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
發言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能夠用到發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為此讓我們看看好的發言稿是如何寫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精選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兩千多年前,有一位渺小的詩人,歷史的塵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卻蓋不住他不朽的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兒女就如這位詩人所寫的一般,耕地,織衣。在漫漫的長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無違,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漣漪。多少年來,多少中華兒女就如這位詩人所寫的一般,耕地,織衣。在漫漫的長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無違,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漣漪。
然而兩千多年后的今天,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忘卻了勞動;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沒有時間去勞動;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了人工智能來替我們勞動;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被困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名為懶散的孤島上;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居然要依賴別人的勞動,自己萎縮在生活的角落里,并且嘲笑著光榮的勞動者。今天我在這里的講演,就要說說自己的心聲。
我也注意到了,今天的社會中,有勤勞者,有懶散者,有熱愛勞動者,也有不尊重勞動者。
勤勞的人,對于勞動存有一種天然,繁忙于晨興,戴月于歸途。要知道,清晨尚在熟睡的現代都市,是被清潔工喚醒的,戴上口罩,揮動掃帚,累了就坐在路邊,從懷中摸出余溫尚存的早餐,望一望街角,聽一聽風聲。
學生與老師,不約而同前往學校,在書聲瑯瑯的窗前,等待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工人爬上了吊車,農民堆好了柴草。
勤勞如此平常。
熱愛勞動的人,對于勞動有著一份超然。當陶淵明除去園中雜草,荷著鋤,拭去汗,采菊東籬,種豆南山,悠然如飛鳥,超然若浮云。
勞動對于他們,不是疲于奔命,更不再意味著渺小而平凡,他們在享受勞動,享受這一古老的傳統,在此之中,自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真性情,難以割舍,難再分辨。
勤勞如此不凡。
尊重勞動的人,對于勞動有著一份敬畏。他們能夠敬畏路邊的清潔工,能夠停下車,靜靜等待他們掃過眼前的路,而不是鳴笛示警;能夠敬畏餐廳中的服務員,能夠耐住性子,等待他們端菜過來,而不是喝三道四,指指點點;能夠對默默無聞的勞動者說一聲“謝謝”,而不是漠然路過。
勤勞值得尊重。
同學們,老師們,今天,此時此刻,我想對你們說:我們雖然處于科技發達的時代,有著人工智能,但人類仍然渺小,年壽終將有盡,榮樂也不過只享受一世,真正不朽的,在于一雙勤勞的雙手,用它去勞動,去創造,將渺小變為不朽。
學會勞動,先要加強鍛煉。從第一次開始。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掃地;第一次擦桌子;第一次拖地……“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們肯學,任何東西都不會很難的。
我還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大學生,她的成績非常出色,被一所名校錄取。結果那個大學生卻申請退學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那個大學生從小到大養尊處優的活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其的差,沒辦法,只好退學了。由此可見,勞動的重要性。
每一次勞動都是挑戰自我的機會,但是如今,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因為大家總是推脫,就被長輩們戴上了“小公主”“小皇上”的帽子。現在,讓我們一起摘掉這些帽子,給自己一個鍛煉的機會。只要你比昨天做得好,這就是進步。
多年以后,你就會發現:小時候老師、父母的教誨都是為了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為國家做事,成為國家的棟梁。古有岳飛精忠報國,又有華羅庚棄富投貧,他們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中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讓我們趁現在的大好時光,好好學習,好好勞動,長大后,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報效祖國!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精選篇2
勞動無處不在,勞動者是美麗的,勞動創造了一切,也創造了美。勤奮的勞動在藝術家眼里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哪里有勞動,哪里就接滿了美麗的果實。
我們的____宋慶齡說過: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在生活中勞動必將是一筆難得的人生資源和財富。人生的絢麗和出色都是在不斷的勞動過程中寫出來的。
俗話說的好: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綠叢中,話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勞動中。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勞動為己、勞動為人,這樣你便會發現這是一筆取之不竭的財富。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精選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勞動進化人類,勞動改造自然,勞動積累財富,勞動描繪明天。是勞動者平地建起了高樓大廈,是勞動者把貧瘠的荒山改造成萬畝良田,是勞動者筑就了現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勞動者把人類最美麗的夢想一一實現。在“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讓我們歌唱,讓我們贊美,歌唱勞動者的偉大,贊美勞動者的平凡,讓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在偉大和平凡之間實現。
中華民族是最偉大、勤勞的民族,華夏子孫創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和燦爛。歷史的天空風云漫卷,歲月的長河奔騰向前,我們的祖國——創造過太多的輝煌,也承受過太多的苦難。我們經歷坎坷,開拓平坦;我們經歷風雨,撥開烏云又見艷陽天。回首過去,我們的心充滿了喜悅,充滿了驕傲,充滿了春天般的明媚和夏天般的鮮艷。
