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心得感想
消費心得感想篇1
在這個日益現代化的時代,消費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盲目消費的現象也愈加嚴重,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學會合理消費。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我們的消費觀念在發生變化,許多中學生都存在盲目消費的現象。其中,買衣服、上網、送禮物所花費的錢占總開支的比例最大,到了用錢的關鍵時刻卻又沒錢了。作為中學生,我們的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自己選擇商品的能力還比較弱,在消費時更應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在消費前,我們可以先做出預算,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避免盲目消費,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購買物有所值、經濟實用的商品;不與周圍的人進行攀比,不要浪費金錢。在消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環保的眼光選購商品。這樣做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滿足基本的物質消費需求后,我們更應該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費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本有益的書,一部精彩的電影,一次愉快的旅游……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快樂,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現如今,人們已經不再僅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滿足,而是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適度消費是對生態文明的重要貢獻。如果每人減少一分鐘淋浴時間,將減排74克;自帶包裝袋購物,減排62克……
適度消費、理性消費并不是要降低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是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當一個理性消費的文明人!
消費心得感想篇2
中秋節前幾日,陪著父母一同去超市購置走親串門需要送的物品。
一進超市,月餅便在食品區最耀眼的位置——可是月餅們倒不用爭先恐后地賣弄自己的種.種好處,也不必變著法地吸引顧客的眼球,消費者們反而會爭先恐后地搶取月餅。送禮散裝的總不受歡迎,似乎那不合乎所謂“高大上”的標準,于是父母選擇了盒裝的。在超市的過道上,每類商品都被“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們被它們的體積吸引,被絢麗的包裝吸引,于是到了收銀臺,購物車里比計劃的月餅多了幾箱酸奶,幾瓶合賣的酒水,還有打折的各類散裝小零食。
而在我看來,每逢佳節的“促銷”,表面是降低了價格打了折扣,實則比平時的價格翻了幾番——賣家怎么可能不在商品需求量大的情況下“撈金”呢?
更有甚者將古箏作為月餅包裝,打開里面還有茶具和文房四寶,高價出售。
不止月餅,如今各類商品的包裝都費盡心思。為了方便,廠家選擇了盒子和袋裝,為了穩當,盒子里還有墊臺嵌著商品。人們的目光總被大體積的事物吸引,認為作為禮品就應該大包小包重重地提著。但一旦打開,吃完用完,包裝便徹底丟了用處,被遺棄在垃圾桶里。
當今時代,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人們都走上小康生活,可是資源的匱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難題。人們一邊承諾著重復利用資源,一邊大手筆地花樣購入消費。試問,我們現在究竟是在消費還是在買“廢品”?究竟是在消費還是消廢?
熱鬧的氣息很快就要消散,月餅散裝仍在舞臺,它們簇擁的樣子才真是熱鬧,此時身邊的朋友埋怨一句:
中秋佳節,總是在一片熱鬧聲里度過,在拜訪親朋好友的同時,我們手里提的東西也越來越重……
那輪皎潔的圓月還未現身,超市門前就早已車水馬龍,超市內自然人頭攢動。各色各樣的商品被消費者們團團圍住,打折標牌下的貨物已經更換數次,大到被褥床單,小到五味調料,琳瑯滿目的商品刁難著顧客,把超市逛遍,購物車里的貨物你爭我擠幾乎要撲出來。不過在此刻,最受矚目的,非月餅莫屬。
父母就這樣為了串門花掉了不少錢。
其實早在出廠前,或者出場前,月餅的包裝就被設計師們構造得十分巧妙。盒裝的月餅,總是用鮮艷的大紙袋裝著,紙袋里又是華麗的紙盒或鐵盒。可是令人傷心的是,打開紙盒,里面是少得可憐的幾個胖胖的大月餅,不親密的距離讓它們不再能訴說親密的話語。我倒覺得這么大的盒子里,只有幾個月餅,更顯幾分孤獨。
但消費者們很喜歡這樣的包裝,似乎這很符合當代“高大上”的標準。于是這些禮品被用在各種場合,親朋好友的家里被它們堆滿,各個公司的員工受到派發盒裝月餅的“優待”……
消費心理決定著我們的消費行為,然而消費心理又被從眾心理、攀比心理左右,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商家利用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想出各式各樣的銷售手段——其中包裝就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時代的腳步很快,消費者也踏上了跑道,生產鏈緊隨其后甚至妄圖超過消費者們——我們消費的不是商品,是我們自己,是我們的心理。所以我希望——杜絕浪費,杜絕過分的包裝,杜絕非綠色的消費觀念,堅決不讓消費變成消廢!
