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題材中學生
演講稿題材中學生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伴隨著秋天的腳步,沐浴著秋日的陽光,我們迎來了本學期的第8周。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嚴格規范自身行為,爭做文明中學生》。
本學期,我們對班級常規管理實行了嚴格的工作考核,加強了校園文明、行為規范、衛生、安全教育,校園風氣有了明顯好轉,校園衛生狀況也有所改善。班主任老師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盡心盡力地開展各項教育活動,扎實細致地抓好班級常規管理工作,在班級紀律、學風建設等方面做出了成績,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班級和學生。但是,成績終究屬于過去,現在我們又要有新的起點、新的目標、新的任務,新的希望。
學生時代是人生的關鍵時期,人生從這里開始分手,你可能成為英才,走向光明,也可能成為“廢品”,誤入歧途。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僅僅有點成績、有點才能還不夠,只有具備了美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才能擁有光明的前途。因此,我們要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行為準則,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自尊自愛,注重儀表,和諧文雅,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同學們,你們只要不斷地解剖自我,嚴以律己,規范自己各方面的行為,就一定能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獲得可喜的進步。
1、在儀表、儀容方面:要嚴格按照《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注意中學生形象,禁止穿著打扮成人化,不化妝、不染發、不佩帶首飾;男生不留長發、怪發,女生不燙發、不染指甲、不穿高跟鞋;校園內不穿背心、短裙,不穿拖鞋。總之,不適合學生的儀表、儀容要堅決杜絕,學校在本學期要加強不定期的檢查,違紀的學生除扣班級量化分外,對本人還要嚴肅處理。
2、在安全與衛生方面:一定要按學校的要求做,聽從老師的管理,上樓下樓、出操、課間活動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珍愛生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警鐘長鳴”的觀念。請同學們在課間不做劇烈的活動,避免發生各種傷害事故;上下樓梯靠右走,做到“右行禮讓”;不追逐嬉戲,不打鬧,不攀高,不擁擠,不搶道;不在教學樓內打球、踢球。
同時注意遵守交通規則和交通秩序。做到不闖紅燈,不坐違規車輛,不違規騎車。來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不騎摩托車,不騎自行車帶人;不乘坐農用車輛、無牌無證車輛,不乘坐超載車輛,不得攀爬車輛搭順風車。上車后不推推搡搡,不將頭伸出窗外;下車時要等車停穩。在馬路上行走時,要主動避讓機動車輛,過馬路時要先觀察兩邊車輛情況。
衛生是文明的標志。不隨地吐痰,堅決禁止亂扔垃圾,如紙屑、包裝袋、果殼、瓜子皮等雜物。做到見紙就揀,見臟就掃、拖。講究個人衛生,比一比,哪個班衛生工作好,哪個同學衛生習慣好。講究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習慣。 拒絕“三無”食品,不吃腐爛變質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要到校外的攤點上吃飯,不偏食,不暴食暴飲。
3、在校規校紀方面:我們要嚴格按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團結同學,和同學和睦相處,善于化解同學之間的矛盾。嚴禁打架、罵人。打架往往是從罵人開始的,而有些同學罵人已成口頭禪,極不文明,我認為,罵人和打架一樣,是一個人智力極度低下的表現。不因小事和同學爭吵,不打架斗毆,不在在校園內外發生暴力行為,爭做文明的中學生。學校是一個大集體,班級是一個小集體。在集體中,我們誰也離不開誰。班里有人干了壞事,有的同學不守紀,讓班級扣了分,整個班級都會受到影響。班級里有同學得了榮譽,我們全班同學都會感到光榮。希望同學們自覺的互相監督、互相督促。
4、努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這里我想講一下習慣的重要性,習慣是一把雙刃劍,有好壞之分。好習慣是財富,是一種理性的行為,使人逐成大器;壞習慣是災禍,是一種惰性的結果,使人頹廢、墮落。有一個教育家說的好,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一種有益的道德資本,人在其一生中享受著它的利息。不良習慣是一筆償還不清的債務,使人不斷地受其折磨,最終達到道德破產的地步。同學們,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由此可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們每一位同學,你們的可塑性極大,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對其一生的發展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學期在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努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如:
“三個隨手”(隨手關燈、隨手關閉水籠頭、隨手撿拾廢紙) “四個輕”(說話輕、走路輕、關門輕、取放物品輕)
“五個不”(不趴窗臺、不串班級樓層、不亂涂亂畫、不追逐打鬧、不進網吧游戲廳)
“六個禁止”(禁止遲到、早退、曠課、私自離校;禁止吸煙、喝酒、嚼口香糖后隨地亂吐、賭博;禁止攜帶手機、MP3等進校;禁止攜帶管制刀具等入校;禁止以大欺小、敲詐勒索、打架斗毆;禁止早戀、與社會人員勾結)
同學們,學校里多數是小事,但又沒有小事,說它小,比如:彎腰撿起校園內的一張紙屑,聽到鈴聲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整理好學習用品等,事情都很小,但都關系到同學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問題——所以說又是大事。