我們都是社會勞動的一分子,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為社會創造財富做出貢獻。昔日,落后的經濟和封閉的生活讓你我守著貧窮,天隔一方未曾謀面,今日,經濟的發展如巨航乘風破浪,我們走到了一起同心協力駛向富足的彼岸。祖國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未來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只要我們堅持美好的理想,堅定心中的信念,眾志成城不棄不餒,腳踏實地勇于實踐,我們就一定能經得住考驗,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勞動是前提,勞動是終端;勞動是謳歌,勞動是贊嘆;勞動是關愛,勞動是情感;勞動是前進的帆,勞動是目標的岸。勞動的號角早已吹響,勞動的歌聲響徹云天,讓我們手挽手、肩并肩,豪情萬丈迎未來,揮筆譜寫新詩!讓我們為勞動者喝彩,讓我們用勞動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精選篇4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熱愛勞動》。
同學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乘坐的交通工具,看的書,玩的玩具等等。這些東西從何而來?它是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天就存在了,還是由人的勞動創造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問題的答案。不僅如此,除了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的空氣和水,其他一切物體都是人類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所以,勞動是偉大的。沒有勞動,人類就無法生存,當然也就沒有社會發展,沒有科技進步,沒有家家戶戶的幸福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工作者。爸爸媽媽不可能一輩子照顧我們。總有一天,我們要自食其力,通過自己的勞動支撐一個家庭的幸福,通過自己的勞動為社會做出貢獻,體現個人價值。所以,我們要從小熱愛勞動,每天通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鍛煉自己,比如疊被子、收拾房間、幫媽媽洗碗、掃地、倒垃圾、在學校認真值日等等,為長大后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工作者做準備。
可能有些同學貪圖安逸,討厭勞動,很不合適。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不愛勞動的人往往自私、懶惰、不負責任、做事不力,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相反,熱愛勞動的人各方面都很優秀。他們善良友善,懂得分享和謙讓,懂得尊重人,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他們能照顧好自己和身邊的人,做事得心應手,動腦筋解決困難。總之,熱愛勞動有很多好處。它可以創造財富,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同時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勞動技能,啟迪一個人的智力和智慧,磨練一個人的'力量。
意志,體現一個人的人生價值。除此之外,勞動還能給人帶來快樂,讓人感到幸福。
同學們,你們更愿意成為熱愛勞動的人呢?還是成為貪圖安逸,厭惡勞動的人呢?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樹立“以熱愛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觀念,做一名熱愛勞動的、快樂的小小勞動者,讓我們的生命因勞動而有價值,讓我們的生活因勞動而更加絢麗多彩。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精選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滅的心燈》。
復興中學,是一所崇尚勞動的學校。學校今日的成就,是四千多名師生員工辛勤耕耘的結果。但令人稍感遺憾的是,有個別同學缺乏勞動的意識和行為,他們鄙視勞動、厭惡勞動。在學校,不見他們打掃衛生的身影,卻見他們亂弄亂扔的果皮紙屑;不見他們勤奮學習的情景,卻有他們擾亂課堂的記錄;不見他們諸如自行車、電瓶車到校的交通工具;卻有他們攀比炫耀私家車的聲音。在這些同學身上,懶惰的毒蟲正在啃蝕著他們的身體和靈魂。
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一戶人家有兄弟倆,父親去世后,哥哥只給弟弟一把鋤頭,就把弟弟趕出了家門。弟弟拿著鋤頭,來到一座山上,塔上間草棚,便開始了辛勤的勞動,只幾年光景,弟弟就蓋起了房屋,購買了耕牛,添置了家具。哥哥霸占了全部家產,整日游手好閑,大吃大喝。沒過幾年,就敗光家產成了一名乞丐。一日,乞討到弟弟家。弟弟好心的收留了他,他問弟弟:“你離家時只拿了把鋤頭,怎么現在有這么多家產,是不是爸生前給了你很多錢?”弟弟笑著說:“是啊,爸媽給了我兩個搖錢樹。”哥哥連忙問:“搖錢樹在哪?”弟弟伸出手說:“這就是那兩棵搖錢樹,每棵樹上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長芽,只要不怕受苦,衣食住行都不差。”哥哥才知道,原來弟弟的幸福生活來自于辛勤的勞動。
同學們,小故事里蘊含大道理,縱觀人類歷史,是勞動使人直立行走,是勞動掘開了文明的.井泉,是勞動讓靈魂變得更加充實。我們無法拒絕勞動,就像無法拒絕土地一樣。土地孕育了生命,而勞動創造了財富,勞動創造了人類的未來和幸福。
那些只愿意做大事,而不屑做小事的人,不是真正的勞動者,而是眼高手低的空想家。空想家永遠成不了大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要求我們苦的,累的也能做。做一件輕松的事也不難,但做一件又苦又累的事,則需要一定的韌性和毅力。真正愛勞動的人,心中有一盞不滅的心燈,他們不會懼怕勞動艱辛和勞累,他能在苦中品嘗到甘甜,在累中體會到愜意。僅僅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還不行,我們還要做一個尊重他人勞動的人,對其他勞動者心有感激,以一顆虔誠的心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人生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勞動的生動解說。同學們,讓我們秉承這種美德,用熱情澆灌勞動之花,以信心采摘勞動之果,永遠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
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精選篇6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一年級二班的姜金妍,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熱愛勞動》。
“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當唱起這首歌,親愛的同學們,你會想到什么呢?對,小喜鵲靠勞動為自己建造新房子,小蜜蜂靠勞動換來甜美的蜜糖,是勞動為我們帶來幸福的生活,勞動最光榮!
