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范文
《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的是魔丸轉世的哪吒從小就不受村子里人的待見,雖然父母都很疼愛他,但是村民把他當做妖怪,父母也只能把他鎖在家里,生性頑劣的哪吒其實也有一顆做英雄的心,面對命中注定的天雷,哪吒的命運會走向何處?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1
今天,媽媽帶我去看電影,這電影就是這兩個星期最火熱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什么要叫哪吒叫魔童呢?是因為:傳說在天上,有一只怪物,太上老君把它抓住并扔進煉丹爐里。七七四十九天后,小怪物被煉成了兩顆珠子,一顆叫靈珠,一顆叫魔丸。它們有著強大的力量,魔丸是破壞的象征,靈珠是保護的象征。靈珠附在了敖丙的身上,魔丸附在哪吒身上。哪吒附上魔丸后,人們都很怕他。有一次,哪吒在打妖怪的時候和敖丙成了朋友,可是龍王為了振興龍族,讓敖丙去殺哪吒。敖丙被迫穿上龍王為他準備的萬龍甲,敖丙穿上萬龍甲后,就出發了。敖丙因為不想親自殺死朋友,所以想用水把陳塘關淹掉,哪吒為了救陳塘關,打敗了敖丙,可是天劫咒在這時候發作了,哪吒快要撐不住了,敖丙想起了哪吒救過自己于是和哪吒一起抵抗,敖丙和哪吒還有哪吒的師傅一起抗,哪吒和敖丙終于保住了靈魂。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懂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教育他。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2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中講述了“熊孩子”哪吒的成長故事。電影將哪吒塑造成了類似毒液的“反英雄”,一身缺點但內心不壞,比以往的形象更加顛覆,亦正亦邪。
兩個主角一個魔丸,一個靈珠;一個正,一個邪,“入魔還是成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低谷,哪里就有高潮。
哪吒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于他渾然天成的反叛精神。不認命、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影片著重描繪的就是哪吒的成長主線:從玩世不恭的混世魔童到對抗命運的高燃英雄,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大部分神話故事,都免不了將主角形象“神化”,賦予他盡善盡美的人格。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哪吒“人化”,讓他成為優缺點并存的角色。
不同于傳統神話中非黑即白的扁平人物,哪吒具備飽滿復雜的獨立人格。他的形象不斷流變,經由不同的影視作品而煥發生機。
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便是——叛逆者。
回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到底在反抗什么?
反抗命運,“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從靈珠轉世到天降魔星,前后落差可不止一點點。哪吒不信宿命論,只認定“你是誰,只有自己才說了算”,憑著一腔熱血逆天改命。
反抗偏見,如果世人皆誤解,不如獨自對抗世界。面對眾人的有色眼鏡,哪吒開始獨立思考生命意義,最終完成了華麗的蛻變。
叛逆者哪吒背后隱含的真正意義是:喪氣人生,也不要失去自我。想要成為人生的主人,就需要自我覺醒。
如此一來,哪吒的人物弧光更為強烈,前后變身也更令人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3
有人說這是一份給畸形和殘障孩子心靈的禮物。我認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值得一看。
十個里有一個看了能體諒父母的苦心,一百個孩子里有一個能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那這部電影就有他存在的意義了。
第一,不要在意別人心里的成見。如果別人影響到了你,你要做的是,要么遠離這個人,要么打倒,千萬不要想著改變這個人的成見,因為成見已經融入這個人整體的人生觀里了。想要改變整個人太難了。第二,大眾是盲從的。很多藝術家都告誡我們不要在意大眾的看法,因為大眾的看法毫無意義,對你這個人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大眾的看法來自于個別意見領袖和盲從的大多數。不要在意,不管他們是敵視你還是贊揚你。
劇情里的申公豹,他一直不接受自己是妖,認不清自己身上的缺點,而錯誤得將得不到的地位和認可全部歸于是自己出身問題。嫉妒為什么是太乙真人而不是技術高超的他。就好像巴拉拉小魔仙里的小月,嫉妒為什么選擇小蘭守護魔仙堡而不是能力在她之上的自己。
