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暴雨時外出避險知識
最近的天氣一時熱一時下雨。雨天出行,無論多么匆忙,一定要當心下水道、排污井等深坑,避免掉下去。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下暴雨時外出避險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暴雨天氣出行如何避險
關注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隨時調整出行計劃;
盡量避免外出,惡劣天氣非必要不出門,尤其是不要去低洼地區;;
如果必須外出,應做好個人防護,如帶雨具、穿防水衣物、雨鞋等,;
盡量減少涉水行走,防止在被淹沒地帶發生意外,如被沖開的下水道、窨井等;
不幸遇到暴雨時,盡快尋找地勢較高的安全地點躲避,但也要注意防止雷擊;
不要涉水前行或游泳逃生,以免被水流沖走或發生危險;
要避開電線桿、配電箱及電氣線路等存在的漏電風險的物體,防止觸電;
聽從救援人員的指示,配合疏散工作;
暴雨防雷小知識
當雷電發生時,不要在山頂、山脊、建筑物頂部以及其他空曠場地停留;不要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停留;不要在室外游泳池、湖泊海濱游泳,不宜進行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運動;不要開摩托車、騎自行車,切忌狂奔;不要在空曠場地上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不要觸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線,如自來水管、用電器的接地線、大樹樹干等可能因雷擊而帶電的物體,以防接觸電壓或者接觸雷擊和旁側閃擊。
暴雨的形成原因
暴雨形成的過程是相當復雜的,一般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大中小各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和下墊面特別是地形的有利組合可產生較大的暴雨。引起中國大范圍暴雨的天氣系統主要有鋒、氣旋、切變線、低渦、槽、臺風、東風波和熱帶輻合帶等。此外,在干旱與半干旱的局部地區熱力性雷陣雨也可造成短歷時、小面積的特大暴雨。
暴雨常常是從積雨云中落下的。形成積雨云的條件是大氣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有強烈的上升運動,把水汽迅速向上輸送,云內的水滴受上升運動的影響不斷增大,直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急劇地降落到地面。
積雨云體積通常相當龐大,一塊塊的積雨云就是暴雨區中的降水單位,雖然每塊單位水平范圍只有1~20千米,但它們排列起來,可形成100~200千米寬的雨帶。一團團的積雨云就像一座座的高山峻嶺,強烈發展時,從離地面0.4~1千米高處一直伸展到10千米以上的高空。越往高空,溫度越低,常達零下十幾攝氏度,甚至更低,云上部的水滴就要結冰,人們在地面用肉眼看到云頂的絲縷狀白帶,正是高空的冰晶、雪花飛舞所致。地面上是大雨傾盆的夏日,高空卻是白雪紛飛的嚴冬。
暴雨前的防御準備
1、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將垃圾、雜物丟入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積水成災。
2、暫停室外活動,學??梢詴簳r停課,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地勢高的地方。
4、檢查電路、爐火等設施是否安全,關閉電源總開關。
4、提前收蓋露天晾曬物品,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把它們放到高處。
5、檢查房屋,如果是危舊房屋或處于地勢低洼的地方,應及時轉移;家住平房的居民應在雨季來臨之前檢查房屋,維修房頂。
暴雨防范安全知識
按照氣象專業技術規范,日降雨量超過50毫米的降雨統稱為暴雨。按照日降雨量大小又可分為暴雨、大暴雨(10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無錫市屬北溫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是1000毫米左右,進人梅雨期,全市降雨量明顯偏多,單站年最大降雨量2068.7mm,最小降雨量483.7mm。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湖蕩星羅棋布,分屬長江干流、太湖湖區、太湖南溪三大水系。
出現暴雨時往往降雨強度較大,降雨較為集中,容易造成積水、洪澇等現象,可能導致水浸、交通中斷等事件的發生,嚴重時也可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暴雨過程常常還伴有雷暴,因此防止雷電襲擊往往也是暴雨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暴雨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山泥傾瀉等地質災害。連續2天以上的暴雨過程造成水浸、山體滑坡等災害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連續2-3天的暴雨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累計雨量可達400-500毫米,往往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并出現次生的地質災害,如山泥傾瀉、山體滑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