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防溺水安全知識
夏天是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高發期。嚴禁孩子私自外出,有事外出必須經家長或監護人的同意。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庫、堰塘、水井等水域附近玩耍。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兒童防溺水安全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防溺水安全知識
兒童溺水防護8要點: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長時刻看護。
2.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6.教孩子學習游泳,并學習心肺復蘇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個人防溺水計劃與措施
1、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
5、周圍無人,可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溺水。人體溺水后數秒鐘內,本能地屏氣,引起潛水反射(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和外周血管劇烈收縮),保證心臟和大腦血液供應。繼而,出現高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刺激呼吸中樞,進入非自發性吸氣期,隨著吸氣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氣道導致嚴重缺氧、高碳酸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
溺水時自救及救護的方法
1、當發生溺水時,如果不熟悉水性,除呼救外,可以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2、會游泳的人如果發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3、救護溺水者時,要馬上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投入木板、救生圈、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污泥、痰涕,然后進行控水處理。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于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向口腔中排出。
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摩。
防溺水三包靠是什么
一是進一步落實“管人”“看水”責任。全區教育系統認真落實安全教育1530機制,與每一位家長簽訂責任書,發放致家長一封信,組織學生手寫防溺水承諾書,嚴格落實假期防溺水一日兩提醒和三包靠制度,確保教育提醒到每一個孩子和家長。各村居(社區)建立網格管理小組1940個,各學校建立校長包級部、級部包班級、教師包學生學?!叭俊迸_賬(聯防小組)7422個,完善特殊群體學生包靠臺賬556個。
二是深入開展防溺水督查工作。區委、區政府督查室組織開展防溺水專項督查行動8次,累計下發通報8份,通報問題52項;組織各街道(開發區)開展互查行動2輪,累計整改問題26項。組織專職(兼職)督學對全區學校、幼兒園開展防溺水工作拉網排查3次,現場整改橫幅破損、防溺水資料缺失、未公布涉水舉報電話、涉水未納入綜合素質評價等問題32項。
三是持續加強防溺水宣傳教育工作。充分發揮“村村響”廣播系統輻射作用,各村居(社區)每天播放防溺水播報2次;積極發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補優勢,在《今日寒亭》報紙專門開辟防溺水公益廣告專欄,廣泛開展防溺水宣傳,各街道(開發區)及教育、公安、水利等職能部門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先后推送各類防溺水宣傳信息、警示案例等500余篇,懸掛防溺水橫幅1200余條、發放各類宣傳彩頁60000余份。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識點
1. 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2. 溺水者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水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而死 。
3. 當發生溺水時,不可以將手臂上舉亂撲動。
4. 學生不可以相互比誰潛水的時間更長。
5. 游泳過程中,應該互相關照,互相關心,而不要相互嬉水,或捉弄對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訴他,一起去游泳應該一起回家。
6. 被污染的(水質不好)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說,凡是水況不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7. 為防止溺水事故發生,學生游泳要做好準備活動。
8. 未成年人發現溺水者,應立即大聲呼救,不要貿然下水施救,可將救生器材或竹竿、木板、繩索等物件拋給溺水者進行營救。
9. 去游泳前,如果自己身體不太舒適,特別是缺鈣經常抽筋的千萬不要去游泳,怕游泳時抽筋可是要命的,一定要了解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一定要注意啊。
10. 不會游泳者,不能去水較深的區域,謹防溺水事件發生。不會游泳者,身邊要有成年人,游泳圈對于一個不會游泳的來說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