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暑節氣應該吃什么食物
天氣溫度將達到最高,此時人的食欲一定會遭受影響,茶不思飯不想,很容易導致健康受損,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2023大暑節氣應該吃什么食物,歡迎閱讀!
大暑節氣應該吃什么食物
1、仙草
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有非常神奇的消暑功效,是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必吃的甜品;
2、伏茶
從古至今,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伏茶的習俗,伏茶就是三伏天喝的茶,是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3、鳳梨
大暑期間的鳳梨口感最好,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是東南沿海地區在大暑時必吃的水果;
4、羊肉湯
山東地區的人們在大暑到來這一天有“喝暑羊”的習俗,喝暑羊也就是飲羊肉湯的意思;
5、面條、雞蛋、餃子
北方人在大暑時節有貼伏膘的習俗,俗語“頭伏餑餑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說的就是北方地區在大暑時節愛吃面條、雞蛋等食物。
大暑吃什么水果?
1、西瓜
西瓜是夏季最主要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被喻為“天然的飲料”,而且營養豐富,成為很多人消暑的首選水果。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煩、止渴利尿之效,有“天然白虎湯”之稱。
買瓜時如果遇到外觀呈“葫蘆”狀,扁平瓜、扁頭瓜、尖嘴瓜、大肚瓜等都屬于畸形果,畸形果多是敗育或者受粉不良或者其他原因所致,因此遇到畸形瓜最好不要購買。如果實在挑選不好,最好要求當場開瓜、驗瓜。
2、水蜜桃
桃子果肉內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及果酸,其中所含的鐵元素更是占據水果中的前位。女性很多都有缺鐵性貧血,經常吃桃子有助于補充身體里的鐵元素,改善貧血癥狀。桃子里的果膠可幫助女性改善因腸胃不適引起的便秘癥狀。
最簡單的做法是先捏一捏,桃子軟成熟度就高,汁水豐富;其次果香濃郁的肯定比沒有香味的靠譜。如果要充分地將桃子的香味、甘味發揮出來,就不要把它放在冰箱中保存。正確的做法是把桃子存放在室溫中即可。
3、甜瓜
天氣越來越熱,甜瓜等水分較多的水果,因其香甜的口感與生津止渴的功效,在夏季特別受歡迎。香瓜又稱甜瓜,是夏季時令水果,口感清香爽脆,營養豐富,除了水分和蛋白質的含量低于西瓜外,其他營養成分均不少于西瓜,而芳香物質、礦物質、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則明顯高于西瓜。
在不同品種的香瓜挑選中,白色的要挑皮毛好的,果皮光滑的,色澤越白越好,豐田要挑小的,色澤黃的,聞著有香味的,黃皮香瓜也是挑果皮色澤鮮艷,黃得發紅、發紫的最好,伊麗莎白瓜要聞著有香味的,色澤黃的;有臍的伊莉莎白要挑臍大的買,臍部按起來軟軟的,聞聞香瓜屁股,有香味的就是好吃的伊麗莎白。
4、黃皮
黃皮含有18種氨基酸、有機酸、膳食纖維、維生素和鉀、鎂、錳、硒等微量元素,還含有多酚類、黃酮苷等具保健功能的成分,具有開胃、消食、解油膩、松弛肌肉緊張、化解咳嗽、化痰平喘、預防感冒等功能,對人體血液、中樞神經、免疫系統等都很有益。
夏天吃黃皮時,可以將果肉、果皮和果核一起放在嘴里嚼碎,連渣帶汁一并吞下,味道雖有點苦,但可以起到降火強心的作用。海南當地人認為,黃皮尤其是那些帶點苦味的,還有消暑、生津的功效,夏季戶外活動時如果感到口渴或頭暈不適,不妨嚼幾個黃皮,不但生津止渴,而且可以有效預防中暑。
