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的個人心得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1
自從貨幣的出現,消費便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項基本要素所為消費,即是以貨幣交換物品這一事件,所以有其起因過程與結果。人們之所以消費,本來旨在于滿足生活中基本的存在需求,即為衣食住行也,然而現在為滿足存在需求而進行的消費漸多,即人的心理,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在社會意義上的存在的需求漸多。
在這種改變中,我們既能看到社會經濟,人類思想的發展變革,也應重視其中的扭曲與風險,就所謂消費這一事件,當人們消費的目的變為社會的存在需求,消費的起因,經過即過程,結果都發生了變化。這樣的變化是因為物質產生與精神觀念的漸漸豐富,一個人對存提出了社會存在這一更高級的要求,比方電子工業革命,就帶來人們對游戲硬件的消費,只是為了滿足娛樂,更是為了游玩后的談資,是社交的需求。從這一角度看,消費之變革中的目的與結果是變化的。有人說過錢不是用掉了,而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伴,我們這在現代社會消費來說是很恰當的。隨著人們自由支配的收入和可供消費的非基本生存消費品互相促進的增加,人們的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無數新的電影,書籍,設備,隨同新思想,大大促進人類發展與人們生活的幸福度。
但是這種高速的膨脹豐富帶來消費的新問題,就是消費中的過程的重要性上升,以及消費這一事件本身產生的意義。前者作為精神豐富的副產品,本身并無所謂好壞,只是在部分個體心理上有不良影響,這部分人在追求所謂消費體驗的路上走的太遠。近日的一些過度包裝,天價服務,都是商家抓住這部分人心理而生的怪相,而后者消費本身產生異議,我認為弊大于利。
消費本身產生的意義并非新鮮事,奢靡消費以貴為美,是古已有之的富人的惡行,然而今日問題出現在它的普遍化現象化,人人似乎都有以消費多少體現自己財力強的思想,而消費少者似乎就是沒有錢。這樣的需求上的消費是極不可取的,他以金錢為準,既抹消消費品本身的特質價值,又扭曲社會風氣和消費者心理,助長拜金主義。
故今日消費需求之變,應喜,更要當心理性應對。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2
我的消費觀就是做理智的消費者.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我們是學生,花的是父母的錢,就要注意一方面,消費支出應該與自己家庭的收入相適應,自己家庭的收入既包括當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也就是要考慮收入能力這個動態因素。
另一方面,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否則,一方面,會影響個人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會影響社會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當前我們國家已經形成買方市場,應該充分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帶動作用。 要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首先,在消費中注意避免盲目從眾。
盲目從眾是消費中常見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也是對普通消費者影響最大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因為,人們的消費行為始終受到消費心理的影響,例:從眾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這些心理往往相互聯系,共同影響人們的消費。
因此,在消費中我們要盡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的影響,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理性消費。 其次,要盡量避免情緒化消費。它是個人消費受到情緒的影響,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費選擇的現象。往往是心血來潮、一時頭腦不冷靜,事后發現這種消費選擇并不適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費時,要注意保持冷靜。
最后,要避免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結構是不斷變化與改善的,我們的選擇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要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就是指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的嚴重短缺,我們國家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大家也應該從自身出發,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去從事綠色消費,即: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希望同學們能真正把所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做個綠色消費者。 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一種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消費行為。作為精神,它是永遠不過時的。特別是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還面臨人口、資源等壓力,我們更應該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從我個人思想品德的修養角度講,有利于個人優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應該具備的精神狀態。當然,不能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與合理消費對立起來,勤儉節約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說不要浪費。 總之,我用這些消費觀指導自己的消費行為,既有益于個人,也有益于社會。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3
曾經有過這樣的幻想:在微風之中,仰臥在萬花叢中,頭頂著天空,背靠著大地,體會著說不出愜意。那是多么令人心醉的美景啊!