最后,還要再強的幾點,同學們要遵紀守法,嚴格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做一個文明懂禮的中學生,比如,遇到老師主動向老師問好,主動撿拾地上垃圾,不進網吧、游戲廳、桌球室等地,杜絕早戀,不吸煙、不喝酒。大膽檢舉揭發以上違規違紀行為,揚正氣,樹新風。并做到,時時注意安全,事事注意安全,我們三中一定會成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你們的家庭一定會成為和睦家庭、和諧家庭、幸福家庭。
同學們,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種什么,就會收獲什么: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動;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命運。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良好的紀律習慣、良好的聽課習慣、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都會奠定我們初中以后的命運。選擇從現在開始,讓良好的習慣成就我們的未來。
最后,祝愿大家:平平安安生活,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
演講稿題材中學生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謂志,就是指—個人為自己確立的“遠大志向”,確立的人生目標。人生目標,是生活的燈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確定了人生的目標,才可能選擇生活的道路,進而才能夠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
有了目標,人生就變的充滿意義,—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擺在你的面前。什么是應當去做的,什么是不應當去做的,為什么而做,為誰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明顯而清晰。于是生活便會添加更多的活力與激情。使我們自身隱匿的潛能得到充分地迸發,為實現高素質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追憶歷史,任何年代,任何國家,社會結構都接近—種金字塔狀。大量的人處在金字塔的底部,只有—小部分人處在金字塔的頂部。處在底部的人只能做普通的工作,有普通的收入,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和包袱,而處在塔頂的人則是蒸蒸日上,享受豐厚的財富,發展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人們往往忽視了,這些身處塔頂的人,曾經也處在底部,是—個默默無聞、普普通通的人,—步—步地攀上了金字塔的頂部。
細心觀察—下,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生都在平庸中度過,盡管他們也在辛勤勞動,終身奮斗不止,但是只能扮演無足輕重的次要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們缺乏真正的內動力。社會的要求,別人的約束,使他們對待生活、工作還算盡責,卻很少去想怎樣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就是說,處在金字塔底部的大多數人與處在金字塔頂部的少數人相比,差距就在于眼光的高度,在于人生的目標。
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或許你覺得自己現在的地位是多么卑微,或者從事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只要你強烈地渴望攀登成功的巔峰,將自己擺在整個社會的宏觀世界之中,認真做好人生定位,明確奮斗目標,并愿意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那么總有—天你會如愿以償,獲得成功。
人生目標可分為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如果—個人沒有長遠目標,那么他的人生將是盲目的,—切的努力都將是無用功。但如果—個人沒有短期的目標,他將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腳步不知道朝什么方向邁出。將人生的長遠目標劃分成—個個節點,就成了每—個時期的短期目標,仿佛人生的驛站。所有的短期目標都指向同—個方向,為長遠目標做基礎,這就是所有成功的人所遵循的公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有了目標,實現它也需要—個過程。成功的人是最有理想、最明智,也是最有毅力、最堅定。他們懂得—切的成功都不是—蹴而就的,都需要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成功的人絕不會只以事情做完為滿足,而會要求自己不斷地做得更好,以獲取更大的成功。
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現在開始就制定人生目標,從點滴做起,落實人生目標。拋棄那種無聊地重復著自己平庸的生活,努力去挖掘自己內在的潛力,激發自己的閃光點,相信是金子不論在哪里遲早都會發光的道理,不管遇到什么艱難險阻,終究會取得成功。新生活就從確定目標之日開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演講稿題材中學生篇3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媽媽帶我到長江大橋上玩。
忽然,我看見了一位叔叔在一抽一煙,他一抽一完了就把煙頭往地下一丟。我連忙走過去對那位叔叔說:“叔叔,您的煙頭應該扔進垃圾桶里。我們應該保護好我們生活的環境。”那位叔叔很不耐煩,頭也不回地說:“小小年紀,竟教訓起我來了啊?不要你管。”這時,正好來了一位清潔工伯伯打掃衛生,那位伯伯很嚴厲地批評他說:“小伙子,這位小朋友說的沒錯,你應該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里,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亂丟垃圾,那世界不就變成了垃圾地球了嗎?”
