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暴雨天氣怎么使用交通設施
中國的南方夏季暴雨天氣非常多。通過受淹道路和下穿式通道時,要注意觀察水情,防止誤入深水區或掉進排水口。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遇上暴雨天氣怎么使用交通設施,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暴雨天氣不要使用交通設施
1、不要開車到處跑,暴雨之下,地面情況完全被掩蓋,無法準確判斷積水情況,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險。
2、盡快離開公共交通設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設施也存在危險,無論是公交車、地鐵、出租車,乃至高鐵等都可能中斷,在地下停運的地鐵、在低洼地帶的公交車,都非常危險,離開交通工具,找到安全位置。
3、如果離開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體行動。全車人一起撤離,最好彼此手拉手,確保無人掉隊。
4、在暴雨下,積極尋找安全位置的時候,不要急著去打電話、發朋友圈、自拍、玩手機等,雨水可能會損壞手機、太早消耗掉存電,后果可能很嚴重。
5、找到高地,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再去使用電話和外界聯系。
特大暴雨是怎么形成
暴雨是幾種不同尺度天氣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通常來說,暴雨的形成需要幾個前提。一是必須有充足的水汽源和輸送路徑;二是要有特定的地形,有利于對流的生成和加深發展;三是要有穩定少動的孤立云團,便于水汽的聚集。
有了這些,就有了暴雨形成的條件:大氣不穩定,能量迅速增加,對應的就是強降水,降水結束能量也就得到了釋放。但這還不一定能形成局部的特大暴雨,還得加上其他一些條件。
我們可以把一個形成暴雨的中尺度對流系統想象成一個冷池,在氣象學定義上,它是較冷的空氣(或水體)被較暖的空氣(或水體)所包圍而形成的溫度較低區域。如果有其他因素進行作用,比如風速的影響,有可能讓兩個方向相同的對流系統合并,讓降水增幅,產生極端降水。或者對流系統前方出現低空急流,有可能觸發新對流的產生。原來的冷池已接近飽和,再加入個隨機擾動的新對流,也可能產生極端降水。當多個對流系統依次經過某個地區上空,它的降水量就會累計起來,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長時間的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就這么產生了。
什么是特大暴雨
暴雨是降水強度很大的雨。雨勢傾盆。連續24小時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中國氣象上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50毫米以下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
中國是多暴雨的國家,除西北個別省區外,幾乎都有暴雨出現。冬季暴雨局限在華南沿海,4~6月間,華南地區暴雨頻頻發生。6~7月間,長江中下游常有持續性暴雨出現,歷時長、面積廣、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節,暴雨強度很大。8~10月雨帶又逐漸南撤。夏秋之后,東海和南海臺風暴雨十分活躍,臺風暴雨的點雨量往往很大。
暴雨天氣注意事項
1.雷雨閃電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要關閉手機,因電話線和手機的電磁波會引入雷電傷人。
2.雷雨閃電時,不要開電視機、電腦、VCD機等,應拔掉一切電源插頭,以免傷人及損壞電器
3.不要站在電燈泡下,不要沖涼洗澡。
4.盡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最好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
5.盡量不要開門、開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
66.在雷陣雨較大時要遠離樹木,盡量不要大跨步跑動,可以選擇建筑物躲雨,但不宜選擇車內躲雨。
7.不要穿戴濕的衣服、帽子、鞋子等在大雷雨下走動。對突來雷電,應立即下蹲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8.閃電打雷時,不要接近一切電力設施,如高壓電線變壓電器等。
防暴雨及洪澇災害安全知識
①暴雨來臨前請找好一個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結束為止。暴雨中的安全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勢較高的建筑物。
②如果暴雨已經開始,請就近找一地勢較高的牢固建筑物躲避暴雨,并盡可能聯絡家人,告知你的具體位置,讓家人放心。
③如果路面開始水浸,請不要貿然涉水,寧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試圖過水。
④暴雨伴隨雷電時,注意防雷。盡量呆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保持身體干燥。如果無建筑物可躲避,在馬路上淋雨的話,請不要站樹下,電線桿下,也把手中的雨傘扔掉。此外,在室外時切勿使用手機。
⑤暴雨持續的話,及時評估藏身之處的安全性。尤其是容易發生泥石流的地區,請保持警惕,注意外界動向,以方便隨時更換躲避的場所。
⑥遠離建筑工地的臨時圍墻,還有建在山坡上的圍墻,也不要站在不牢固的臨時建筑物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