然而,事實帶給我們的并不是美好的景色,而是一堆堆白色垃圾,一堆堆“山”,生活在這樣的城市里使我感到壓抑,于是我便去尋找能夠帶給我快樂的有意義的事情。終于重重考驗,我選擇了調查平日里人們的消費情況與方式。
說干就干,我自由地在街上走著,走了半天都沒人理我,我倒有些氣餒了,突然看見一個闊綽的老板從一家飯店里出來,我想,他應該對我很有幫助吧,于是我沖上前去,一把攔住他,“先生,您好!占用你幾分鐘的時間,做個調查好嗎?”他爽快地答應,“請問你們平日里都是怎樣消費的呢?”“像我們這類人,平日里除了盡力花錢,沒其它目的,每天除了泡泡網、唱唱歌,吃吃飯等就是睡覺”“那您不覺得無聊嗎?”“不會啊,只要有錢,什么我都消費得起,怎么會無聊呢!”說完轉身進入車中,車子噴出一股刺鼻的氣味便揚長而去。
天啊,這些大款們都是這么消費的,他們是不因為“錢”而擔心,他們是可以每天隨意性進入城市中各個娛樂場所,他們是不可以一生都過得逍遙快樂,但他們的這種行為,才是最嚴重的浪費現象,設想一下,如果他們的錢全都變成了時間,如此消耗下去,就會衰弱得更快,用最通俗的話主,這種人死了都浪費土地。
調查很不成功,我垂頭喪氣地漫無目的地走著,路經一家書店,一塊錢“大減價”的招牌吸引了不少顧客,我也跟著過去瞧,剛進門,一股書香和地板發出一清香使我感到精神振奮,我想:這可比網吧里香多了!我看見很多少年在認真選書,慎重考慮后,選下一本走向收銀臺,即使只是這么一件小事,但它至少也是正確消費的.表現,看至此,我拿筆為我的調查添上一筆:大批人有正確消費觀,異同于渾渾噩噩的人。
一天奔波下來,我早已精疲力竭,無力地躺在床上,心里卻無比歡愉,人們能夠樹立綠色消費觀念,自覺養成節約的習慣,為建設世界一流的生態國家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從而間接性地保護了生態,保護了地球。
“微風吹拂,萬花齊放,天高氣爽,土地肥沃,無盡的愜意奔瀉而來”我的夢境中又出現這幅唯美畫面。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4
消費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人的消費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在發生變化,體現享受與發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閑、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人們已經不再僅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滿足,而是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學會理財,是我們必備的生活技能。面對各種各樣的消費品,我們要學會合理消費。
作為中學生,我們的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自己選擇商品的能力還比較弱,在消費時更應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在消費前,我們可以先做出預算,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費,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購買物有所值,經濟實用的商品;不與周圍的人進行盲目攀比,不浪費金錢。
理性消費、勤儉節約是一種生活態度,不同的生活態度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果每人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態度,注重理性消費、勤儉節約,節約的不僅是個人的財產,更是國家的資源。
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我們應該理性消費不追風趕浪,少買不必要的物品,反對奢華攀比,彰顯低碳生活的節能減排主旨,只買對的,不買費的,盡最大努力減少資源的浪費,讓理性消費成為一種文明生活符號,成為時代不變的主題。