聽了清潔工伯伯的話,那位叔叔慚愧地低下了頭。伯伯轉身對我說:“小朋友你做的很對,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我們環衛工人可就不用這么辛苦了!”我開心地笑了,心里樂滋滋的。
我是環保小衛士,保護環境是我的責任。我們都要爭當環保小衛士,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好我們生活的家園。
演講稿題材中學生篇4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長橋中心小學六年級(1)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安全護航幸福生活》“孩子,繞過前面的石子”,這是母親在我蹣跚學步時的指點;“當心路上的汽車呀”,這是父親在我飛車上學時身后的叮嚀;“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這是我現在恪守的信念。從我們離開母親的懷抱,搖搖晃晃行走在人生道路上時,我們一直依賴著“安全”這個拐杖。沒有它,我們可能會摔得頭破血流;沒有它,我們可能走不過風風雨雨;沒有它,我們更不可能到達人生輝煌的頂峰。誰若忽視安全,誰就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你看,寬闊的馬路上,一騎車男子抱著僥幸的態度闖紅燈,結果與一輛從側面駛來的大卡車相撞,騎車人因搶救無效當場死亡;放學路上,兩名小學生一路上追趕嬉戲,在過馬路時不幸被撞,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逝者已往,而留與生者的,該是何等的悲痛與無奈?青年朋友們,當你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于車輪之下,當你發現一陣陣歡聲笑語湮沒在尖銳的剎車聲中,當你面對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難道不感到痛心疾首嗎?
安全意識的淡薄總是能讓我們聽到一次次血的教訓,讓我們看到一幕幕人間慘劇。但你們想過嗎,其實,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紅燈短暫而生命長久,當我們過馬路時,多一份謙讓與耐心,我們會收獲更多美好。我始終堅信,安全重于一切,而我們,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沒有安全,就談不上生存,更談不上發展!試問,保證不了安全,我們談什么家庭幸福?談什么個人理想?又談什么創造生活,擔負其使他人幸福,同時也使自己幸福的事業?親愛的同學們,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安全第一的意識,那么,請從此刻開始樹立這個意識吧!個人不僅僅是個人,因為個人的幸福與家庭的幸福息息相關,同時也與每個人的未來緊密相連,為了家庭的幸福,同時也為了我們自己,讓我們共筑身體與心理的安全長城吧!最后,祝大家永遠與平安相伴,與幸福相隨!謝謝大家!
演講稿題材中學生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人說:人的一生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這三天組成了人生的三步曲。聰明的人,反思昨天,抓緊今天,規劃明天;愚蠢的人,哀嘆昨天,揮霍今天,夢幻明天。人的一生只是由無數個今天構成的,因為不會珍惜今天的人,既不會感懷昨天,也不會憧憬明天。
如果在昨天,你取得了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或是因為做錯了一件事情而愁眉不展,那么,你就永遠陷進了昨天的泥潭。同時,你今天的時間也會從你的沾沾自喜或愁眉不展中悄悄流逝。
我們不應該在昨天尋覓什么,也不應該向明天祈求什么,最重要的是怎樣對待今天!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努力學習,抓緊今天的分分秒秒,用今天的努力去彌補昨天的空隙,縮短甚至超越與別人的距離。在這一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大家應當認真反思你在這一得天的所作所為,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珍惜時間。
老師上課時,你是否因為知識枯燥難懂而放棄聽課;在上自習課時,你是否因為自己意志薄弱而心不在焉;在家中做作業時,你是否禁不住電視和電腦游戲的誘惑而虛度時光;在周末,你是否因為貪玩而無暇顧及書本?
高爾基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時間是一種無時無刻把握在我們手中而又無時無刻在從我們手中消逝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換回已經流逝的時間。“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用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如果你不前進,時間就永遠不會等你。如果你不努力學習,在時間的洪流中,你就會離別人的差距越來越遠。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下面,我給大家幾條建議:
1、以學為先
在學生心中,學習是正事,正事理應先于娛樂。我們可以將自己面對的事情分為四類: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以學為先”要求我們更多的時候將學習放在“重要緊急”這個象限中。成績優異的同學往往真正樹立了“以學為先”的意識,而成績較差的同學則普遍缺乏這種意識。
2、隨處學習
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我們都可以學習。隨處學習要求的是一種見縫插針的精神和本領。
3、講究條理
講究條理就是要把常用的與學習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一個紙箱或抽屜裝好,避免用時東翻西找。講究條理也要求我們有條不紊地做好課前準備,不至于上課的時候手忙腳亂,影響效率。
4、學會閱讀
讀書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活動,是我們自主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學會讀書要求我們學會選書,學會精讀與泛讀結合,學會從書中汲取營養。
5、合理安排
善于合理安排各種學習任務的同學往往學習起來游刃有余,不善于安排的則會手忙腳亂。盡量提前完成學習任務,課前要預習,復習先于作業,作業先于課外閱讀。
6、善做筆記
學會記筆記要求我們學會在適合的時機,以適當的速度,記下恰當的內容。
7、學習互助
在學習中互相幫助不僅僅是一種美德,而且還是很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同學們之間取長補短,互相提升。
同學們,你們是想收獲串串果實,還是想空留一頭白發呢?如果不想讓自己的一生庸庸碌碌,一事無成,那就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你們看:新的學期我們迎來了新的校長,我們搬進了新的教室,校園的面貌也煥然一新,我們更應該抓住這大好時光,勤奮學習。每個人都會乘坐“今天”這班車駛向明天,一天一個驛站,一天一處風景。趁著明天還未到來,我們就應抓住今天,這樣等待著你的才會是果實累累的明天!