5、哈密瓜
哈密瓜源于維吾爾族,也稱“甜瓜”,素有“瓜中之王”的美譽。哈密瓜中含有一定的葉酸成分,它能緩解保水,幫助身體排除多余的鈉。還可預防小兒神經管畸形,因此孕婦可以適量的食用哈密瓜,可有效的提高身體健康質量。
哈密瓜多為橢圓形或橄欖形。它的顏色為果綠色帶網紋的,金黃色的,花青色的.等等。用鼻子去聞瓜,一般有香味的,成熟度適中。沒有香味或香味淡泊的,是成熟度較差的,可以放些時候再吃。
大暑吃什么水果?除了這些水果外,還有五種水果值得推薦,下面小編帶你看看它們的功效。
6、李子
李子是夏天不可或缺的水果。微酸的李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由于李子85%都是水分,所以有助于緩解饑渴,且會讓人有飽腹感,是理想的減肥食品。對于胃熱沒有食欲的人而言,吃點李子或者喝杯李子汁就能起到清胃熱、增進食欲的作用。
紅肉李以果粒碩大、果皮紫黑色、果面有白色果粉、無蟲害者為佳;仁黃肉李以果皮亮黃色肉質軟,但有彈性的為佳;桃接李以果色紅亮、微成透明狀、有彈勝者為佳;加州李以果粒大、果皮呈暗紅色或紫色、富有香氣的為佳。
7、芒果
芒果,素有“熱帶果王”之稱。中醫認為芒果味甘酸、性涼無毒,具有清熱生津、解渴利尿、益胃止嘔等功效,尤其適合胃陰不足、口渴咽干、胃氣虛弱、嘔吐暈般等癥。芒果甘酸益胃,因此古時漂洋過海者多購買它以備旅途急用,食后不暈船惡心,堪稱果中神品。
夏季吃芒果,小心患“芒果皮炎”。“芒果皮炎”一般發生在接觸到芒果而未及時用水清洗的部位,多見于口周(雙側口角、上下頜或面頰部),皮疹為均勻或不規則分布的淡紅色斑,紅斑上可見密集而細小的丘疹。專家建議大家吃芒果時最好將其切成小塊再放入口中,防止接觸臉部。
8、椰子
椰汁和椰肉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椰汁清如水甜如蜜,飲之甘甜可口。在炎熱的夏季,椰汁有很好的清涼消暑、生津止渴的功效。椰汁還有強心、利尿、驅蟲、止嘔止瀉的功效。
選購椰子時注意,青椰子的椰子汁多,老椰子的椰子肉多。椰子都有一個比較堅硬的外皮,嫩的椰子皮青且薄,而老椰子皮色比較灰暗。挑選椰子的時候,還可以嘗試拿起來搖一搖,如果水的聲音比較響,一般汁液多,聲音悶則是肉多;之后再用手掂一掂,椰子肉多的椰子大多手感較重,而汁液多的椰子手感較輕。
9、龍眼
龍眼集中在夏季7~8月成熟,龍眼含有維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豐富的鐵質。最值得一提的是,龍眼不僅僅可以解決失眠健忘,甚至還可以解決貧血、補氣等問題,不得不說是一種不錯的健康飲食佳品。
顏色稍淺的品質較好。若果殼面或蒂端有白點,說明肉質已經開始發霉,外殼白霉花越多,肉質發霉情況越嚴重。龍眼的果皮要選擇無斑點,干凈整潔的。用手指捏果實,果殼堅硬表明果實較生,未成熟;柔軟而有彈性是成熟的特征;若只是軟卻沒有彈性,說明成熟過度即將變質。
10、藍莓
大田藍莓一般在在6月底至7月上市,藍莓富含花青素,在40種具有抗氧化效力的蔬菜和水果中,藍莓的花青素含量排名第一,抗氧化活性最高。藍莓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作用,還具有保護視力、防止腦神經老化、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
顏色成熟藍莓表皮為深紫色或藍黑色,覆有白霜。紅色藍莓未成熟,白霜不明顯或沒有白霜,說明存放過久不新鮮。形狀好的藍莓圓潤,大小均勻,表皮細滑,不黏手;大小不勻、表皮粗糙的說明發育不良,而且也不是越大越好。
大暑這天,各地會吃什么?
大暑,一年最熱的一天,
大暑時節,不同地方有不同習俗。比如在浙江臺州,大暑送“大暑船”有幾百年歷史,祝福人們五谷豐登,生活安康。一些地區也會以斗蟋蟀來消磨時光。
大暑這天,各地會吃什么呢?
