿軍將士。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啟示我們,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沒有攻克不了的困難,任何外敵都不能嚇到中國。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以史為鑒,堅定必勝信念,在基層這片社會發展的重要戰場上,秉持玉汝于成的意志力,以學識為槍、以才干為劍、以實踐為矛,攻堅克難、迎難而上、奮勇向前。
聚焦“斗爭精神”,提升“惟其艱難,方顯勇毅”的耐挫力。“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斗爭精神是去疾沉珂的妙計良方,是阻擋歪風邪氣的泰山石,它不是硬碰硬的逞強好勝,而是靈活變通的思想藝術。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眼前時,斗爭精神將內化為基層黨員干部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善謀善為的動力源泉,激勵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危急關頭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魄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識,磨意志、長才干、壯筋骨,真正在基層“熔爐”的淬煉中鍛造成烈火真金。
聚焦“斗爭本領”,提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戰斗力。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志愿軍將士的英雄氣概和不畏強敵的精神猶然在目。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基層黨員干部要學習“燎原之勢始于星火”的歷史經驗,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加強斗爭歷練,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頑強意志,不斷提高自身戰斗力。時刻保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政治品格,做到觀大勢、思大局,自覺投身新時代建設的潮流中,并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風骨豪情,應對好每一場重大挑戰,不斷提高自身的戰斗能力。
重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崢嶸歲月令人慷慨激昂,熱血沸騰。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用“吾輩當自強”的時代強音向世界發出中國吶喊,勇于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
跨過鴨綠江觀后感作文3
縱懷歷史 橫觀今朝“樹自信”
抗美援朝開戰至今七十年了,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對外戰爭。新中國剛剛站立起來,是不會屈服倒下的,抗美援朝的勝舉成為中國真正開始走向復興和強大的心理支撐點。緬懷那段歷史,有舍身取義、視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屹立不倒的中國精神,有忠誠信仰、為和平和正義的事業浴血到底不勝不歸的中國力量,這種精神和力量撐起了今日中國蓬勃發展的中國自信。
“萬里長城永不倒”的中國精神。是什么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利?是精良的裝備和充足的補給?不是。是一種精神,為了信念和理想,為了國家和人民在自然和現實的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的中國精神。永不倒下,永不屈服,這就是我們中華兒女的精神,是我們年輕干部應該傳承的在任何阻力和困難面前、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想盡一切辦法、“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精神。最苦的日子在過去,再難的日子也會過去,要有當年先烈們那種跨過鴨綠江就要決戰勝利的革命精神。精神長在,我們就會事業長青、國家安寧、家庭幸福。
“千里黃河水滔滔”的中國力量。浪花淘盡英雄,黃河咆哮的是一股洶涌澎湃的力量。江山英雄輩出,一茬又一茬的新時代英雄承襲著不屈不折的精神推動著中華民族走向復興和偉大。“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前進的步伐”,所有懷揣夢想的人們正匯聚成強大的中國力量,如滔滔黃河之水。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愿做那一朵激情的浪花,為時代的進步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奔涌自己的一份力量。心齊山可移,我們有同樣的青春的戰友一起并肩戰斗,我們有黨和國家堅實的信仰和決心,我們還有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期盼,這是破除一切堅難,“為了新中國前進”的中國力量。
“風流人物看今朝”的中國自信。看今天的中國,無比激動。我們已敢于在眾多領域與世界各國比較,擲地有聲地說,我來自中國,我是中國人。祖國已經是偉大的存在,中國的行動牽動著世界。我們有代代相襲、永不磨滅的文化自信,我們有創造奇跡的制度自信,我們還有堅定不移地從實踐中總結的理論自信,一路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作為年青一代,相信一切為了祖國和人民永遠都是對的,中國未來的發展明朗而光明,我們要做的就是今天立在潮頭,任“后浪”一層層跨越而過,傳遞著精神和力量。
縱懷歷史,蕩滌著我們的精神;橫觀今朝,我們正承接和創造新的一段歷史。所有烙印上中國特色精氣神的歷史創舉與今日創造,都“很中國”。
跨過鴨綠江觀后感作文4
山河無相忘 我輩繼英魂
今夕何夕?丹桂又香。鴨綠江的沉沉秋水、滾滾長流是否還記得七十年前那支“雄赳赳、氣昂昂”的志愿軍隊伍。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身為組工人,我們應如何傳承、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承英雄之民族風骨,做敢打必勝組工人。抗美援朝之戰是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一戰,但中國無畏,堅定支援鄰邦,英雄無懼,毅然奔赴戰場。新時代組工人必須承此不畏強暴、反抗強權之民族風骨。職場即戰場,組工工作中的急難險重就是“戰火強敵”,組工干部理應無所畏懼,敢打必勝,執筆為槍,化策而戰,要懷抱必勝決心解難題、戰困境、渡險關,冷靜分析“破題點”,準確抓住“主干線”,出色完成組工工作。
承英雄之民族力量,做無私奉獻組工人。抗美援朝之戰是休戚與共、守望相助的一戰,時鄰邦有難,大國鼎力相助,世界和平,英雄誓死相守。新時代組工人必須承此萬眾一心、勠力同心之民族力量。同事即戰友,因平日工作的朝夕相處結成“革命友誼”,組工干部理應風雨同舟,無私奉獻,獨木非春,孤身難勝,要懷抱奉獻熱情幫同事、訪基層、愛人民,做好工作“急先鋒”,成為群眾“知心人”,真誠對待組工工作。
承英雄之民族血性,做忠誠擔當組工人。抗美援朝之戰是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一戰,敵犯我山河,我邦豈能姑息,保家衛國,英雄死而后已。新時代組工人必須承此舍生忘死、向死而生之民族血性。祖國即家園,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乃是“匹夫之責”,組工干部理應矢志為國,忠誠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懷抱報國志向跟黨走、應民意、為國拼,既是小家“頂梁柱”,也是大家“挑擔人”,有力擔起組工工作。
承英雄之民族智慧,做銳意進取組工人。抗美援朝之戰是愈戰愈勇、越打越強的一戰,縱敵強我弱,我族以弱勝強,敵眾我寡,英雄以智取勝。新時代組工人必須承此守正創新、奮勇向前之民族智慧。挑戰即機遇,堅持科學創新是開展工作的“三十六計”,組工干部理應勤學善思,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精于開拓,要懷抱靈活思維干工作、找方向、尋機遇,踏實勤奮“守祖業”,有志開辟“新山頭”,創新開展組工工作。
何人予我幸福安康?何人守我山河無恙?煌煌烈士盡功臣,不滅光輝不朽身。英雄身死,但正氣長存,我們必須傳承、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接過先輩手中的沖鋒槍,不忘初心,矢志向前。風雨飄搖已成昨,乘風破浪在今朝,得以為民效力,幸能為國拼搏,組工人與有榮焉。
跨過鴨綠江個人感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