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
通過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提高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審美能力,更好地欣賞各種影視作品。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本文為你提供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寫作技巧和示例!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1
湯姆叔叔有一座簡陋的小木屋。當他在植物園干完一天的農活,滿身疲憊的回到家里,妻子為他烙著他最愛吃的“鋤頭餅”,而屋子的另一頭,自己的兩個兒子正在教他們的小妹妹走路。雖然他們很貧窮,但日子溫馨,家庭和睦。
可好景不長,湯姆叔叔是一個沒有獨立人格,可以任主人隨意當成貨物買賣,隨意凌辱,甚至鞭打毒殺的黑奴。原主人謝爾比先生對他們這些奴隸還比較和善,允許他們搭建自己的幸福小屋。可是謝爾比先生生意虧本把湯姆賣了。于是湯姆的小屋,他所擁有的幸福小屋在風雨中飄搖。
勒格里買下了湯姆,見他結實能干,就想將他訓練成一民監工,鞭打他的同伴。湯姆一口否決,他寧愿自己多干點活,也不愿讓同伴吃苦。勒格里用火燒、水浸、鞭打、斷食等方法折磨他。可是湯姆他始終堅持善良。他的信仰,像一座堡壘,堅不可摧。
讀著這本書,我想起了哥白尼、布魯諾等科學家,他們面對世人的唾罵,面對教會的拷問,面對火刑的炙烤,仍然堅持真理。因為他們的信仰,我們才離真理更近了一步。
我又想到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他們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但堅持大義是士大夫的信仰。
我想起了2004年的女排決賽,俄羅斯隊連贏兩局,再拿一分就可獲得冠軍。當觀眾開始離場,女排健兒的內心絲毫沒有動搖,一分一分緊咬,終于反敗為勝。不到最后不放棄,這是她們的堅持,也是她們的信仰!
一個人只要有信仰,就會離夢想更進一步。那么,我們的信仰是什么呢?
我想起《戰狼2》的最后一段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們,當你遇到危險時,不要放棄。請記住,你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我想我明白了,祖國就是我們的信仰,她在我心中——堅不可摧!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2
我看過一本叫湯姆叔叔的小屋的書,書里描寫了一位黑奴湯姆叔叔的人生經歷和他周圍的一些人的情況。
湯姆叔叔開始是在一位友善的白人家里當管家,他有愛她們的女主人和紳士的男主人,而湯姆叔叔也是對主人忠誠之至,因此主人也曾答應過給他自由,但是因為男主人的生意上的失利,不得不吧家里的黑奴(湯姆叔叔)以高價賣出,即使男主人失信在先,但是湯姆還是對主人忠誠,離開了自己的家庭,隨奴隸主北上去賣給別的主人。
在北上的途中,因為湯姆叔叔的善良,誠實還有對小孩的疼愛使得一位富人的女兒(五六歲的小孩)求她爸爸高價買下了湯姆。湯姆再次來到了一位好人家里,陪伴著可愛,善良體貼黑奴而有主見的小主人成長,但后來小女孩身體一天天變差最后死去了,但臨死前女孩求爸爸一定要給湯姆叔叔自由,她的死讓她爸爸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后來他爸爸還沒來得及實現諾言就離開了人世,最終湯姆又被他麻木的女主人推上了拍賣場,并且最后賣給了一位可怕的莊園主,每天有干不完的摘棉花活,還有毒打。
最后湯姆叔叔為了保護受害的女黑奴死在了殘忍的奴隸主手中。最后湯姆叔叔原先主人的兒子找到了湯姆叔叔被賣到的地方但已經太遲了,最后他回去解放了家里的所有黑奴。同時湯姆叔叔身邊的很多黑奴也得到了幸福的結局。
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一些奴隸主的可恨,但也看到了部分人的善良。善良最終是可以打敗邪惡與腐朽的。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3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拿著‘繪本’的借書卡,向‘繪本’進發。
你們可能還不知道‘繪本’,‘繪本’是一個充滿童趣的借書店,那的阿姨特別幽默。
咳咳,說正事。那天,閆老師發來校訊通,說:“推薦大家看一些書,有《湯姆叔叔的小屋》、《綠山墻的安妮》、《草房子 》……”我看了,不禁自言自語:“我們都四年級了,過完暑假都該上五年級了,怎么還讓看這么幼稚的圖書?”
我突然想起來,‘繪本’有一本《湯姆叔叔的小屋》,都擱那好幾天了,還是無人問津。書店阿姨都快要把它帶走了。于是,我把‘繪本’借書卡拿上,“嗖”的一下竄出家門,害得老媽在后面大喊:“小鈺,小鈺,你去哪?”