“中秋都過去這么久了,家里堆的月餅還沒吃完,真煩。”
消費心得感想篇3
從前消費是為了滿足人的生存需求,而如今消費更多了一部分為了滿足人的存在需求。在我看來,這種存在需求的消費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存在需求是指人們生活中潛在的或可能的需求是具有彈性空間的,而生存需求則不然,它是剛性的是必要的需求。從表面上看似乎它是說我們浪費了更多的金錢在不必要的消費上,但從本質上而言,它正是消費升級的具體體現。
簡單來想,若是我們還處于原始人時期,那么不用說什么存在消費,連消費都不會存在。這是因為當我們的社會沒有任何積累時,我們根本沒有可消費的資源,只能使“靠天”存活。反觀當今我們的消費不僅是生存層面的還是存在層面的,這恰恰表現出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科學水平的提升,我們通過人類的智慧與勤勞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資源積累,我們的富裕程度得到提高,我們可以有更多元化的消費。因此我認為如今存在需求的消費并非是一個消極的事物,更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它。
存在需求的消費決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豐富,也在于人們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精神娛樂方面消費的重視化。只有產品而無消費者,那必然是虧本的買賣,無人會去問津。但當存在消費涌現時,那必定是由于這類消費者人群的擴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求不再停留于吃飽穿暖的生存方面,轉變為“吃得好”層面。人們對于生活有了品質上的追求,這些看似“浪費”的消費才促使了近代影視、文化、時尚、音樂各領域的崛起。因為正是由于存在需求的消費,人們才逐漸重視到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設,這才大大豐富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內容。也緣于趨于豐富的日常消費,才催生了現如今第三產業的火熱發展。
存在需求的消費是一種驅動力,它促使社會這輛馬車更疾速地發展。存在需求的消費不單是消費,它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人類經濟的發展。
當然這里所指的存在需求消費并不指盲目的消費,毫無節制地花錢買所謂的“快樂”。我們提倡的是一種理性的消費,它兼容存在與生存消費,這樣的消費才有助于社會發展,且同時又注重環境保護,不造成浪費。
簡而言之,我們要正確看待存在消費,它并不是毫無弊端,但它又其重要意義,只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合理的方式對待它,它就能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推動力。
消費心得感想篇4
自從貨幣的出現,消費便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項基本要素所為消費,即是以貨幣交換物品這一事件,所以有其起因過程與結果。人們之所以消費,本來旨在于滿足生活中基本的存在需求,即為衣食住行也,然而現在為滿足存在需求而進行的消費漸多,即人的心理,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在社會意義上的存在的需求漸多。
在這種改變中,我們既能看到社會經濟,人類思想的發展變革,也應重視其中的扭曲與風險,就所謂消費這一事件,當人們消費的目的變為社會的存在需求,消費的起因,經過即過程,結果都發生了變化。這樣的變化是因為物質產生與精神觀念的漸漸豐富,一個人對存提出了社會存在這一更高級的要求,比方電子工業革命,就帶來人們對游戲硬件的消費,只是為了滿足娛樂,更是為了游玩后的談資,是社交的需求。從這一角度看,消費之變革中的目的與結果是變化的。有人說過錢不是用掉了,而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伴,我們這在現代社會消費來說是很恰當的。隨著人們自由支配的收入和可供消費的非基本生存消費品互相促進的增加,人們的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無數新的電影,書籍,設備,隨同新思想,大大促進人類發展與人們生活的幸福度。