最后,我送給大家一句話: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吧!
演講稿題材中學生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在這收獲喜悅和幸福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第__個教師節。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日子,此時此刻,無論用什么方式、也難以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感恩之心!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向老師們致以節日的祝賀。讓我們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從古至今,尊師重教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任何人的成長和成才,都離不開老師的培養;社會的每一點進步和更新,無不飽含著老師的辛勞和奉獻。還記得,當我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是老師幫我們答疑解惑,供給我們終生受用的寶貴財富,此時他們仿佛是我們手中的百寶箱;在人生旅途中,當我們彷徨,找不到正確的前行方向時,是老師帶領我們走出困境,此時他們又像是一盞指路明燈;在我們感到孤獨無助時,又是老師陪在我們身邊,給我們溫暖,此時的他們又仿佛是可供依靠的溫馨港灣。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生活在愛的海洋中:父母之愛,讓我們感受到養育的艱辛;朋友之愛,讓我們體會到互助的溫暖;而教師之愛,讓我們享受到了不求回報無私關愛的博大。
我們不是詩人,無法用詩的語言描繪教師,我們也不是畫家,能夠潑墨丹青,全神地勾勒老師的容貌,我們更不是作家,能夠以華麗的詞藻形容教師。在這特別的日子里,或許只有尊敬老師,認真學習,取得好的成績,將來的某一天在事業上做出成就,這才是我們獻給老師的禮物。
最后,請允許我再次代表全體同學向我們敬愛的老師們,致以最衷心的感謝、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誠的祝福,祝你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演講稿題材中學生篇7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
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說:“借條就在我心里,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后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于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鉆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于不顧。
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么做?”的問題。“我應該怎么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么做事?二是我應該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圣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并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并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演講稿題材中學生篇8
大家好!
當每一個醉人的金秋如約而至的時候,當一片片落葉飄然落地的時候,我們也會迎來另一個特殊的節日:“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今年的9月14日至20日,是第__屆全國推普周。
人們常說有一種語言經久不衰,穿越千年而青春不減;有一種文字歷久彌新,演化千年而魅力無限,這就是漢語言文字。漢語以其純正圓熟的發音,抑揚頓挫的節奏,成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美麗的語言之一,而漢字音義結合,體例多樣,是世界上最獨特最有智慧的文字之一。只要你是黑眼睛、黃皮膚的炎黃子孫,你一定會為自己說普通話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不能忘記,法國作家都德在他的小說《最后一課》中說:“被迫做亡國奴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自己的語言,就掌握了打開民族解放之門的鑰匙。”我們更不能忘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在特區成立大會上,董建華先生慷慨致辭:“我們在這里用自己的語言向全世界宣布,香港終于重新跨進祖國溫暖的家門。”……這些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語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象征,普通話是中華民族的標準語言,更是全世界華人的共同鄉音。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們更應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這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為此,在本屆推普周期間,我們向全體師生提出如下要求:
1.在校園內人人都講普通話,共同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2.各班辦一期推普黑板報、一次推普手抄報,宣傳推廣普通話、規范字的基本知識。
3.各班開展一次以推普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明確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意義。
4.在校園內開展“啄木鳥”糾錯行動,對校園內的標語、展牌,班級的板報、墻報,同學們的作業等進行檢查,發現不規范用字和錯別字馬上予以糾正,并將活動延伸到社區、街道和公共場所,開展查找錯字、不規范字的實踐活動,強化用語用字的規范意識。
5.各班開展中秋國慶經典誦讀活動,用美的聲音和美的情懷來抒發對祖國母語的熱愛。
老師們、同學們,“推普周”是短暫的,但“推普”的任務是延續的。讓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強化語言文字規范意識,提升學校文化品位,讓普通話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精神文明建設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