幸好我來的快 ,去的時候,阿姨正準備把它帶回家那!我連忙說:“阿姨阿姨,別帶走,我還要看那!”阿姨笑笑:“哦?是嗎?這本書都無人問津好幾天了,就借給你看吧,不用浪費卡上的錢了。”我不禁喊出聲來:“太棒了!”
我拿著書,高高興興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到家里,我看著這本書的題目,心想:這也太幼稚了吧,不就是說一個湯姆叔叔怎么建造屋子的嗎。
可是,我翻開書一看,立馬被心吸引住了,原來,湯姆叔叔是一個黑奴,他和他的一家在一家很富有的白人家當奴隸,白人一家對黑奴們特別好,不像別人家對黑奴那般殘忍,黑奴們非常喜歡他們的主人,對他們畢恭畢敬。可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情,改變了湯姆叔叔的命運,原來,他們的主人欠下了販賣奴隸人的外債,必須用奴隸還債,那個奴隸主挑上了湯姆叔叔和另一個黑奴的兒子,無奈之下,黑奴的主人只好簽下了契約。湯姆知道了這件事,知道他和小男孩,逃脫不了,如果要逃,只能逃一個人,于是,他讓小孩和小孩的父親母親趕快逃到加拿大,剩下的讓她一人承擔。
湯姆走之前,所有黑奴和他們的主人都來送行,除了去外地的小少爺。走到半路,小少爺騎馬來送他,并把他自己珍藏已久的銀元送給了他親愛的湯姆叔叔,作為護身符。
讓我最感動的是湯姆和小伊娃的相處時間,小伊娃是一個擁有安琪兒般的心的小女孩,所有黑奴都喜歡她。可她母親卻毒婦人心,經常不準小伊娃接近黑奴,小伊娃的父親卻處處護著小伊娃,最后小伊娃病入膏肓,她把她的頭發剪掉,送給了照顧他的黑奴們,并說:“你們一定要反奴隸制,我在天國等著你們!”
讀到這,我哭了,小伊娃去了天國,可她的心卻在黑奴這邊。
整篇故事都講了黑奴們反奴隸制的事情,最后,湯姆叔叔被活活打死了,可他的心沒死!
這篇故事告訴我很多很多,主要我要學習湯姆叔叔的勇敢與正直,小伊娃的善良與平易近人,小伊娃姑姑的耐心與勇氣……
這篇故事有很多道理,就等著你去發現!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4
如果有一個很壞很壞的小女孩,她不但摔碎所有的東西,剪破所有的衣服,而且屢教不改,任性妄為,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低三下四”的奴隸,我們還會關心她、愛護她嗎?如果我是一個奴隸,我的主人給了我自由,在自私與感激的斗爭中我會選擇感恩嗎?如果我做錯了,并且知道自己錯了,我有勇氣去懺悔并重新改過嗎?
我希望自己能夠回答“是”,“會”,可是,捫心自問,我不能欺騙自己,我做不到,我是真的做不到。
病重的同學,我或許能夠關心的慰問醫生,老年邋遢的祖母臥病在床,我能做到毫無怨言的伺候一兩天嗎?或許我能夠大方的向朋友借出五十、一百,甚至更多,但對于繼續幫助的陌生人,或者有過過節的同學,我還能夠做到嗎,哪怕他們承諾一定會如期歸還?或許我撿到了十塊,二十塊,我能夠良心發現上交,但如果是一百,一千,一萬呢?我還能夠做到嗎?面對無關大雅的過錯我或許能夠承認,但,如果會讓我喪失顏面,我還有那份勇氣嗎?