在消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環保的眼光選購商品。這樣做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特制生活水平提高,應該有適度的消費,但并不意味著不要節儉。在滿足基本的物質消費需求后,我們更應該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費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一本有益的書,一部精彩的電影,一次愉快的旅游……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快樂,使我們的生命更加精彩。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5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生活過得好一些。要過得好些,不是壞事。但過分的追求,不一定是好事。別人有的,我何必也要有呢?蘇州人有句老話講:“吃食看來方,穿衣看門面。”就是說你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要量入而岀。生活必須的,缺少不了的,那怕借了錢也得買。不是必須的,你何必背這個債呢。現在有些人過分的追求享受、時尚。穿的、用的、戴的都要名牌,最好國際上有名氣的,這樣走出去才風光,才有面子。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節儉的民族,我們的祖先一代一代都是這樣生活的,延續幾千年。會吃會用,超前消費,提倡奢侈品消費,不適應廣大的民眾,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不允許我們這樣做。即使我們有了經濟實力,成了發達國家,也不應該這樣做。一個國家中大多數民眾都揮霍浪費,追求過分享受,這個國家還有民族自尊心嗎?還能自強不息嗎?外敵一旦入侵,還可能同仇敵愾而殲滅入侵之敵嗎?小到一個家庭,你做了這個“奴”;那個“奴”,一天到晚為還貸在操心;怕銀行加息;怕老板炒你的魷魚,只能低聲下氣干活,這種生活質量會好嗎?更有甚者,有些人只圖享樂,不勞而獲,干起違法犯罪的勾當。嚴重影響社會治安,被繩之以法。
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應該把錢化在刀口上。享受要有一個度,難得瀟灑瀟灑,也是一樂,也不能太辛苦了自己。一個成功的老板,他不會亂化錢,他只會把錢放在事業上再發展。只有那些靠坑、蒙、拐、騙不法奸商才會錢不當錢花。這些人揮金如土,炫耀標榜唯錢獨尊,他們一方面在干傷天害理的勾當,一方面在求菩薩保佑。如真的有菩薩,菩薩會保佑他們嗎?有慈悲心的人,他們不會亂花錢,他們會把一部分錢放到慈善事業上。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活菩薩。
現在有些宣傳很不著調,高消費不可倡導。要理性消費,勤儉節約。勤儉節約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萬萬不能丟,從童年起,父母就教育我們要點滴節約,上學后老師也教育我們要節約,那時我們連鉛筆頭也不會丟掉,到文具店買一只鉛筆套,把鉛筆頭套在鉛筆套里還能書寫。現提出要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情況下,盡其所能的節能減排。“節能減排”。低碳生活是實實在在做岀來的,不是唱出來的。現有些人錢賺得不多,用錢的手面卻很大,左手剛領薪水,右手就花光。這種人現在稱“月光族”,以前叫“倒頭光”。不能提倡。“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個人總要有些積余,手中有了錢,遇事才不慌。我的觀點,有些人認為早己過時了,是老土,是曲西,不懂享受生活。不過我的這種觀點也代表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的觀點。正確與否?我想今后會有定論。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6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高新技術的發現,為社會帶來了商機,琳瑯滿目的商品隨之出現。硬幣總有兩個面而商品也是,總有貴賤好壞之分,那么我們該如何買,以怎樣的心態買呢?
眾所周知,便宜沒好貨,好貨都很貴,像“蘋果手機”還是“三星”都非常昂貴,因為它們優秀,但是人們總是自私而貪婪的總想空手套白狼,所以就有了假貨,冒牌之說,它們便宜,低廉看似很實惠卻暗藏陰謀。于是矛盾出現了“我不想花太多的錢但又不想被騙該怎么辦?”