但是這種高速的膨脹豐富帶來消費的新問題,就是消費中的過程的重要性上升,以及消費這一事件本身產生的意義。前者作為精神豐富的副產品,本身并無所謂好壞,只是在部分個體心理上有不良影響,這部分人在追求所謂消費體驗的路上走的太遠。近日的一些過度包裝,天價服務,都是商家抓住這部分人心理而生的怪相,而后者消費本身產生異議,我認為弊大于利。
消費本身產生的意義并非新鮮事,奢靡消費以貴為美,是古已有之的富人的惡行,然而今日問題出現在它的普遍化現象化,人人似乎都有以消費多少體現自己財力強的思想,而消費少者似乎就是沒有錢。這樣的需求上的消費是極不可取的,他以金錢為準,既抹消消費品本身的特質價值,又扭曲社會風氣和消費者心理,助長拜金主義。
故今日消費需求之變,應喜,更要當心理性應對。
消費心得感想篇5
眼看著雙十一的臨近, 去年,時鐘擺過零點1分12秒后,天貓“雙十一”成交額突破了10億元,盯著大屏幕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下意識地拍手笑了,放松下來。12分28秒時,這一數字沖至100億元。直至當日24時,天貓后臺大屏幕上的交易額最終定格在912.17億元,同比去年571億元增長60%,與上一年度增幅57%基本持平。
與其說這是消費者尤其是大學生們的節日,還不如說這是馬云的賺錢日。在這個日子中我們瘋狂消費,這些物品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作為一名理性的消費者,我們應該怎么去做呢?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網絡購物前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需要,不要因為促銷低價而購買不實用的物品,不要超過自己實際經濟能力而購買奢侈物品。多體恤在身后默默支持我們的父母,切不可過度網購,奢侈網購。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網絡購物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不要在購物方面與他人攀比,避免盲從購物和盲目消費,沒有必要將網購物品作為炫耀與攀比的資本。
3.擦亮雙眼,謹防陷阱。網上的一些賣家一味追求低價吸引消費者,然而商品的品質卻無法得到保障。網絡購物時要仔細閱讀商家的打折或者降價規則,如果確屬購買的必需品,應提早做好購物準備,選擇信譽度高的電商,盡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購物時謹防克隆網站、釣魚網站等,保護好個人賬戶信息。如遇侵權,請主動維護自己的消費者權益。
4.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網絡購物要以有益健康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購買時要查閱物品的健康標準和環保標識,優先選擇低碳、節能、可循環使用的產品,杜絕過度包裝。不隨意丟棄物品及外包裝。
5.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當志存高遠、刻苦學習,將主要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用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增長自己的本領,實現自己的價值愿景。
雙十一適度消費作文800字三
每年的雙11,都是網購的好時機。這一天,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們都在網購;這一天,淘寶、天貓、阿里巴巴等大型電商打折打到爆;這一天,幾乎每個人都在網上瘋狂的搶購東西;這一天,幾乎成了全世界的購物狂歡節!
我也期待著這一天,因為最近我要買幾樣東西,就等雙11了。我準備買四樣東西,分別是書包、單靴、乒乓球拍和媽媽的皮包。但我雙11還要上學,所以沒有在凌晨搶購,而是在雙11中午放了學我才上網。
中午,我回到家,一吃完飯,直奔電腦。我在天貓主會場一搜,哇!各種漂亮的書包琳瑯滿目,目不暇接,看得我眼花繚亂。最后選了兩個書包,一個是淡藍色的,另一個是黑底白花的,最后我選擇了黑底白花的。又買了一雙黑色的單靴,媽媽的黑皮包和一副球拍。買完東西,我滿懷期待地上學去了。
11號下的單,16號以前全都到了。樣子都不錯,美中不足的是都有味道。單靴有味道,球拍也有一股怪味,媽媽的黑皮包味道最大,讓我最搞不懂的是為什么帆布的書包也有一股酸唧唧的味道,而且還很濃。不過書包在陽臺上曬了幾天,又在水里泡完晾干后,味道去掉了些。可是到如今,媽媽的黑皮包還在陽臺上掛著散味呢!