我不能夠欺騙自己,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
《湯姆叔叔的小屋》告訴我,愛是無上的,愛是沒有區別的,愛是不分大小的。
湯姆的誠實、正直、善良為什么能夠經受住一切的考驗?他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欲念嗎?他難道就不知道那些把他視作奴隸的人的罪惡嗎?他應該愛那些同為奴隸的黑人,因為他們伸手苦難;他能夠愛謝比爾先生以及他的家人,因為他們同樣善良;他可以愛那些同樣愛著他的人,可是他有什么理由對那些殘忍、貪婪、十惡不赦的奴隸主同樣充滿關愛?湯姆說,耶穌愛著每一個人,是的,他信仰耶穌,耶穌就是上帝,可是他不知道,他也是上帝,因為他同耶穌一樣滿懷愛心。
或許,小說里最感人的不是湯姆,而是小小的伊娃,那個被當做天使的小姑娘。她出生的目的也許就是為了帶給大家歡樂和愛,也許只是為了告訴我們什么是愛,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她是上帝派來的使者,將愛植入每一個人的心靈,她以極大的熱忱愛著周圍的每一個人,不分彼此,部分敵我。善良的父親、可憐的湯姆、無理的母親、艱苦的奶娘。在她旅程結束前的那一刻,她說:“我看見了愛——歡樂——寧靜——平安。”她的愛,從生命萌芽的伊始到結束的剎那——卻得到永生。
我動容,因為愛的無上。
我慚愧,因為愛的狹隘。
感謝斯托夫人,以及《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5
這個寒假里,我讀了《湯姆叔叔的小屋》。《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作品以主人公湯姆的小屋為名,以美國南北戰爭后期為時代背景,以主人公曲折而又富有悲劇性的下半生為故事主線,穿插了黑白混血兒的悲慘命運。以莊園主們浮華、奢靡的生活,奴隸販子的丑惡行徑等等作為支線,向讀者展示了當時的歷史環境。
讀完這個故事,我對可伶的湯姆叔叔感到同情,同情他可伶的身份,同情他悲催的命運;我又對殘忍的奴隸主和卑鄙的奴隸商人感到憎恨,憎恨他們的殘暴兇狠,憎恨他們冷酷無情;我還對這種奴隸制度感到不平,不平的是制度的黑暗,不平的是制度的不平等;我更對偉大的林肯總統感到佩服,佩服他廢除黑暗制度的決心,佩服他廢除黑暗制度的真實行動。
最值一提的是善良純潔的心靈,能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只要他們有困難或需要幫助他們。雖然她生在富貴人家,可她的命運并不美滿,她有一個自私的媽媽。想依娃從沒有感受過母愛的無私,可她依舊生愛著她的媽媽,因為它天生就有一顆愛人之心,雖然她的生命并不美滿,但是她知道她至少有個家,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雖然她時刻被病痛折磨著,雖然她只能在煎熬中度過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是至少有那么多朋友陪著她。她真是上帝派下來的小天使,生命就要結束了,還不忘給黑奴自由。世界上又少了一個小天使,夜空又多了一顆明亮的星星!
《湯姆叔叔的小屋》讓我升華了。正直、心地善良的湯姆叔叔;聰明好學的混血奴隸喬治;冷酷無情的奴隸販子黑利;喪盡天良的雷格里;有正義感,但隨波逐流的圣克萊爾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使我最難忘的是聰明活潑但野性,后來被調教得自尊愛人的黑奴托普西。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像托普西一樣的孩子。他們品行不良,沒愛心,不可理喻,那么千萬不要厭惡他,用愛去理解,寬容,剝去綠色嫩芽外的一層枯黃的東西,用愛來感化被傷害的心靈。要永遠記住:愛的力量是巨大的,至高無上的!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6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我在上三四年級時就買了,也看了好幾遍,可那時候的看也不能說是讀,我看了幾遍,連講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人物也總是弄混。從那之后便覺得這本書沒什么意思,就再也沒讀過,一直放在我家書柜的最底層。直到今年暑假,有一次停電,實在沒事做才想起看書,便找到這本書看了起來。可能是以前看的時候還太小,這一次看了一遍后的感覺和以前大不一樣。我一次次的被書中的那些善良的人感動著。
因為主人生意上出現了危機,湯姆叔叔和另一個奴隸艾莉查的兒子一起被賣掉。艾莉查為了不和兒子分開準備逃走,并把這件事告訴了湯姆叔叔,勸他一起逃走。可湯姆叔叔卻為了不讓主人破產拒絕了。主人非常感動,小主人答應他一定會把它贖回來的。接著他被買到一個不錯的家庭中,小主人伊娃善良的像個天使,但不幸的是她卻得了絕癥,她本就瘦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在他她死前唯一的愿望就是還湯姆叔叔自由。她的父親也答應了她的愿望,可在伊娃死后沒多久他父親也死了,伊娃的母親卻不愿還他自由。湯姆叔叔被再次賣掉。在新主人那里,他天天挨打,他最初的小主人終于湊夠了錢來買他,可取來晚了一步,他買到的只是湯姆叔叔的尸體。他回家后把家中所以的黑奴召集在一起,還了他們的自由。