這一個問題被總結成三個字“性價比”。性價比高的消費正是我所追求的,也是當今社會所導向的消費觀。
性價比高不代表盲目追求低價而不在乎實際,就比如說“包包”吧,“LV包包”人們耳熟能詳,也有地位的象征。但是前段時間,但凡出入地鐵,總能看見有一個大攤,上面全是華麗炫目的包,總能聽見什么:“老總跑路,貴包賤賣”的廣告,不厭其煩。總會有一群阿姨們在那細心選著,而我媽也是其中之一,花了一百元買了個“LV包”結果一個月沒到便報廢了。華而不實,簡而不惠。
性價比,我如果只看見了價而忘卻了性便出現了這事,所以實惠依然重要,但要兼顧高標準,盲目消費就行不通了。
理性消費導出了它的優勢,貨比三家,全面分析在“淘寶”,“天貓”的世界變得容易。在玩轉科技的年輕一代便重要起來,我們不想像“鞭賈”一文中的土豪一般蠢,也不想買假貨,七天包退和他人評價也給予我們信心,讓我們追求性價比高。
實惠而高標準其實是矛盾的。當一件商品的質量越高,所需的技術支持,人力,物力就越多,所具有的價值就越高,而價格就越高,反之也是如此,所以實惠而高標準的消費如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又或許根本不存在了。
我認為,高標準的購物是有范圍和限制的,我們只能盡量向物品本身的價值趨進,但不能越界,商品便成了假貨,高標準也變成了低標準了。
我們不能盲目追求實惠而高標準,我們應有一個底限,應帶上“眼鏡”理性消費。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7
中秋節前幾日,陪著父母一同去超市購置走親串門需要送的物品。
一進超市,月餅便在食品區最耀眼的位置——可是月餅們倒不用爭先恐后地賣弄自己的種.種好處,也不必變著法地吸引顧客的眼球,消費者們反而會爭先恐后地搶取月餅。送禮散裝的總不受歡迎,似乎那不合乎所謂“高大上”的標準,于是父母選擇了盒裝的。在超市的過道上,每類商品都被“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們被它們的體積吸引,被絢麗的包裝吸引,于是到了收銀臺,購物車里比計劃的月餅多了幾箱酸奶,幾瓶合賣的酒水,還有打折的各類散裝小零食。
而在我看來,每逢佳節的“促銷”,表面是降低了價格打了折扣,實則比平時的價格翻了幾番——賣家怎么可能不在商品需求量大的情況下“撈金”呢?
更有甚者將古箏作為月餅包裝,打開里面還有茶具和文房四寶,高價出售。
不止月餅,如今各類商品的包裝都費盡心思。為了方便,廠家選擇了盒子和袋裝,為了穩當,盒子里還有墊臺嵌著商品。人們的目光總被大體積的事物吸引,認為作為禮品就應該大包小包重重地提著。但一旦打開,吃完用完,包裝便徹底丟了用處,被遺棄在垃圾桶里。
當今時代,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人們都走上小康生活,可是資源的匱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難題。人們一邊承諾著重復利用資源,一邊大手筆地花樣購入消費。試問,我們現在究竟是在消費還是在買“廢品”?究竟是在消費還是消廢?
熱鬧的氣息很快就要消散,月餅散裝仍在舞臺,它們簇擁的樣子才真是熱鬧,此時身邊的朋友埋怨一句:
中秋佳節,總是在一片熱鬧聲里度過,在拜訪親朋好友的同時,我們手里提的東西也越來越重……
那輪皎潔的圓月還未現身,超市門前就早已車水馬龍,超市內自然人頭攢動。各色各樣的商品被消費者們團團圍住,打折標牌下的貨物已經更換數次,大到被褥床單,小到五味調料,琳瑯滿目的商品刁難著顧客,把超市逛遍,購物車里的貨物你爭我擠幾乎要撲出來。不過在此刻,最受矚目的,非月餅莫屬。
父母就這樣為了串門花掉了不少錢。
其實早在出廠前,或者出場前,月餅的包裝就被設計師們構造得十分巧妙。盒裝的月餅,總是用鮮艷的大紙袋裝著,紙袋里又是華麗的紙盒或鐵盒。可是令人傷心的是,打開紙盒,里面是少得可憐的幾個胖胖的大月餅,不親密的距離讓它們不再能訴說親密的話語。我倒覺得這么大的盒子里,只有幾個月餅,更顯幾分孤獨。
但消費者們很喜歡這樣的包裝,似乎這很符合當代“高大上”的標準。于是這些禮品被用在各種場合,親朋好友的家里被它們堆滿,各個公司的員工受到派發盒裝月餅的“優待”……
消費心理決定著我們的消費行為,然而消費心理又被從眾心理、攀比心理左右,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商家利用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想出各式各樣的銷售手段——其中包裝就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時代的腳步很快,消費者也踏上了跑道,生產鏈緊隨其后甚至妄圖超過消費者們——我們消費的不是商品,是我們自己,是我們的心理。所以我希望——杜絕浪費,杜絕過分的包裝,杜絕非綠色的消費觀念,堅決不讓消費變成消廢!