1.吃伏面
都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炒雞蛋。”伏日吃面,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在北方,大暑到了吃面去,大暑、二伏宜吃面。
入伏后,正是麥子豐收的季節,用新小麥做成的面食富含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夏季炎熱排汗多,可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熱量。伏天吃面也可以增進食欲。
面條的吃法也多,拌面、炸醬面、打鹵面、涼面等。
2.吃伏羊
民間歷來有伏天吃“伏羊”的習俗,吃“伏羊”屬于“三伏補”的一種。
高溫的三伏天吹空調、風扇易使體內寒氣過重,如果體內固有寒氣,三伏天吃羊肉散寒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羊肉這種溫補食材能溫陽散寒。羊肉熱量低,脂肪少且蛋白質含量較高,每100g羊肉蛋白質含量20.5g。夏季吃熱性羊肉,伴以蔥、姜、蒜、花椒等熱性作料,能刺激人體大量排汗。
在我國的魯西北、江蘇徐州、上海等地都有伏天吃羊肉的習慣。在山東,不少地區有大暑當日“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如棗莊市。
3.吃鴨肉
俗話說“大暑老鴨勝補藥”,因為鴨子屬于水禽,是涼性的食材,在熱天里多吃它,有滋陰潤喉、祛濕解暑的功效。鴨肉營養價值高,鴨肉每100克鴨肉含蛋白質16.5克、脂肪7.5克、鈣11毫克、磷1.45毫克、鐵4.1毫克、維生素B2 0.15毫克……屬于優質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
夏季吃鴨,安徽亳州茯苓八寶鴨,調節脾胃開胃口,清熱解暑又祛濕。茯苓,有助于健脾祛濕、清熱解暑。贛州酸酒鴨,用指天椒、米醋一起與鴨子烹調,酸辣爽口,開胃解暑。
4.吃童子雞
“入暑三伏,一伏一對童子雞。”湘中、湘北素有一種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杭州有“頭伏火腿二伏雞”;江蘇揚州有“入暑三伏,一伏一對童子雞”等。童子雞補而不膩、益胃升陽,適合于兒童、中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者暑天食用。
5.吃姜
很多地區都有著“大暑吃姜”的習俗。臺州椒江人有吃姜汁調蛋的風俗。姜汁調蛋,用姜汁、雞蛋和紅糖一同調勻,裝小碗進大鍋干燒,燒出的蛋品甜中帶辣,還能再加核桃粒、桂圓、紅棗等配料。
除姜汁調蛋外,浙江臺州屬于無姜不歡。喝姜湯、姜茶、姜米粥,吃姜炒米、姜湯面、姜汁核桃燉蛋、姜炒米、姜糖、姜渣蛋、姜汁冰淇淋等。
“冬吃蘿卜夏吃姜”,因為夏天容易出現脾胃虛寒、食欲不振、中暑的情況,吃姜能借助姜的辛熱溫暖脾胃、提高食欲、排汗祛暑。而且生姜中的姜辣素對促進腸蠕動、助消化有一定作用。
伏姜茶,是一種民間傳統養生飲品,需在三伏天內制作,適合秋冬驅寒飲用。選用老姜,加小蘇打刷干凈,再徹底晾干,拍碎切末,和紅糖一層一層交疊,放入提前消毒瀝干的玻璃罐中,蓋上紗布封口,拿到太陽下曬。伏姜茶要一直曬到末伏,老姜充分吸收伏天太陽熱量,驅寒溫補的功效才突出。曬好的伏姜密封保存,可以放一年左右,想喝的時候,用開水沖服即可。
6.蓮子湯
蓮子被稱為“水中靈芝”,大暑當天必喝一碗蓮子湯,是從明清時期流傳下來的習俗。這是因為蓮子性味甘平,有補脾澀腸,養心安神的功效。
大暑前后采收的稱為伏蓮,也稱夏蓮,這個時候的蓮子顆粒飽滿、肉厚質佳,新鮮蓮子只有每年的7~8月份才有,等到天冷就只能吃到晾曬后的蓮子了。新鮮蓮子生吃,清爽脆甜;煮湯,軟糯清鮮;挑出來的蓮心還能單獨泡成一壺消暑茶。
7.吃仙草
民諺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的時候有吃仙草的習俗。燒仙草,又稱涼粉、草粿、青草糊、仙人板等,主要原料是仙草,又叫仙人草、涼粉草,形狀略似薄荷。
大暑節氣來臨,溫州人有吃青草豆腐的習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后即可食之。
8.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作“過大暑”。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
9.吃荔枝
莆田人“過大暑”家家都吃荔枝,過門拜訪親友,荔枝也被作為消暑佳品。民間傳說大暑這一天吃荔枝,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將鮮荔枝浸于冷水中,涼卻后食用,不失為一件美事。吃荔枝不要超過200~350克/天,大概10顆左右。而兒童最好不超過5顆/天,老人、糖尿病人更不能貪嘴。
10.吃菠蘿
“小暑吃芒果,大暑吃菠蘿”,菠蘿中所含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可以幫助分解蛋白質、脂肪等,促進腸道消化;而它自帶的天然果香,則可促進人體唾液分泌,增進食欲。
《本草綱目》中記載,菠蘿“能補脾胃,固元氣,制伏亢陽,扶持衰土,壯精神,益氣,寬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發渴,利頭目,開心益志。”菠蘿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A及鈣、錳、磷、鐵等16種天然礦物質,有助于增強身體抵抗力、記憶力,其果汁里面還有一種跟胃液相類似的酵素,有助于分解蛋白和脂肪,對改善消化有一定的好處。
大暑期間,我國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此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大暑防暑降溫是第一要務,日常飲食也可選擇清熱解暑的食材:
西瓜是消暑的首選水果,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芒果、獼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斂汗止瀉祛濕,還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欲。
蓮子、冬瓜、百合、綠豆和銀耳都是清熱解暑的極佳選擇,還可以選擇一些“苦”味食材,如萵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苔菜等,不過吃“苦”要適量。