上星期,我們將迎來了五一國際勞動節,這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雷鋒叔叔曾在日記中寫道:“世界上最光榮的事是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是勞動者。”
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筑就了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是勞動,使浩翰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是勞動,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班斕的世界。勞動最光榮。
可是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同學們參加勞動時怕這怕那,有的同學可以說是根本不愛勞動。他們懶得鋪床疊被;懶得洗襪子、洗手絹;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在家里一切都由家長做,連書包也是家長背。可見,我們同學參加的勞動太少了。
作為一名小學生,從小就要培養勞動感情,養成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首先,我們應該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家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鋪自己整,自己的書包自己理;在學校,積極打掃衛生,時刻保持環境的整潔;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培養自己的適應能力。其次,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浪費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錢。第三,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勞動者。無論是白領還是農民工,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清潔工,他們都是光榮的勞動者,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
我們“要學喜鵲造新房,要學蜜蜂采蜜糖,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用我們的雙手去釀造更甜美的生活吧!
謝謝大家!
熱愛勞動主題發言稿精選篇7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主題是“勤勞與愛”。作為復興中學高三年級的學生,北宋“神童”詩人汪洙的《神童詩》,想必在座的同學們均有所聞。其中我對“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與“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這兩句的印象尤為深刻。
也許有些同學會說,這首詩最有名的應該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你說的也沒錯,但我認為它們之間還在存著因果遞進關系。若非經過少小的勤勞、勤學、勤問,十年寒窗,讀書萬卷,何來日后的安身,立業?即使可以安身,立業,那也只能是基于田舍郎而已。之所以登得天子堂,成為將相,這是于勤勞、自強分不開的。
《左傳》有云,“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于古代勞動人民來說,只要勤勤懇懇地去勞動,生活就有了保障。作文/換言之,勞動即是財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可見,勤勞,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于我們學生而言,勤勞同樣重要。
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無需像匡衡那樣靠鑿壁偷光才可學習的勤奮,無需像魯迅那樣靠嚼辣椒驅寒才可學習的勤奮,無需像侯寶林那樣靠去圖書館抄書才可學習的勤奮,但卻要有齊白石、魯迅、李四光那樣珍惜時間,節約時間,擠出時間的精神。并且要在勤奮、刻苦學習的腦力勞動的`同時,也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充分的勞動鍛煉。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用時間了!”我想說的是,學習本身就是勞動的一種。當然,我們的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我們能安安穩穩地坐這么寬敞明亮舒適的教室里學習,難道不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嗎?
《詩經》有語,“夙興夜寐,灑掃庭內。”在學校,個人的儀表儀容,教室與宿舍的衛生,你就沒有一點責任與義務把其收拾整潔干凈衛生嗎?回到家,你就應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心安理得地做個“小皇帝”?
也許有的同學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有的同學還會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吧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我承認,我們生長在這個網絡時代,信息時代,科技時代。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的確已經有很多的勞動被機器取代,被人工智能取代,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我們的生活將會融入更多的機械化,智能化。但還是有很多的勞動無法被人工智能或者由他人“代勞”的。比如,當今社會的兩大熱點:陪伴父母(老人),教育子女(兒童)。
如果你有這個能力,你可以請機器人或請人給予你父母陪伴,并且為其做諸多你不愿或不宵去做的任何勞動,但你請來的人或者機器人,能夠給予你父母親情與愛嗎?于后者亦是如此,你可以請來最知名最權威的教育專家,育兒專家,但他們卻無法取代父母所給予的愛。