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氣的防范措施
中國的南方夏季暴雨天氣非常多。暴雨天氣來臨前收蓋露天晾曬物品,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放到高處。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暴雨天氣的防范措施,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暴雨的防范措施
1、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4、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5、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注意預防山洪,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
6、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并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7、如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應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8、暴雨期間,注意及時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等渠道關注天氣預報,掌握暴雨最新消息。宅在家中或是宿舍里是最安全的選擇。不要忘記檢查電路,當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9、如果身處室外,遇暴雨天氣,就近進入安全的建筑內,千萬不要站在樹下或電線桿附近。若短時間內無法進入室內,如發現有電線滑落,應馬上遠離,并致電本地電力部門,或直接撥打110報警。若在室外遇到汛情,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方通道。
暴雨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有三個:一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二是強盛而持久的上升氣流,三是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暴雨往往容易造成城市漬澇和洪澇災害,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
暴雨原因
暴雨形成的過程是相當復雜的,一般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蒸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而形成的。引起中國大范圍暴雨的天氣系統主要有鋒、氣旋、切變線、低渦、槽、臺風、東風波和熱帶輻合帶等。
暴雨如何預防
暴雨藍色預警信號量定級別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安全指南: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
2、學校、幼兒園采取適當措施,保證學生和幼兒安全;
3、駕駛人員應當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做好排澇準備。
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量定級別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安全指南:1、家長、學生、學校要特別關注天氣變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蓋露天晾曬物品,相關單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區的排水防澇工作;
3、駕駛人員應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量定級別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安全指南:
1、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盡可能停留在室內或者安全場所避雨;
2、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加強值班,密切監視災情,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落實應對措施;
3、交通管理部門應對積水地區實行交通引導或管制;
4、轉移危險地帶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
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量定級別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安全指南:
1、人員應留在安全處所,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暫避;
2、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3、已有上學學生和上班人員的學校、幼兒園以及其它有關單位應采取專門的保護措施,處于危險地帶的單位應停課、停業,立即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暫避。
如何預防室內雷擊
雷擊是常見的暴雨天氣災害,常發生在戶外活動多的場所,不易受人們重視,但其破壞性是巨大的。如何避免戶外雷擊?
①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②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
③不要在水體邊(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及山頂、樓頂上停留。
④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及接打手機。
⑤不要觸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線,自來水管、用電器的接地線。
①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和與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②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及電視天線等可能將雷擊引入的金屬導線。穩妥科學的辦法是在電源線上安裝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③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