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心得300字
讓孩子自我解鑫侍?
幼兒園應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幼兒是游戲的主人,幼兒離不開游戲,并且幼兒具有親近自然的天性,因此,沙水游戲更是獲得孩子們的喜愛。教師及時的鼓勵、適當的表揚、自然的引導,都能使幼兒從中獲得用心愉快的情感體驗。
如:戶外活動時,我們組織小朋友參觀了公園里的動物園,回來后,根據孩子們的意愿,我在班上開展了沙上建構活動"動物園"。第一次活動時,孩子們遇到的問題還真不少,劉佳音說:"朱老師,動物園里沒有動物怎樣辦呢?李樂晨、王玉萍、王艷玲幾位女孩子說:"朱老師,我們沒有東西蓋小動物的房子怎樣辦呢?"陳慶潤說:"老師,沒有海豚和海獅的家怎樣辦呢"應對小朋友的這么多的"為什么",我鼓勵他們自我去嘗試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第二次活動時,我發現劉佳音帶橡皮泥來做小動物;李樂晨、王玉萍、王艷玲等幾個女孩子帶來一大筐積木來給小動物蓋房子;陳慶潤帶來一個空的塑料油桶,埋在沙地里做海豚和海獅的家。當然,這幾個問題解決了,在活動中,他們又會遇到新的問題。不論他們提出什么問題,我總是引導他們自我想辦法解決,只有在他們確實需要幫忙時,才給他們適宜的指導。久而久之,他們再遇到:玩沙時,工具不夠用了、沙上建構時找不到適宜的替代物、活動中某一幼兒不留意把沙或水灑到另一幼兒身上了、沙上建構時小朋友們快完成的作品被一個頑皮的幼兒碰到了……等等問題時,我們就再也不用愁了,因為他們明白就應如何解決。
人的一生會碰到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需要處理,在幼兒期我們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小問題鼓勵他們解決、處理,使其看見問題肯動腦筋解決。這對幼兒的成長是很有用的。在沙水游戲活動中,他們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總是支持、鼓勵幼兒按自我喜歡的方式去玩沙玩水,玩什么、怎樣玩由孩子們自我決定,給了孩子寶貴的發展機會,使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學會了交往技巧。讓孩子們在沒有外力的狀況下能簡單愉快地嘗試探索玩耍。
沙水游戲是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最貼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最為幼兒所喜愛。透過沙水游戲,能夠讓幼兒鍛煉肢體,訓練思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也在游戲中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也能夠說幼兒是在游戲中成長的。
因此,在組織活動時,不妨在發生問題的時候,我們老師要敢于放手并鼓勵幼兒自我想辦法解決沖突,要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解決問題的空間。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潛力和職責感,還能夠使幼兒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
大班教育心得300字篇2
新《剛要》充分肯定了幼兒教師在教育、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時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與挑戰。新《剛要》的教育理念與精神的貫徹、實施關鍵在教師。能否對幼兒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關鍵在于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首先體現在教師的專業素質上,而教師的專業素質集中體現在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上,這也正是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發展的基本方向。
1、熱愛、關心、尊重幼兒
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幼兒。教師的愛是普遍而廣泛的,需要將自己的愛給予全班每一個可能招人喜愛和不招人喜愛的幼兒,并保證他們受到同等的教育機會,都擁有幸福、快樂的童年。
2、全面、正確地了解幼兒
教師應具有全面、正確的幼兒發展的知識和全面、正確地了解幼兒發展的能力,積極、適宜地把握兒童發展進程及其特點,這是一個教師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前提。
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個顧問,一位交換意見地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小過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鼓舞。
大班教育心得300字篇3
一、案例背景
新的一學年開始了,我班的教室由原來的一樓搬遷到二樓,二樓教室的門口有一個大大的陽臺。每天清晨,只要天氣晴好,我都會讓孩子們在大陽臺上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方式進行晨間鍛煉,比如:踩高蹺、揪尾巴、玩沙包、趕小豬……等等。一件簡單的運動器械,就給了孩子們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體育活動中學會了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合作的態度。
二、案例過程及評析鏡頭一:
