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教育心得
愛國教育心得篇1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的感情。
尤端陽校長說:“當老師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學生的成長進步,長大之后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身為小學教師的我們,更應該要注重愛國教育,愛國主義是學生成長的指路明燈,引導學生樹立愛國的情懷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天職。
我們應該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每件事情之中,以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小處著手,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注意引導,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學生都能成長為有益于國家和民族的棟梁之才。蘇霍姆林斯基說:“愛祖國應該從愛媽媽做起。”家人、老師、同學,是生活在孩子身邊的人,我們要引導學生孝敬老人、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培養孩子健全健康的人格。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面對著國旗肅立,給孩子做出一個行為的榜樣,用自身的行為和言語去引導學生。
愛國常常在一個個微小的地方,主動承擔責任、愛校愛家是愛國,愛護環境、節約用水、用電是愛國,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愛國……每個生活中的點滴都是愛國的折射。我們要培養學生從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事做起,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修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愛國無小事,事事皆能愛國。端午節、建黨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等很多節日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好時機,我們要在不同的時候,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活動,給孩子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活動中共同感受到了一份濃濃的愛國熱情。
愛國主義不僅是孩子成長的指路明燈,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指南針。我們要把愛國主義融入每節課、融入每件事中去,去引導教育,讓愛國主義成為我們教育的主旋律!
愛國教育心得篇2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蘇武受牽連被扣押。單于采用各種手段,軟硬兼施威逼蘇武投降。然蘇武在刀劍下昴首不動,在甜言蜜語中側耳不應。他對前來勸降的李陵說:“以死報國,是我早就下定了決心,只要能對國家有所貢獻,即使是受刀劍,下油鍋,肝腦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也沒低下那顆高貴的頭。匈奴單于最后無計可施,只好把他趕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與羊為伴。19年后,歸國時已是位須發皆白的老人了,蘇武忠貞不屈的精神永垂青史。
陸游臨死不忘恢復中原
憂國憂民的南宋詩人陸游,生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代。他一生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一腔愛國熱情傾注筆下,幾度“鐵馬冰河入夢來”。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報國之情至老不衰。逝世前,還創作了絕筆詩《示兒》寄托自己的愛國之情:“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