我是哪吒,不認命,便是我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4
今天在電影院里被感動到哭的稀里嘩啦的,雖然表面還強裝淡定。感動的是李靖和殷夫人對哪吒的愛,感動的又是敖丙跟哪吒之間心心相惜的友情。
以前看哪吒,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削骨還父削肉還母。而這版去掉了這一段,哪吒的重生設計成了因天劫而導致肉身煙消云散。李靖與哪吒之間的矛盾也弱化了許多,更多的是強調世人對他魔丸身份的不認可,從他出身之日起就都自發的排斥他,導致他后面說出:“既然他們都把我當作妖怪,那我就當一個妖怪給他們看?!?/p>
而作為父親的.李靖,一直跟哪吒灌輸的是不要在意世人的眼光,勇敢做自己。而最后他甚至想要替哪吒承受天劫。
不得不說這一段真的有感動觀眾,很多人dou因這部電影開始對李靖刮目相看,變得喜歡,我也雖談不上喜歡,但是可以理解他作為父母的用心良苦。這在以前的版本中是沒怎么體會到的,更多的是父子間的矛盾,還是不可調和的那種。
另外就是哪吒與敖丙了,當哪吒跟敖丙一起打敗海夜叉,在沙灘上踢起毽子,而敖丙以柔化剛接住哪吒踢過去的毽子時,眼淚又忍不住掉下來。在此之前,沒有人愿意陪他踢毽子,更沒有人能接得住他的毽子。難怪哪吒自己都忍不住激動得掉眼淚,雖然一開始還死要面子的不承認。當他對敖丙說:“你是我第一個朋友?!睍r,眼淚又忍不住了。這世界上很難能遇到一個理解且包容你的人,一個你跟他在一起不覺得自己特殊的人,一個同類人。
以上便是我在這部電影中的淚點,關乎親情,關乎友情,還有關乎自我的覺醒。另敖丙確實很帥,哪吒變身后也是超級帥氣的,雖然帥氣版出場時間不多。希望以后也能看到更多讓人感動的國漫作品,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5
“在期待中失望,在孤獨中療傷,在告別后堅強,受傷也絕不投降?!边@是影片的片尾曲,也概括出哪吒的成長經歷。
哪吒本應該是靈珠轉世的大英雄,但因為申公豹的阻撓,意外成為無惡不作的魔丸轉世,并且三年后的生辰將有天雷下凡劈裂魔丸。哪吒剛出生就被大家當做妖怪關在家里,不能出去玩。
一歲的哪吒想出去和小朋友們玩,偷偷溜出家門,卻被大家排擠欺負。“既然人們說我是妖怪,我就當妖怪給他們瞧瞧!”哪吒越來越空虛,李靖夫婦希望哪吒振作起來,斬妖除魔保護百姓,為了鼓勵哪吒,謊稱他是靈珠轉世,哪吒信以為真,拜太乙真人為師,學習法術。在一次捉妖救下小女孩時,認識了真正靈珠轉世的敖丙,兩人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但是又被陳塘關的百姓誤會。禁足家中。人心中的成見就猶如一座大山,任憑你如何去努力也無法移動它,哪吒十分想被人們接受認可,但他每次滿心期待地嘗試,換來的卻是人們的排擠謾罵。
哪吒興高采烈地邀請唯一的朋友敖丙參加自己的三歲生日宴會,全然不知他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生日宴會上得知自己身份的哪吒走火入魔,六親不認,敖丙及時控制住了他,卻暴露了龍族的身份,迫不得已的敖丙決定埋掉陳塘關,而此時的哪吒從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變成了守護全村百姓的大英雄,打破了敖丙的計謀。
“若命運不公,就和他斗到底!”敖丙和哪吒合力抵抗天雷,經過太乙真人的幫助,保住了魂魄。這部電影中有許多令人難忘的地方:“白白搭上一條命,你傻不傻?”“不傻,誰和你做朋友?”哪吒與敖丙真摯的友情感動了我;“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神,我自己說了算!”“我的命我自己扛!”哪吒不屈不撓的精神觸碰到了我。
生活中,像哪吒這樣向命運斗爭的人僅有區區幾個呢?人們通常遇到一些困難挫折就會說命該如此、命中注定、聽天由命吧!哪吒雖然是魔丸轉世,雖然也有過,但最終還是突破了自我,勇于抗爭命運,改變了人們對他的成見,成為百姓心中的大英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做最好的自己,也會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6
看過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顛覆傳統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濃厚的“黑眼圈”,不齊整的牙。還有那插在褲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啞的聲音。與片中“魔丸轉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別有一番趣味。那濃重的“黑眼圈”還讓我想起了《刺客伍六七》里的伍六七。
除了哪吒之外,母親的堅毅的性格也讓我十分的佩服,片中的母親懷胎三年還跳過門檻入府。丈夫去往仙界求助,孩子頑劣搗亂,世上妖魔橫行。而她披甲上陣殺妖,回來后卻仍有為母的柔軟。剛柔并濟,確實得我喜歡。