“中秋都過去這么久了,家里堆的月餅還沒吃完,真煩。”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8
如今,中國已走進了新時代,很多人都富了起來,于是就有了這么一種觀點:“買什么都要買最貴的。”但我的消費主張是“節約消費,能不花的錢就別花。”
我為什么這么說呢?第一,很多貴重物品沒有購買的必要。記得美國“奢侈之王”科茲洛夫,曾用2200美元買了一個鍍金的紙簍。我當時就感到很好笑:你用這個價值上千的鍍金紙簍干什么?裝廢紙。那我用幾塊錢買的紙簍也是裝廢紙,多出的這幾千塊錢,提升了的使用價值嗎?沒有。它只增加了商品的價值,換而言之,就是滿足了人的虛榮心——看,多么高檔!我說,你用這多出的幾千塊錢干點別的多好,非得要去滿足這份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榮?
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同車型同性能的東風某款車,顏色一變,價格就增了十多萬;同樣的月餅,多了幾層包裝,便價值上百,普通的燈泡套上一層玻璃,便因為那水晶般的效果價錢翻一倍……這種不值得的消費,不要也罷。
第二,有的物品只是加了個幌子,價格就一飛沖天。這種情況還不如第一種——第一種好歹還增加了商品的價值。這一種商品壓根兒就是頂個幌子誆錢:達芬奇的地板一載上“意大利名貴木材”的帽子便定價幾十萬;養雞場里的雞蛋舉個“散養笨雞蛋”的牌子就2塊一個;臺灣普通橄欖油加上銅葉綠素,再掛個“西班牙進口原裝”的招牌價格就貴得嚇人……正如趙麗蓉、鞏漢林的《打工奇遇》中演的一樣,一盤蘿卜加上“宮廷”二字就值80元;一杯兌水二鍋頭加“宮廷玉液酒”就賣一杯一百八。這種花錢買氣生甚至花錢買罪受的消費,不要也罷。
第三,勤儉節約是美德。“縱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秦始皇的驪山墓、阿房宮讓人民怨聲載道;勾踐臥薪嘗膽終于成就霸業;慈禧太后在死后睡的褥子上嵌了1204粒寶石,還挪軍費建頤和園,讓“堂堂大清”在洋人的鐵蹄下受蹂躪……數千年的分分合合得出教訓一條:正是不該有的高消費導致了民族的敗落,而勤儉節約才能興國安邦。“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正是一點一滴的節約使國家富強!所以我的消費觀點是“節約消費,能不花的就花“奢侈只是虛華的假象,只有簡樸才能讓幸福更長久。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9
人人都喜歡購物,特別是女孩子十分喜歡賣東西,偶爾,男孩子也不例外。總去各種消費平臺購物,購買一大堆的物品,等到賣家們寄貨,快遞員送貨到家,自己收貨,當收到一件又一件的快遞時,拆快遞是人生中一大趣事。認為拆快遞很有成就感!