我們也要學習湯姆叔叔處處為人的精神。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7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國女作家斯托夫人寫的一部反映黑奴制度的巨著,是一部偉大的反奴隸制宣言。它掀起了美國廢奴運動的高潮,對對世界人民反對種族歧視、爭取自由民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部小說主要講了奴隸主希爾比為了還債,決定把忠心耿耿的湯姆和哈里賣掉。艾莉查不是一個俯首帖耳、死心塌地聽人擺布的奴隸,當她碰巧得知要賣掉兒子的消息后,連夜帶著哈里成功逃離。逆來順受、忠順于主人的湯姆卻是另一種遭遇。他甘愿被主人賣給奴隸販子。后又被自我所救女孩的父親圣克萊爾先生收買,當他們父女相繼去世,湯姆最后被殘忍的瑪麗·圣克萊爾賣到一個兇殘的奴隸主列格雷那里,被狠狠地用皮鞭打死。
我為湯姆的忠厚的品格感動。為他為主人著想的品質而感動,但也為他的呆板感到惋惜。他本能夠像卡西太太和埃米琳從列格雷的魔掌中逃出去,可他出于一種對主人的忠誠留下來時,也在與列格雷進行反抗,但并不按照他的意愿作出傷天害理的事。我還為喬治·哈里斯他們勇于抗爭的精神而高興,喬治·哈里斯帶著他的家人們逃了出去,又有了一個可愛漂亮的女兒小伊麗莎,幸福美滿地生活下去。在書里,我更感受到了令人痛恨奴隸制度的黑暗,它曾使多少人無辜地死去,使黑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受到限制,使黑人失去了自由的權利,痛苦地守著不為自我所用的肉體!此刻解除了奴隸制,好多黑人重獲自由后,快樂生活著。
這天生活在完美制度下的我們,就應學習湯姆叔叔忠誠老實、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和諧!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8
《湯姆叔叔的小屋》講述了黑人被解放前對人的迫害,塑造了一個個不同性格的黑人形象,如百依百順的湯姆和不安于現壯的喬治夫婦。也塑造了一個個不同的努隸主形象,如具有憐憫之情的希爾比夫婦,心恨手辣的雷格里。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伊娃。
伊娃 雖然出自白人家庭,但是由于父親的重陶,所以對黑人并沒有偏見,能以一個孩子的童真正視整個世界,湯的在人們眼里是一個工具,換錢的商品,但是在伊娃眼里他是一個好朋友,所以湯姆對于這樣一個小主人,他心甘情愿地為她付出。
伊娃說過“如果我的死能讓黑奴結束災難,我愿意去死!”當她離開時最擔心的是黑人的命運。伊娃小小年紀就束了命,但她毫不畏劇,始終對死亡抱著一種樂觀的態度,一般人是難以做到的。伊娃是一個天真,可愛,善良的女孩,她把自己的頭發送給家里的黑奴,希望自己走后父母不會忘記那些黑奴。
湯姆叔叔的小屋觀后感作文篇9
在朋友的桌上偶然看到了《湯姆叔叔的小屋》,在我的印象中只知道這是一本名著,至于講的是什么完全的沒有概念。細細讀下去才發現,這本書不僅向大眾闡述了萬惡的黑奴制度,更向人民歌頌了善與美好。
與著名的電影《紫色》、《為奴十二載》類似,《湯姆叔叔的小屋》以美國的黑奴制度為背景,緊扣當時各階層對待黑奴制度的看法,向讀者展示了一幅雖然表面倡導自由平等,實際卻處處充斥著歧視、暴力的社會。唯一不同的一點在于,前兩部電影的主角還有相對不錯的結局,而湯姆卻用他的死來殉道,去喚醒麻木不仁的奴隸主的靈魂。
面對把他迫害致死的奴隸主格雷里,他同情他的境遇,憐憫他永遠也不懂得懺悔,從而錯過被上帝饒恕的機會。即使在死神面前,對他也沒有怨恨和埋怨,反而是說,“他并沒有傷害我,只是替我打開了天國的大門罷了”。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場體驗,那么痛苦只不過是讓我們體會到了更豐富的生活,更復雜的人性。正如一句好說的好,感恩痛苦,因為它至少證明你還活著。
身體各器官用疼痛提醒我們及時治療,注意休息。但有些重大疾病不疼卻致命。身體疼了,人們都懂得要看病,吃藥,但當心靈向我們訴說痛苦時呢?孤單,寂寞,空虛,冷漠,我們有及時的給心靈問診抓藥嗎?千年前的黑人用《圣經》治療靈魂,用耶穌指引心靈前行的方向,那我們呢,用什么帶領我們抵達生命的終點,人生的彼岸?
也許是對真善美的信仰,相信一切終將變好;也許是對夢想的堅持,一直去做,終有實現的一天;也許是對路人的關心,伸出的援助之手也會溫暖自己的心。
心靈的疼痛,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治愈。此刻的我,空洞且空虛,更不知道該如何去治愈,但我愿用一生去摸索。
感恩刺骨的疼痛,感恩敏感的心,感恩流淚的眼睛,因為,那些疼痛,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你和別人不一樣,你的人生還沒有就此成為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