父親也是我覺得蠻有意思的設定。在我記憶中李靖是一個國比家大的人,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卻表現出了濃濃的父愛,不得不說那一句“他是我兒”讓人十分的感動。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也有十分經典的臺詞,雖然有很多煽情的話,不過也有十分實在卻又感人的話,比如:在哪吒將受天雷的時候,他沒有說“爹娘孩兒舍不得你們……”或是“孩兒這一世幸成爹娘的孩子……”“爹娘莫想孩兒,孩兒會在天上看著你們的……”諸如此類的常見煽情臺詞。而是選擇了一句孩子氣的話“今天是我的生日宴,都不準哭哦?!?/p>
《哪吒傳奇》對80后、90后觀眾的影響太深了,對于哪吒的形象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敢顛覆傳統,就一定有其魅力所在。
《哪吒》確實足夠好看,而且并沒有脫離《封神演義》中哪吒故事的框架,只是在幾個重要的情節點上進行了富有現代意義和人情味的改編,很有創新顛覆精神,同時,也沒有偏離哪吒這個人物本身具有的叛逆與敢作敢當的性格,屬于合理的改編范圍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7
哪吒實在太火了,正巧與友人外出游玩,順道看看哪吒。電影結束,第一感覺,拍的特別好,方方面面都不錯,非常成熟的商業片。只可惜我已不再是少年,關注點有點奇怪,我覺得陳塘關的百姓太慘了被魔丸玩弄了三年,又差點被靈珠團滅。只想替陳塘關百姓說一聲,多謝二位少俠不殺之恩。
整部電影看完,有一個小小的疑慮。魔丸只是生性比較頑皮,愛走極端,本質上愛人也渴望被愛,并不是天生的惡人。為什么,元始天尊要下天劫咒,還一定要三年后才殺死魔丸。
試想,如果魔丸投了龍胎成為魔敖丙,在怨氣那么重的地方成長起來,加上本來性格就變扭,一定心生怨氣,出來興風作浪,為禍人間。而靈珠投胎哪吒成為靈哪吒,本身性格溫和,善解人意加上李靖夫婦太乙真人悉心指導。一定會挺身而出,降妖除魔,但靈珠魔丸本是一體,誰也降服不了誰。這時天劫咒如期而至,殺死魔丸,打壓龍族,太乙如愿位列十二金仙,一舉多得。
可巧不巧,在最關鍵的投胎時刻,申公豹出現了。他想到了元始天尊布的局,想從中搶功勞。于是調換投胎去處,劇本還是靈珠殺魔丸,只不過不是哪吒殺敖丙而是敖丙殺哪吒。只可惜申公豹低估了人性的光輝,高估了自己才智,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電影里申公豹多次為自己鳴不平,認為妖族的身份阻礙了自己的前程,其實是他已經混的很不錯了,如果不要那么貪婪,心存善念,元始天尊未必不會提攜他。魔丸雖頑,關鍵時刻還是有擔當的好男兒;申公豹看上去為人師表,本質卻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這是質的區別。
縱觀全局,龍族心懷不滿注定要出事被天庭打壓,太乙和靈珠有元始天尊鋪路,注定前途無量。魔丸本該死,被申公豹插一腿,不僅活了下來,還收獲了,善解人意的媽媽,用于擔當的爸爸,溫柔體貼的靈珠,因才施教的老師,可謂最大贏家。
所以感謝申公豹,救了魔丸!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8
《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的是,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后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于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
不僅劇情顛覆,連人物形象也來了180°的大轉彎。
記憶里的哪吒和敖丙,一個勇敢善良,一個作威作福,因鬧海一事勢不兩立。
影片中的哪吒和敖丙,卻成為了惺惺相惜的命運共同體。
一向以反派形象出現的敖丙,也終于帥了一回,化身為溫潤如玉的龍二代。
魔丸投胎為哪吒,靈珠投胎為敖丙,兩人亦敵亦友的關系成為了影片最大看點。
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也一改往日仙風道骨的形象,成為了大腹便便的快樂神仙,坐騎竟然是一頭豬。向來是背景板的哪吒母親殷夫人,也成為有血有肉的巾幗英雄。
有句港句,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雖然改變很大,但成為了本片的笑點擔當。夸張大膽的人物風格,增添了很多喜劇色彩。
當然,最大的顛覆,還是哪吒本人的形象。
疲憊的三角眼、深邃的黑眼圈,一副喪出天際的表情,這就是陳塘關的熊孩子哪吒。
生而為魔,不受喜愛,哪吒的童年怎一個慘字了得。眾人對他避猶不及、侮辱取笑,讓哪吒變成了一個缺愛的朋克魔童。
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顛覆了無數觀眾對于動畫、傳統神話的定義,成為適合全年齡層觀看的國漫力作之一。對于成年觀眾來說,影片并沒有單純地把“正義戰勝邪惡”的口號聲嘶力竭地從頭喊到尾,而是試圖呈現出一個有著人類真實情感、內心徘徊于人性善惡交織的主角哪吒。包括哪吒在內的所有人物,都沒有絕對的反派與正派,善惡存在于每一個人的身上。通過極具現實意義的角色設定,影片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