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貓爸觀后感作文范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虎媽貓爸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虎媽貓爸觀后感作文1
近年來一直不太看電視連續劇,不是不喜歡,而是自己控制著自己,因為每部電視劇都有它的魔力,一旦被它吸引住,任誰也很難逃走。咱惹不起還躲不起嗎?不過最近上演的《虎媽貓爸》備受觀眾青睞。在他們的熱議中,我了解到這是一部關于孩子教育的影視劇,作為教師,我認為應該看一下。
昨天晚上看了兩集,我就猜出了故事的大概,我認為這樣的作品沒有必要逐集細看,看一下故事梗概就可以了。于是今晚我逐集看完故事梗概,又觀看了最后一集的劇情。雖沒有細看,但這部片子還是引起了我無限的感慨。
當今社會,教育問題真的是一件大事。全國14億人,最起碼也得有10億人左右直接和教育有關聯吧。而我們教育的現狀呢,學生叫苦,教師喊累,家長含怨,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吧。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家長瘋了,教師瘋了,學生能不瘋嗎?看看那些高考勵志口號:不成功便成仁;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這于學生看來也許確實挺勵志的,但于我看來卻是令人膽戰心寒。再看看一些家長的舉措:為了孩子上學不惜一切代價,可以虎媽狼爸,可以高考移民,可以弄虛作假,可以不擇手段。
身為教育的一份子,我真的不愿提及教育。我們的教育這是怎么了?也許在這個快餐式的時代,每個人都冷靜不下來,都不理智,都隨波逐流。也許每個人都會很無奈地說:你看人家都這樣,我們有什么辦法?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是啊,也許我們都是無辜的。可問題的關鍵是,這樣的教育(一味追求成績)對大多數孩子的前程來說有何益處?對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前程來說有何益處?靜下心來想一想,誰都知道問題的答案,可誰也不愿意去改變。就像皇帝的新裝一樣,誰都知道皇帝沒穿衣服,可誰也不愿說出事實。想想這樣的境況長此以往,中國的出路在哪里?
唉!何必發牢騷?做一個勇士吧,做一個真正的勇士,去和這個“黑暗”的現實做抗爭。
再聽聽畢姥爺(一個有著四十年教學經驗的退休教師)的懺悔吧:每個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獨特的生命體,從今天開始,我會敬畏每一個小生命,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神圣的獨特的。
再想想教育的本質吧:人格品行才是教育的本質。把人當人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再看看那些教育革命的先驅吧:陶行知、李鎮西、李希貴……
奮斗的路上我們并不寂寞!
虎媽貓爸觀后感作文2
暑假中終于有機會欣賞欣賞電視劇了。斷斷續續看完了電視劇《虎媽貓爸》,看后感慨萬千,也很受啟發。又覺得很可惜。若是在女兒很小時我便看到這部電視劇的話,可能我對女兒的教育方法便不會如此,我會和劇末的畢勝男一樣讓女兒自由自在的健康成長。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盡管我給了女兒不小的壓力,可女兒依然活潑開朗。
劇中的情節我感覺非常符合現實情況:面對如此大的升學壓力,讓家長們、孩子們幾乎透不過氣來。我想現實中太多的家長也會如劇中家長們一樣矛盾糾結:很想讓自己的孩子們在寬松的環境中自由自在的健康成長,可面對殘酷的現實(如此大的競爭壓力:升學壓力、就業壓力)家長們又不得不去逼孩子們去學習;給孩子們報這樣那樣的輔導班。劇中的畢大千我想現實生活中也比比皆是。為了完成上級領導們賦予的使命,為了家長們的囑托,或許有的老師也許還有些別樣的目的,有些老師們也開始逼著孩子們學習:音樂課、體育課、美術課、活動課統統被考試科目替代;甚至連每節課間10分鐘的休息時間、中午的午自習時間也被有的老師們統統占領。
看到劇中的畢大千,再想想自己的教學生活,是不是少了太多的狠勁哪!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自己對學生越來越狠不下心來了。不知是對還是錯?但回想假期中孩子們一撥撥的來看我,我想至少在這些孩子們身上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確的,我為此而感到欣慰!