購物是女孩們的天性,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買東西不果斷,當消費前重要考慮錢的問題。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絕對絕對吃穿住行是不可避免的,是陪伴一生的。一副是顯示一個人的品味,風格和地位的。因而,從衣品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多么有品味,地位和權利。如果他是穿得樸素又廉價的衣服,這說明他的地位有可能是不高的。如果他穿金戴銀,很奢華的話,那他的地位很可能是很高的,一副,在普通人眼里,只要是穿著暖和,舒服就好,無需在飾品華麗衣著風格和今年流行的款式上糾結。
消費者往往在消費前糾結價格,糾結款式。其實,這些東西并不同區多考慮,區多思考,極少數的人不糾結這些,認為自己想要就買,想買就買的方式是對自己的慰勞,但有時候這反而全會成為一件壞事。當初興奮又激動地或一不下心按了鼠標點擊了購買,似乎是在發泄,但其實是在燒錢,在買之前,總得先看看合適不合適自己當前的年齡,合適不合適自己的性格,衣品。是說人不可貌相,但美貌還是不可缺少的。
消費的理念和消費觀大多數人不會太去考慮這些過于繁瑣的東西,但這些理念和觀點確實是幫助你的,它會叫你如何正確的購買和消費,不會讓你盲目的消費,盲目的購買。但如果太過于追究這些問題也是不好的,只要適當的,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去購買你所需要的東西就好啦!實體店的消費比網購是貴了點,但品質、質量是要比網購保障的多,實體店購買不會像網購一樣糾結,因為實體店可以穿上試試大小合不合適,也可以挑選款式,服務員總是把最新款的款式,最流行的款式推薦給你,也許也會根據你的本身來幫助你挑選衣服。有些人在實體店試玩衣服后,先不著急買,記下樣式,衣服的顏色,實體店的名稱,去淘寶上一搜,便又成千上萬一模一樣的,價格從低到高依次排列的衣服任你挑選。這只人相對于現實來說是聰明人,用了聰明的方式,做了聰明的事,做對了事!因此現在的店面生意實在沒有淘寶上的生意來的火了。比較淘寶上簡單又方便,而且價格實惠,也可以砍價,最多都是平民價,對于一般普通的家庭來說,這點壓力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購物消費時你首先一定要考慮你買好之后的感受,消費給人便利也給人帶了快樂,消費不能盲目,我們要做個理智的消費者。
消費的個人心得篇10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在通訊方面,從大哥大到智能手機;在交通方面,從馬車到飛機、高鐵;在購物方面,從千里迢迢去商場到網上購物,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放心產品……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消費時只要打開微信或支付寶,就能快速付款。
相較于現金支付,用微信支付有更多的優點,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商家。對消費者來說,手機支付有不定期的優惠活動,還不用數錢;對商家來說,微信支付不會收到假幣,還不用回找零錢,如果自家有公眾號,顧客支付時會默認關注,有活動能及時推送,建立良好的口碑。
記得一次我住在姑姑家,與姑姑和表弟一起去商場購物,結賬時,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就能即刻付款。就連在菜市場買菜,只要帶了手機,就不用再花現金了,姑姑對我感嘆道:“現在可真方便啊!出門只帶手機、不帶現金的時代已經到了,生活越來越方便了!以前成天拿著錢,找個零錢也不方便,手里拿著一堆東西,有時候也顧不上數錢……”滿足的笑容漾上了姑姑的臉。“就是,現在太方便了!錢都不用帶了,也不怕丟失啦,就是手機可不要丟了哦,哈哈哈”調皮的表弟補充道。這下姑姑愣住了,“是哦,要是手機丟了,那不就麻煩了,錢都被別人用了”“姑姑,不擔心,要是手機丟了,馬上就可以通過電腦操作凍結微信賬戶,等買了新手機再重新申請就可以了,撿拾到手機的人是沒法使用微信里的錢的。更何況我們還有支付密碼呢……”我胸有成竹地說著。姑姑高興地摟住我跟表弟,直夸贊:“國家越富強,科技越進步,我們的生活也更便捷了,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是的,現在的生活實在太方便了,到處都可以“掃一掃”,二維碼充斥著生活的方方面面。當我們享受著便捷的操作時,也要警醒自己:事物都有兩面性,微信紅包和支付寶雖然使我們的消費更方便,但也有弊端。正因為微信紅包,使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手機,只專注于手機里的事物,成了名副其實的“低頭族”,“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旁而你卻在看手機”這句話很殘酷,但又是事實。
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新時代的接班人,要發奮學習刻苦鍛煉,像錢學森這些前輩一樣,為祖國作出貢獻。現在我們享受高科技時,要學會控制自己,不沉迷網絡,趨利避害才能發揮出科技的最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