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省區市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最近的天氣一時熱一時下雨。遇上大雨天盡量不要靠圍墻、建筑物行走,防止建筑物倒塌、高空墜物等危險發生。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11省區市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暴雨藍色預警!11省區市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預計,7月13日08時至14日08時,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湖北東北部和西部、四川中東部和南部、重慶中北部、貴州西北部、云南西部、西藏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內蒙古東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1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過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2023夏季暴雨災害如何進行預防
暴雨的主要危害有:導致江河湖泊水位暴漲,淹沒農作物,沖毀農田,造成農作物減產或絕收;沖毀道路、橋梁、房屋、通訊設施、水利設施,沖垮堤岸堤壩,造成江河水庫決口,釀成大災;引起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和城市內澇,直接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影響生態環境。
當預計未來可能出現暴雨天氣時,市氣象臺除立即上報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外,還會通過手機短信平臺、電話以及電視、報紙等媒體根據暴雨量級由低到高分別發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預警信號,以提醒市民加強防范。當3小時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就會發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也是暴雨災害預警級別。
暴雨災害的應急要點有哪些?
1.水中行,避井坑。出行遇到暴雨引起大面積積水,特別是兒童、婦女、老人要注意觀察四周有關警示標志,注意路面,防止跌入窨井、地坑、溝渠等之中。
2.多觀察,防觸電。暴雨襲來,驟不及防。切記留心觀察,遠離電線、電器等設施,以防漏電遭致傷亡。
3.遇積水,車繞行。駕駛員行車過程中,突遇暴雨,當心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盡量繞行,切莫強行通過。
4.砌土坎,防內澇。為防止暴雨發生時雨水灌入室內,居民可因地制宜采取放置擋水板、堆砌土坎或其他有效措施,將其拒之門外。
防御暴雨洪澇的措施
提高對暴雨的預報準確率
暴雨可以直接成災,而持續性大暴雨或者是連續的數場暴雨更可以造成洪澇災害。因此,準確預報暴雨的地點、范圍、強度等,以及準確預測洪澇災害的發生,對于更好地做防汛準備工作,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是至關重要的。
同時還要提高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完善災害應急響應系統。對于大暴雨這類災害性天氣,強降水過程多從中尺度天氣系統中產生。
因此,為了更好地防災減災,一方面要大力加強對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科學研究,提高對暴雨、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能力和業務監測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中小尺度監測基地的建設和改造,以便更好地發揮作用。
暴雨洪澇災害一旦發生,發布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以及突發氣象災害防御指南。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門要啟動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各級氣象災害相關管理部門及時將災害預報警報信息及防御建議發布到負責氣象災害防御的實施機構,使居民及時了解氣象災害信息及防御措施。在應急機構組織指導下,有效防御、合理避災防災,安全撤離人員,將氣象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洪水來時避險第一
當有洪水發生時,一定要先進行避險,這樣可以使損失降到最低。
洪水來臨時,要關閉電源、煤氣,盡快撤到樓頂避險,立即發出求救信號。為防止洪水涌入室內,最好用裝滿沙子、泥土和碎石的沙袋堵住大門下面的所有空隙。如預料洪水還要上漲,窗臺外也要堆上沙袋。
如洪水持續上漲,應注意在自己暫時棲身的地方儲備一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和燒水用具。
如水災嚴重,所在之處已不安全,應考慮自制木筏逃生。床板、門板、箱子等都可用來制作木筏,劃槳也必不可少。也可考慮使用一些廢棄輪胎的內胎制成簡易救生圈。逃生前要多收集些食物、發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顏色鮮艷的旗幟或床單等)。
不要在下大雨時騎自行車,雨天汽車在低洼處拋錨,千萬不要在車中等候,要及時離開汽車到高處等待求援。
如洪水沒有漫過頭頂,且周邊樹木比較密集,可考慮用繩子逃生。找一根比較結實且足夠長的繩子(也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替代),先把繩子的一端拴在屋內較牢固的地方,然后牽著繩子走向最近的一棵樹,把繩子在樹上繞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棵樹,如此重復,逐漸轉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離。
將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處保存;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
離開房屋逃生前,多吃些高熱量食物,如巧克力、糖、甜點等,并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注意關掉煤氣閥、電源總開關。如時間允許,可將貴重物品用毛毯卷好,藏在柜子里。出門時關好房門,以免家產隨水漂走。
準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可與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等待救援。
居住在山洪易發區的居民,平時應盡可能學習了解一些山洪災害防治知識,每遇連降大暴雨時,必須隨時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晚上更應十分警覺,隨時加強監測,一有異常,應立即脫離現場。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專家提醒,這可作為防洪的基本思路,首先要選擇登高避難的方式,并利用各種通訊設備發出求救信號。
在山區丘陵環境下被洪水圍困時,只有固守在高地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漲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圍。被洪水困于低洼地帶情況危急時,有通訊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具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洪水態勢和受困情況,尋求救援;無通訊條件的,可制造煙火或來回揮動鮮艷的衣物或集體同聲呼救,不斷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同時要尋找各種較大的漂浮物等,主動采取自救措施。
專家提醒:洪水過后,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藥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暴雨洪澇的自救措施
出門前,要先了解下天氣預報。特別是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的。最好包包里要時刻備著一把傘或者雨衣。以防萬一。
若在途中遇到暴雨,一定要找一個地方躲雨,亭子或者商店等等。千萬不要躲在樹下,很危險。若打傘,傘頭的方向必須跟風的方向相反。如果順著的話,不單單擋不了雨,那傘也很容易報廢的。
若在旅游途中遇到暴雨,那就立馬找一家最近的旅館先安定下來。千萬不要冒雨前行。特別的駕車的。最好停至一個安全的地方,再躲雨。
若在家中遇到暴雨,要關好門窗,關閉電源。如果沒有什么特殊的事就不要出門,好好待在家里,安心度過暴雨時期。暴雨一般時間很短。所以正好趁這些時間睡一覺也好。
若是在學校或是學校的老師在下暴雨時,應讓孩子安心呆在教室,不要隨意走動。哪怕是放學期間,也要讓孩子呆在教室,直到家長送雨具過來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