大暑必吃十種美食
1.西瓜
大暑期間多吃西瓜有很多好處。首先,西瓜含有豐富的水分,可以補充人體水分,緩解夏季炎熱天氣帶來的疲勞,保持身體健康。其次,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疾病,保護身體健康。
2.絲瓜
大暑期間要多吃絲瓜,是因為絲瓜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抵御夏季的高溫,保護人體免受炎熱的侵害。此外,絲瓜還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
3.綠豆
首先,綠豆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可以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求。此外綠豆湯還有降熱解暑的功效。
4.荔枝
“過大暑”家家都吃荔枝,這是一種古老的習俗,它流傳至今,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也要注意荔枝還是比較熱氣的,因此大家要適量食用,切勿過量食用。
5.蓮子
蓮子性味甘平,有補脾澀腸、養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從而起到滋陰潤喉、祛濕解暑的作用。
6.鴨子
鴨肉中的蛋白質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維生素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礦物質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從而達到滋陰潤喉、祛濕解暑的功效。
7.苦瓜
夏天吃苦瓜可以健脾開胃。此外,苦瓜中含有大量的鉀,可以幫助調節血壓,預防高血壓,同時也可以預防心臟病。
8.仙草
仙草是非常受歡迎的食品,尤其是夏天的冰仙草,它具有很好的消暑降溫的作用。
9.米糟
夏天吃米糟有很多好處,首先,米糟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人體大量的能量
10.鳳梨
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這些維生素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改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預防疾病。其次,鳳梨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以幫助消化,從而改善食欲。
大暑吃什么
大暑溫度再一次升高,雖說過了大暑天氣會涼下來,但在這一段時間,高溫影響食欲是很危險,我們要吃什么食物來開胃呢?
1、吃涼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節氣前后還喜歡吃各種涼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簡單且經濟的菜品,如芽菜涼拌油豆腐、涼拌豆角,都有著脆生生的涼快口感,能讓人提起食 欲。還有將海帶、青椒、紅椒用醬油、醋、姜末等調味的涼拌三絲,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涼拌三絲里還能見到魚、冬筍與燒鴨的身影。
2、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互贈。
4、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5、煎青草豆腐
溫州大暑習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后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喝姜茶
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臺灣人民則十分流行在大暑這一天吃仙草與鳳梨,傳說這個時間的鳳梨最為好吃,仙草也是當地著名的小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7、吃雞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做雞時加入適量生姜,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去濕強身的作用。
8、喝老鴨湯
南北各地流傳甚廣的食方是——大暑老鴨賽補藥,以老鴨慢燉后加入蓮藕、冬瓜、芡實、薏苡仁來煲湯,消暑滋補。老鴨是暑天的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9、飲伏茶
暑熱入伏后,人們遣暑的習慣之一還有飲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們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習俗,許多人家還會將后院曬干的烏梅制作烏梅茶飲用。
大暑吃哪些食物養生
1、盡量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但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因此,大暑時節,適當的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能夠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但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能夠預防中暑,能夠一舉兩得。
2、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
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能夠放心食用。還有,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效果。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療效,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