虎媽貓爸觀后感作文3
這兩天在看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很有意思,電視剛剛開播,我也才看了開頭幾集。
《虎媽貓爸》是一部由趙薇、佟大為等主演的都市家庭喜劇,這部電視劇以犀利視角聚焦“幼升小”等社會熱點,直擊教育中的觀念沖突與矛盾,引發家長對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
虎媽貓爸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求學奮斗扎根北京,房價飆升前買了房,搖號受限前買了車,夫妻恩愛事業小成,嬌女一枚聰明可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00后的閨女要上學……
前一秒還傻樂欣賞女兒幼兒園表演,后一秒就發現閨女不知何時已全面落后,自小爭強的虎媽抓了狂。找關系、搶指標、學區房、蹲坑班……原本未留意的瘋狂世界也一夜間涌來,徹底點燃虎媽的焦慮。
“幼升小”問題在電視劇中以看似夸張的方式演繹著,但現實好像也確實是這樣。近幾年,且不說北京如何,就是鄭州,就是身邊,也能聽到不少家長在討論這個問題。找關系、買房子等等,家長們是絞盡腦汁想辦法讓孩子上重點學校,甚至擠進重點班。
其實,我在剛開始的幾集當中看到的是家長們的思考,思考要教育什么樣的孩子,思考孩子應該學什么……
當虎媽貓爸為孩子“幼升小”找關系時,被問道:“你們認為要把孩子培養什么樣的人?”兩個人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成功的人”和“快樂的人”。
聯想起學校最近組織的學習,我有了答案,其實二者真的是可以兼顧的,孩子既可以是優秀的,也可以同時快樂著。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應該思考如何保證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并且教出的孩子是優秀的。有思考才能有進步,也許改革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我想,我們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痛并快樂著。
虎媽貓爸觀后感作文4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虎媽貓爸》有的是沖著趙薇時隔七年的電視熒屏大回歸的獻禮,有的是對佟大為熒屏形象新突破的期待,我自己來看這部劇,更多的關注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面。
為什么是"虎媽貓爸",在我理解看來,"虎媽"象征的是家長專制和高壓教育制,一種比較強勢和專權的教育方式,伴隨著打罵、責備、威脅等手段,立志把孩子培養成精英人才,成功人士;"貓爸"象征的是溫和的教育,主張的是寬容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健康長大,快樂長大,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很顯然,虎媽與貓爸的教育方式是背道而馳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致后來,前任介入,一度造成兩人感情破裂的根源
在第三集的時候有個橋段,畢勝男大學同學張潮成為了第三小學的主任,畢勝男讓老公陪同自己去學校找張潮說茜茜上學的事情,張潮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希望孩子長大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很顯然,畢勝男的答案是一個成功的人,而佟大為飾演的貓爸的答案是一個快樂的人,兩人的教育理念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反差的
劇中的寶貝羅茜茜是獨生女,由于父母工作忙,從小由爺爺奶奶撫養,尤其是奶奶,勵志把茜茜培養成一名"小公主"五歲的小姑娘什么都不會,只知道生活在童話世界,因此烙下一身公主病,夫妻兩人本來對這個都不在意,直到畢勝男出差回來陪同婆婆去鄉下朋友家做客(第一集可以看到)茜茜的"驚人"表現,讓畢勝男出乎意料,這個時候她才意識到對孩子的疏忽管教,婆婆對孩子的溺愛程度讓自己的女兒"成長的如此這般"
后來一連串的事情的發生(同事兒子上學帶著簡歷,小學考試題目的難度,周圍家長對孩子上學的火熱操心程度)激發了畢勝男對羅茜茜的虎式教育,一面改造起公主病,一面為了孩子上學的事情焦頭爛額,她認為這是一個拼孩子的年代
她是一個工作狂,以前從來沒有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引起過重視,環境逼人,周圍億萬家長的影響,讓畢勝男不得不辭掉工作,做起了全職媽媽,一心一意的把精力放在了教育孩子身上,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人而"貓爸"給我的感覺又是一個大小孩,自己都沒有長大,何況孩子的教育問題,于是兩個人在教育的路上跌跌撞撞,爭吵不斷,第三者插足,等等的事情,
其實教育孩子,我們重在的是教育,而不是像老師手里的教鞭,不是照本宣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其實是家長在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我們做孩子心靈的導師,而不是一味的"嚴加看管"教育是一個過程,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溺愛過度和嚴厲過度,個人觀點覺得都不如溫和民主來的有效果,孩子的未來自己掌控,我們只是起到一個協助的作用,太過猛烈的教育方式,反而會造成反效果,電視的最后還是以"貓爸"的教育落幕。
虎媽貓爸觀后感作文5
這段時間網上和電視都在熱播由趙薇、佟大為主演的電視劇《虎媽貓爸》電視劇,宣傳力度很大。我也和自己的父母每晚坐下來認真觀看,才看了開頭,就感慨頗多,本來生活條件各方面都挺好的'一個家庭,為了孩子上個重點小學鬧的不可開交,因為我也是一個即將上小學的小朋友的媽媽,看了這部片子后,感覺很貼近現實生活。
面對教育兒子這個問題,我這個比較遵從西方教育的人也真是經常感到力不從心,矛盾重重。一開始遵循“窮養子,富養女”的原則,對兒子是嚴加管教,不斷地告誡自己要一定要給兒子做個好榜樣,一定要狠下心不能嬌慣孩子。可是當我發現兒子有些膽小,認生,嬌氣,懶惰,加上自己的父母隔代親,對孩子的溺愛讓兒子無法無天。舉個例子,兒子寫作業不認真,或者說是很粗心,而且非常不虛心,我只得采取邊訓邊哄。有時又覺得他還是個孩子,他還需要媽媽的哄,需要在媽媽面前撒撒嬌;讓他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或者成為一個勇敢的男子漢,也不能太著急,孩子有一個好的性格更重要,剛生下來兒子時和虎媽一樣只希望兒子能快樂的過完一生就可以了,不要給孩子那么多壓力。可是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以及自己在社會上遇到的各種競爭,加上現在的小孩子從小都送去各種特長班,多才多藝,小童星比比皆是,想想兒子將來會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又不得不逼迫他寫很多老師布置的作業,還得認真、細心,馬虎就得挨訓,字寫不好重寫,面對孩子那委屈的眼神,我不禁在問自己:
問問自己:孩子的教育究竟怎么才是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