通過這次雙11購物,我對這個購物狂歡節的認識也回歸了理性:網購的好處是種類繁多,選擇余地大,但質量不敢保證,比如怪味問題在實體店一般不會發生;在實體店因為能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所以一般來說質量還是可以得到保證的,但款式樣式不一定有你心怡的那一種喲。
套用一句話,我想對大家說:網店有風險,網購需慎重!
消費心得感想篇6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高新技術的發現,為社會帶來了商機,琳瑯滿目的商品隨之出現。硬幣總有兩個面而商品也是,總有貴賤好壞之分,那么我們該如何買,以怎樣的心態買呢?
眾所周知,便宜沒好貨,好貨都很貴,像“蘋果手機”還是“三星”都非常昂貴,因為它們優秀,但是人們總是自私而貪婪的總想空手套白狼,所以就有了假貨,冒牌之說,它們便宜,低廉看似很實惠卻暗藏陰謀。于是矛盾出現了“我不想花太多的錢但又不想被騙該怎么辦?”
這一個問題被總結成三個字“性價比”。性價比高的消費正是我所追求的,也是當今社會所導向的消費觀。
性價比高不代表盲目追求低價而不在乎實際,就比如說“包包”吧,“LV包包”人們耳熟能詳,也有地位的象征。但是前段時間,但凡出入地鐵,總能看見有一個大攤,上面全是華麗炫目的包,總能聽見什么:“老總跑路,貴包賤賣”的廣告,不厭其煩。總會有一群阿姨們在那細心選著,而我媽也是其中之一,花了一百元買了個“LV包”結果一個月沒到便報廢了。華而不實,簡而不惠。
性價比,我如果只看見了價而忘卻了性便出現了這事,所以實惠依然重要,但要兼顧高標準,盲目消費就行不通了。
理性消費導出了它的優勢,貨比三家,全面分析在“淘寶”,“天貓”的世界變得容易。在玩轉科技的年輕一代便重要起來,我們不想像“鞭賈”一文中的土豪一般蠢,也不想買假貨,七天包退和他人評價也給予我們信心,讓我們追求性價比高。
實惠而高標準其實是矛盾的。當一件商品的質量越高,所需的技術支持,人力,物力就越多,所具有的價值就越高,而價格就越高,反之也是如此,所以實惠而高標準的消費如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又或許根本不存在了。
我認為,高標準的購物是有范圍和限制的,我們只能盡量向物品本身的價值趨進,但不能越界,商品便成了假貨,高標準也變成了低標準了。
我們不能盲目追求實惠而高標準,我們應有一個底限,應帶上“眼鏡”理性消費。
消費心得感想篇7
11月11日,“雙十一”又如約而至,近年來隨著“雙十一”被人們熱捧,越來越多的商家也把握商機,網絡銷售和消費越來越熱。據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開始的兩分鐘里,天貓平臺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其中無線客戶端交易額超過半數。而在去年,一分鐘內有1370萬人涌入天貓,其中34萬“剁手黨”搶到了寶貝,成交1.17億元。
可謂如此瘋狂的網購,讓很多人晚上期待開搶,期待低價,期待這一天的到來。身邊也有很多朋友,相約等待“雙十一”,在幾天前就在網上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其實我想說:網絡消費,還是帶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盲目性,利用價格的優勢吸引消費者,在我們都作為生活中的消費者,應該要學會理性消費,合理消費,適當消費。
首先,消費要趨向理性。我們都知道,網購雖然快捷方便,所選商品種類齊全多樣,供消費者選擇的空間和自由都很大,但是由于不是實際選購,不能親自感受商品的質地和材料,在選擇上會有一定的差距,很可能看著好看,但實際卻不是自己需要的或者心儀的商品。人們在網購的時候,會因為視覺沖擊而盲目選擇,導致消費的不理性。無論網購有多少優越性,我們還是呼吁消費要理性,避免盲目消費。