"沙包不小心被拋落在了窗臺上"今天早上的晨間活動和往常一樣,我帶著孩子們來到戶外的陽臺上玩起了沙包,孩子們有的將沙包放在頭上慢慢走,有的在扔沙包,有的在向上拋沙包,孩子們都陶醉于其中。突然,我發現有幾個孩子圍在一個高高的窗戶下面朝上看:原來,網網小朋友不小心將沙包拋在了窗臺上了,由于窗臺很高,孩子們用手根本夠不著,這可怎么辦呢?網網看著自己的沙包靜靜地躺在窗臺上,心里很是難過。這時,很多小朋友都圍了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安慰網網,天天馬上說:"網網,你不要難過了。"涵涵說:"網網,我來幫你把沙包拿下來。"張陳哲又小大人似地說:"我的沙包先借給你玩。"大家一邊安慰他,一邊在積極地想辦法,而我則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孩子們的一舉一動。
評析:
1.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當幼兒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我們最常見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放任,包括那些一味的、明確引導的鼓勵;二是直接的替代解決。而這兩種方法都忽視了孩子本身的探索,把孩子放在了一個被動的位置。《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我認為,尊重幼兒應該信任他們。就象陳鶴琴先生所說:"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讓他們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想的,應讓他們自己想。"我們教師或家長都應放開手,讓孩子在實踐中去動腦、去體驗,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嘗試、去探索。我很慶幸這一次自己做了一回懶老師,沒有剝奪孩子嘗試與探索的機會。
2.在活動中體驗同伴的關心和幫助。
我們一直都提倡幼兒之間互幫互助,因為這不僅是一種良好品質,更因為它有助于孩子們的共同進步。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都是那么地熱情,他們都在積極地幫助網網。正如案例中的涵涵和天天,我想賦予他們熱心人的名分并不過分。他們鼓勵網網,給了他戰勝挫折的勇氣,也許這些鼓勵顯得有些幼稚,這些幫助也有些笨拙,但它卻真實地讓網網獲得了心理上的安慰。互幫互助,樂于助人的高貴品質在他們身上體現了出來。其實,在平常的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許多孩子都會很主動地幫助別人,讓我們的目光多多關注每個孩子,我們會有更多的收獲。面對網網遇的困難,我沒有直接將窗臺上的沙包取下來,我的袖手旁觀和靜靜地在一旁耐心的等待,給了其他孩子一個幫助別人的機會,也讓他們將自己的熱情奉獻了出來。
大班教育心得300字篇4
社會的進步以前的工業社會的班級授課制不適應現在的信息社會,教師必須盡快地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新課程的研究者、實施者和創造者。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新教育理念指導之下教師的角色重新定位。
一方面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把教學視為學生通過自主活動主動建構學習意義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意義的建構者;另一方面要改變教師單向傳遞知識的教學行為,樹立“以活動促學習”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在是傳統教學中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支配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應是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應幫助學生制定適宜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教師由靜態的知識占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教師應當成為孜孜不倦的學習者、教學問題的探索者、新的教學思想的實踐者和教育改革的專業決策者。教師通過對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反思、研究和改進,實現教師的自我發展和自我提高,進而從策略層面上提高教師行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強時態性。
教師只是課堂的一個參與者、引導者,學生應當成為主角。理想的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課堂教學應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不僅面向學生
的現在,更注重學生面向學生的未來。在課堂教學中,平等的師生關系、靈活的教學方法、先進得手段,使學生自覺的進入學習狀態,從而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提高潛能得以發揮,能力得到鍛煉個性得到優化,這就是我們所期望達到的和諧課堂。教育的過程要體現受教育者的主題性。要確立和提高受教育著的主體地位,充分釋放和發揮人的巨大作用,讓他們意識到并主動追求和實現個人在教育過程和自身發展中對未來社會的價值。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題體性就是要順其成長發展的規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