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路徑偏離的原因
夏季是我國發生臺風的高發期。臺風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強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臺風路徑偏離的原因,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臺風是如何被“帶偏”的?
臺風沿著常規路徑好好行走時,在什么時候容易被“帶偏”呢?
一方面,取決于臺風自身的強度。一般來說,臺風偏弱、結構不對稱時,則更容易受周圍流場的影響。例如,環境引導氣流(如副高)較弱時,臺風靠內力緩慢前進,如果出現與之相當甚至更強的天氣系統(高空冷渦、其他熱帶氣旋等),這個臺風則處于弱勢地位,被強大的對手“牽著鼻子走”。
另一方面,還取決于環境引導氣流的變化:引導氣流的大小、強度和方向是決定臺風路徑最主要的因素。當多個天氣系統在臺風周圍進行“拉鋸戰”時,會造成臺風的“迷茫”。臺風處于三個高壓或四周數塊高壓中間,位于“鞍形場”,會受高壓邊緣氣流(順時針方向)的引導而移動,如此周游,形成了打轉。
對于徘徊不定的臺風,無論哪一個作用力稍占上風,其路徑都可能出現變化。
如何判斷臺風是否遠離?
當風雨驟然停止時,有可能是進入臺風眼的現象,并非臺風已經遠離,短時間后狂風暴雨將會突然再來襲。此后,風雨漸次減小,并變成間歇性降雨,慢慢地風變小,云升高,雨漸停,這才是臺風離開了。如果臺風眼并未經過當地,但風向逐漸從偏北風變成偏南風,且風雨漸小,氣壓逐漸上升,云也逐漸消散,天氣轉好,這也表示臺風正在遠離中。
臺風帶來的危害
臺風引起的直接災害通常由狂風、暴雨、風暴潮三方面造成:
1、狂風。臺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也足以損壞甚至摧毀陸地上的建筑、橋梁、車輛等。特別是在建筑物沒有被加固的地區,造成破壞更大。
2、暴雨。臺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
3、風暴潮。當臺風移向陸地時,由于臺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
另外臺風可能導致潮水泛濫、海堤決口、房屋和各種建筑設施被沖走、城鎮和農田被淹,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也極易誘發城市內澇、房屋倒塌、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在臺風來臨前,我們要做好以下準備
1、隨時注意收聽收看氣象消息,做好防范工作。要弄清楚自己所處的區域是否是臺風要襲擊的危險區域。
2、了解安全撤離的路徑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風場所。
3、臺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等現象,要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儲備工作。
4、在家中時要關好門窗,將放置在陽臺的花盆、雨篷等進行檢查和加固,防止被風刮落,造成砸傷砸死事故。
5、疏通泄水、排水設施,保持其暢通。
6、及時加固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防止屋塌傷人。
7、露天集體活動或室內大型集會應及時取消,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在臺風來臨時,我們要做好以下事項
1、注意收聽收看有關媒體對臺風的報道,及時了解臺風的最新情況,密切關注臺風動向。
2、臺風來時風力較大,因此大家應減少外出。
3、不要在危舊住房、廠房、工棚、臨時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設施(如路燈等)、吊機、施工電梯、腳手架、電線桿、樹木、廣告牌、鐵塔等地方躲風避雨。
4、臺風來臨時,千萬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橋上行走,不要在強風影響區域開車。如果必須外出行走,要穿上顏色鮮艷、緊身合體的衣服,行走時彎腰把身體縮成一團,以減少受風面積。盡可能避開地下通道等易積水地區。臺風中不要赤腳或穿涼鞋,雨靴最好,防雨又絕緣,預防觸電。汽車經過積水路段要小心,看到水比較多時,最好不要強行通過,謹防發動機進水。
5、騎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或摩托車在風中受到的沖力,比步行更大,車頭易失控。所以臺風直接影響期間,最好勿騎車。
6、如果在路上看到有電線被風吹斷、掉在地上,千萬別用手觸摸,也不能靠近。馬上撥打當地熱線電話通知搶修人員。
7、臺風帶來的暴雨容易引發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災害易發地區和已發生高強度大暴雨地區,要提高警惕,及時撤離。
8、如發現危房、積水,請及時聯系相關部門。有險情時,服從有關部門指揮,安全轉移。
9、如遇雷雨大風,應及時將正在運轉的家用電器關閉,并拔出插頭;如果不慎家中進水,應立即切斷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