其次,消費要合乎需要。如今社會,人們的基本生活水品都已很好。手里剩余的錢多了,就會提升自身消費,那么也就會買自己實際不需要卻又喜歡的東西,其實這些并不是實際生活中需要的,甚至買回來都不會再喜歡,所以人們不能因為一時沖動而買很多并不是用的東西,到頭來花了錢還沒有任何用處。因此,消費要以自己的需要為前提,如果是生活中必須要用的東西,在“雙十一”這樣的促銷日期里,建議消費者去買物美價廉的東西。
最后,消費要遵循適當原則。網上購物因為并不能看到實物,所以很多人買這件商品的主要信心來源于購買相同物品人們的評價。看著評價多而且都是好評的時候,就會增加購買的信心。尤其在這樣的時候,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就會瘋狂的購買,每年的“雙十一”過后新聞總會報道一些因為過度網購而出現的社會現象,比如引起家庭矛盾,夫妻矛盾甚至更多,都是因為人們并沒有適當消費而導致的。
在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我們并不反對人們去消費,去網購,但是我們在消費的同時,一定要遵循必要的原則,不要失去理性,不要過度消費。讓這樣的日子成為人們能夠買到物美價廉商品的好日子,讓網絡商家更加誠信,也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加周到的服務。賣家高興,買家開心,才是“雙十一”應該有的景象。
消費心得感想篇8
曾經有過這樣的幻想:在微風之中,仰臥在萬花叢中,頭頂著天空,背靠著大地,體會著說不出愜意。那是多么令人心醉的美景啊!
然而,事實帶給我們的并不是美好的景色,而是一堆堆白色垃圾,一堆堆“山”,生活在這樣的城市里使我感到壓抑,于是我便去尋找能夠帶給我快樂的有意義的事情。終于重重考驗,我選擇了調查平日里人們的消費情況與方式。
說干就干,我自由地在街上走著,走了半天都沒人理我,我倒有些氣餒了,突然看見一個闊綽的老板從一家飯店里出來,我想,他應該對我很有幫助吧,于是我沖上前去,一把攔住他,“先生,您好!占用你幾分鐘的時間,做個調查好嗎?”他爽快地答應,“請問你們平日里都是怎樣消費的呢?”“像我們這類人,平日里除了盡力花錢,沒其它目的,每天除了泡泡網、唱唱歌,吃吃飯等就是睡覺”“那您不覺得無聊嗎?”“不會啊,只要有錢,什么我都消費得起,怎么會無聊呢!”說完轉身進入車中,車子噴出一股刺鼻的氣味便揚長而去。
天啊,這些大款們都是這么消費的,他們是不因為“錢”而擔心,他們是可以每天隨意性進入城市中各個娛樂場所,他們是不可以一生都過得逍遙快樂,但他們的這種行為,才是最嚴重的浪費現象,設想一下,如果他們的錢全都變成了時間,如此消耗下去,就會衰弱得更快,用最通俗的話主,這種人死了都浪費土地。
調查很不成功,我垂頭喪氣地漫無目的地走著,路經一家書店,一塊錢“大減價”的招牌吸引了不少顧客,我也跟著過去瞧,剛進門,一股書香和地板發出一清香使我感到精神振奮,我想:這可比網吧里香多了!我看見很多少年在認真選書,慎重考慮后,選下一本走向收銀臺,即使只是這么一件小事,但它至少也是正確消費的.表現,看至此,我拿筆為我的調查添上一筆:大批人有正確消費觀,異同于渾渾噩噩的人。
一天奔波下來,我早已精疲力竭,無力地躺在床上,心里卻無比歡愉,人們能夠樹立綠色消費觀念,自覺養成節約的習慣,為建設世界一流的生態國家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從而間接性地保護了生態,保護了地球。
“微風吹拂,萬花齊放,天高氣爽,土地肥沃,無盡的愜意奔瀉而來”我的夢境中又出現這幅唯美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